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讓孩子們有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孩子們玩耍在溫暖的陽光下,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歌,願《音樂大師課》給孩子們帶來歡樂。——著名詞作家喬羽
文/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
(轉載請標明出處)
本周六,《音樂大師課》在BTV卡酷少兒頻道播出了,歷時了幾個月精心打造的音樂課堂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昨天看到了首期節目,作為一檔音樂教育類節目,實力唱將教授孩子們唱歌,重新演繹經典愛國歌曲,這些純真的歌聲的確讓人感動,幾度溼了眼眶。
節目播出後記者第一時間致電我國著名詞作家喬羽,喬羽老師在對節目進行了肯定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期望,「讓孩子們有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孩子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歌,願《音樂大師課》給孩子們帶來歡樂。」
此外,記者還採訪了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提及《音樂大師課》,閻肅老師也是連連叫好:「我聽說北京電視臺要推出一檔新的欄目,叫《音樂大師課》,我很興奮,我很感興趣。我覺得之前看到過的一些音樂節目,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更多關注點就是誰唱得好不好聽,我愛不愛聽,頂多到這兒,誰誰誰,跟著學跟著哼哼,但是往往忽略了歌曲本身的審美和文化含量,歌曲本身的背景和意圖,它真正的意思在哪兒。唱歌本身能產生一種審美的需求,產生一種對歌曲本身意義的追求和理解,我覺得這很重要,所以說我非常欣賞也非常關注《音樂大師課》這麼一檔欄目。」
通過音樂本身發現音樂的美、藝術的美,發現自然的美、社會的美、文化的美。增加孩子們發現美的能力和對美的體悟。
《音樂大師課》希望通過音樂這座橋梁,在孩子、成人、社會觀眾和媒體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我們感受到中華音樂、中華文化的魅力,達到一種愉悅心靈的效果。
節目播出後立刻得到了網友們如潮般的好評,#音樂大師課#的微博話題也登上了同時段的熱門話題榜,網友自發的話題閱讀量達到1300餘萬。
《音樂大師課》從立項、錄製再到播出都得到了各界大力支持,而節目對於音樂本質的追求和對於音樂教育的探索,也受到教育界、音樂界專家們的廣泛關注:
著名音樂人、作詞人、樂評人@科爾沁夫:「北京電視臺即將上檔的新節目《音樂大師課》看片,韓磊、楊鈺瑩、曹格、林志炫四位老師教萌娃唱歌,預感要火!節目主打音樂代際溝通,讓處於網絡時代繁雜音樂環境中的孩子們能傳承和學習到真正旋律美好、情感美好的經典音樂。關鍵孩子們又萌唱得又超級好!像圖二中這個苗族小姑娘唱得讓我們都紅了眼眶」
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主席、詞曲作家@付之成林:「兒童歌曲的創作必須把握兩個原則:一是要適齡;二則要創新。無論是其演唱方式還是編配形式,無論是其旋律節奏還是表達內容都應該符合孩子們輕鬆、快樂的生活。《音樂大師課》就是讓孩子在音樂中尋找快樂的一檔節目,同時提醒音樂人關注我們未來的花朵意義重大,如此節目受到大力支持理所當然!」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酈波:「《春天的音樂課》:對於在山野中瘋大的孩子來說,小時沒有音樂課,該是我童年裡最大的遺憾了!於是,在中年後去旁聽了幾堂別樣的音樂課——《音樂大師課》,自覺如沐春風,深受陶冶。不像各種包裝秀,也無造星淘汰秀,只是一方寓教於樂、各得其樂的音樂課堂!今晚,#音樂大師課#終於開播,滄溟先森很是期待……」
韓磊、林志炫、曹格、楊鈺瑩四位歌壇實力唱將作為節目的老師,帶領熱愛音樂的孩子們感受音樂之美,鼓勵他們追求夢想,唱出心底的歌聲。
節目尚未播出就已經得到了媒體和大眾的注意,童真音樂、原創無淘汰模式,諸多因素使得這檔節目的受眾年齡跨度更大,充滿教育意義。
在模式的制定上,《音樂大師課》擺脫了長期流行的晉級和「造星」模式,孩子們與4位音樂老師親密接觸,一對一地學習交流。節目對音樂背景、知識、演唱等音樂本體的關注超出了演唱者本身,打造出了一個真正的「音樂課堂」。
真正因材施教,音樂是美的溝通
《音樂大師課》採取鼓勵式教育,用最適合兒童的節奏讓孩子們感悟音樂,發自內心的愛上音樂。
《音樂大師課》為觀眾呈現更多的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每期節目的內容其實都是一場匯報演出,孩子們將這一周從老師那裡學到的知識和技巧以演唱的方式展現出來。而老師們將完全還原音樂教育的過程,採取鼓勵式教育,並進行因材施教。
對此,記者採訪了《音樂大師課》「聽課團」成員、中國合唱協會常務理事、現任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專職指揮孟大鵬,常年與音樂教育打交道的孟老師告訴記者:「現在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藝術教育還是有比較多的功利性,而《音樂大師課》真正從孩子的精神生活、從他們的成長出發,為孩子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
孟大鵬高度讚揚了節目對於音樂教育的探索,「節目中四位老師不僅在音樂方面給孩子們進行了引導,還為孩子們帶來了愛與鼓勵,這是對孩子成長方面的教育。我相信受益的不光是這十六位孩子,通過這樣一個節目的播出,我相信有很多家長,還有很多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老師們都會受到很多的啟發。」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對節目給予了高度評價。「《音樂大師課》我看過之後特別受感動。有一句話叫做美育為樹人之本,美育就是啟發人自身的感受,孩子通過美育認識社會。音樂作為美育的一種形式,能夠給人以心靈撫慰的作用,它能讓人唱出情,唱出美。」
正如專家所言,音樂的到來使孩子們發現了自己,自己給自己提供強大的支撐,音樂力量就體現在:發現自己,發現別人,從而發現未來。從教育視角來看,《音樂大師課》這個節目有極高的價值。
傳承音樂文化,感受藝術的魅力
既然是教育節目,這個節目就必須承擔起傳承文化的重任。據介紹,在節目錄製的過程中,有愛國主義歌曲的選集、獻給最親愛的人之歌,還有跨越時代組合合唱。
歌曲的時間跨度很大,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中華音樂的源遠流長,進而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音樂這個窗口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產生對中國文化的自尊、自信。
「我做了43年的兒童教育,對於兒童的成長來說音樂是非常必要的,今天中央一直在號召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音樂大師課》從客觀上也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孩子接受了音樂就接受了一段歷史、一種價值觀,對祖國母親、對人民、對家人、對生命都有潛移默化的認知,給孩子認識世界帶來非常強勁的力量。」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老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