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舊底片

2022-01-02 行走中原zdz

不是這裡呲花就是那裡冒煙,外出旅個遊都有感染新冠的危險,哪也不去了,在家反景(鼓搗的意思)老膠片吧。

我手中存有大量原來拍攝的膠片,好多只有膠片沒有了照片,因為當時我拍攝的照片不是送人就是投稿了,現在空留大量的膠片。

當時拍攝最多的是黑白膠捲,一是黑白膠捲便宜,二是可以自己動手衝印,三是方便快捷,拍攝新聞照片有時效性,一個小縣城一家彩擴機,開機還要看業務量,黑白膠捲就沒有那麼多的麻煩事,有緊急的圖片直接半截掐斷,連衝加洗半個小時搞定,最早使用的是英國的伊爾福和國產的樂凱,後來黑白膠捲也買更便宜的大盤膠捲。第二拍攝的就是彩色膠捲,誰家結婚生子,老人過壽,一般家庭都喜歡彩色的,黑白是我自己的愛好,彩色就是大眾的需要。後來拍攝過一陣子反轉片,一個反轉片要80元錢啊,我當時的工資雖然高一點,但也不超過一千塊錢,可惜我的反轉片大部分拍攝了風光,要是都拍攝紀錄片該多好。

那麼多的膠片讓我發狠好多年,努力想買一個底片掃描儀,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實現,上個星期在網上買了一個翻拍架,200+,發現自己手裡還沒有微距鏡頭,只好使用原來的尼科爾35——70的小微距,可惜不能實現1:1等比翻拍,遷就吧。

等照片翻過來了一看,嚴重偏色,今天只好請教在校大學生,這個同學一直使用哈蘇拍攝膠片,他告訴我還要去色罩,「去色罩」,太專業了,下個星期再鼓搗吧,先選擇幾張翻拍的原片。

朋友家奶奶的生日,我拍攝最多的專題,民權縣這個地方有個風俗,老人的生日不能間斷,拍攝老人有特色的祝壽也是我喜歡的選題,當時我分別使用了黑白膠捲,彩色和反轉片,這個是柯達負片拍攝的

