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勁能要人命,功夫深淺看此勁

2021-02-22 武醫日記

練傳統武術的人都知道有彈抖勁,

 

今天日記君要記錄的是抖勁

 

在大眾比較認知的拳種中太極拳和形意拳、八卦掌等都有抖勁

 

其實幾乎在每一種拳法裡都有或多或少的抖勁,因為抖勁是整勁,也是腰至末梢的勁,威力極大。

 

勁法很多都是人們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學而改之!

 

抖勁在動物身上更是常見和震撼,狗(牛和豬等)和雞(禽類動物)都會在身上有水或者有其他的什麼異物的時候,抖勁一發身上乾淨了!

 

所以在武術上也有一兩個招數很出名,那就是「金雞抖翎」,「獅子抖毛」

 

如果人能像狗或者雞一樣,衣服淋溼了,全身一抖就幹得差不多了,那這功夫就真了不得了!

 

很多講究養生的也喜歡用抖勁,叫抖功養生,這也是不無道理的,其中八段錦中的最後一個「背後七顛百病消」,其實就是小抖,不過更多的是自然發勁抖這裡不細說了!

 

在實戰中抖勁也是非常凌厲的,主要完成這個動作都是在一瞬間,腰胯整勁一出,殺傷力出乎意料的強。

 

別人或著電視上我不敢妄下評論,但是門內一名師兄曾經和我說過,同門師兄弟的一次出手沒收住的事故。

 

師兄是練八級拳出身的,一次和朋友去跑長途車,長途車就不免跑夜路,結果在一處加油站還是什麼站被人給攔了。

 

然後是一頓敲詐,具體細節我已經不是很記得了,因為那個時候只記得了最精彩的一部分,就是發生摩擦後,有三個人圍著這位師兄,想以多欺少群毆他。

 

就在三個人靠近他的一瞬間,師兄雙手抱頭,全身一抖,腰胯肘畫小纏,同時猛的下蹲,結果三人都倒地了,其中衝在最前的一個,肋骨斷了2根,後一個鼻子出血了。

都懵了,師兄也沒有想到這一招威力那麼大,而事後調出監控,只見我師兄雙手抱頭下蹲,這只是一個挨打防衛的動作,所以他們想讓我師兄負責人都沒有證據。

 

這個是真真實實的一個故事,當時這招數的威力卻讓我一直都放不下。

 

我那師兄大我幾輪的年紀,算是父輩年紀的,可以說那個年代的人練習傳統武術會比現在人吃苦的多。(絕大多數)

因為那個時候,還有很多人是靠武術安身立命的。

在仰望的老一輩武術人的同時,我也在練習這抖勁,只是花的時間極少。

所謂時間就是功夫,不欺我輩,但有練總比沒練的好。

練抖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抖大杆,腰胯一擰,全身一抖!下次有機會細細的交流一下練抖勁的心得!

