金剛為何怒目?菩薩為何低眉?背後隱藏深意與你我都有關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金剛為何怒目?菩薩為何低眉?

佛門中常說有怒目金剛的菩薩,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這樣的說法,即與下述典故有關。

隋朝時,史部侍郎薛道衡有一天到鐘山開善寺參訪。偌大的寺院裡一片寧靜,寺中每個出家人都善盡本份,各得其所。有的在林蔭下經行,有的在禪堂中打坐,有的則勤於執務,個個舉止安詳,神態自在。

薛道衡仔細觀察寺中的一景一物,好似身處人間淨土。這時正巧一位小沙彌從大殿向庭院走來,薛道衡突然動念頭想考考這位小沙彌,於是趨前問他:

「金剛為何怒目?菩薩為何低眉?」

小沙彌雖小,卻不假思索立即回答:

「金剛怒目,所以降服四魔;

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此話一出,薛道衡一臉錯愕,驚訝於小沙彌的才思敏捷。

此後,「金剛怒目、菩薩低眉」成為大眾所熟識的用語。

佛典中所說的「金剛」是佛菩薩的侍從力士,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菩薩」是努力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

「怒目金剛」是形容人的威勢、面目兇暴,以降伏誅滅惡人;「低眉菩薩」是形容人的面貌態度慈祥,以愛攝護他人。

兩者形相、作法雖有差異,但都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有的方便作法。

一般人都以為怒目金剛是惡人,低眉菩薩才是慈悲的好人,其實這兩者所展現的不同外相,正是「因材施教」、「觀機逗教」,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世間的眾生中,每個人的資質不一,根機有異,有人不得不角色扮演一番,有時怒目金剛相向,有時慈眉善目以對,開發我們的覺性,而這無非都是出自於一片真誠的悲心,希望幫助對方有所成就。

因此了解「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的意義後,在生活中或工作上偶爾碰到別人現怒目金剛相時,在未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之前,請千萬先別走避或拒斥。

若僅接受低眉善目的菩薩,而拒絕金剛的怒目相向,你一定失去更多學習的機會。

慈眉善目的菩薩是菩薩,怒目金剛何嘗不是是慈悲無量的菩薩?(佛教文化)

