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雪梅
黃文秀的信仰和勇氣來自於:
「我的生命與土地一起生長的情感基因;
來自於這個時代給予我必勝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堅持;
來自於改變生活現狀的一種期待。」
一、你的勇氣來自哪裡?
「文秀」一聲呼喚,『哎』一聲清脆回答,她那轉身回眸的燦爛,美,定格了永恆。
『文秀』多麼樸實的女孩名字,她來自於鄉村,大學畢業後,回到農村擔任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她有一張充滿美麗、自信、青春的臉龐,她和大部分的女孩一樣期待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但是,她更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希望她的青春『可以在遙遠的鄉村秀一秀。她是一個有信仰的女孩。
於是,在愛美的年齡,她買下便宜的褲子和衣服,她深深的知道自己要去工作的環境是鄉村。她把省下來的錢給黃大貴的母親,黃大貴是扶貧『難啃的骨頭。』幾年的時間一直睡在牆角,一副頹廢的樣子,靠年邁的母親幹活來養他,文秀多次來看黃大貴,半夜黃大貴不見了,文秀和同事騎摩託車拿著手電筒到處找一遍遍的的呼喚,最後在橋下的河邊找到了喝得酩酊大醉、嗚咽的黃大貴,文秀和同事費九牛二虎之力把身材魁梧的黃大貴背回。黃大貴才開始醒悟,開始思考未來。文秀鼓勵他:「桂芳能不能回來,看你能不能從牆角站起來!」建議他在山多地少的坡上種植藥材。終於,黃大貴站起來了。文秀為了讓黃大貴真正的脫貧,文秀答應黃大貴的母親:一定找回桂芳,因為桂芳和女兒是黃大貴的精神支柱。當黃大貴得知桂芳和家人同意嫁給他,可以去拿八字時,一個堂堂七尺男人忍不住嚎啕大哭,他知道是文秀幫助他找回了桂芳,找回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氣!他內心深處感謝年輕『貴人』文秀為他所做的一切!觀眾看到這裡潸然淚下,為每一個活著的村民,為一個文靜的女孩默默的所做的點點滴滴,不嫌棄不放棄的用心來幫助黃大貴,撫慰黃大貴的心靈。
二、拼命讀書是為了逃離
「讀書人,不能讓書本受委屈」面對委屈的女孩,文秀鼓勵她,一定要讀書,好好讀書。只有讀書才能改變生活現狀。讓女孩的父親放下思想包袱,給女孩上學。是的,鄉村太貧窮,鄉村太落後,就連村長都不想讓孩子們多讀書,因為那些拼了命的讀書孩子,逃離鄉村,再也不會回頭。
村裡的問題很多,麻煩事接踵而至,橘林不開花結果,村民要砍掉,文秀比村民還要著急,連夜趕回百色,尋找一位農業專家。專家是一位叫阿布的本村人,阿布被文秀的行為感動,願意回來幫忙,阿布是千千萬萬個從農村走出去就再也不願意回來的一個縮影。影片的結局阿布回來了,是文秀用自己的態度、勇氣和行動來影響了阿布,回來建設美麗鄉村。
三、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
文秀知道,在鄉村做扶貧光有熱情是不夠的,她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半夜睡覺被暴雨驚醒,最先想到的是遲遲不肯搬遷的銀匠班叔,她連忙叫醒同事一起衝進漆黑暴雨去把他們背出來。若是文秀和同事沒有及時趕到,那麼銀匠和兩個孫子就有可能遭遇山體滑坡,生命有可能就此結束。文秀若是沒有這樣的心系村民,怎敢冒死前行?她設身處地的為村民著想,知道村民故土難離,知道村民的顧慮,她把村民當親人,以心換心告訴村民自己也是一個窮人家庭出生的孩子,能夠理解村民所處的環境。她用真誠的態度和行動深深的打動村民。改變村民固執的思想。文秀說:「有些事情總有人去做。」
文秀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獻給來扶貧,而自己的家也是需要扶貧,父親胃癌晚期,給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邊是病重的父親需要自己的陪伴;一邊是時時刻刻需要自己幫助的村民,這一切讓文秀身心疲憊,現實有太多的無奈!文秀哭了,感到自己太難過了,父親的疾病自己無力改變!
文秀只是一個花季的少女,一個做夢年齡的女孩,卻要承擔如此沉重的壓力。她沒有選擇放棄,晚上守護父親,白天開車進村扶貧,最後,因為太累了,在一個傾盆大雨的晚上,她連夜趕回鄉村,生命定格在那一年的夏天。一個叫『文秀』的女孩,犧牲在扶貧路上。納布河邊的蝴蝶為她翩翩起舞,滿山遍野開滿花,每一朵都是她,村裡每一處都有她走過的青春痕跡。她用時代賦予她的二萬五千裡的扶貧之路!
影片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原著為廣西兩位作家紅日、朱山坡,他們深入鄉村,收集素材,被文秀和許許多多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事跡深深感動,在創作劇本期間,兩位作家被原著人物哭了很多次,故事之所以打動人,那是因為現實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發生,作家用樸素的地方語言,把鄉村現實艱難的問題、矛盾呈現出來,講述一個個小故事,故事折射出時代的痛點:有能力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再回鄉村,村裡剩下的是老弱病殘的村民,鄉村在慢慢變荒野,鄉村在慢慢消失,誰來建設我們的鄉村?鄉村的未來在哪裡?
影片最後文秀的理想得以實現,因為有千千萬個像文秀一樣優秀的扶貧黨員把自己的青春撒播在鄉村,建設鄉村不是一句口號,是需要實實在在的付出和投入。村裡的橋全部修成來水泥橋,村民的橘子樹終於開花結果。銀匠班叔帶著兩個孫子住進不再漏雨的新房子······
「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未來。」扶貧不是表面扶貧,需要精神扶貧,有了態度,才有行動。態度是認真的,邁出的步伐才會更堅定!鄉村需要年輕人!年輕人的青春不應該只是在繁華的城市。年輕人的青春一樣可以回到鄉村,只有把鄉村建設好了,城市才會更好,只有鄉村好了,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強大!我們需要一起邁進小康社會,一小部分的富不是真正的富,把鄉村建設好,讓村民安居樂業,找到出路,那麼,我們的人民才是真正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