1999年計劃生育宣傳,黑白照片不存在去色罩的問題

2002年新兵連軍訓

1999,建國50周年老書法家獻藝,

農家,樹上的玉米,地排車,小狗,土牆

畫虎藝術家王建民的父親還健在,當時老人家自己在家畫畫,農閒的時候到集市上賣錢補貼家用

首先王建民跟隨父親學習畫畫,後來自己進修,現在王建民是中國美術協會會員,他畫的虎獨成一派,享譽中國和東南亞

白雲寺的理髮師

桑塔納是那個年代最好的婚車

老人過壽,請來了戲班

六一晚會

梨園春第一次來民權縣演出,由於組織方管理不力,觀眾太多,害怕出事,最終半途而廢

版權所有

相關焦點

  • 翻拍來了,翻拍真的來了,網傳又有老劇要被翻拍?
    近年來娛樂圈的一個怪象,電視劇和網劇的有生力量變成了大IP和翻拍劇。 兩者的共同點在於自帶流量,某些知名小說要拍劇或是某老劇要翻拍的消息一出來,八字都沒一撇的事情就能靠本身的流量帶上熱搜,選角、開拍、播出再各來一波熱搜。
  • 翻拍日劇日漫成為新潮流一大波翻拍劇、翻拍電影正在路上
    國內翻拍日漫、日劇早有歷史,只不過成績不佳。早在2008年,就有改編自日本漫畫《網球王子》的電視劇《加油網球王子》,但豆瓣評分不過4.5分。如今中版《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拿下7分,已算是分數高了。以它作為例子示範,翻拍作品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切記避開這些坑。
  • 從翻拍到被翻拍,國產劇IP頻「出海」
    國產IP「出海」被翻拍,成為近日的熱議話題。翻拍自《太子妃升職記》的韓劇《哲仁王后》、翻拍自《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日劇《灰姑娘上線啦!》正在熱播;《三十而已》等2020年爆款國產劇也傳出被國外製作方買下翻拍版權的消息。近年來,國產劇實現了從引進版權翻拍到劇集海外發行,再到輸出IP翻拍權的飛躍。
  • 又一部翻拍劇!翻拍再架空的《長安諾》又如何了?
    最終,這場風波以此劇為買過版權的翻拍版本的另一條傳言平息。在兩部劇無數情節都一一對應且原片方不維權的情況下,這條消息有了相當高的可信度。與過去想方設法為小說安一個現實朝代進行翻拍的過去不同,《長安諾》翻拍將故事背景已經放在清朝的《孝莊秘史》時,選擇了架空故事背景,改掉了原作全部名字。這或許和政策、翻拍劇的評論風向都有關,不過,這樣特別的翻拍,能讓它獲得勝利嗎?
  • 又一部翻拍劇!翻拍再架空的《長安諾》又如何了?
    最終,這場風波以此劇為買過版權的翻拍版本的另一條傳言平息。在兩部劇無數情節都一一對應且原片方不維權的情況下,這條消息有了相當高的可信度。與過去想方設法為小說安一個現實朝代進行翻拍的過去不同,《長安諾》翻拍將故事背景已經放在清朝的《孝莊秘史》時,選擇了架空故事背景,改掉了原作全部名字。這或許和政策、翻拍劇的評論風向都有關,不過,這樣特別的翻拍,能讓它獲得勝利嗎?
  • 那些翻拍國外電影的,是翻拍還是「翻車」
    近年我國翻拍的國外電影不少,不過翻拍出來的作品卻不盡人意,即便如此不少投資方還是前僕後繼,可見市場巨大。2017年——《解憂雜貨店》--豆瓣5分,即使有像迪麗熱巴、王俊凱這樣的人氣明星主演,最終也只是低口碑、低票房。
  • 日劇翻拍任重而道遠…
    但是,由於完全把以日本當下的社會現實為大前提的原作直接搬到中國,所以,不論是劇中演員不適的年齡感,還是不合中國國情的人設和臺詞,都讓該劇的結局非常尷尬。緊跟《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之後推出的《問題餐廳》,在與日方合作的模式上則有所不同。拉近影業CEO尚娜認為,對於本土市場的認識,還是本土團隊更深刻,中日兩國製作和落地層面有太大區別,日方完全掌握主控權可能會適得其反。
  • 翻拍翻拍又是翻拍!這年頭沒了泡菜我們還能好好看個電視電影嗎?
    其實這些年天朝真的翻拍了不少韓劇啊韓國電影啥的,之前《繼承者們》不是還被翻拍成電視劇版本麼?叫《億萬繼承人》↓總之就是翻拍劇很多,一隻手數不過來的意思講真,這些翻拍劇收視其實一般啊,比如臺版的《美男》,汪東城這哥們兒表示如果收視破3就裸泳,但現在好像都沒脫。
  • 文 「翻拍小王子」馬克·沃爾伯格,愛泰迪熊愛翻拍.
    最近聽聞馬克·沃爾伯格將要主演一部名為《六百萬美元先生》(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的電影,這是翻拍自
  • 翻拍就翻車?2019年這些日劇竟然都是翻拍韓國的?
