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液態玻璃遭科學證實,二十年來第一次

2021-01-19 陳根

文/陳根

雖然玻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材料,但它同時也存在難解的科學問題。與人們可能預期的相反,玻璃的真實性質仍然是個科學謎題,對其化學和物理性質的科學研究仍在進行中。

事實上,在化學和物理學中,玻璃一詞本身就是一個可變的概念:它包括我們所知的窗玻璃物質,但它也可以指一系列其他材料,這些材料的性質可以通過類似玻璃的行為來解釋,例如,包括金屬、塑料、蛋白質,甚至生物細胞。

雖然玻璃可能會給人留下印象,但它絕不是傳統的固體。通常,當一種物質從液態轉變為固態時,分子排列成一排形成晶體圖案。在玻璃中,這種情況不會發生。相反,在結晶發生之前,分子被有效地凍結在原地。這種奇怪和無序的狀態是不同系統玻璃的特徵,科學家們仍在試圖理解這種亞穩態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現在,來自康斯坦茨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種玻璃的新的物質狀態——液體玻璃,此次發現的液態玻璃具有從前未知的結構元素,這也提出了關於玻璃及其轉變性質的新見解。

值得一提的是,膠體懸浮液是含有固體顆粒的混合物或流體,其尺寸為微米(百萬分之一米)或更大,比原子或分子大,因此非常適合用光學顯微鏡進行研究。迄今為止,大多數涉及膠體懸浮液的實驗都依賴於球形膠體。然而,大多數自然和技術系統是由非球形粒子組成的。

此次研究中,研究小組利用聚合物化學方法製造出小塑料顆粒,拉伸並冷卻它們,直到它們變成橢球狀,然後將它們放入合適的溶劑中。由於其獨特的形狀,使得研究人員的粒子更具有方向性。

研究人員接著改變懸浮液中的粒子濃度,並用共焦顯微鏡跟蹤粒子的平移和旋轉運動。在一定的粒子密度下,定向運動凍結,而平移運動持續存在,導致粒子聚集形成具有相似定向的局部結構的玻璃態。研究人員稱之為液態玻璃是這些團簇相互阻礙,並介導特徵性長程空間相關性的結果。這些阻止了液晶的形成,這將是熱力學所期望的物質的整體有序狀態。

事實上,研究人員觀察到的是兩種相互競爭的玻璃轉變——一種是規則相變,另一種是非平衡相變——相互作用。研究人員認為,從理論的高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此次實驗為臨界漲落和玻璃狀停止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證據,而科學界對此已經關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幾十年來,液態玻璃的預測一直是理論上的推測。

結果進一步表明,類似的動力學可能在其他玻璃形成系統中起作用,因此可能有助於闡明複雜系統和分子的行為,從非常小(生物)到非常大(宇宙學)。它還可能影響液晶器件的發展。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相關焦點

