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丨看其他劇要錢,看臺灣劇要命

2021-02-09 字媒體

作者:苓與

本文來源於上流UpFlow(ID:heyupflow)

知乎上有一個「你看過最長的電視劇」的討論

有人講到《鄉村愛情故事》

有人講到《妻子的誘惑》

有人講到《老友記》

還有人講到《幻城》(???)

看帖子的時候,只想問一句:


90後們,你們還記得被大型家庭狗血倫理劇

《意難忘》支配的恐懼嗎?


/《意難忘》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不管是寒假回家還是暑假回家

奶奶姥姥媽媽阿姨永遠在死守中央8套《意難忘》

津津有味樂此不疲,而且不止自己看

還得拉著你講複雜的人物關係和纏繞的劇情


/圖片來源:微博/


好不容易開學了,等過完一個學期再回家

「親,您的《再續意難忘》已上線」

得,還沒劇終

感覺追完這部劇,大學都畢業了


/臺灣這些本土劇也太長長長了吧/


提到臺劇,可能多數90後想到的是

《流星花園》《下一站幸福》

《我可能不會愛你》等臺灣偶像劇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類型也是臺劇扛把子

——臺灣本土劇,又稱「鄉土劇」


聽過「八點檔」這個說法嗎?

這指的是黃金節目時段

同時也是一系列「灑狗血」

「賺熱淚」電視劇集的代名詞

而這個說法最初就是來源於臺灣本土劇:

不同於偶像劇的霸道總裁和瑪麗蘇

本土劇的特點在於接地氣,偏向於家長裡短


此外,本土劇還有個最大的特徵

那就是長長長長長!


2004年5月,《意難忘》登陸臺灣民視

從此開啟霸屏時代

每天一集,播了526集

好不容易2006年臺灣終於播完了

2007年,《意難忘》又引入了央視

這一播又是800多集

在當年創下央視引進劇最長紀錄


/圖片來源:微博/

重點是,這可不是孤例,在臺灣

動輒幾百集是本土劇對觀眾最起碼的尊重

也因此又稱「長壽劇」

它們的口號大概是沒有最長,只有更長:

《再見阿郎》136集

從2003年11月11日播到2004年4月26日

一部劇播了大半年!

後來兩岸合拍《又見阿郎》,又是50集


《娘家》415集,《夜市人生》410集

《愛》386集,《天下父母心》311集

《飛龍在天》248集,《光陰的故事》107集……

「怎麼拍才能拍到這麼長長長?」



在使劇情複雜化的路上

本土劇可是有著獨門絕技:

本土劇十大賣點:

一各種意外,二身世之謎,三婚禮,四選舉,五絕症、發瘋,六變臉,七流產,八失憶,九商業鬥爭、黑道火拼,十強暴。

——@某沉迷於本土劇的大陸網友

臺灣綜藝節目《大學生了沒》也做過總結:


