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京劇,除了想到生旦淨醜不同行當、畫眉抹彩的妝容與餘音繞梁的唱腔,我們還會想到「王珮瑜」這個名字。
作為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不但唱出「當代孟小冬」的名氣,還擔當起京劇藝術傳承與創新的責任。在現代娛樂工業風生水起的當下,她與團隊以「和而不同」的心態努力將傳統藝術與流行文化融合,力求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喜愛京劇,推動京劇藝術的傳播與發展,希望能迎來京劇的黃金時代。
本期《毛鋪·和文化錄》邀請到了王珮瑜瑜老闆,她與相識多年的知名媒體人楊瀾相聚演播間,聊起學戲的經歷與過往,並一同深入探討了京劇「獨秀」與「共榮」之和,京劇與時代之和。
過去的一年頗為艱難,而艱難也會帶來新機遇。對於王珮瑜來說,雖然2020年很長的時間不能「走出去」上臺表演,但她不斷思考,發現其實京劇不僅是大眾普遍認為的「純舞臺藝術」,它其實是一個可高可低、可進可退、可上可下的藝術,它完全可以走下臺來,變成各種各樣類型和方式來傳播與推廣。
儘管有這樣的想法,但一個創意要落地,從策劃、溝通到找平臺合作都是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慶幸的是在這期間有一部和京劇有關的電視劇推出,王珮瑜決定借力打力,趁劇迷關注的熱度做一場京劇綜藝,補充劇以外的京劇內涵,融入梨園行的行規和唱腔,她還特地分享了年輕觀眾更愛聽的當年京劇流量擔當、角兒們的私房行頭等有趣掌故,將京劇的樂趣推廣到更多年輕人中去,讓人看完以後意猶未盡,還想再看。
王珮瑜將京劇藝術與現代娛樂結合,在傳統藝術推廣在當下娛樂工業規則的碰撞中找到平衡,以梨園講究的「和」為核心,推動京劇在當代能迎來黃金時代所做出的努力。這與堅守並踐行「和而不同」的勁牌毛鋪酒品牌不謀而合。勁牌毛鋪紫蕎酒也如這般堅持守正與創新,在守護品質初心的同時,開創性地融合了濃、清、醬三香原酒及多種草本內涵,形成口感豐富、回味悠長的蕎香型白酒,以「一口喝三香,更有草本漿」的獨特風味,開闢出一個和而不同的白酒時代。
說到傳統藝術的純粹與現代多元化的融合,王珮瑜表示京劇才是跨界鼻祖。
她說京劇也是當年的通俗文化,並且流行得一塌糊塗。當年無論是達官顯要還是平頭百姓,大家都喜歡去看演出、追這些角兒,和現代人追偶像是一個意思。只是經歷時間沉澱,京劇逐漸演變成小眾文化,在大眾看來很高雅,但也未曾湊近了去了解它。
她認為京劇從起源、發展、高潮,到幾個角兒幾齣戲,經歷大浪淘沙演變成國粹、國劇,再到出現斷層、如今成為「小眾文化」,這整個過程完成了它的生命周期;而京劇本身就是一種跨界融合——它是徽漢、崑曲、京腔破圈跨界的產物,可能一出京劇裡有很多劇種的元素存在,在當下流行跨界之前,京劇就已經通過融合與創新發展傳承下來。
如今不論國家還是民間,大家都希望把京劇國粹發揚光大,為此加上了很多新的科技手段,有LED大屏支持、更好的音響設備與更高級的燈光輔助;但也有人認為在科技改良下,「傳統的純粹」走了味。可王珮瑜卻並不認同,她覺得純粹藝術可以與新形式新科技融合,但重要的是,當把這些現代舞臺科技元素撤下,京劇表演必須依然成立,才不會失去本身的特質。
「和」文化,自始至終都是京劇傳承與發展的核心。從過去流行文化到如今集大成的國粹,京劇就是不斷在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下融合發展。而勁牌毛鋪傳承的「和」文化也在京劇藝術方面印證了價值。勁牌毛鋪踐行的「和而不同」,同樣蘊含的創新理念:既能保持白酒的品質初心,也沒有讓濃、清、醬三香的純粹走味,而是形成更加獨到的口感與香氣,在三香合一、草本內涵的多元融合中,探尋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