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這幅古鎮版「清明上河圖」,在上面竟然可能找到自己的家

2020-12-28 瀟湘晨報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北宋畫家張擇端

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圖》

你肯定知道!

5米長的畫卷

人們曾在展覽中

一釐米一釐米地移動觀賞

該圖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

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

不過你知道嗎?

在我們閔行華漕

也有一副「清明上河圖」!

就在紫薇新村入口處

諸翟村特邀畫家莫高泉

創作了一副古鎮版「清明上河圖」

生動的古鎮街景躍然紙上

留住了小鎮的美

讓我們細細欣賞它的獨特韻味

「這幅諸翟古鎮版『清明上河圖』名叫《紫堤龍江市》,淋漓盡致地再現了古鎮風貌。」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我們是對照著《紫堤村志》裡的手繪地圖創作的。」在創作時,莫高泉儘量以藝術的角度真實地還原諸翟村老一輩心中的古鎮。

「看到自己的家準確地出現在《紫堤龍江市》圖上,老人們別提有多高興了。」

對於現存的古鎮「地標」,關帝廟、鶴龍橋、牌坊,莫高泉也都在相應位置畫了出來,而對於村民口中相傳的、現已不存在的牌坊,莫高泉採用虛實對應的手法,用更淡的筆觸畫了出來,一緩村民鄉思之愁。

在過去,由於地處上海、嘉定、青浦3縣交界,諸翟古鎮人氣十足,尤其早市更是熱鬧,街道上人來人往,街邊小吃攤位林立,叫賣聲、吆喝聲、嬉鬧聲不絕於耳。因此莫高泉還創作了《紫堤龍江早市》和《諸翟古鎮小景》,當清晨的陽光照在這幅牆繪上,活靈活現地再現了煙火氣十足的早餐情景。

除了這兩幅牆繪,莫高泉還利用村裡的白牆創作了多幅作品,《紫堤春曉》表現古鎮盛景、《鶴龍橋》正對著鶴龍橋新址別有韻味。

一組《山水風景圖》更是讓整個諸翟村充滿了活力和文化氣息。

諸翟老街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華漕鎮此前就對其進行過綜合改造,顯著改善提升了整體環境。

而為進一步弘揚古紫堤歷史文化,諸翟村以綜合改造為契機,特邀諸翟鎮區文化名人王建對村宅文化進行整體提升,其中莫高泉的牆繪就佔了很大一部分。

說起諸翟文化,就不得不提侯峒曾,他代代相傳的優秀家風與以人民為重的家國情懷令人感動。為深入挖掘諸翟文化,王建、莫高泉在創作前深入諸翟村角角落落,仔細翻看《紫堤村志》,與侯峒曾第十八代後人詳談,在與村民的話家常中了解關於諸翟古鎮的古老文化,以期反映出諸翟人心中的文化。

「了解後發現,諸翟文化是已經刻在骨子裡的。」於是莫高泉在《紫堤龍江市》旁創作了一副《桐蔭課字傳家訓》,以寫意的手法表示無論是諸翟文化還是侯峒曾的家風,都是代代相傳,已深入每一位村民的心。而在牆繪、小亭、廊臺上,王建和莫高泉同樣用對聯的方式向村民們傳遞著古鎮文化。

文化名人——莫高泉

「歷史文化呈現是第一步,後面我們將繼續請教當地歷史名師專家,動員多方參與,通過豐富載體、充實內涵進一步實現城市更新和以文化人」,諸翟村主任楊穎強如是說。

文化名人——莫高泉

受教於著名美術評論家顧森、陳綬祥、郎紹君、並得到龍瑞、王文芳、楊光華等著名畫家的指導,深得傳統真諦。畫幅樸實、韻味淳情、力圖表現一種恢宏、博大、聖潔的大自然觀,作品常在各種美術雜誌報刊上發表,並有《風急雲亂雁思歸》等作品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特約創作員。

供稿:聚力華漕

編輯:李詩

贊!閔行這四條道路大中修工程順利完工

黃浦江畔驚現「魔力小鎮」!有網紅民宿、「小矽谷」……

閔行將迎來直飲水時代:水壺無水垢!已有人受益!

正式揭牌!閔行新增一所一貫制公辦學校,還是世外的!

