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海南學子攜手觀影《掬水月在手》 賀母校101周年慶

2021-02-08 海南省南開校友會
2020年10月17日,南開大學迎來建校101周年校慶紀念日。正逢10月16日葉嘉瑩先生個人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全國上映。海南校友會分別在海口和三亞兩地組織校友們進入電影院觀看,領略大師風範、共慶南開校慶!

海口校友和親屬合影

三亞校友和親屬合影

海南校友會理事長單正平教授跟大家分享當年他在南開中文系讀書時葉先生授課的趣事,中文系學子對葉先生的敬意和對先生詩詞研究造詣的崇敬。他常受邀參加葉先生各種活動,包括嘉陵書舍落成以及先生壽宴等活動。

影片記錄了「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傳奇的人生。她一生歷經戰亂、政治迫害、海外飄零,晚年回歸改革開放的中國,雖然歷經坎坷卻能笑著回望人生。她持續創作、傳承教學,重系文革中斷的古典詩詞命脈,影響遍布兩岸三地和海外。影片交織了葉嘉瑩個人生活與千年中國古典詩詞相伴成長的生命歷程,表現她在詩詞長河中尋求存在的意義軌跡。

在觀影中,校友們跟隨電影的敘述走進葉先生與詩詞共渡的豐盈人生,通過電影所描繪的意境獨特的寫實畫面、雅樂和人聲詠唱交織的配樂、精美排版的詩詞布局以及葉先生的古音韻詩詞吟誦烘託出一種富有詩意和時空交錯的文學藝術氛圍,強化了觀眾的觀影感受,也使得觀眾對詩詞的理解和感悟更具象和豐富。葉先生每一次重要的人生轉折,平凡人生的悲歡離合,通過影片立體而完整的表達,引起觀影人的深度共情。

葉先生與南開相伴半生,不僅限於傳道授業,在精神氣質方面更是不謀而合。葉先生提出的「弱德之美」,是不因外界強大壓力而改變內心的理想,是在逆境中從容淡定的不屈堅守,也是葉先生本人品格的最好概括。在國難中誕生、在學術中涵養、在窘境中生長的南開百年風雨歷程,形成南開人低調內斂、清正高雅的性格品質,與葉先生的「弱德之美」相通共鳴。葉先生一生坎坷多艱仍致力於古典詩詞的研究與講學,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更將畢生財產捐獻給南開大學支持中華文化的研究與傳承,感動和影響著南開莘莘學子。「蓮實有心應不死」,南開人將以公能校訓為核心理念,繼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南開精神,在新時代賦予其更深刻的內涵。

