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金基德的宣言——韓國弓

2020-10-12 凌lingzijDevinR

發動機損壞,不能開動的,舉白旗的,背負沉重十字架的老漁船,只能靠小艇接駁外來客,男青年第二次是自己僱的船不請自來,他用一個現代的音樂mp3設備來討好姑娘。老人發乎情,止乎禮,象徵東亞傳統。從片尾結語看出,弓的strength and a beautiful sound like in the tautness of a bow. I want to live like this until the day I die.弓加鼓的弦樂發出的聲音確實和金基德的電影一樣是小眾的陌生的,也是晦澀難懂的。姑娘聽鼓,是沒有敲擊的無聲的鼓,耳機是沒有插電的無聲的,但是她好像聽到音樂。金基德也是如此堅持默片風格,主角是無臺詞的。這是金基德的宣言和野心和志向,是他的修行方式。

相關焦點

  • 金基德電影弓圖解,電影觀後感
    迷上金基德的電影,《弓》反反覆覆看了幾遍,總感覺很很多話要說,總感覺說什麼都不見得是作者的本意。好在千萬個人看金基德會有千萬個感想。這也是這個韓國導演所追求的吧。高就高在無定法,有為法。整部片子具有濃鬱的韓國傳統文化韻味。這最好的體現是老人與女孩結婚的那段。兩人互相幫對方穿衣戴帽。鏡頭從下向上展現了韓國傳統婚服:新郎是帶結長外套,黑色嵌紅條的絹鞋,紗帽。新娘穿綠色帶結長衫外罩紅色圓衫, 腳穿紅絹鞋,盤頭,戴裝飾華麗的小帽和髮簪, 髮簪上垂著鮮紅的飄帶,額頭和兩邊的臉蛋各貼一枚紅色的圓片。
  • 《弓》情慾如弓
    金基德的電影向來充滿情慾的隱喻和佛家的元素 在片子中弓出現的場景個功能可以屢清一條脈絡 弓可以用來奏樂 是愛情之中兩個人沉浸在音樂中的美好 在音樂中兩個人產生共鳴共感 是快樂的 弓是箭 一方面是保護 是佔有欲 另一方面是敵對 是嫉妒 老人射箭威懾那些調戲女孩的來釣魚的顧客 是保護 而對年輕男孩的嫉妒 也用弓箭射出來來 最後的一道神來之弓射到女孩的大腿之間 是老人某樣東西的化身 大家懂的
  • 星期六推薦|韓國電影《弓》
    正如影片最後所說的:「力與美宛如緊繃之弓,我願如此,直至終老。電影《弓》是有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編導的一部愛情倫理電影。金基德導演的作品一向用著深刻的方式去展現人的欲望。兩隻船就像海上飄蕩的聖地,而陸地則代表著充滿誘惑複雜的骯髒的社會。
  • 《弓》純粹之愛—弓
    金基德的作品從最開始的《撒馬利亞女孩》《空房間》《春夏秋冬又一春》再到《弓》幾乎每部作品都有金基德所要表達的情色主題,同樣在《弓》裡也如此,弓暗示著性器官也象徵著佔有欲的愛。茫茫大海暗喻的是人生的苦海無邊,老人是孤獨的象徵,少女是老人心靈伴侶精神的慰藉,因此最後他跳海了也代表了他這座孤島最後的堡壘也被打破了,因為少女要回到陸地尋找父母。
  • 渴求無罪——評析金基德電影《弓》
    在談到《弓》的創作意圖時,金基德曾說,「每個人都有不能實現的渴求和希望,通常大家都會把這些願望藏起來。而我想表現的是,這些隱藏的願望有多卑微、高貴、悲傷和美好。所以用一個不能被人控制的少女來講老人的渴望。」欲望的本身沒有對錯,但人們總會給欲望的附加值打分,而導演正是想將這樣欲望單純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讓我們看到欲望本身所體現的人性美。
  • 韓國電影《弓》:當愛變成佔有,一部誘發荷爾蒙的畸戀
    以防不測請關注下方備號說到韓國的情慾電影,就不得不提金基德這號人物。這個人牛到什麼程度呢,基本上以一人之力,撐起了韓國電影在國外的獲獎記錄。金基德在韓國電影的地位,基本上跟李安在華語電影裡一樣一樣的。他跟李安不同的是,幾乎每部電影都跟「情慾」相關。
  • 《弓》色彩分析
    金基德的《弓》裡運用了大量色彩畫面,很值得去深入挖掘下。  在韓國某個島的海上面,停著兩艘船,經營這兩條船的是一個快步入老年的老人和一個未成年的少女。兩人十幾年來相依為命,老人準備迎娶少女, 最終卻因為一個男孩的出現打破了一切。而片名弓在片中卻有多層含義。最直接的就是代表樂器,老人坐在船的最頂端拉二胡。
  • 金基德作品:《弓》:老漁夫和女孩在船上生活,每天偷偷量女孩身高!(網盤電影資源)
    今天回顧的是:《弓》導演: 金基德編劇: 金基德主演: 韓業雲 / 全成煥 / 徐智錫 / 孔宥碩類型: 劇情 / 愛情 / 情色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 日本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05-05-12(韓國
  • 《弓》是情慾之弓箭,也是新生之弓箭?