  • 液態金屬?給你看看我們在做的東西~ 線上科學日 第4彈
    我們取了兩根一樣長的玻璃管,在兩個玻璃管的裡面的底部分別放置了兩種不同的金屬材料,A是普通的鋼,B是我們今天要重點介紹的新型材料(不要問我為什麼不是液態的啊~終結者裡面的T-1000也不總是在地上流呀流的…)
  • 液態玻璃有平價替代品嗎?這幾盒高仿泥太讓我驚喜了
    今天來評測高仿的液態玻璃泥,大家都知道正版賣的都賊貴,對於我們這些學生黨而言,平價替代品是多麼的重要啊?
  • 陳根:從科學努力到科學弱點,科學如何戰勝新冠病毒?
    文/陳根2020註定會因新冠疫情而被載入史冊。疫情的大流行成為影響全球經濟走勢、國際政治等最重要的變量,讓社會的不確定性有增無減。不同的問題在各個領域不斷地湧現出來,從教育到醫療,乃至社會意識形態均面臨大考。
  • 陳根:三星或將發布新品,你期待三星可摺疊手機的到來嗎
    文/陳根可摺疊屏與柔性屏是智慧型手機的下一個趨勢,華為也在這方面有了比較深入的探索。據外媒報導,上個月三星就已經計劃製造自己的可摺疊玻璃。到目前,該公司已經被證實的就有三種不同的可摺疊屏幕保護膜的專利。
  • 陳根:腸道菌群改善焦慮狀態,健康飲食的意義之重
    文/陳根當今社會,以擔心或恐懼為特徵的焦慮障礙和抑鬱症已經成為人們在精神健康方面的新的關涉,同時,焦慮和抑鬱往往也是最難查明的問題之一。但已有研究證實,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焦慮和抑鬱惡化的因素之一,而改善飲食習慣可以緩解疾病症狀,這與腸道微生物有著密切關係。事實上,腸道龐大菌群和腸道神經元組成的複雜網絡,早已讓腸道成為人體的另一大感覺器官。
  • 清華大學劉靜團隊:輕質液態金屬,讓變形機器人不再科幻
    還記得 1991 年的科幻電影《終結者 2》裡的 T-1000 機器人嗎?它的全身由液態金屬構成,能在固、液態之間隨意轉換,具有強大的變形偽裝能力,幾乎可以偽裝成它碰過的任何人。同時,全身也能變成液態流淌,與地面融合在一起,之後再緩緩浮出地板,成為固體。
  • 科幻電影裡的液態金屬成真
    它由特殊液態金屬組成,時而堅不可摧,時而柔軟似水,像橡皮泥一般可任意改變自己的形狀。最近,科學家在液態金屬方面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突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CMU)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在室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合金,並將其注入橡膠後製成像天然皮膚一樣柔軟和富有彈性的電晶體。這一最新成果預示著,這些軟性材料或將開創液態計算機新時代。
  • 不可思議的液態金屬
    就會對這流動的金屬充滿好奇但液態水銀有毒性只能幹巴巴好奇完全碰不得不過並不是所有液態金屬都碰不得比如電影《終結者5:創世紀》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可以輕易倒出固體由固態轉變(熔化)為液態時的溫度叫做熔點 ,當溫度超過熔點時,固體就會熔化。
  • 這種液態手機膜你信嗎?
    就能填補手機玻璃上的微孔在屏幕上形成保護層,還能達到9H的硬度手機塗上這款液體手機膜之後可以砸核桃.因為這款液態手機膜打著外國貨的旗號.市面上像這類的鋼化膜不在少數打著各種賣點,說自己的膜有多麼多麼厲害其實都是偽科學不可信市面上有很多所謂的防藍光的膜、防窺膜、鏡面膜,其實都是一個噱頭,特別是防藍光的膜簡直是打著科學的幌子的產品
  • 陳根:糞便移植如何改變認知功能?
    文/陳根 人類腸道中有超過 1 億個神經元組成的複雜網絡,於是,腸道神經系統通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進行交流,通過免疫途徑、神經內分泌途徑和迷走神經途徑形成「腸-腦軸」。 因此,腸道也被認為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
  • 陳根:蘋果眼鏡解體式開發,不同的鏡腳不同的功能
    文/陳根今年來,有關蘋果眼鏡的專利不斷被討論,近日,據外媒報導,Apple Glass可能擁有可拆卸鏡腿,其可以被替換成擁有不同功能的鏡腿,其中包括控制現實世界中的設備。簡言之,即將推出的Apple Glass可能不是一款單一的設備,相反,它或未來的某個版本可能會由可以更換來滿足用戶需求的組件組成。美國專利申請號為20200201042的「頭戴式設備的模塊化系統」,主要涉及更換蘋果眼鏡的鏡腳。這些鏡腳可以有不同的功能,但玻璃框架本身可以互換。
