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他人欺負只會哭,這種情況也許並不少見。有些是因為孩子的性格,也有和父母日常教育關。而最讓父母擔心則讓校園欺凌事件,究竟該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也成為了越來越多家長日益關心事情,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呢一、家長的煩惱知道孩子被打只會哭,家長往往是一種極其矛盾心理,有時候爸爸媽媽也無法掌握好這個度:1、心疼了:爸爸媽媽往往第一時間檢查孩子身體,看看有沒有外傷,或者紅腫等情況,然後就是關切詢問孩子:「打哪了,疼不疼?」如此等等。2、很生氣:為什麼孩子被打,還要生孩子的氣呢,這是因為家長看到孩子只會哭,就認為孩子很懦弱,平時教育都白搭了。
二、為什麼孩子會打架:很多時候爸爸媽媽並沒有弄清楚為什麼打,卻採取極為錯誤的作法,下面場景你熟悉嗎:你怎麼這麼膽小啊,別人打你不懂得還手啊真是沒有用,走打回去等等這樣做後果帶來的往往是負面影響,因為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算是接觸社會的開始,每到一個新的團體,就要面臨新的問題,孩子由於認知的缺乏,可能就會選擇簡單粗暴的辦法來面對出現的新問題。其次,孩子天性愛玩的,打鬧是難免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會見到,小孩子沒有怎麼樣,大人卻徹底鬧翻,這也就是說,大人不要輕易介入孩子的打鬧,因為這樣極易讓事情性質改變。
最後孩子之間如果出現嚴重的打人事件,個人認為歸根到底是社交功能缺失,家長就需要及時介入了。三、家長該如何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絕大多數家長,可能選擇的方法就是「打回去」,有不是這樣教育的家長,方便留言嗎?我不建議這樣做。面對孩子被打事件,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做法,應該比簡單打回去更有效:1、及時發現並穩定孩子情緒孩子被打內心一定是極其難過沮喪的,家長首要穩定孩子情緒,如果孩子不想說,也不要急於問,等待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了解事情經過。2、詢問孩子能否自己解決,是否需要父母介入正如前文所述,孩子打架有時候是社交的缺乏,家長在了解事情經過後,可以判斷事情大小,如果事情不嚴重,建議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家長可以介入。
以上兩點基本是孩子被打後,家長的處理方法,下面介紹一下,如何預防被打3、加強身體素質煅煉:與其單純告訴孩子「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不如陪著孩子鍛鍊身體,身體強壯了,別的孩子自然也就不敢欺負了,沒有幾個人願意挑戰比自己強大的,小孩子也不例外。4、學會逃跑一切能夠保護自己的手段都不丟人,如果欺負孩子對方是高年級的孩子,這個時候就要教會孩子儘可能逃跑。不到萬不得已情,不要讓孩子挑戰比自己強大的。5、學會求助明確告訴孩子,如果發生被打事件自己無法解決,在學校第一時間向老師求助,在外面向警察求助。因為老師和警察都能對打人者有一定震攝,也能有效預防再次被打。
6、建立強大內心「遇到事,別怕事」,學會勇敢面對,這是孩子必須要經過心理關,本就是旗鼓相當的兩個孩子,自己的孩子卻總是受欺負。很有可能就是不相信自己可以打贏對手……孩子被他人欺負,只會哭甚至沒有別的反應,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家長平日裡就要訓練孩子,尤其是孩子一哭就妥協。這樣會在孩子潛意識有一個印象,我哭別人就會讓著我。其次讓孩子學會審時度勢也極為重要,這樣將有助於孩子根據現場情況做出最有利選擇。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解決您的疑問,如果還有疑問,歡迎留言,留言必復。
您的點讚會讓我萬分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