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吳國君王吳王僚,正滿心期待著下人給做的一道美味,什麼美味呢,就是傳說中的梅花鳳鱭炙。
這道梅花鳳鱭炙,據說味道極其的鮮美,因為它不是一般的材料做出來的,魚要是夏天最熱的時候出水的太湖鳳鱭魚,燒烤的木材得用冬季最冷那天的雪梅枝。這樣考出來的魚,陰陽和合,味道奇美。
再說那天,沒過多久魚烤好,廚師上菜了,據說菜一進屋,頓時是滿屋飄香啊,王僚當時就迫不及待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菜上桌的那一瞬間,上菜的人,從魚肚子裡面取出一把短劍,猛的向他刺了過去。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僅讓專諸這個刺客名留青史,同時,也讓後人記住了一把名劍,這就是今天咱們要說的魚腸劍。
魚腸劍到底是一把怎樣的兵器呢?
先說它的來歷,相傳春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非常有名氣,這把劍是他費盡心思鑄造出來的,據說其鋒利無比,而且還透著一種讓人生畏的寒光。寶劍出爐之後,歐冶子把它獻給了越王,成為了越王的佩劍。後來越王把這把劍當做禮物送給吳國公子光。
魚腸劍有名,不僅它的來歷不凡,專家認為很可能是因為它本身的確就是一把難得的寶劍。為什麼呢,史料記載吳王僚這個人素來戒備心很強,只要有外人在場,護衛一定是不離左右。而且一定是身披堅甲,生怕別人刺殺他。
甲冑復原師考古推斷,這種「堅甲」就是春秋時期最好的一種鎧甲,叫做「合甲」。這種甲中間是一種密度很高的木胎,兩面貼皮,表面再刷上幾層保護漆,防禦力極強。
那麼它的防禦力強到了什麼程度呢?兩個實驗證明。一是近距離弓箭穿射,所有中在甲冑上的箭都只能剛剛射穿甲,只能造成皮肉傷。
二是戈的橫刺,密集的連刺4下,三下刺穿鎧甲,但傷口不足1公分,也不足以致命。
在只有一次的出手機會下,專諸的魚腸劍依然是一劍穿甲,成功的殺死了王僚。這足以說明,魚腸劍就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
由於年代久遠,魚腸劍早已失傳,那麼這把魚腸劍究竟是用什麼做的呢?
這是一把青銅劍之說
相傳歐冶子鑄造這把劍用了赤堇山的錫,若耶溪的銅。正好青銅劍的材料就是錫和銅配比出來的。尤其注意的是,古時短兵器在劍身兩側各有著一條脊線,這樣的設計專破重甲,強化推刺的殺傷力。
但是即使是這樣看起來鋒利無比的青銅劍,實驗測試證明,練家子拿起來,用巧勁以及爆發力刺「合甲」,雖然能刺穿合甲,但是造成的傷害卻不足以危及性命。
這是一把鐵劍之說
因為根據記載,魚腸劍的劍身有一種很像魚腸的花紋,而我們的百鍊鋼在不斷摺疊鍛打後,劍身上也會出現一種類似的花紋。
另一個重要依據就是歐冶子開創了鐵質器具的先河,在龍泉鍛造了三把鐵劍。而且根據考古發現,冶鐵技術最早已經在西周就出現了。
鐵質刀劍相比於青銅材質,質地堅硬,穿透力極強。面對當時令青銅劍有些束手無策的鎧甲,鐵劍一劍下去,不僅能夠刺穿鎧甲,還能要了吳王僚的性命。
魚腸的名字頻繁的出現在武俠小說、影視、遊戲之中,而真正的古劍本身終究還是消失了。
一刺留名的魚腸劍,是為「勇絕之劍」。
今天,這把精美勇絕的花紋鋼魚腸劍,由廠長決定作為【飛將劍】的眾籌禮品,贈送給前幾名支持的朋友!
(掃描二維碼加孫師傅微信了解詳情)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