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唯《山河水》的黑膠封面又怎麼了?我們和原版封面設計師聊了聊

2020-09-05 浣熊唱片

(本文原創,作者Gonzo,轉載請獲得授權)


22年前,竇唯發布了專輯《山河水》。此時,他已然跳脫形式束縛,用MIDI設備鋪陳出來極致的的平靜舒緩。


有人說這是中國氛圍電子樂的開端。


前不久,滾石唱片宣布將首次發行《山河水》的黑膠版本。這並不稀罕,自從滾石開展黑膠心勢力計劃以來,已發布數十張經典華語專輯的黑膠唱片。


但唯獨這次的《山河水》卻引起軒然大波。事情的起因倒不同於半年前《唐朝》的錯版,而是源於唱片封面。


在滾石唱片購物網上可以看到,首版《山河水》黑膠使用了一張綠底白線勾勒出的「簡約」封面,

即便它看上去並無出奇之處,但卻在樂迷中炸開了鍋。


因為在很多人記憶中,這壓根不是《山河水》的「原版「封面。


在一些曾經購買過最早版本《山河水》CD的老樂迷腦海中,封面應該長這樣:

首版《山河水》CD

7月13日中午,首版《山河水》的封面設計師宋曉輝發聲,他在微博直言胡亂篡改原版設計,會把唱片收藏文化搞爛」:

隨後網友指出這是當年臺版《山河水》CD封面:「臺版CD進行臺版黑膠化,依然延續臺版設計,沒毛病。」


宋曉輝則回應稱:「大陸版封面是竇唯當面跟我敲定的,尊重誰?


這兩版封面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係?竇唯《山河水》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我們採訪到了《山河水》的原版封面設計師宋曉輝,想聽聽看《山河水》的封面由來以及封面背後的故事,順便聊了聊唱片封面文化以及一些版權話題。

由宋曉輝設計的《山河水》封面原圖(由受訪者提供)

作為攝影師和唱片設計師的宋曉輝,早在1993年就進入音樂行業,設計各類唱片包裝近千張。


比如崔健的《無能的力量》《給你一點顏色》、唐朝的《演義》《芒刺》、竇唯《山河水》《譯.幻聽》、《高曉松作品集 青春無悔》、樸樹的《我去2000年》、葉蓓的麥田紅白藍系列、梁博《迷藏》等等。


他是國內最早的專業唱片封面設計師之一。


在微博一開始他就寫道:「我不擅長鬧事兒,也沒時間。但這件事我必須得噴。」而在採訪中,宋曉輝覺得這次發微博「鬧事」「實在是衝動」。


因為作為當面和竇唯敲定封面的設計者,他認為首版封面「是竇唯親自參與的,有他的理念在裡邊,並提出過明確建議。


從觀感角度,他直言臺版封面不好看。從業界來說,再版「一定要再現初版的風格,收藏者認這個,也是唱片業約定俗成的規矩。

兩版封面對比


他還在微博和採訪中都強調,可以免費提供文件:「因為從頭到尾就不是錢的事。


至於為什麼臺版會改動封面,以及如今黑膠為何沿用改版設計,我們從對話中也理出一些頭緒。


不過這個「衝動」並非沒有意義,事情已經有了轉機。就在發文前,我們得知滾石唱片剛通過曉輝老師的朋友轉達了相關意見,願意就封面一事進行探討。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宋曉輝在採訪中拋出的另外兩個」為什麼「:


「為什麼臺版首發的專輯引進到內地後都能沿用臺版封面?為什麼內地首版專輯在臺灣發行時就一定要換封面?」


Part.1 關於收藏者的訴求「最怕那邊覺得沒必要 」


浣熊唱片:您怎樣看《山河水》黑膠唱片依舊使用臺版的封面?

宋曉輝:它不是初版封面,也不好看。「好不好看」沒有絕對標準,但對從我微博的轉發評論看,覺得「不好看」的佔多數。搞收藏是講究版本的,有「最初」「原本」這些觀念在裡面。收藏唱片的人非常注重「原來是什麼樣的」。我頑固認為,換了封面就不是這張唱片了,有感情的成份在裡邊,形成了「成見」。

就綠皮臺版來說,如果其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認為不好看,那另外十個就覺得好看,是審美上的事,只要出於真心就沒有爭論的餘地。但是商人要考慮賣九十張還是賣十張。如果偏要幹賣十張的事,那這裡肯定有原因。

收藏黑膠的捨不得聽,有些人是擺著當畫兒看。你擺一個「綠皮心電圖」?

