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哥開箱|大咖藝術浮世繪託特包

2020-12-25 開箱狗

The dog is man's best friend——狗哥開箱

要說託特包,真的包包裡面的「寶藏包」,時尚百搭,耐用能裝。既能上街凹造型(時尚),也能超市買暖瓶(能裝),平時能裝書(學生)裝文件(社畜)裝化妝品(百搭),也能去菜場裝雞鴨魚肉,果蔬生鮮(耐用)!現在春天來了,又到了刷街賺回頭率的時候了,你還不來一個?

我們家就有一個喜歡買包的狗子,最近她迷上了小米有品,有事沒事逛一逛,明著說是幫我提升衣品。暗地裡是偷偷給自己選包包!這次還一次買兩個來自大咖藝術(DAKA ART)的帆布託特包(家裡還有一堆其它包包),作為一個電腦包背了五年的直男,我反正是理解不了!

這兩個大咖藝術託特包根本就是同一款啊!只不過顏色一個黑的,一個白的,印花一個是東海道品川御殿山之不二,一個是東海道五十三次之地名貓!當我帶著疑問看著狗子的時候……

狗子看著我手上這款黑的的包包,帶著哭腔(假裝)問「你有錢帶我去御殿山玩嗎?你沒有!」看我又拿出這款白色包包,狗子幽幽地接著說「你這五平方的小房子,能養貓嗎?能嗎?能嗎?」這麼一解釋,買這兩個包包好像很合理,而且還省錢了!還是孔子說得對,別跟女人講道理!

那這款大咖藝術託特包到底有什麼優點,會讓眼光挑剔的狗子,一次買下兩個呢?大咖藝術託特包整體採用了高克重純棉材質(重身帆布),質感上佳。尺寸為33x38,精巧有型。白色的貓貓包的方便配淺色的衣服,顯的青春洋溢,光彩照人!黑色的御殿山包更適合搭配深色衣服,顯得個性鮮明,文藝範兒!

正面:白色的是東海道五十三次之地名貓,圖片上的貓,雖然形態各異,姿勢萬千,但每個都萌態可掬,讓人不由得心生憐愛。整體偏青春陽光一點!黑色是東海道品川御殿山,是富士三十六景之一,經典的浮世繪風格,櫻花盛開季,萬物復甦。大片明亮色塊的堆疊,濃厚的異域風情。整體偏文藝範,個性十足!

背面:兩款包包的背面都比較簡約,只有絲網印刷工藝的小圖案,十分的精緻,耐看!

細節:貓貓託特包採用了「3D數碼」印刷工藝,色彩豐富;御殿山託特包採用「柯式燙畫」工藝印製,色彩明麗細膩,手感平滑舒適。兩款包包工藝雖然略有不同,但都還原精準,色牢度也經過反覆實驗,多次清洗不會褪色!

亮點一:雙層加厚帆布肩帶,根部加固「X走線」非常的牢靠。肩帶寬度優化為3cm,符合人手握持的大小。加厚的肩帶,讓你即使在拎或背重物的時候,也不會有「勒」的感覺。

亮點二:包包中間位置有金屬按扣。區別於一般的粗製帆布包,大咖藝術託特包加了一道防護措施,防止包包使用不當造成財務遺失。如果上拉鏈防護效果會更好,但是又違背了帆布包方便的寬鬆的特性。

亮點三:意外之喜鑰匙鏈,因為帆布託特包並沒有多的分層,東西一般都是疊放。要找鑰匙簡直就是小河撈針!大咖藝術託特包人性化的加入了鑰匙鏈設計,讓你一秒摸出鑰匙,很棒!這個鑰匙繩做工還是很牢靠的,五金件也做了「黑化」處理,優秀!