本土劇劇情三寶:車禍、亂倫、治不好

本土劇鬥爭三寶:黑道、企業、家不好

本土劇收視三寶:火災、巴掌、浸水好

/圖片來源:《大學生了沒》/


臺灣本土劇的播出和製作方式和大陸劇不一樣

大陸劇是整部劇都拍完了,電視臺才買電視劇播出

本土劇採取邊拍邊播的方式

當天寫劇本,當天拍攝剪輯,明日播出

昨天劇組拍到哪裡,今天晚上播到哪裡

因此可以根據收視情況,隨時調整劇本方案


/圖片來源:微博/


《意難忘》的導演王為曾經介紹

長劇通常都是明天的戲今天寫

每天晚上電視劇播出後,根據收視率和觀眾的反應

來寫明天的劇本,來迎合觀眾的口味


這樣一來觀眾反應往往能改變劇情的走向

甚至有時成為劇情發展的主導因素


為了抓住觀眾的興趣,邊播邊拍的機制

常常會加入一些時事新聞作故事背景,更加抓住觀眾

比如《夜市人生》中搶碘片的劇情

就是結合當時日本福島核洩漏後

日本及周邊地區哄搶碘的新聞背景

觀眾喜歡哪位演員,就用哪位演員

《意難忘》中雪蓮扮演者韓瑜因檔期問題離開

於是被安排墜崖身亡,但觀眾很喜歡她

紛紛要求她「起死回生」,於是為了留住觀眾

韓瑜新戲結束後又扮演了另一角色「復活」


/韓瑜,《意難忘》扮演雪蓮

備受觀眾喜愛/


但有時候過度迎合觀眾,也會變成一場鬧劇

《夜市人生》中離譜撞車劇情播出後

網友瘋狂討論,導致後面的劇情越來越「無釐頭」

為了對抗《天下父母心》韓瑜變臉後復仇的收視率

《夜市人生》更加重口味——「火烤美鳳」


/《夜市人生》「火烤美鳳」/

同時,收視率一旦叫好

電視劇必定會被延長,劇情必定會被注水加戲


「民視」為了穩住觀眾不換臺

把原來播出一個小時的八點檔

延長到一個半小時,甚至兩個小時

在八點檔結束之後,觀眾也接不上其他頻道的節目

只能繼續收看「民視」下一時段的節目


收視率競爭的結果

再多辛辣雷人的劇情,都不足為怪

但是經過這麼折騰下來

前後劇情矛盾,邏輯不通

導致整部劇虎頭蛇尾,而劇集太長

也常常讓觀眾看著看著就忘了前情


有新聞報導這樣吐槽瘋狂加戲的本土劇:

常識錯誤,鄉土劇變身科幻劇

毀容變臉,只因演員檔期不對

結六次婚,唯一不變結不成婚

死而復生,離奇事件循環上演

關係混亂,身世關係永遠是謎

儘管槽點多多,但在一段時間內

本土劇可是收視率的保障

創下了不少臺灣電視史上的收視奇蹟


《飛龍在天》一連播出79天都是全省第一

並且打敗同時段15檔連續劇

歷時七個月一共播出212集

創下了共計211天全臺灣省收視第一的好成績

後來還被廈門衛視引進播出


最經典的《意難忘》

創下臺灣八點檔史上最長壽本土劇記錄

一集一個半小時,一共有526集

在臺灣地區播出378天

其中369天摘得收視冠軍,最高收視達10.59%

這部劇後來不僅引進大陸

還賣到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

在央視8套播出時,也創下同時段的收視神話

/臺灣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


所以說,為什麼槽點那麼多

還是愛看臺灣本土劇?

提到這兒,就不得不說說臺灣電視劇的發展了

上世紀80年代,本土劇還沒開始流行

臺灣電視劇多以瓊瑤言情劇和武俠劇為主

90年代,臺灣電視產業結構轉型

大陸劇、日劇、韓劇陸續引進

與臺灣本土的電視劇,競相爭奪電視劇市場


為了搶佔收視人群,臺灣電視劇開始本土化策略

主要以國語和閩南語對白為主,劇情通俗化、平民化

1998年「民視」八點檔連續劇《春天后母心》一炮走紅

「民視」等電視臺開始以本土化為核心

製作了許多反映臺灣本土特色的電視連續劇


這樣的策略自然吸引了很多本土觀眾

尤其是閩南語對白,十分抓住中老年收視人群

同時還融入非常多日常俗語俚語:

「寵兒不孝,寵豬舉灶。」(夜市人生》)

「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丐背茭薦鬥。」(《夜市人生》)

「尿尿淹大水,放屁作風臺,人呆看面就栽(知道)。」(《意難忘》)

「壞瓜多籽,壞人多話。」(《意難忘》)