臺版《山河水》封面

浣熊唱片:再版更換封面的現象不是孤例,後來竇唯的《幻聽》也有不同的封面,如何看待版權方更改唱片封面的行為?

宋曉輝:再版都用原封面,有些只做些小標示,不破壞整體。換封面是因為沒有初版的封面素材,必須另想辦法,但這樣一做就「掉價了」。一定要再現初版的風格,因為收藏者認這個,也是唱片業約定俗成的規矩。

《山河水》再版黑膠沿用臺版CD設計,不存在沒有素材的問題,這個封面大綠的幾條線,快手一會兒就能複製出來。這裡不存在換封面的問題。爭論的焦點是這個設計「好不好看」,潛臺詞是買了值不值,不精緻,被糊弄了。至於臺版《幻聽》封面,我到現在都沒見過,也不知道有再版。

浣熊唱片:版權方是否就封面改版諮詢過您的意見?您主動和滾石唱片溝通過嗎?

宋曉輝:滾石根本不知道我是誰,更用不著諮詢我,我也不認識現在滾石的人。我的一位朋友給滾石高層發了微信,吐槽的同時還替我做主,重點強調「人家設計師可以免費提供文件」。此前發微,我確實最後寫免費,因為從頭到尾就不是錢的事。

其實如果有人用心負責這件事,我相信不會沒有相對完美的辦法。關鍵是最怕那邊覺得沒必要,你「受不了的事」人家不覺得。或者教條,不替消費者想通融的辦法。

浣熊唱片:為什麼臺版沒有延續大陸版的封面嗎?有人猜測是因為當年授權協議不嚴謹。這是否涉及封面原始設計的版權問題?一張專輯的音樂和封面的版權是一體的嗎?

宋曉輝:我請問,為什麼臺版首發的專輯引進到內地後都能沿用臺版封面?為什麼內地首版專輯在臺灣發行時就一定要換封面?當年羽泉到了那邊為什麼就被改成了「野孩子」。

如果有人說「哦,我們做出區別為的是方便把控」,那麼英國的專輯賣到法國、美國、日本都換封面來著?披頭四早期專輯到美國是換過封面,但那是一九六〇年代初的事,重要的是人家換了封面會再換個專輯名,跟原版脫離干係,《山河水》改了封面還叫《山河水》,造成混亂。

版權是法律的問題,不知情、不專業不能瞎猜。但如果懂一點研究方法,也不是沒有線索。《山河水》內地初版時封底印著「滾石」「魔巖」「中國火」三個標,第四個標是當時的發行公司「上海聲像」,沒有顯示內地製作公司的標。出版發行信息寫的是「滾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版權,中國火企劃製作,上海聲像出版發行」。所以大體可以得出判斷,《山河水》唱片的權利在滾石。

滾石這次能出這個綠皮版,也說明滾石擁有這一版的錄音作品版權,包括封面版權。當年主持實際操作的是袁濤,他是那時是滾石負責實際事務的人,他的直接上司只有薛中鼎,滾石駐北京的代表。所以找我做封面是滾石出資,滾石不會花了錢沒有權利。

再說「封面版權」這件事,音樂做出來的唱片,和封面應該是一體連帶的,否則太不專業了。

《山河水》初版CD封底設計(由受訪者提供)

浣熊唱片:如何看臺版封面?兩個版本有什麼關係?

宋曉輝:有人認為,當初臺版就是綠皮,再版黑膠用綠皮怎麼了?合乎邏輯啊。

《山河水》封底註明是滾石提供版權,卻是內地先行推出,初版時間是1998年年底。我沒有《山河水》的臺版,為核實臺版的發行時期,我讓朋友幫我拍到當初臺版的封底,印的是2001年。這之間差了三年。對於內地樂迷,內地版《山河水》封面「應該的樣子」早已形成視覺記憶了。

我也是樂迷,在我心目中就會覺得內地版《山河水》是「原版」的概念。如果你也有這種概念,說明你比從綠皮開始聽《山河水》的人早聽了三年。

我第一次看到臺版《山河水》是在當時的「藍線唱片」,心裡咯噔一下,心想「怎麼這麼幹?」但隨即又釋然了,也就是說我沒有被「比下去」的感覺:弄幾根線就「極簡主義」了?封面「竇唯」的字體像竇唯的氣質嗎?線條細細的,不大方、不堂堂正正。我那時最看重的是這個設計有沒有比我牛逼,比我牛逼我就得去反省去加油。臺灣的李明道就是我學習的榜樣,他設計的《唐朝》讓我震驚,愛不釋手。

從根兒上講,我覺得當初臺版就不應該改這個封面。談不上文化差異,綠皮的也沒顯示特別文化,甚至不能代表臺灣的設計水平。

浣熊唱片:您在微博裡提到「如果從設計角度講,對於設計這個封面時竇唯和我的初衷,就很成問題。」具體是怎麼違背了竇唯和您的初衷?