略有遺憾的內袋:大咖藝術託特包在裡層有一個側袋,可以放錢包、卡、手機等一些貴重物品。這個設計不錯,就是沒加封口有點遺憾,沒有拉鏈,放一個按扣也行啊!(這個圖可以看到,大咖藝術託特包的內部,是做了包邊處理的,在這個價位的託特包裡算是非常講究了)

託特包的四種背法

看了這四種背法,感覺怎麼樣,這樣的大咖藝術託特包是不是必須要入一個!除了狗子買到的貓貓(可愛)和御殿山(文藝),小米有品大咖藝術店裡還有貓妖(個性)和衝浪裡(貴氣)兩款,價格不貴,質量不錯,細節處理得當,也有不少的亮點,不妨去選選看吧!

相關焦點

  • 梵谷《星夜》夢繞葛飾北齋浮世繪:大咖藝術復刻《神奈川沖浪裏》
    二戰前《神奈川沖浪裏》被印出上千張,流傳至今所剩不多,大英博物館收藏其一,下圖所示,前年才公開展出,可見藝術價值之珍貴。200年歷史名畫入我家本以為錯過畫展,以後只能抱著手機看電子版,沒想到大咖藝術的名畫復刻系列拯救了我。購物車付款一氣呵成,我終於可以將這幅大師名作掛到自己家中,偽文藝青年的內心滿是「巨浪的激蕩」。
  • 【福利】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空降魔都這次展品更勁爆,布局更新穎,還融入了超多新元素...(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可以說應展盡展,觀眾將能夠徹底地了解浮世繪藝術。)
  • 展日本風情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滬開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7日電(徐明睿)「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藝術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借著1867年巴黎世博會的東風,首次以國家館名義參展的日本,就面對了西方人的消費狂潮。包括浮世繪、和服、漆器、瓷器等在內的1356箱展品銷售一空。日本人呢,也完全不把浮世繪當寶貝。無論是過往的歷史,還是正在發生的明治維新,都讓全盤學習西方的日本人,忽視了隨處可見的浮世繪。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
    魯迅曾說:「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北齋,現在則是廣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他提到的三位大師——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是浮世繪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稱為「浮世繪三傑」。  今天,他們的作品齊聚外灘壹號,亮相「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葛飾北齋 《神奈川衝·浪裡》梵谷《唐吉老爹》喜多川歌麿 《三美人》東洲齋寫樂《役者似顏》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莫奈 《穿和服的卡米爾》 時間:2020年11月14日地點:中國美術館主題:揭秘日本浮世繪的藝術魅力梵谷和莫奈等歐洲印象派「大咖」為何對浮世繪情有獨鍾
  • 跨越400年,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啦!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如果把大師們化作一個團體,冠以浮世繪之名,誰是你心中的C位大師呢?一起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一探究竟吧!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美人畫的頂峰喜多川歌麿「美人繪大師」 喜多川歌麿,「大首繪」的創始人,必然也是C位有力競爭者。
  • 淺談《怪化貓》:將日本浮世繪與動漫結合,碰撞「異次元」的藝術
    在他們與眾不同的需求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全新的藝術變革——浮世繪。在這場浮世繪的風潮中,不僅有燦爛的藝術,還有市井文化與武士階層的對抗。2) 浮世繪與工筆畫不同之處在於:浮世繪更偏向於淡彩、亮麗,工筆畫則是重彩、厚重;浮世繪以版畫的形式,工筆畫則以手畫的形式。藝術的世界裡是百花齊放,不分高低,浮世繪與工筆畫都是高價值的藝術,兩者相互吸引,相互獨立。浮世繪的影響浮世繪曾深深影響19世紀的西方藝術界,在當時的西方世界中浮世繪被作為整個日本的代表。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浮世繪,作為描繪江戶時代市井生活的藝術文本,題材包羅萬象,庶幾可以說,「浮世」的所有物事,都成了其選題,而以描繪遊女花魁的閨閣秘事為能事的枕繪則堪稱其藝術的極致。