但可別以為只有中老年婆婆媽媽

閒來無事才死守本土劇

其實,年輕一代更是忠實粉絲

甚至包括大陸的年輕人


/萬物皆CP

圖片來源:微博/

/圖片來源:微博/

更重要的是,本土劇細緻刻畫

幾個家族的興衰起伏、幾代人的悲歡離合

就是一部成長史,觀眾往往能在本土劇中

找到自己的時代與情懷:


/圖片來源:知乎/

像《光陰的故事》

講七八十年代臺灣眷村兩代人的故事

很貼近現實,又寄託了一個時代的回憶


/《光陰的故事》/

《意難忘》幾百集下來

也在講主角「愛拼才會贏」的故事

其中勵志的精神

也是經歷動蕩不安的臺灣人的真實寫照


這些早期的熱門劇,如《飛龍在天》

片頭曲一出來估計每個臺灣人都會哼


近些年電視臺式微

網際網路崛起也攤薄了電視臺的利潤

久而久之,本土劇拍攝越來越低成本

也引發越來越多的吐槽

即使如此,仍有不少好劇出現

比如《花甲男孩轉大人》等


其實,比起來狗血與槽點

本土劇講的是劇中的人生百態

同時更藏著當下的臺灣情懷與風味

[1]李獻文.試論臺灣電視劇的通俗化走向[J].臺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和研究,1996(03):23-26

[2]姚春霞.臺灣臺語鄉土劇的特徵與影響分析--以「民視」八點檔《意難忘》、《夜市人生》為例[D].福建省師範大,2012

[3]蘇常.從政治到商業:臺灣電視劇發展四十年[J].東南傳播,2008(07):35-37

[4]阮凡.方言影視劇「走紅」現象研究--以閩南語電視劇《意難忘》為例[D].華中師範大學,2014

[5]臺海網.劇情荒誕 臺灣鄉土劇「累死人不償命」.2013-02-04

[6]海峽消費報.臺灣鄉土劇隔海走紅.2013-05-13

[7]盧曉雲 趙蘭.超長電視劇的特徵與制播策略[J].現代視聽,2009(06):23-26

「雨女無瓜」是什麼梗?

打碼誘惑:高糊表情包更吸引人!