宋曉輝:內地初版《山河水》的專輯設計,是竇唯親自參與的,有他的理念在裡邊,並提出過明確建議,包括封面用自然風景、封底用「拆」。

我在設計之前,公司也給我聽過這張專輯的縮混小樣,一盤卡帶。我被授權去實施,包括拍攝封面。所有用到的照片是竇唯當面定的,落實到設計,都要經過竇唯當面通過。所幸的是這一切都比我想像的順利,沒辜負竇唯對我的信任,我的想法也得到了他的認可。如果他認為我不靠譜,之後也不會讓我負責《幻聽》的設計。

我在幾年前接受「大內密談」「壞蛋調頻」「糖蒜廣播」「搖滾又一榜」的邀請談唱片設計,都會問到《山河水》的事情,我概括說「竇唯那會兒就已經很『不一定』了——他的態度是怎麼弄都行,但他也清楚怎麼弄不行。」

以竇唯的性格,他看不上眼的東西會接受嗎?所以通過《山河水》的合作,我對他很有好感,覺得他做事不磨嘰,瞅準了就不再反覆;放權,用人不疑。


浣熊唱片:如果從傳達概念來說,一張專輯的音樂和封面、包裝是否是一體的?

宋曉輝:收藏唱片的人都知道,作為實體,它在包裝上有一個連續觀賞的過程,這是實體唱片的魅力,在這種把玩、端詳的過程中,伴著內中的音樂,實體設計傳遞出來的感受是在網上聽流媒體得不到的。


我為什麼用「把玩、端詳」這些詞,我記得看過一本鮑勃迪倫的傳記,裡邊寫到他曾經拿著一張唱片翻來覆去足足看了一個小時。我就想迪倫當時腦子裡在想什麼呢?會不會結合到他自己。所以我看到這段文字時感覺與迪倫發生了一種共鳴,因為我就經常拿著一張唱片盯著左看右看,珍愛實體唱片的人都會幹這種事兒。

用實體傳達概念,首先是考慮如何通過視覺化來呈現,打開唱片,一步一步的觀看順序。還有質感的呈現、包裝結構的呈現,如何有利於表現音樂。實體拿在手裡會有手感,手感也會帶給人感受,別以為我越說越玄。日本人連印刷品的氣味都會考慮在設計裡,八十年代末我就看到日本設計師講要把「氣味」的傳達體現在實體設計上,我當時覺得很好笑,因為當時咱們的印刷品都是臭油墨味兒。

有一次老崔說「我不要設計成歌詞本,我要『長拉鏈』」,他的意思就是要做成折頁形式,不要訂成小本兒。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拉鏈』搖滾啊,小本太流行(樂)了,他說這張是說唱,話特密,得有連起來的感覺」。

Part.2《山河水》封面背後的故事:竇唯指著照片說「就是它!」


浣熊唱片:《山河水》是怎麼用設計傳達概念的呢?

宋曉輝:剛才我說「連續的觀賞過程」,是指整體設計概念性的連續性,不是簡單指一張《清明上河圖》從封面到內頁把畫連續印全了就完事的意思。這個連續性起碼要貫徹歌手的音樂理念。

《山河水》的封面是野外,是景色,它的封底是城市,是拆,自然的景色和人工的拆,這就有所指,而且專輯裡都有這樣的歌。內頁的歌詞文字排版一律連貫,不要標點符號——這是竇唯的概念。這麼玩兒在當時挺大膽,設計師不敢往這兒想,會怕唱片公司不允許,甚至出版社審查時通不過。

不要標點並不是憑空獨創,古文就不加標點。如果你聯想到竇唯後來為什麼在《幻聽》專輯裡冒出「玉樓春雨臨江仙」這種標題,你就會知道中國的傳統文化意向在《山河水》裡就開始顯露,它落實在紙面上就變成有跡可循。網上聽歌得不到這種感受,沒標點符號?電腦出毛病了吧。

設計上也不能讓人誤會是排錯了,我們就把連續排字再規整成正方形,端端正正,讓人覺得這是有意為之。如果排成橫長條,就是西文排列的感覺,綠皮設計的內頁就是這麼做的,臺灣設計師照抄內地排版,又想來一點變化。但他想不到這樣就背離「古文」和端正的意向,不夠端端正正就不夠「竇唯」。