枕繪的起源日本學界一般認為,隨著中國醫書一起登陸日本的偃息圖是枕繪的始祖。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兩者歷史淵源深厚、製作工藝相近,又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裡大放異彩、相映成趣。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好了,不多說,開始浮世繪的介紹。首先,要明白「浮世」是什麼意思。浮世意指人們所生活在此的現世、人世間生活百態,它所指稱在塵俗人間的漂浮不定,衍伸為一種享樂的人生態度,因為這種描繪歡樂榮景的華麗刻劃就叫浮世繪。剛開始時,浮世繪是畫在紙上或者錦帛上,和我們中國是一樣的,日本人稱「肉筆畫」(怪怪的)。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 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興起於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藝術是以市井為舞臺,以民生百態為題材的風俗描繪。浮世繪——可以解讀為「虛浮世界的繪畫」。誰能想到若干年後,這神秘而新鮮的東方藝術,漂洋過海席捲了歐美藝術界,更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們。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 晚上賞梅的女子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的確,浮世繪上繪的皆是俗世,唯有對它祛魅,你才能看懂浮世繪。浮世繪最出名的雖是風景畫,但它仍舊是花街柳巷的藝術。所以,即便是現在,浮世繪擁有如此大的名氣,但在日本,它依然被認為是一個不入流的畫派... 02 浮世繪的形式
  • @北京 |【橋舍·浮世繪】日本最大浮世繪流派——歌川派
    (圖為歌川豐國浮世繪作品)進入1790年代中期(寬政年間)之後,歌川豐國的「大首繪」成為役者繪的主流。歌川國貞(1786-1864)歌川國貞是主導幕末晚期浮世繪界的歌川派最主要畫師,他出生江戶本所的經營渡船場之家,十多歲時就拜歌川豐國為師,成為其入門弟子,二十餘歲始發表美人畫、小說插圖及演員畫像等浮世繪版畫。他一生製作量極為龐大,據統計,大約留下了逾萬幅作品,且多為單幅美人畫和歌舞伎演員像。今天的日本浮世繪學界一般將其稱為「三代豐國」。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魯迅收藏過的浮世繪的故事
    他在回國之後發起新興木刻運動,希望以木刻版畫來推動國內的抗日宣傳,因此對各國的版畫藝術都有所涉獵,其中就曾經收藏過一批日本浮世繪。他對自己收藏的浮世繪作品有整理的計劃,想將其作為書籍插圖,介紹給中國讀者,可惜這些計劃沒有來得及實現。   幸運的是,新中國成立後,魯迅的藏品幾乎全部被國家的博物館、紀念館保存下來,其中就包括他的浮世繪收藏。
  • 歌川國芳:一個愛貓成痴的浮世繪大師
    喜愛浮世繪的朋友們,一定會聽說過這個詞——歌川派。歌川派是江戶時代浮世繪最大流派,著名大師有歌川豐春、歌川豐國、歌川廣重、歌川國貞、歌川國芳……貓是他們畫面中的常客。在他們的畫作中,說不定哪一個角落裡就藏著一隻貓。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葛飾北齋 《東都淺草本願寺》以《神奈川沖浪裏》為代表的這類畫被稱為「浮世繪」,也就是「浮世中的繪畫」。包括浮世繪、和服、漆器、瓷器等在內的1356箱展品銷售一空。日本人呢,也完全不把浮世繪當寶貝。無論是過往的歷史,還是正在發生的明治維新,都讓全盤學習西方的日本人,忽視了隨處可見的浮世繪。因此,買賣雙方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浮世繪被歐洲的外交官、旅行者、商人們成堆運走、倒賣,其中知名的日本國際倒爺如林忠正,僅他一人就賣出了16萬張浮世繪。
  • | 浮世繪傳奇
    、喜多川、細田、菊川、西川、月岡、雛屋立圃、英一蝶.那一定聽過葛飾北齋的大名,聽說過他著名的《神奈川沖浪裏》,看過那幅獨具魅力的大「浪」。。。這使得服務於貴族階層的畫師在繪畫表現上開始探尋一種精巧而又符合日本風俗畫的藝術語言。狩野內膳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代表,而緊隨其後的巖佐又兵衛則完成了日本古典繪畫從中國繪畫風格到浮世繪樣式的創立,終成浮世繪開山之祖。浮世繪作品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空間等精細有趣的描繪,表現了豐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場景,豔姿美人,紋飾華服,坐談賞櫻,載歌舞姬,春山出遊,如此等等,皆充滿濃鬱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