    但,金基德卻設定了意象道具——弓。這件武器,必然有箭,有箭方能發揮作用。船,是他的勢力範圍,也是箭射到的地方。弓,是金基德將老頭蠻橫禁錮少女的男性慾望幻化為實物。弓與箭,男與女弓箭,是愛和欲,老頭對少女一種男女之愛,似戀人,也似父女憐憫之愛。
  • 當年韓國影壇的最大黑馬《最終兵器:弓》 影評
    ——金基德(韓國)弓箭是歷史最悠久的拋射類武器,人類很早就已經開始使用。中國古代弓箭的出現更是由來已久,在諸多文獻中也多有記載,比如在《越絕書》上就有話記載:「黃帝以玉為兵」而在《山海經》中則有「少皞生般,始為弓矢」的句子。這些古籍中的記載顯示在遙遠的黃帝時代,中國的弓箭就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了。
  • 「情慾之弓」與「高麗奚琴」
    金基德,曾經是文青們喜恨交加的個性導演,也是威尼斯、柏林電影節的寵兒。他的骨子裡深沁著韓國民族的血性基因,他的電影任性張狂、作品良莠不齊。
  • 《弓》弓
    宿夜 風起 琴聲中 波浪起伏 他等待她十七歲的來臨 一箭射中命運的靶心 船上不能長草 只有海鳥 她拿來他的琴 拉出恬淡日子的純淨知足 若外面的音符 是俊俏的少年郎 撕掉的日曆 是對未來的恐慌 愛與恨 早已模糊 琴與弓 總是雙殺 那天空可以見證 情義 那海洋可以收容 私心 那搖擺的鞦韆 算不出自己的命 那射向空中的箭 命中絕望的等
  • 《弓》成長的煩惱
    一貫的金基德的風格,一貫的不用話語,一貫的簡單場景~~~本是期待倫理與情色的迸發,卻在《弓》裡看到不一樣的景色~~~七歲撿你回來,養你,育你,結果到頭來被一個送耳機的小白臉勾搭走了……這不是當下父母與孩子間最最真實的反映麼?成長初期,女孩毫無心計,一直微笑,甚至微笑著面對大叔的騷擾,或許知道爺爺的弓是最好的保護—如同兒時與父母;遇見少年,內心發生波瀾,以至於不再盼望爺爺回來,因為耳機發生矛盾。
  • 《弓》隨波而去的詩意
    隨波而去的詩意,弓的美在於它是關於水的,關於水上漂流的,就像在水面上波動的詩行一般,曖昧,優美,又充滿力量,像緊繃的弓,射出的箭。 金基德一貫不怎麼相信將我們圍繞的現實世界,那裡齷齪叢生,到處是物慾的浮渣。那些登上船釣魚的人無一不對船上的少女起了色心和淫心,反倒是收養這個少女的老漢始終能對少女相敬如賓,恪守著傳統的禮法,保持著微妙卻又十分純潔的關係。
  • 《弓》金氏符號的集合
    (第六十一期)大隱小眾電影小組——金基德《弓》一部大家的評分差異很大的片子,最低分5分,最高分10分。有人從倫理道德方向去評價,有人從藝術美學的角度看待,就像大多數金基德片子,它在悽美平靜中窺見人性的掙扎與閃光這兩年看了不少他的片子,終於在這一部似乎到達了對他審美的極限,太多符號、意象、象徵、隱喻,少言寡語,大量的內心眼神交流,通過景物設置表達思想,有點膩了。
  • 一部不應該打上情色標籤的電影 |韓國電影《弓》
    韓國有一位導演,他的作品鮮少有臺詞,擅長用畫面說話。每部作品都帶有他獨特的個人魅力。
  • 《弓》裡面的「光源氏計劃」
    《弓》作為韓國導演金基德的又一力作,延續了金基德以往的情色電影的倫理討論。影片主要講述了一位花甲老人與青春少女之間複雜的情感故事。花甲老人以在海上接待釣魚休閒的遊客為生,並養育著一位6歲時跟著他上船的小姑娘。老人與小女孩相依為命,視女孩為珍寶,小心翼翼地讓小女孩長大,並期待著與17歲的她完成承諾中的結婚。
  • 《弓》有時候,她好像什麼都知道
    金基德導演的電影類型無一不被安上「情色」這兩個字,但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短評描述金基德導演的電影是:「我們都脫了褲子你就給我們看這個!」不禁啞然失笑。真的,金導演雖以「情色」這個噱頭賺得足夠的關注,但真正看過幾部金基德導演的影片後,你會發現重點絕對不在情色方面。
  • 【弓與電影的那點事】——《最終兵器:弓》的吐槽
    特別是武備方面的還原,完全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最終兵器:弓》電影的那點事。(電影裡主角用的朝鮮弓) 眾所周知,一部優秀的歷史題材電影,好的道具復原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雖說關於影視作品的裝備復原歷來是世界的難題,軍事愛好者苛求的目光總是讓導演被噴的狗血淋漓,但這部電影的道具絕對對不起作為韓國這樣的弓術強國的水平和人
  • 《弓》穿綠色裙子的女孩
    這兩天在豆瓣上發現,韓國電影小眾但大家集中喜歡的就是金基德和樸贊鬱了,樸贊鬱因為復仇三部曲而名聲在外,電影的暴力美學,殘忍而美麗的鏡頭,都令他的電影很迷人,我最喜歡的一部是《親切的金子》,金子溫柔而勇敢,樸贊鬱素來把復仇拍的很神聖,這部也不例外,但更加動人心魄。金基德大概可稱是韓國情色片之王,但他電影獨特的美感是我更在意的,其中電影《弓》我最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