方陣裡面還得有細節,歌名用了灰色與歌詞做區別,等於在一堆符號裡埋下標記,便於查找閱讀,同時在統一中有了變化。第一首和最後一首是純樂曲(1.山河水,11.晚霞),我就用了另外的顏色標示,這個顏色就是封面竇唯字體的顏色,這是求得內在的聯繫,憑設計直覺。

很多細節我現在也不能確定哪處是竇唯的主意、哪處是我的主意,可以肯定的是,我只要體會了竇唯的那層意思,我就有地方使勁兒。因為他並不是一個不可捉摸的人,他有跡可循而且一以貫之。

《山河水》初版CD折頁展開設計(由受訪者提供)

浣熊唱片:聊聊《山河水》的封面背後的故事吧,比如封面拍攝地點、為什麼會選擇這裡、包括您和竇唯的溝通。還有人說《山河水》封面有竇唯很喜歡的英國樂隊BARK PSYCHOSIS專輯《Hex》的影子?

BARK PSYCHOSIS《Hex》

宋曉輝:你說的這支樂隊我沒聽過,也沒見過這張專輯,竇唯更沒有跟我提過。

倒是早前有人說《山河水》封面有「4AD」的意境,其實設計的時候我也沒想過4AD。黑底、橫幅寬銀幕、排字居中,這樣的形式太多了,不勝枚舉。

有些人看見一個封面就會想到「咦?誰誰誰原來炒的是這個啊」,這種情況只能說您看過的太少,以為自己有了驚天發現。

封面用黑色、橫幅寬銀幕、居中排字,是我的主意,竇唯沒提過,所以跟《Hex》沒有關係。

說像「4AD」也許是看到《山河水》封面有傷感蕭瑟的氛圍,這種意向是對的。這張專輯原名想叫「潸何水」,潸然淚下的潸,何必的何。叫「潸何水」公司不同意,怕文字太生僻影響銷售,「封面上的字兒人家都不認識也不明白,大哥您賣誰去啊?」就是這麼提出來的,竇唯也沒堅持,可能他想開了,不較勁。「潸何水」和「山河水」真是天上地下,我後悔沒幫竇唯說話,其實我既不敢也在當時沒那種覺悟,我們當時就只是覺得竇唯怪,不能換一種角度去體會他的用意。

因為那天一起討論設計,竇唯把該說的話說完了就低著頭自己想事兒,你剛想找個話茬兒緩和凝重的氣氛,他就忽然很決絕地站起來拎包出去了,沒過程,也不打招呼。我倒也沒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那會兒樸樹也這樣。他們都挺酷的,我們幹活兒的可不敢這樣。

最後看設計的時候也是在公司同一間屋裡,這回他沒走,完事兒了還問我有個展覽要不要一起去?緊跟著他的車在三環上狂奔,你越跟他就越快,大下午的絕對狂超速,在車流裡亂鑽,我心說這哥們是不是想把我甩了啊?闖禁行,然後又返回來,停在馬甸橋路邊打電話問,找了半天其實在安華橋,我說看展覽怎麼跑這兒來了?原來展覽在一棟居民樓的地下室裡,「地下展覽」,很實驗的作品。

封面是在門頭溝拍的。我接到活兒,第二天一大早就開車直奔門頭溝,因為那時剛有了切諾基,總開車往郊外跑,懷柔那邊我被罰過,中圈套兒了,所以特不愛去那邊。我就決定去門頭溝方向。早晨五點就下樓著車,摩拳擦掌信誓旦旦的。

在去往雁翅的路上我拍了內頁裡的那張風景。一邊開車一邊聽著竇唯的磁帶,就有了一種「虛實相映」的感覺,決定把景物拍成「拉線」的效果。我是一手扶著方向盤,一手端著尼康F4s按的快門,絕對違章。這還不夠,我又想出了一個更違章的拍法,就是相機設置慢速,腳下加大油門,達到一定車速猛踩剎車同時按快門,左手扶方向盤右手端相機,拍向左窗外,顧不得直視前方。如此拍了三次。一是上班時間郊外的車少,再則我那輛切諾基改裝了寬胎,相對穩。違章的事兒千萬不要幹了!有突發情況會非常危險。

一直中午開到靈山,我往山上爬,拍了很多照片,但感覺全不對。下午往回返,路過封面這個地兒已經下午四點多,太陽快落山了,相機裡最後的膠捲也剩下大約不到四張。我為了縮小光圈能把景物遠近拍得清楚些,還支上了三腳架。第一張按常規拍,第二張想到音樂中的氛圍,就把相機與三腳架連接處的雲臺螺絲鬆動,按快門的時候橫向一挪。拍的是膠片,拍成什麼樣根本不知道。