【來源:今日閔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高鐵版「清明上河圖」,有點厲害
    春節前夕,一幅長達兩米的高鐵版「清明上河圖」走紅網絡。
  • 上海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張興發展示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康玉湛)近日,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然而,這幅十字繡的作者並不是一位女子,而是平日裡頭戴安全帽手握電焊槍的54歲漢子張興發。記者在工地上見到張興發時,他正在做外架焊接工作。張興發告訴記者,這幅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是其歷時7年一針一線繡出,共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記者看到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惟妙惟肖地繡了出來。
  • 它被譽為明版「清明上河圖」,放大10倍,卻發現有個戴眼鏡的男人
    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南都繁會圖》也描繪了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因此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倘若你將這幅畫放大十倍,會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個戴眼鏡的人。那麼這就引起了人們的猜疑,這個人難道是個穿越之人嗎?
  • 花費4年耗費20億的成都版「清明上河圖」,被遊客所棄到無人問津
    和四川成都市的龍潭水鄉一樣,這裡也被稱為成都市版的「清明上河圖」,聽了這個名字,你會想像這裡消耗了多少能源,耗資20億日元,是成都龍潭本部經濟城最大的配套項目,規模相當於古莊。不過,三年後,這裡的景色卻十分悽涼,各式各樣的物品隨處可見,進城後,不但看不到遊客,入住的店鋪也紛紛逃之夭夭,另外,現在的旅遊勝地也無人看管、打掃,據來訪者說,如今的古鎮環境十分惡劣,有刺鼻的油漆味,就像前面龍潭寺的古街一樣,自己是個有千年歷史的古鎮,不但不加以保存,還硬要拆掉,建立一座現代城市,可是很多地方都在鬧著重建古鎮。
  • 全國各大景區中的「清明上河圖」,你喜歡哪一個?
    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一副描述北宋都城東京(又稱卞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的精品畫,是國寶級的藝術品,現真品已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極少展出,所以想看真品,恐怕不大容易,但想看「清明上河圖」,還是挺方便的,現在全國各大景區都有「清明上河圖」。一、名氣最大的「清明上河圖」—橫店的清明上河圖景區。
  • 你見過青島版「清明上河圖」?快來打卡!
    青島中華商場、紅星電影院、美達爾烤肉店、亨得利眼鏡部……這些青島人耳熟能詳的中山路元素被搬到了一幅長卷上。2月3日,《記憶中山路》攝影長卷網紅牆活動在中山路72號開展,這幅51米長的長卷由青島攝影家、文史愛好者袁賓久拍攝於2002年,用160餘幅照片連續拼接、70餘幅單幅老照片及文字說明、6幅青島不同時期老地圖以及中山路歷史沿革文字介紹的形式全面記錄了2002年的中山路風貌。被讚譽為青島版的「清明上河圖」。據悉,展覽將3個多月,感興趣的市民不容錯過!
  • 再有四川景點走紅,被稱為成都「清明上河圖」,門票便宜值得一遊
    但是,當一座城市的旅遊景點人滿為患時,很多遊客都想尋找一些安靜的幽深之處,然後在成都,就有了這個堪稱「清明上河圖」的古鎮,這個古鎮目前人流很大,但也不乏有安靜的地方。這是平樂古鎮。平樂古鎮,史書記載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不多說,四川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不言而喻,自然環境在全國各省都算相當優越,比如人盡皆知的「九寨溝」。
  • 珍貴視頻流出:這樣的老閔行,你肯定沒見過!
    上一期「檔案裡的四史故事」梅隴畫家潘鴻海的一幅《印象柿子園》讓許多閔行人驚嘆「和我小時候的家有99%的相似度!」閔行版「清明上河圖」動起來了珍貴影像再現「小上海」繁華閔行老街地區東起南溪路,西至滬閔路,南瀕黃浦江,北至新閔路,共佔地22公頃,被橫涇河劃成河東、河西兩片,曾因其繁華熱鬧而被譽為「小上海」。
  • ...景區:小陸家嘴風景區、廣富林文化遺址、七寶古鎮、閔行文化公園
    圖說:上海小陸家嘴風景區 來源/樂遊上海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上海市旅遊資源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發布最新公告,14家景區達到相應等級標準的要求
  • 崇州一千年古鎮,被稱「活的清明上河圖」,距成都38公裡