「迷惑行為」成了網友的快樂源泉

相關焦點

  • 看其他劇要錢,看臺灣劇要命
    提到臺劇,可能多數90後想到的是《流星花園》《下一站幸福》《我可能不會愛你》等臺灣偶像劇,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類型也是臺劇扛把子——臺灣本土劇,又稱「鄉土劇」。這指的是黃金節目時段,同時也是一系列「灑狗血」「賺熱淚」電視劇集的代名詞,而這個說法最初就是來源於臺灣本土劇:不同於偶像劇的霸道總裁和瑪麗蘇,本土劇的特點在於接地氣,偏向於家長裡短。
  • 趣讀丨為了看這些大陸劇,港臺青年超拼的
    」的追劇「粉頭」幾乎所有的大陸熱播劇都不放過而且傾情演繹看一部劇就換一個愛豆——看完《延禧攻略》之後就和所有的花痴女生一樣,愛上了傅恆看完《琅琊榜》愛上了胡歌甚至自我催眠是霓凰郡主追《那年花開月正圓》發博感嘆說要和孫儷做朋友
  • 李小龍要錢,葉問要命?
    李小龍於1961年在西雅圖入讀華盛頓大學。他喜愛哲學,參悟哲學精髓,甚具見地,在公開場合經常標榜自己是「讀哲學的」。上大學期間,他繼續鑽研武術,辦武館授徒,還參與拍攝武打電視劇,開始在影視圈及武術界嶄露頭角。他反思傳統武術套路,提出「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武術哲學。
  • 心疼臺灣鄉土劇演員,拍部劇簡直要命啊!
    文:熊小夭又一個臺灣鄉土劇演員倒下了。
  • 趣讀丨暴露年齡的臺灣偶像劇,全看過的連小孩都能打醬油了!
    >當紅小花迪麗熱巴擔任「大女主」戲份男主之一則由臺灣演員周渝民出演周渝民在這部劇裡飾演的是一位功力卓絕的世外高人並且當然地,對女主愛得死心塌地這不是周渝民第一次戴上頭套參演大陸古裝劇/ 圖:「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 /導演蔡嶽勳憑該劇獲第 36屆金鐘獎最佳導演獎這是偶像劇首次獲得學院派
  • 趣頭條發力長內容,米讀IP短劇內容全面開花
    趣頭條旗下米讀自入局短劇行業以來,不到一年間便成功打造出多部爆款IP短劇,古風宮鬥、民國懸疑、都市甜寵等多樣題材開拓出空前多元的市場局面。從整個文娛內容發展變化來看,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內容消費群體由70、80後逐步向90後轉變。90後甚至00後的觀劇習慣是,對冗長拖沓內容的徹底拋棄。
  • 一朝穿回九零年,勒索兵哥卻說:要錢沒有,要命一條!重生軍婚文
    一朝穿回九零年,勒索兵哥卻說:要錢沒有,要命一條!重生軍婚文哈嘍大家好!小編初來乍到,不知道你們喜歡看什麼樣的推文?期待一下,今天,小編推薦好看的年代文是一朝穿回九零年,勒索兵哥卻說: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 「佳劇在線看」系列八丨話劇《大江東去》看浙江人「骨子裡的豪氣」!
    看浙江!最近幾天,朋友圈頻頻被「浙江」刷屏。而這一次刷屏,不僅是為浙江的經濟發展成就,更為在舉國克艱之時,浙江人依然「迎難而上、敢為人先」!身為浙江人的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更充滿了前行的力量與自信。民間有句話:中國浙商遍天下。足以看出浙江商人分布之廣。
  • 追劇神器丨全網最新vip電影電視劇免費看觀影入口
    下滑文章底部點擊閱讀原文獲取地址哦 追劇神器丨全網最新
  • 張方遠:我在臺灣看「抗日神劇」
    最近,大陸廣電總局要對「抗日神劇」開鍘,宣示對抗戰劇嚴格把關、寧缺毋濫,過度娛樂化不得發證。上個月底,我在臺灣一份標榜「臺灣優先,兩岸第一」、強調「認識中國大陸,掌握世界未來」的報紙《旺報》(《旺報》與《中國時報》都屬於臺灣的「旺旺集團」),看到一篇臺灣大學學生蕭昱遠先生的大作《抗日神劇何時休?》,這個標題立馬吸引了我的眼球。
  • 【在看劇】《孤獨的美食家》臺灣篇:美食是最無辜的
    因為日本版,我只願看《深夜食堂》,但《孤獨的美食家》一直看一些就看不下去,就是因為男主角松重豐演的五郎真的太醜了。雖然,後來他演《約會》裡的女主角爸爸時,我已經在心裡與他和解了。所以,《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找了我心中一直很帥很帥的趙文瑄來演,我高興地連預告篇都搜來看了幾遍。結果,等正劇出來,我看了第一季臺灣篇的六集……這劇真的是太難看了!