驅車直接殺奔新街口的「愛圖美」,急著把照片衝擴出來。拍膠片就是這樣,看不見照片一切都是未知數,影響一張照片成功的因素太多了。

「愛圖美」是廣東人開的個體彩擴店,是最早在北京能輸出6英寸相片的地方,其他店都是5寸,比6寸的小不少。所以「愛圖美」非常忙,立等可取必須有熟人。現在這家店還在,變成「愛圖美」樂器店了。

第二天拍封底的「拆」。我記得那時「有待唱片店」旁邊有個小院,特別接近我想要的畫面,特點是外牆拆了一半還剩下院門,從斷牆處能看見院裡的情況,地點在平安裡育德胡同。之後又沿著「平安大道」拍,那時正建「平安大道」,周邊的殘垣斷壁比較多。育德胡同這張照片出來覺得特別對,因為院裡有棵樹,樹上的綠葉有生機,這點很重要,不能是純廢墟那種特別喪的感覺。

所有照片衝印出來後,第三天下午去德勝門二環路邊找到馬軍的「寒塘音樂」,竇唯把我約在那兒。竇唯從院裡出來,我倆就在二環路邊上看照片,竇唯拿著照片「過篩子」,像發牌那樣一張一張刷刷的過,很快速。全部照片只看一遍,捻出三五張,指著後來那張封面說「就是它!」非常確定,就這麼痛快。

滾石當時的辦公地點在安貞地毯廠裡的寫字樓。袁濤給了我一張竇唯照片,只有一張,沒有選擇的餘地。我認為應該不是專門為這張專輯拍的,5寸,兩盒煙並排那麼大。袁濤讓我拿這麼小的一張照片做海報。因為原始圖片太小,放大了影響清晰度,我就建議了一個別致的做法,一張小的、豎長條幅海報,這樣更像古畫,但當時並沒上升到理性思維,被竇唯的音樂「罩住了」,都是憑直覺,與他的觀念不謀而合。


Part.3 關於唱片封面文化:&34;


浣熊唱片:作為專業唱片封面設計師,談談唱片的封面文化吧。

宋曉輝:在唱片業興旺的時代,一張熱銷專輯賣到百萬、千萬張,大工業化培養出來的樂迷也成規模。形成了市場,熱衷的人就多,自然就會衍生「唱片文化」,包括「唱片封面文化」。有人專注作品、有人專注八卦,有「考癖」的樂迷會從封面入手展開研究,因為封面會透露很多信息,你懂得越多,在樂迷那裡就越有成就感。

有些樂迷會從各種渠道去了解幕後情況,撰寫各種封面故事:


《Nevermind》封面露雞雞的小孩是誰,長大了什麼樣?平克佛洛依德封面上握手人身上著的火是怎麼回事,天上飛的豬、海邊的百張床;VU(地下絲絨樂隊)的香蕉、滾石的褲子拉鏈;《硒鼓》牆上的主席像;Bow Wow Wow封面草地上體的午餐;齊柏林飛船封面小孩為什麼光著身子往上爬,《Physical Graffiti》窗戶鏤空的大廈在哪兒、大門樂隊《StrangeDays》封面的街道在哪兒……

唱片迷不僅朝聖「阿比路」。你知道綠洲Morning Glory封面的街道是哪兒嗎?歌迷在曼城找到了地方,按照封面拍一張同樣角度發到網站上秀。

還有樂迷能將各種八竿子打不著的黑膠封面拼成一幅全身像,黛安娜羅斯的腦袋、克萊普頓的手……各種玩兒法,這就是「唱片封面文化」,有心人能從裡面了解到歷史、地理、時尚流行、天文知識、民俗、巫術等等等,一點兒不誇張。有國家還會用經典封面做成套的郵票。唱片封面印T恤衫上最酷了。

在網上看到有人根據《山河水》的封面去門頭溝尋訪,「雁翅鎮,清水尖山和抓髻山,清水尖海拔1528米,抓髻山海拔1524米,下面叫付家臺,湖水叫珍珠湖……」

神了,這些我都不知道。至少十年沒往那邊去了,最後一次停車看了一下,好像有人在那裡修公園,提議應該蓋間小屋做《山河水》紀念館,裡面介紹竇唯各種專輯,展覽他的照片,放一把他彈過的吉他,在《山河水》封面同樣的角度圈一塊地,拍一張合影收五塊……誰認識雁翅鎮鎮長?