相關焦點

  • 寺廟裡的金剛為何怒目?菩薩為何低眉?
    編者按:在佛教造像中,我們常常看到慈眉善目的菩薩像,讓人心生歡喜,也會看到面目猙獰的怒目金剛,為啥同是菩薩,風格差異這麼大?背後可是有著深奧的密意。
  •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
    看人、看事,都不能從表面下判斷。
  • 寺院裡為何金剛怒目,而菩薩卻總低眉?
    於大殿虔心參拜之際,見金剛多現怒目圓睜之威嚴忿怒相,而菩薩則多現溫婉低眉之慈悲寂靜相,心有疑惑。路遇小沙彌,遂問道:「金剛為何怒目?菩薩為何低眉?」小沙彌應答:「金剛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薛道衡聽聞,疑惑頓消,心下嘆服。
  • 佛門為什麼有怒目金剛和低眉菩薩,這裡面的寓意要知道
    佛門為什麼有怒目金剛和低眉菩薩,這裡面的寓意要知道。人總有很多不解的事情,但人天生有一個好問的天性,不懂什麼就問什麼,問到懂為止。那麼就有一個故事,同時也讓更多想知道的人一個清楚的了解事實真相。比如寺廟裡為何會有怒目金剛和低眉菩薩。
  • 隋朝詩人問6歲和尚:金剛何為怒目,菩薩何為低眉?答案令人稱讚
    古人影視形象劇照(圖)文:悔昔道來「嗯,我問你一個問題,看你是否答得上來?」「都說出家人四大皆空,那麼寺廟內的『金剛何為怒目?菩薩何為低眉?』」薛道衡問道。本以為小和尚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哪知小和尚未多加思考,便回答道:「回大人,金剛之所以怒目,是因為他要降伏四魔;菩薩之所以要低眉,是因為他以慈悲六道眾生。」
  •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都是在度化眾生嗎?
    我們到寺院禮佛,會發現大殿裡的菩薩聖像都是以慈悲溫和之相示眾,而四大金剛的聖像卻是面目兇暴,讓人敬而遠之。我們都知道佛教素以慈悲為懷度化眾生,那金剛怒目該如何解釋嗎?是慈悲嗎?金剛怒目而視是要震懾誰呢?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探討一下金剛怒目、菩薩低眉背後的深意。
  • 佛法:金剛怒目,菩薩垂眉,都是為了度脫眾生
    在《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談藪》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隋朝時的吏部侍郎薛道衛有一次遊覽鐘山開善寺時,或許只是想和大家開個玩笑,也或者想是給大家出個難題,便問一個小和尚說「金剛為何怒目,菩薩為何低眉」?金剛在這裡是指諸佛菩薩的護法侍從,因手持像徵無堅不摧的金剛杵而得名,在佛教中,金剛一般都被形容、塑造成面目威猛可怖的怒目圓睜之相,以象徵金剛以無可匹敵的威勢來降伏敗壞佛法的惡人,在這裡,四魔即代表了一切妨礙眾生能得菩提聖果的業障。
  • 她愛不愛你,身體最誠實
    妻子說: 「晏嬰貴為丞相,謙虛謹慎,就連平時對老百姓都是尊敬有加,而你只是一個為丞相駕車的車夫,卻常常看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 如果你今天不把你高傲的頭低下來,估計你也不會有好下場。
  • 蠍子精為何偷襲如來?因受了此人指使,靈山的秘密藏不住了!
    後來幸得觀音菩薩告知此妖來歷,她是這麼說的:行者趕到空中,拜告道:「菩薩,恕弟子失迎之罪!我等努力救師,不知菩薩下降,今遇魔難難收,萬望菩薩搭救搭救!」菩薩道:「這妖精十分利害,他那三股叉是生成的兩隻鉗腳。扎人痛者,是尾上一個鉤子,喚做倒馬毒。本身是個蠍子精。
  • 曲迦仁波切-金剛手菩薩心咒
    曲迦仁波切:2018年1月27日在青島的心咒發布會上,發布了《菩薩心咒》專輯的第六張,其中包括文殊菩薩心咒,白度姆心咒和金剛手菩薩心咒
  • 金剛持、金剛手、金剛杵——有關「金剛」的佛教術語
    金剛,代表著最堅硬的東西。我們經常會看到和「金剛」有關的佛教術語。如「四大金剛」、「金剛手」以及「金剛持」等等,還有佛教典籍中知名度最高的《般若金剛經》。縱觀這些詞,都是以「金剛」所代表的寓意衍生而來。其中有些是佛、菩薩的名稱,有些是法器和佛經名。
  • 【笑談西遊】小須彌山靈吉菩薩:最神秘的菩薩?為何屢屢幫助唐僧師徒四人?
    在現實佛教中,遍吉菩薩是普賢菩薩的另一種譯名,普賢菩薩與金剛薩埵是同體異名,大勢至菩薩與金剛手菩薩是同體異名,很多人誤以為金剛薩埵就是金剛手菩薩,或許「遍吉菩薩=大勢至菩薩」這類謬傳就是由此而來。可這靈吉菩薩竟然出場兩次,每次出場,都幫了取經隊伍的大忙。可以說,靈吉菩薩對於取經行動最終能獲得成功,那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可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在西遊大結局《五聖成真》一回中,佛派全體誦念高層名單,在菩薩級別中可以找到觀音,找到文殊,找到普賢,就是找不到靈吉菩薩。這是怎麼回事呢?立下了大功勞的靈吉,為何連個露臉的機會都沒有呢?
  • 西遊世界取經前140年颳起莫名神風中,隱藏著什麼重大秘密?
    前文提到三昧神風中隱藏著驚天秘密。這個秘密到底是什麼呢?請允許我賣個關子,說說多年後的一件事情。  靈山上,孫悟空請如來佛降伏獅駝嶺三魔。文殊、普賢菩薩前來拜見。如來詢問:「菩薩之獸,下山多少時了?」文殊道:「七日了。」如來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不知在那廂傷了多少生靈,快隨我收他去。」
  • 佛教:菩薩殺生犯戒,為何還能受到尊敬?這個故事,給你答案
    今天便為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相信大家看完之後,便會明白菩薩殺生犯戒,為何還受到尊敬。02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一日,龍虎寺有一位年幼的小和尚突然問主持:「師父,師父,菩薩殺生嗎?」小和尚剛剛問完,心中便想到大慈大悲的菩薩肯定不會破戒殺生的,這次又要被師父罵了。誰知,主持方丈淡淡地說道:「阿彌陀佛,菩薩常常殺生。」小和尚一臉的匪夷所思,甚至都不敢相信剛剛師父說的話,菩薩只有救人的,怎會常常殺生呢?主持是不是年紀大了,有些糊塗了。
  • 道教神仙:太乙救苦天尊在民間為何沒有觀音菩薩名氣大?
    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除了那些逍遙世外的仙人以外,大部分的神祇都有不同的神職,如文昌帝君掌管著世間的功名利祿,月老掌管著天下人的姻緣,財神管理著天下的財源,土地神護佑著一方百姓的平安……在諸多的神明中,有一位化身三界十方,救苦救難,祂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著重要的地位,這位神祇便是先天尊神太乙救苦天尊
  • 為何十個孫悟空都不敢靠近?跟太歲有關?
    為何十個孫悟空都近不得?跟太歲有關?題二:金毛犼項上的紫金鈴為何這麼厲害?金聖宮和西遊第一妖王有啥關係?《西遊記》故事裡,最毒的妖魔大概就是蠍子精,西天如來佛祖近不得身,南海觀音菩薩也近不得身。如若近身,便如孫悟空和豬八戒,難免中毒,又痛又癢,不得清淨!
  • 文殊菩薩點化烏雞國國王,為何反被浸在河裡三天三夜?
    原來,國師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精,特意來為文殊菩薩報仇的。青獅精為何要為文殊菩薩報仇呢?一切還得從烏雞國國王說起。當初,烏雞國國王好善齋僧,如來覺得他不錯,就讓文殊菩薩去點化他,希望他早證金身羅漢。結果文殊菩薩找到烏雞國國王后,烏雞國國王反而生氣了,他一怒之下把文殊菩薩捆住,然後丟在御水河中,泡了三天三夜。
  • 閻羅王與地藏菩薩的關係頗深,他為何要求地藏菩薩的幫助
    「因此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令其勸於閻浮提眾生,臨命終時,小心謹慎,切勿殺害生命,及拜祭鬼神,乞請魍魎。為何呢?你所殺害的生命,乃至於祭拜鬼神,沒有纖毫之力,能夠利益亡人,反而會結罪緣,使罪業轉加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