    ,翻拍他國經典電視劇,不僅頂著難超越經典的風險,還因為水土不服問題,經常變成大型翻車現場。過了很久,2018年,韓國翻拍了這部劇,由金俊勉飾演小慄旬的角色,夏沇秀飾演石原裡美的角色,同樣是俊男靚女的搭配。
  • 那些被翻拍多次的電視劇,最多的竟然被翻拍了12次
    很多影視劇都是從小說改編而來的,最常被拿出來翻拍的電視劇就是金庸和瓊瑤的作品了。當然有些的確是因為早期還是黑白電影之後翻拍給大家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感受。有些是超過了原版,成為經典,但經典的以80年代時期多為經典,有些也是無法超越的。今天小編就來統計下那些被翻拍多次的電視劇。
  • 豆瓣評分2.5,翻拍經典又翻車!中外翻拍哪家強?
    《鹿鼎記》被翻拍過多次,但被人認可和熟知的大概是周星馳和陳小春主演的電影和電視劇,經典中的經典。既然是經典作品,怎麼少得了翻拍,於是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橫空出世,可惜讓人大跌眼鏡,豆瓣評分只有2.5分,而且還有下滑趨勢,很多製作成本極低的網劇都不至於是這個評分。
  • 老照片、老底片翻拍
    老照片翻拍老照片數位化一般是通過掃描獲得正常的電子版照片,但如果沒有掃描儀,翻拍也是照片數位化不錯的方法,特別是自己有單眼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和從業人員,設備、技術都不是問題,掌握正確的方法就可以獲得標準的電子版照片。在掃描和翻拍對比測試中發現,好的翻拍效果並不比一般平板掃描儀掃描的差。
  • 熱播之後是翻拍
    來源:環球時報中國電視劇在東南亞熱播的同時,其中不少劇集還被當地製作公司翻拍。今年5月有外媒稱,泰國的最新翻拍計劃包括《親愛的,熱愛的》《下一站是幸福》和《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中國都市言情劇。喜好小清新的泰國觀眾對於此類高顏值偶像劇頗感興趣。
  • 翻拍101也要來了?!
    來源:劇能說全新解鎖更多好玩的版塊~~~繼日本翻拍《微微一笑很傾城》後,多國將買版權翻拍《三十而已》。在海外翻拍國產劇的小浪潮下,國產劇被翻拍呈現多元化發展。題材從古裝、校園青春、都市情感擴大到年代劇,翻拍國家也逐漸從亞洲國家擴散到歐美國家,海外翻拍國產劇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更多元化。
  • 新版《流星花園》引領翻拍潮流,翻拍用英文怎麼說??
    作為暑期檔開幕的這部翻拍劇,符合你的期待嗎?其實近些年我們可以看到翻拍劇越來越多,不管是出於對經典致敬還是其他原因,每次翻拍都能帶來不少的關注和討論。在英文中,翻拍可以用remake或re-shoot來表示,此外,re-produce也可以,但使用頻率不高。
  • 解開翻拍心中的鎖
    經典的作品總是有人去翻拍,希望自己的能超越經典。然而很多人卻不知翻拍是一把鎖,把經典的內核已在時代和觀眾心中鎖住,很難打開。引無數影友七嘴八舌爭論不休,可見各時代的翻拍導演、演員、技術的操演、作品創新的角度不同,使得翻拍的作品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這也是翻拍魅力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 竟然被日本翻拍了!
    來源:劇能說全新解鎖更多好玩的版塊~~~今日BGM↓突然想起這首歌,也是因為今天看到了這條消息↓日本要翻拍《微微一笑很傾城感覺這次翻拍日版,選擇的兩位主演也比較符合原版形象。但,因為劇情被改編,大家有點接受不了......如果提名最近幾年印象深刻的國產小甜劇,《微微一笑很傾城》得算一部。
  • 翻拍電影死於照搬
    對韓國原版照搬式翻拍,作者懶於創作,或許才是最致命的要害。縱觀近年國產影視劇創作種類中,對「翻拍電影」情有獨鍾,僅韓國影視作品翻拍就多達數十部。現成的故事IP且已有優良口碑,或許讓國內創作者看到了「便捷、快速、省力」的直通車,翻拍並無原罪,但問題是毫無再創作痕跡的照搬式翻拍,使多數故事既缺乏新意,同時顯得水土不服。
  • 金庸小說多次被翻拍,為何無人去翻拍《風雲》?
    金庸的十多部作品已經被多次翻拍,每一次的新版上映都免不了和舊版作一番比較,但最終都將面臨一番批評。黃曉明的「韋小寶」被吐槽多年,直到張一山版本出來後,觀眾突然發現原來冤枉了教主這麼多年。金庸作品的每一次翻拍都會迎來批評,但許多人仍然樂此不疲,那為何經典電視劇《風雲》自從2005年第二部後一直無人問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