  • 看劇 沒落的臺灣偶像劇,回不去的青春
    但是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臺劇尤其是臺灣偶像劇卻是青春年少時最重要的一抹印記。所以接下來,我要說的是在我個人看來最喜歡,並且認為在臺灣偶像劇歷史裡最特殊的三部劇。據說當時在臺灣發展的鐘漢良是道明寺這個角色的候選人,不過因為回香港還是什麼的鬼的一些客觀因素才與這個角色擦肩而過。所以當年鍾sir在回臺的幾天在這部劇裡客串了一下漁村藝術家阿松一角。
  • 趣讀丨臺灣偶像劇裡的黑話,讓人眼前一懵!
    文丨章含靈嗯?我仿佛聽見了少女心爆裂的聲音?
  • 泰國人妖要錢,印度人妖要命!印度人妖到底有多美?網友不淡定了
    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會有意想不到的趣事出現,而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趣事為:泰國人妖要錢,印度人妖要命!印度人妖到底有多美?網友不淡定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說到人妖,大家就會立馬想到泰國,作為泰國的一大特色。泰國人妖大多性感漂亮、婀娜多姿,有的甚至比小姐姐更像小姐姐,特別在泰國的芭提雅,人妖小姐姐會打扮的花枝招展,進行各種表演來吸引遊客。
  • 從《讀心神探》到李佳航主演《獵心者》,看華語心理劇的跨界拓展
    《Lie to Me》於2009年播出第一季就收視非常火爆;導致電視臺一度中止其他熱播劇的放送,接連推出《Lie to Me》第二季、第三季。像這類叫好又叫座的神劇,擅長抄歐美作業的香港TVB豈可無動於衷?② 香港微表情熱劇《讀心神探》香港無線電視臺(TVB)抄作業神速,於2010年就推出20集微表情心理劇《讀心神探》。
  • 泰國人妖要錢,非洲人妖要命!!!
    印度也存在人妖在印度一些婚喪嫁娶的場合常可以看到一些穿著鮮豔的「莎麗」,化著濃妝,但從臉上看仍有很多男性特徵的舞者。這就是「神的舞者」———「海吉拉斯」也被稱為閹人,他們是印度社會中一個特殊人群。有人說,泰國人妖要錢,非洲人妖要命,就讓我們來看看要命的非洲人妖是什麼樣吧。
  • 哈哈哈哈,相比內地的電影翻譯,香港的要錢,臺灣的要命!
    ,比如《太空旅客》臺灣譯成《星際過客》是很浪漫的,但有時會浪過頭。>內地翻譯:好人威爾·杭汀香港翻譯:驕陽似我臺灣翻譯:心靈捕手內地翻譯:洛城機密香港翻譯:幕後嫌疑犯臺灣翻譯:鐵面特警隊Inception‎ (2010)內地翻譯:盜夢空間香港翻譯:潛行兇間臺灣翻譯:全面啟動
  • 透過TVB劇看香港社會
    無論國內500強企業、全球500強企業,或者香港本地最大的50強企業,鮮有香港高等教育背景的CEO、總裁或者其他高管,這說明香港高等教育本身實力和排行榜相差甚遠。從這不難理解到香港讀大學的內地學生基本讀廢的緣故了,看香港幾所大學的知名校友名單,坦白說有點寒酸。02:香港圈子太小?香港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城市,一方面是國際大都市,一方面則是街坊型城市。
  • 土逗公社訪談丨帳篷劇:一座行走在底層的街壘
    但是如果你加入第二次的話,你就要做一輩子了」 ——小童2007年,正在讀大三的小童和同學一起第一次遇見了正在北京演出的帳篷劇,「當時看了帳篷劇震撼,那場戲最主要有大造太太的踢踏舞表演,是一個很不一樣的東西」。演出之後北京帳篷小組隨即成立。這也是小童第一次加入帳篷。剛剛成立的北京帳篷小組每周舉辦讀書會。2010年《烏鴉邦2》演出之後,小組成員也都慢慢分散了。
  • 讓「臺灣音樂劇教母」教你唱歌
    和有趣的小夥伴們一起去劇場~小編說臺灣音樂劇教母「臺灣音樂劇教母」之稱的謝淑文,是少數具有跨領域聲音與劇場兼影像表演經驗的表演藝術家,也是臺灣第一位非美國出生踏上百老匯音樂劇舞臺的演員。她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院聲樂演唱碩士,擁有美國音樂戲劇學院 (百老匯音樂劇演員訓練專校) 歌舞劇表演文憑。「不要浪費時間在你沒有的地方,而是在你本身就有的天分上,好好去磨亮,讓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