日記君道行尚淺,如有不妥不對之處還望前輩們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的彈抖勁原來是有練習方法的,我敢說90%的人都不知道
    其實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太極的「彈抖勁」但是習練多年能把「彈抖勁」打的淋漓盡致,隨意即發的人少之又少。其原因可能是沒有正確的訓練方式,或者沒遇到好的老師。松活彈抖的「彈抖勁」是太極拳的精華,也是陳氏太極拳區別於其它太極拳的特點。
  • 傳統功夫中的勁力訓練方法
    其次是要學會腰勁,本人先談一下雙抖勁。一條毛巾,打溼,直接甩出去,威力並不是很大,甩出去後在用力往後一拉,就會聽見啪的一聲,人被抽到會很痛。這中間毛巾抖了兩下,甩出去是往前抖,往後拉是向後抖。出拳也一樣腰先向前猛的一擰,把拳頭象射箭一樣打出去,當然從肩膀到手指都要放鬆,當拳要打到目標之前,腰在向後一擰,就象毛巾向後一拉一樣,達到目標之時,拳頭再用力繃緊。
  • 很多人一輩子也練不出的可怕功夫 傳統武術的六合勁
    ,武術中很多功夫都是科學目前沒法解釋的。常能看到武打電影裡面的主人公出拳有聲響,很乾脆,感覺有勁力。其實在現實的武術當中,也是存在的。這是中國武術獨有的發力方式,威力也極其強大,也是所有武術習練者終身追求的一種勁力。六合勁。
  • 功夫可兒彭天穎 放棄功夫出演《極速營救之勁鋒掃毒》成嬌娃
    7月24日騰訊視頻即將上映一部全新熱血動作片《極速營救之勁鋒掃毒》,本片由王海祥、彭天穎、塗聖成主演。主要講述內容為張氏集團董事長張百雄,長年致力於反毒,掌握了T國規模最大的販毒組織「14D」的很多絕密信息。後被「14D」的人綁架。
  • (極其珍稀的太極資料)中國太極老人林墨根大師示範太極拳推手發勁 再現太極真功夫
    時時觀摩,以促自我功夫進步。強我精神,健我體魄!但此氣看不見,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樣功夫者互相感覺。因此,藝高者與人推手時,一搭手即知對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圓圈面積大小。  此勁是練習楊式太極拳推手中最重要的內容,必須練習。否則,就不能研究其他諸勁,初學者不可不注意。  三、聽勁  聽勁中的聽,是指周身皮膚感覺的聽。
  • 形意拳穿透力和勁從足下生的秘密
    勁之應敵如矢之離弦,其著於身如蜻蜓點水,一著即止。若猝不及防而勁至,則應以警勁,斂氣竦神,緊以當之,震以殺之,行所無事矣。發勁時外示柔軟,內涵堅剛,足腿用勁,由脊發出,當機立斷,應發即發,不可遲疑。用勁最難,雖勁大於敵,用而不當為敵用,用之過早,則勁已出而敵未著,過遲則敵已入而肘不得伸,勁因不得達,皆授人以隙。敵無論以何手來,吾均宜及身而緊,一緊即發,必使敵手不得抽,而吾手已壓敵境。
  • 深淺造句和解釋_深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深淺(shēn qiǎn),多用於含反義詞。指水的深淺程度。[你去測量一下河水的深淺。]引申指事物的輕重、大小、多少等。[大家按各人的交情深淺送禮。]比喻分寸。[石靈《捕蝗者》:「有那不識深淺的小夥子,故意嚷道:『弄不好,連他家墳地也給刨了,別怪人。』」]
  • 形意拳穿透力和殺傷力之勁從足下生
    勁之應敵如矢之離弦,其著於身如蜻蜓點水,一著即止。若猝不及防而勁至,則應以警勁,斂氣竦神,緊以當之,震以殺之,行所無事矣。發勁時外示柔軟,內涵堅剛,足腿用勁,由脊發出,當機立斷,應發即發,不可遲疑。用勁最難,雖勁大於敵,用而不當為敵用,用之過早,則勁已出而敵未著,過遲則敵已入而肘不得伸,勁因不得達,皆授人以隙。敵無論以何手來,吾均宜及身而緊,一緊即發,必使敵手不得抽,而吾手已壓敵境。
  • 太極勁是怎麼練出來的?
    能否達到懂勁,是太極功夫入門必經之路,只有懂勁後方可練出太極功夫,愈練愈精。懂勁分為懂自己勁和懂別人勁。                                  懂得自己勁叫知己功夫,知己功夫要從拳架中學求,知人功夫要從推手中求。太極拳架為體,推手為用。
  • 人,要知深淺,懂進退
    知深淺,方可心中有數;懂進退,才能冷暖自度;有分寸,方能行為有序。知深淺,是一種能力《琅琊榜》的靜妃娘娘,可是善解人意的絕佳範本了。皇后刁難惠妃,靜妃想幫忙,卻被皇后說醫女出身,不配抄寫佛經。做人知深淺,就是要了解事情的態勢走向、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也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在方寸間,感知他人悲喜,避免無處不在的人際危機。在謙卑中,默默積蓄能量,讓自己生長成一棵大樹。
  • 要想勁不散,提肛、圓襠、松松腹股溝
    這裡說明一下:開胯不需要藉助劈叉那麼深入的韌帶拉伸,能劈叉也不說明胯開了。有許多中青年朋友熱心詢問,自己還能否開胯,這個答案是肯定。只要堅持科學的訓練,開胯並非難事,而且不用劈叉到一字馬那個程度。陳拳中有一招,跌岔。許多人就將整個前腿坐在了地上,當成劈叉一樣,這就錯了。跌岔對襠部是有要求的,襠部不能貼地,最低要保持離地四指寬的高度。
  • 不斷勁
    有學生問:「練習正反圈和一二路套路的過程中,勁是不是一直不能斷?」陳中華先生答道:「可以這麼認為。實際上能打一段不斷勁就不錯了。」又說:「原則上說,從起式開始,到81個動作後的完成應該是一個不斷的勁。」這個不斷勁是個大事兒,對練套路能不能出功夫而言至關重要。實際上,內家拳全都要求練習時不斷勁,這樣才能練出手腳相連、節節貫串的整體勁。太極拳對於不斷勁又有自己獨特的要求和方法。
  • 從'丹勁道'談性命實學功夫
    丹者,氣之凝聚也,是滋養功夫;勁者,氣之流注也,是使用功夫,以耗散能量為代價。許多內功大家和高手功夫了得,但多不得天年之壽,與只知發勁而不知養丹有很大關係,習武者不得不察。2.勁「勁」是武道修證的核心。「勁」的本質即「氣」即「意」,是內家功夫必修之物。求勁之道不外乎站樁和盤架。還有一種鮮為人知的求勁之道,即丹道,但此又有異於傳統靜坐煉丹。
  • 判斷一個人佛緣的深淺,就看這7點,看看你佛緣如何
    佛家有一種說法:「佛是過去的眾生,眾生是未來的佛」,每個人都可能具備佛緣佛性,能否顯現佛緣,受諸天菩薩感召和關照,關鍵在自身與佛的深淺,最終的領悟程度。佛緣深淺決定修行進階速度。佛緣深厚者,學佛悟道很快,在參悟佛法時更容易覺悟;佛緣淺薄者,在修行時坎坷艱難,領悟的慢。
  • 太極功夫層次
    即是練架子的功夫。在筋肉方面,使其增強彈力。在關節方面,使其增強活動。在骨骼方面,使其堅實,精髓充滿。2.  練精以化氣。即是行功養氣之功夫。使其飽滿之精髓,化成充實之中氣。3.  練氣以化神。即是養氣藏神之功夫。在練得氣足精滿之後,再朝夕鍛鍊下去,即會發現神明的靈智。有了這種靈智,無論用之於任何事物,都可以達到適當之處,不獨是打拳推手而已。4.  練神以還虛。即是在靜極默篤之後,養虛靈之功夫。
  • 看陳發科是怎麼練功的,就知道他功夫為什麼能這麼高?
    特別是他的父親陳延熙功夫確實很高,在他真正下功夫的時候,能夠在他身邊指導,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人很刻苦練習太極拳,可惜他的老師功夫不是很高,不很全面,雖然他們很聰明,但終其一生,連不到很高層次。相信他們若是有好的老師指導,一定也能達到更高的境界,練出更全面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