門頭溝,唱片封面拍攝處(來自「LOUREEDOU」微博,由受訪者提供)

浣熊唱片:感謝您抽出寶貴的時間接受採訪。最後還有什麼想對版權方以及黑膠唱片的愛好者想說的?您自己也是黑膠唱片收藏者,怎樣看待最近一系列的再版黑膠,自己是否會收藏?

宋曉輝:對版權方要說的都說了,說了也沒用。那天發微博根本態度就是「好好的一張唱片怎麼又弄成這樣了!」然後有人說我「沒賺到這筆錢不高興了」,現在唱片賣這麼差,哪兒好意思提錢?

在此感謝「浣熊」,能夠利用這篇文章把《山河水》封面故事的來龍去脈講清楚,這樣比說三道四有價值。誰也想不到唱片業倒了黑膠風卻興起來,但是粗製濫造掙快錢的話,馬上就會把「黑膠」做倒了胃口。

現在新出的黑膠很多封套印刷工藝都不對,封套軟踏踏的,不板也不挺,這裡面有用紙和做工結構的原因。印刷廠現在不願意印厚度很高的紙,毀印輥的膠皮。還有就是工藝結構,黑膠盛行的時候封面是裱糊在硬紙板上的,手感特別挺,結構也有特殊的地方,絕不是簡單的對摺上下一封。

我拿著「解剖」了的老黑膠封套問過印刷廠,反而現在不易實現,費工耗料成本高。但當年不是這樣,因為那時加工的批量大,印廠對這東西做起來也都輕車熟路。

收藏要有個方向。我的方向是收集「歐美唱片經典封面」,而且只買二手黑膠,因為比再版翻拍的清楚。日本的二手黑膠保存很好,很多跟新的一樣,又不貴,他們有唱片文化。但是我近來幾次去日本一張黑膠都沒買,對這件事看透了,收不過來。關鍵是我現在沒有玩兒收藏的閒心,拍了好幾年的《吉他手》,接近尾聲,已經進入到文字階段,每位吉他手照片都會配上他的經歷和故事。

這次出來「鬧事」,實在是衝動


---The End---


後記


有趣的是,在採訪一開始,宋曉輝老師寫下了這樣一段歌詞,來自於《山河水》中的《拆》:


「……

又拆了

連同過去全部都被拆了」——《拆》

拆竇唯 - 山河水

宋曉輝(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截至發文前,宋曉輝老師告訴我們,滾石方面剛剛通過朋友轉達了相關意見:


