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時間的痕跡,催生歲月的洗禮,我們不是被歲月所教育,就是與歲月共同融合,一點一滴被改變。
人是環境的產物,人容易被環境影響,曾經的吳下阿蒙,今天能在殿堂揮斥方遒,而曾經的西楚霸王,最終不得不自刎於烏江。
這世界變化是永恆的基調,變化帶來的感官感受和精神刺激,往往都是推動個人發展和社變遷的助推器之一。
個人的變現主要是認知和執行力的體現,變化的紅利與個人的發展其實是殊途同歸的,而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變化,帶給人的階層和階級變動,往往能影響人生軌跡。
1
一場新型冠狀體肺炎的黑天鵝事件,全球全人類都因為這場傳染病遭受極大的災難和損失,據相關媒體報導,全球有百萬人群被感染,因為新冠肺炎而導致死亡的人數,不在少數,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被迫改變,在疾病面前,每個人都顯得極其渺小。
武漢作為新冠肺炎最早爆發的地區,是全中國遭遇損失最嚴重的城市,從正月二十九,到4月8日,武漢長達一個季度的全封閉,市民和交通全部停止運轉,曾經熱鬧非凡的武漢,在這段時間成為一段空城,處處顯得空蕩蕩般的蕭條感和無力感。
2
4月8日,武漢迎來解封,武漢的部分企業,在解封之前,已經在逐步復工復產,經濟的逐步復甦,這是這座城市復甦的先決條件。
與此同時,各方面的利好都指向武漢,乃至湖北這些企業,在城市與個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情況下,誰都無法剝離這種現實,世外桃源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3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光谷步行街各大商戶的關門歇業轉讓,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茶山劉附近的商戶,中國地質大學南望山附近的商戶,武漢大學珞珈山附近的商戶,讓人感受不一樣的滋味。
近日,位於漢街最大的書店文華書城,對外宣布,漢街店正式閉店,新店正在選址中,據文華書城的工作人員表示,文華書城準備搬離漢街,主要是疫情和物業租期的原因。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文華書店本身經營就很困難,書店在漢街開業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特別是面對高昂的租金壓力。
4
從武漢目前整體的實體書店而言,文華書城在武漢的知名度和口碑還是非常不錯的,除了漢街的文華書城以外,武漢比較知名的線下大型書店還有光谷書城、物外書店、德芭與彩虹、卓爾書店、西西弗書店等等。
在武漢所有的書店中,文華書城的面積為6000㎡,光谷書城的面積10000㎡,這是武漢面積最大的幾家書店之一,在武漢書店只有超過3000㎡,似乎就很難盈利,高昂的租金將這些書店的成本拖垮。
於是,武漢有很多小而美的書店,這些書店面積極小,但是藏書極其豐富,其並不接納大眾隨時進出不同,這些書店中一部分書店採取會員制,只有成為這家書店的會員,才有資格來這家書店看書,借書和買書,還有一部分書店為了盈利,採取合伙人的模式,繳納一部分金額,享受一年免費看書和送書的權益。
5
時代的發展,促使線下實體書店舉步維艱,常規經營,目前已經失效,很難賺錢,於是在1400萬人口的武漢,竟沒有幾家招牌式實體書店,非常讓人諷刺。
而文華書城作為其中的佼佼者,被時代所拖累,在物慾橫流的時代,靜下心來讀書,似乎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在疫情爆發後,面對諸多失業裁員和倒閉潮,人們似乎更沒有心思和心情去看書。
在讀書不能直接到來經濟價值面前,讀書無用論成為成年人解壓的最大藉口。
一場疫情,促使武漢諸多行業洗牌,但是武漢有些行業連根基也被掀翻,留下無處安放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