  • 《物理世界》評出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
    英國《物理世界》雜誌的編輯對該網站上今年刊發的數百篇研究成果進行嚴格篩查,基於在提升我們對知識或科學理解方面取得重大進步、對科學進步及實際應用具有重要影響以及讀者深感興趣等原則,遴選出了其中最重大的10項突破。 首次給量子測量過程拍快照 來自瑞典、德國、西班牙等國家的科學家,運用一系列「弱」測量來探究量子力學中疊加態坍縮的本質。
  • 能「腐蝕一切」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提到液態金屬,大家往往會想到《終結者2》裡面不苟言笑的T-1000。能聚能散,能屈能伸。上一秒它是一灘鐵水,下一秒就給你變個猛男。能隱形,攔不住,甩不掉,「液態金屬」似乎和陰魂不散畫上了等號。 讓我們先找來一個鋁製易拉罐,然後把漆弄乾淨,最好磨亮或者用刀劃幾道,然後再把這種金屬抹到磨亮的地方,放上一段時間。
  • 陳根:FAA和NASA聯合籤署MOU,太空商業活動未來已來
    文/陳根根據FAA官網,華盛頓-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籤署了一份新的諒解備忘錄(MOU),以支持與政府和非政府乘客,實現與貨物運輸有關的商業太空活動。當然,這不是NASA和FAA第一次合作。FAA負責監管包括重返月球在內的商業部門太空飛行,而NASA也越來越多地接納私營公司,作為其重返月球重大計劃的一部分。這項新的協議是在目前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重點是商業行業。這在國家層面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國家為單位,部署太空商業是可預測的未來。
  • 宜安科技舉辦投資者交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液態金屬、鎂骨釘產業...
    信達證券、前海九派、深圳第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海年豐基金等30多家機構參與了線下交流活動,廣發證券、方正證券、長城證券、英大證券、金通策略等20位機構人士及個人投資者參加了線上交流。在交流會上,宜安科技高管就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液態金屬、鎂骨釘等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讓投資者進一步了解了宜安科技。
  • 陳根:可自我修復的手機屏幕,拯救手機碎屏的痛
    文/陳根碎屏是手機難逃的「痛」,手機屏的維修費更是讓許多人叫苦不迭,可自動修復的屏幕就成了對未來手機屏幕的一大技術展望。它具有玻璃般的透明性和很強的抗張強度,即使摺疊數十萬次也不會出現劃痕。因此,它被廣泛商業化並應用於移動產品,如可摺疊和柔性顯示器,也廣泛應用於整個行業,如航空航天和光伏電池。
  • 物理所發現金屬冰川玻璃
    因此,研究冰川玻璃態具有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非晶合金的形成液體屬於簡單原子體系,近年來,該體系中有關液液相變的工作常被報導,但缺乏對液液相變產物——金屬冰川玻璃態的研究。一些研究認為它具有「超穩定」性質,也有研究認為這是納米晶效應。
  • 《物理世界》評選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全看懂的厲害了
    儘管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很多地方肆虐,但並未阻止科學家們探究宇宙和自然的腳步,2020年,多項重大科技突破仍紛至沓來,給我們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英國《物理世界》雜誌的編輯對該網站上今年刊發的數百篇研究成果進行嚴格篩查,基於在提升我們對知識或科學理解方面取得重大進步、對科學進步及實際應用具有重要影響以及讀者深感興趣等原則,遴選出了其中最重大的10項突破。
  • 阿根廷前總統獲刑二十年
    比尼奧內將軍1982年至1983年擔任阿根廷總統,已因多項侵犯人權的罪行而被判終身監禁並正在服刑,此番再因參與綁架和濫權而獲刑二十年。     1976年,赫爾曼二十歲的兒子馬塞洛·阿里爾和十九歲兒媳瑪麗亞·克勞迪亞失蹤。
  • 陳根:全球最快相機重磅出場,每秒70萬億幀
    陳根:全球最快相機重磅出場,每秒70萬億幀 2020-05-07 1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