「這次推出臺版《山河水》的黑膠,是面向臺灣銷售,沒有想到有人會將它拿到內地去販賣。」


「滾石這邊查不到當年內地版的文件檔案,存在交接上的疏漏。」


「滾石會就此事進行溝通,以免其中發生誤會。另外,之後有計劃推出《幻聽》的黑膠,就封面一事也願意進行探討。」


「目前,《山河水》的臺版黑膠現已批量加工完成,只是針對臺灣銷售。如果內地收藏者希望收藏當年內地版《山河水》封面的黑膠,滾石會進行考量。」


---------------------------


採訪/策劃/排版 | Gonzo

圖片 | 受訪者提供/未註明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竇唯《山河水》的黑膠封面又怎麼了?我們和原版封面設計師聊了聊
    事情的起因倒不同於半年前《唐朝》的錯版,而是源於唱片封面。在滾石唱片購物網上可以看到,首版《山河水》黑膠使用了一張綠底白線勾勒出的「簡約」封面:即便它看上去並無出奇之處,但卻在樂迷中炸開了鍋。因為在很多人記憶中,這壓根不是《山河水》的「原版「封面。在一些曾經購買過最早版本《山河水》CD的老樂迷腦海中,封面應該長這樣:
  • 滾石唱片宣布:修改《山河水》黑膠封面
    滾石唱片相關負責人,得到了確認的消息:滾石唱片確認將首次發行的《山河水》黑膠封面修改為1998年大陸首版發行CD時的封面設計。》黑膠,但因其延續臺版《山河水》CD的封面設計而引起軒然大波。部分樂迷認為改版非原版封面設計,大陸版CD封面設計師宋曉輝也在微博發聲,表達了相關意見。浣熊唱片採訪到宋曉輝,就《山河水》封面一事進行了深入討論,你可以點擊這裡閱讀。就在該篇採訪稿發表前,宋曉輝老師告知我們,滾石唱片剛通過他的朋友轉達了相關意見,願意就封面一事進行探討。
  • 聊一聊雜誌封面設計!
    如果把雜誌比作一個人,雜誌的封面無疑就是這個人的臉,讀者直觀地通過這張臉可以讀出雜誌的大致內容、風格屬性和品位高低,甚至對雜誌傳遞信息的含金量也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②刊名字體是由設計師針對雜誌專門設計的,設計師可以根據雜誌本身的性質、特點、風格和品位來進行刊名的字體設計,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雜誌刊名都採用此種設計形式。
  • 不提王菲,我們說竇唯與門頭溝
    曾經的翩翩少年竇唯,文藝得讓王菲甘願與之蝸居在沒有衛生間的胡同平房裡竇唯1969年生於北京,家住大雜院,父親搞民樂,母親在北京第一工具機廠上班。6歲時竇唯就在幼兒園演出吹笛子。1985年,竇唯進入職高,在職高學了一點吉他就自己搞音樂。18歲,竇唯考上北京青年輕音樂團,開始走穴跑墊場,主要唱是蔣大為、崔健、齊秦的歌。
  • 貓和唱片的共通之處?「都很破財!」 | 專訪畫家健一
    健一和妻子在丹麥時,房東就收藏了許多黑膠,房東說這些唱片都是年輕時買的,已經有30年沒再聽過它們了。 房東是位搖滾樂迷,收藏裡有很多滾石樂隊和鮑勃迪倫的唱片,健一想找他買點黑膠,房東一口否決,但如果健一願意給他畫幅肖像的話,想要哪張隨便拿。
  • 王俊凱多張單曲封面涉嫌抄襲,還是換個設計師吧!
    有網友指出王俊凱的新單曲封面抄襲伊朗某電影海報,設計師出來髮長文闢謠了,但是胖胖熊看了設計師兩年內的設計產品以及為王俊凱設計的封面,放出對比給大家看看,這也好意思叫原創作品?這個設計也太像了吧,設計師直接在商品上二改P圖。18年王俊凱的高跟鞋封面和1974年國外設計師高跟鞋椅,換雙鞋就不認識了?
  • 以貌取樂:淺談披頭四的專輯封面
    然而要是放在以前,你去逛音像市場,又不是張張碟片都給試聽,這個時候專輯封面的作用就大派用場了。一張前衛有趣的專輯封面可以立即吸引你的眼球,有時甚至能夠做到過目不忘。文:一塵編:狗子我就先挖個坑,然後看情況慢慢把它填起來好了。在這個原創系列裡面,咱們不聊音樂,改聊專輯封面。
  • 盤點竇唯前任:身高都在1.7米以上 均才華橫溢
    因為一張地鐵偷拍照,竇唯再次回到了公眾視野,有關他的各種消息最近仍在網上瘋傳,其中最新最熱門的,要數他的舊愛盤點——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前任」不僅沒有撕破臉,相反如今關係還相當好,比如竇唯的前妻高原就和他的初戀女友姜昕合作多年,而王菲也會和高原在微博互動。
  • 竇唯前任親如姐妹:高原王菲微博調侃 高原姜昕合作多年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不少人猜測她說的是竇唯。竇唯有才毋庸置疑,但他在感情上也的確有一大筆糊塗帳。值得一提的是,竇唯的審美標準其實沒怎麼變過,其舊愛都是身高1.7米以上、才華橫溢的文藝範兒美女。當年,她和竇唯就是因為拍攝竇唯的《黑夢》唱片封套而相識,當時高原是一家雜誌社的攝影師,受聘於竇唯的樂隊當特約攝影師,負責為他們拍攝記錄性照片、唱片封套及宣傳照。竇唯後來的《豔陽天》、《山河水》等經典唱片的封面,同樣出自高原之手。高原在樂壇合作過的對象有很多,包括唐朝樂隊、許巍、順子、花兒樂隊等,無數中國搖滾經典唱片封套和現場演出照片都是她拍攝的。