相關焦點

  • 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展映
    葉嘉瑩先生對話主持人白巖松本報訊(記者 張鋼 攝影 姚文生)昨天是教師節,大型文學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在南開大學舉辦特別展映。該片是葉嘉瑩先生唯一授權的傳記電影,影片通過記錄她坎坷而非凡的一生,弘揚了中國詩詞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
  • 南開大學建校101周年暨1990屆校友畢業3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喬仁銘 攝影 喬仁銘 宗琪琪)卅載同窗情,唱響新百年。10月17日,南開大學建校101周年暨1990屆校友畢業30周年紀念活動在八裡臺校區EDP中心舉行。疫情防控期間,活動採取直播方式進行,1990屆海內外校友通過線上方式「省親」,重返「教室」為母校「慶生」。
  • 2020年最高票房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免費觀影
    藤井樹觀影團《掬水月在手》專場放映會 沈禕沈禕,《掬水月在手記得@藤井樹觀影團2011哦~連結請戳:https://weibo.com/p/1001201868《掬水月在手》是一部關於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的文學紀錄片,影片記錄了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傳奇的人生。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截止今天(11月2日)票房已突破560萬,創全國藝術聯盟紀錄片發行最高票房記錄。
  •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定檔10.16 白巖松推葉嘉瑩教師節回南開大學
    9月10日教師節之際,由陳傳興導演的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於南開大學進行了教師節特別放映暨研討會,並宣布影片定檔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片方於今日釋出了「荷花」定檔版海報,海報以荷花為主題,反映了葉先生與荷花的淵源。
  • 從《掬水月在手》看紀錄片進院線
    來源:今晚報日前,記者與友人相約觀看了反映葉嘉瑩先生生平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雖然影片已上映兩周,雖然場次被安排在非節假日的非黃金時段,但記者發現影廳的上座率依然超過30%。觀眾既有對對青年情侶,也有身著校服的學生和他們的父母;既有結伴而來的同好,也有獨自觀影的影迷……觀影全程無人離席,且放映結束時大多數觀眾都耐心看完了全部字幕。
  • 《掬水月在手》榮獲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
    《掬水月在手》榮獲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掬水月在手》是陳傳興導演「詩的三部曲」的終章,他從「詩與歷史」、「詩與信仰」講到「詩與存在」。葉嘉瑩出席電影《掬水月在手》放映活動《掬水月在手》表現出葉嘉瑩的漂泊羈旅之愁、喪母失女之痛、尋根踏祖之趣、傳道授業之樂,難能可貴。
  • |《掬水月在手》專場觀影暨研討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講述當代文學家、教育家葉嘉瑩先生的紀錄片。
  • 方所出品《掬水月在手》首映在廣州中山紀念堂成功舉行
    第一部古典詩詞主題電影10月16日正式公映10月12日,在廣州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廣州電影家協會的支持下,方所文化首次聯合行人文化出品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首映。《掬水月在手》是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的葉嘉瑩的唯一一部傳記電影,也是第一部搬上全國大屏幕的4K文學紀錄片電影,更是中國第一部古典詩詞主題電影。
  • 《掬水月在手》榮獲金雞獎 主演:葉嘉瑩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舉行,講述96歲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傳奇人生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金雞獎評委會這樣評價《掬水月在手》:「影片記錄了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的傳奇人生,將其個人生命與千年中國古典詩詞交織在一起,表現她在詩詞長河中追尋生命的價值。導演將敘事、述志與寫意融為一體,以詩境表現葉嘉瑩的一生及其精神世界,是一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兼具藝術價值、文學價值、思想價值的作品,特授予最佳紀錄/科教片獎。」
  • 700多名各界南開校友歡聚一堂!南開深圳校友會2020年年度大會圓滿...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董思攜手逐夢,綻放未來。2020年12月13日,南開深圳校友會2020年年度大會在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舉辦。700多名各界南開校友歡聚一堂。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李義丹出席了活動。圍繞著抗疫戰疫、開放創新、合作共榮的發展主旨,友愛、快樂、交流、合作的發展基調,在母校南開大學和南開校友總會的指導和關懷下,3萬多名在深南開學子胸懷赤子之心,創新奮進,回饋母校,回報社會。在新冠疫情大考面前,深圳南開人秉承校訓,展現大智大勇、大情大義,在做好自己事業的同時,匡濟天下。
  • 《掬水月在手》定檔10月16日 白巖松葉嘉瑩致敬「弱德之美」
    當天,《掬水月在手》片方釋出了「荷花」定檔版海報,並宣布影片定檔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10月16日全國公映 葉嘉瑩「獨陪明月看荷花」 《掬水月在手》由從開機到公映歷時三年半,攝製組足跡遍及十餘座城市。
  • 《掬水月在手》定檔10月16日 葉嘉瑩白巖松共話「弱德之美」
    9月10日教師節之際,由陳傳興導演的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於南開大學進行了教師節特別放映暨研討會。當天,《掬水月在手》片方釋出了「荷花」定檔版海報,並宣布影片定檔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掬水月在手》由從開機到公映歷時三年半,攝製組足跡遍及十餘座城市。
  • 《掬水月在手》上海路演收官 10月16日將映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10日電(徐銀)由導演陳傳興執導的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將於10月16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10月9日,《掬水月在手》首站路演在上海完美收官。導演陳傳興與作家孫甘露共赴七年之約,映後暢談葉先生、中國古詩詞的當代意義。現場觀眾對影片沉浸式的觀感印象極深「我們用眼睛輕輕地撫過了詩的身體」,更有觀眾表示影片質樸蒼涼又意境悠遠。作為中國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唯一授權的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輾轉十個地區、採訪43位受訪者、採訪稿近百萬字、歷時近兩年才完成拍攝製作。
  • 南開上海校友會舉行2020年年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維維)12月19日,2020年南開上海校友年會舉行,到場嘉賓近百人,線上參與人次超1.45萬,為校友會成立以來首次以「線下+線上」形式舉辦的年會。年會主題為「繼往開來 一往情申」,表達在滬校友對母校的深情以及奮戰新百年的決心。
  • 年輕觀眾如何欣賞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 近日,一部由廣東本土出品、臺灣導演陳傳興執導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未映先火,吸引了電影界和文學界不少人的目光。在當下,中華詩詞與人們的關係究竟為何?而這部以中國詩詞研究大家葉嘉瑩為主角的《掬水月在手》,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又應該以怎樣的角度去欣賞?
  • 葉嘉瑩《掬水月在手》電影與圖書同步亮相
    本報訊(記者 肖揚 張知依)中國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唯一授權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16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掬水月在手》為陳導演「詩的三部曲」完成之作,探討「詩與存在」。紀錄片以葉嘉瑩在北京察院胡同的祖宅為結構概念,由外而內,追尋葉嘉瑩歷經劫難波折的個人生命史和詩史的交織,體現「憂患苦難年代為何有詩人」的真義。為了創作《掬水月在手》,主創團隊到訪北京、香港、澳門、天津、山西、西安、洛陽、臺灣等地,並橫越美國波士頓、加拿大溫哥華,歷時三年拍攝與製作。
  • 葉嘉瑩張伯禮白巖松等贊《掬水月在手》10月16日全國公映
    白巖松(後)和葉嘉瑩先生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黃岸) 前日,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於南開大學進行了教師節特別放映暨研討會。當天,《掬水月在手》宣布影片定檔10月16日。活動現場,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葉嘉瑩先生緩緩入場,如同一對「師徒」。
  • 《掬水月在手》曝主題曲《短歌》
    由陳傳興執導的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將於10月16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
  • 《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張伯禮白巖松共話「弱德之美」
    9月10日教師節之際,由陳傳興導演的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於南開大學進行了教師節特別放映暨研討會。當天,《掬水月在手》片方釋出了「荷花」定檔版海報,並宣布影片定檔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掬水月在手》由從開機到公映歷時三年半,攝製組足跡遍及十餘座城市。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後,該片獲得了葉先生「人生之厚重,文化之博大」等如潮好評,當中有人道:「葉先生一生不容易,她所說的『弱德之美』,即是無望中的希望,放在當下的語境有著許多共鳴。」更有人讚嘆葉嘉瑩先生磅礴傳奇的一生,她的精神猶如藍鯨隔洋傳音,筆耕不輟,誨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