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場所,許多人稱「 35歲」為尷尬年齡。在當前的許多招聘中,求職者的年齡都有限制:不超過35歲。即使是工作場所中的某些人,一旦達到35歲的門檻,也將開始擔心自己的未來職業,「 35歲的焦慮」也將隨之而來。
2020年11月,「延遲退休」成為熱門話題,但是許多網民討論了「 35歲的現象」。一些行業分析師甚至認為,在實行逐步延遲退休之前,有必要取消35歲年齡限制。
此前,在《人民日報》在線論壇上發表的題為「為什麼在工作場所存在「 35歲」現象的報告」指出,一些學者對上海和成都的招聘進行了調查(300,000),發現其中80%以上上海的工作崗位中有35歲以下是應聘者,而成都的這一比例接近70%。全國公務員的年齡上限一般為35歲。僅黑龍江等少數省份將這一上限放寬至40歲。據報導,35歲已成為職業選擇中不可逾越的年齡障礙。
除了招聘之外,「 35歲的現象」在工作中也很明顯:35歲的專業人員面臨著多種職業瓶頸,例如晉升困難,薪資增長困難和換工作困難。一方面,35歲的專業人員通常已婚並育有子女。他們必須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包括抵押和汽車貸款,而且他們的生活壓力更大。另一方面,在35歲以後,人們的生理功能開始逐漸下降。在一個知識和技能需要快速更新的時代,如果您不能繼續提高,您的職業很容易陷入尷尬境地,尤其是在網際網路行業中,其核心競爭力是不斷不斷的更新和持續發展,如果您不要在中年升職,您將隨時面臨被解僱的風險。因此,有人認為緩解35歲職場危機的關鍵在於擁有與年齡相稱的能力和實力。
此外,女性在工作場所的「 35歲現象」更體現在如何平衡分娩與職業發展之間的衝突上。此前,張桂梅總統對「專職妻子」的評論引起了網際網路上的熱烈討論。爭議不僅包括個人選擇問題,而且更多的討論集中在全職母親和在職母親所面臨的困境,這也反映了這一點。當前的中年婦女在工作場所和家庭之間面臨艱難的選擇。
女演員姚晨在演講中還提到,有人問她「如何平衡職業和家庭」,但沒人問她的丈夫。她直言不諱地說:「家庭和職業無法平衡。」
在這方面,學慧職業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高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現代社會提供了更便捷的學習方法,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學習能力,您可以實現從「專職母親」到職業女性的無縫連接。當然,這將非常困難,特別是對於女性而言。在職業發展中,他們需要依靠外部力量來贏得家庭成員的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