  • 王俊凱封面抄襲遭伊朗導演發文譴責,設計師霸氣回懟否認
    ,她截取了lady gaga的MV中的一張圖片,上面正是口紅和槍,然後該設計師在下面劃出了時間,並艾特了伊朗設計師,做法確實非常剛。下圖為王俊凱單曲封面設計師的社交平臺截圖和伊朗設計師海報。,隨後,王俊凱單曲封面設計師發文闢謠,算是狠狠打臉了造謠者,8月20日,被抄襲的伊朗設計師發文,算是坐實了單曲封面抄襲的言論,網友後來又發現,這位設計師還是個「慣犯」。
  • 竇唯:一邊是黑夢,一邊山河水 深深女神
    但揪心的文藝青年們拿出的是他拒絕為把厚厚現金拍在他面前的土豪唱歌這樣「大義凜然」的橋段來證明他視金錢如糞土,又或者說出「我們不認識王菲的前夫,我們只知道竇唯」這樣的話來站隊,這似乎也不算高明。此處或許可借用一下基努的那句話,當人們在議論竇唯究竟潦倒還是超然時,他的態度是:你們需要討好別人,我不需要。
  • 我和愛看小黃片的姑娘聊了聊
    m戰神:還記得你第一次看小黃片是什麼感覺嗎?m:會有欲望嗎?還是只是欣賞?K:要不要看完全取決於封面。我很能理解男生滿心期待開擼的時候發現整片和封面根本不溼那麼一回事。後來有了我們盛行的聊天工具來傳播。小黃圖的封面都是裡面的截圖,這樣判斷會準很多。說到欲望,有的時候真的會有。
  • 竇唯與「狂犬症」你知道嗎?
    /竇唯翻唱狂犬症的《Hex》竇唯在演出中間還特意向觀眾介紹了這支樂隊,「我不知道應該怎麼翻譯這支樂隊,Bark是狗叫的意思,Psychosis是精神病,但我不知道中文應該怎麼翻譯」。那個時候的他和觀眾也能有說有笑。
  • 王俊凱單曲封面抄襲引熱議 封面設計師髮長文否認抄襲事件
    8月19日,王俊凱新單曲封面設計師否認抄襲登上了熱搜,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歌曲封面是黃色背景,其上有一支口紅以及Beautiful藝術字。據此,有網友指出王俊凱的新單曲封面疑抄襲伊朗某電影海報,並指出該設計師多次抄襲,是「慣抄」。
  • 史上最偉大的10張唱片封面!
    這張已經超越簡單一個唱片封面的作品出自Storm Thorgerson,這個學電影的設計師之手。發行《月之暗面》的時候,Pink Floyd並沒有足夠多的預算僱傭大牌設計師,而作為好友的Storm Thorgerson也正好尋找工作機會。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張封面不僅讓唱片熱銷還被評為了歷史最佳封面專輯,成為Pink Floyd最具代表性的畫面。
  • 90年代CD封面大賞
    本文授權轉自黑鳳梨實驗室(ID: selfcomcn)6月30日,是被稱為「香港天才音樂人」的黃家駒先生的紀念日。
  • 平面設計師如何做出好的封面設計?
    對於平面設計師來說,書籍的封面設計有時候對書籍內容本身更為重要,書籍封面的設計來源於書籍內容的統一,不是色彩越多,設計的花哨就可以滿足讀者的要求了。今天青藤醬就來給大家說一說書籍封面設計的一些技巧以及我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希望大家對書籍封面的設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 #火影忍者手遊紅包封面領取入口(#火影忍者紅包封面蕭領轉自大白)微信紅包皮膚封面領取入口
    >喝點小酒歌詞  詞:張靈茹  曲 陳偉  編曲:阿浩  製作人:陳偉  出品人:王不火  斟上一杯陳年的光陰  我和往事又一次執手  幾多年少輕狂任性風流  都在半醉時分湧上心頭  獨酌一壺百味的心情  不知不覺淚溼了雙眸  多少如火纏綿似水溫柔  都在愛過之後變成傷口  年紀越大  越想喝點小酒  太多的話  已經說不出口  沉默越久  越想一醉方休  苦澀入喉  讓我忘掉所有  年紀越大
  • 以貌取書:經典小說的經典「封面」
    作者: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設計師David Pearson重新設計了封面,借用了小說中的「真理部」和重新書寫歷史的努力。 4. 作者:哈珀·李(Harper Lee) 兩個象徵符號——一個嚴肅,一個漫不經心,藝術家Paul Boardman總結了60年代的經典小說中如雙胞胎般的這兩個主題——犯罪和無辜。書的封面也是作為海報出售的。
  • 樸實、自然、舒適之美——聊一聊坂井泉水的穿著打扮
    她留下的不朽的音樂,仍然迴蕩在我們的心間。今天且不談她的音樂,專門和大家聊一聊她的穿著打扮。 泉水姐姐在剛出道的時候,形象也是比較普通的。我是說從她當歌手出專輯開始算起,在那之前做賽車女郎和做模特的時期不算在內,因為那個時期她走的是比較俗氣的路線,也沒什麼特色可言,形象上也是濃妝豔抹居多,與她後來的清新脫俗的氣質無法相提並論。下面詳細聊一聊。 一、泉水姐姐的髮型她的髮型主要有兩種——馬尾辮和披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