    崇州境內有一個有著1650年歷史的古鎮,有著「千年小成都」、「活的清明上河圖」之稱。
  • 松陽這條老街被譽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但是地圖上卻沒有這個名字
    松陽,這座城市被中國國家地理稱為是江南最後的秘境,這裡是古典中國的樣本,也是如今保存最完整的樣本,來到這裡,可以找到千年前江南最原始的模樣。而松陽這個小縣城也是麗水建置最早的縣份,它的歷史要追溯到東漢的建安四年,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了。
  • 1959年—1963連城版「清明上河圖」,八旬老人憑記憶留住了時光記憶裡的鄉愁
    這些幾乎快從連城人記憶中消失的老房子,在一位叫劉炳文的老先生筆下「復活」了。耄耋之年的他,憑著年輕時的記憶,用畫筆將連城城關1959年—1963的時光記憶凝固於此。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劉炳文老先生與他連城版的「清明上河圖」。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這件受歡迎程度堪比大熊貓的國寶級文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圖》。故宮的稀世珍寶那麼多,青玉雲龍紋爐、金甌永固杯哪個不比一幅畫來得精妙華麗,為什麼大家偏偏對它情有獨鍾?一幅《清明上河圖》藏著千餘個人物、近百匹牲畜、三十多棟房屋樓閣,仕、農、商、醫、卜、僧、道等等,各行各業你都能找到。細細看去《清明上河圖》上,沒有一個重複的人。
  • 四川一「假」古鎮造假失敗,成為「楚門的古鎮」,遭遊客吐槽!
    四川一「假」古鎮造假失敗,成為「楚門的古鎮」,遭遊客吐槽!快到春節了。 今年和去年一樣,我們國家有嚴重的疫情。 為了自己和他們的安全其實應該避免出去旅行。 但是,在這個競爭壓力很大的社會,如果能把自己的安全防護放在位置上的話,請考慮去玩。 大家春節想去那裡玩嗎?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這也是這幅畫的其中一個亮點,人人都知道這幅畫的價值有多高,但是卻沒幾人知道這幅畫的主人到底是誰。在現代,如果大家在網絡上聽到哪首歌好聽,或者看到影視劇中某個角色好看,肯定會搜遍整個網絡,為的就是找到這位歌手,聽他的其他歌曲,又或者找到這名演員,看他的其他作品。
  • 在這幅名作中,品味當年的人間煙火
    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謂是最受歡迎的國寶級畫作之一,歷代模仿者不絕。明代大畫家仇英也畫過一幅《清明上河圖》,許多人對這幅畫卻知之甚少。這兩幅相距400餘年的同名畫作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關聯?書畫鑑定專家、上海博物館書畫部原主任單國霖對此進行了一番考辨與研究。
  • 135米描繪上下2500年,當代「清明上河圖」《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
    8月28日,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江蘇省國畫院、南京博物院承辦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特展盛大開幕,本次特展將大運河的前世今生一一描繪,以恢弘的氣勢展現大運河悠久的文化底蘊和美輪美奐的岸邊景色。大運河圖卷橫跨2500年歷史,135米畫作現當代《清明上河圖》「萬艘龍舸綠絲間,
  • 清明上河圖繁華之下烈火烹油,多舛命運背後王朝更迭,歷史謎中謎
    據不完全統計,這幅千年長卷中人物約有700多個,房屋100多座,便是有招牌的店鋪也有20多家,用放大鏡細看,走在汴京大街上的每一個人,表情都被細緻地刻畫下來,不然《古董局中局2》中也不會以賭坊門前賭徒的嘴型來質疑畫的真假了。
  • 《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河流,到底是什麼河,真相在這裡!
    《清明上河圖》畫中所描繪的河歷來被認為是汴河,而很多人認為,這條河並不是正河,而是別浦,即用作渡口的自然河。周邦彥《蘭陵王·柳》又有『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之句,其中的別浦,並非送別之浦,而是別通之浦。唐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引晉周處《風土記》釋浦曰:『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 耗時6年,故宮把《清明上河圖》做成書,太美了!
    這件受歡迎程度堪比大熊貓的國寶級文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圖》。故宮的稀世珍寶那麼多,青玉雲龍紋爐、金甌永固杯哪個不比一幅畫來得精妙華麗,為什麼大家偏偏對它情有獨鍾?一幅《清明上河圖》藏著千餘個人物、近百匹牲畜、三十多棟房屋樓閣,仕、農、商、醫、卜、僧、道等等,各行各業你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