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我國演了10餘年的日本兵,回日本後被打,後來過得怎樣?

2020-11-03 時尚屋1

引言

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人生,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給它的時代看看它自己演變發展地模型。——莎士比亞

演員是一個備受爭議地職業,他們用自己的表演將劇本中的人物演「活」,但一些演員因為長期飾演一類角色,在觀眾的心中形成刻板映像,嚴重者甚至會因為演員飾演的角色而上升到對其進行人身攻擊,這一點在反派演員中尤其常見。而當一位原生態的日本人在影視劇中飾演「鬼子」,會出現什麼後果呢?矢野浩二作為一個日本人,他在我國演了10餘年的日本兵,在回到日本之後被自己的祖國人民毆打,後來他過得怎樣?

一、巧合之下接觸到演藝事業

喜歡看抗日神劇的觀眾對於矢野浩二應該是熟悉的,即使不知道他的名字,看到他的臉也會有映像。在大部分神劇他都是飾演的鬼子的形象,但他最初並不是一個專業的演員出身。26歲之前的人生還未與演藝事業掛鈎,他也還未來到中國,他在日本的發展主要是與音樂相關的內容,在接觸到音樂之前,他是酒吧的一名調酒師,人生經歷可謂是相當豐富。

而導致他選擇調酒師這樣一個職業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沒有好好學習,矢野浩二隻有高中文憑,他在高中畢業之後就早早的進入社會,這個於1974年出生在日本縣城中男子,在2001年之前還沒有想過自己這一生會走上演員這條道。但就在他26歲那年,機緣巧合之下矢野浩二得到一個參加電影角色飾演的機會,也就是那一次,這個敢於求變的男人發現自己對於演員這個身份很感興趣。

二、演了十餘年日本兵

矢野浩二發現自己在日本電影中的發展不會有特別大的前景,於是他在2001年時來到北京,但發展卻不如他自己預想般順利。在異國他鄉,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以及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這個日本小夥初來乍到就受到阻礙。矢野浩二在得知原因之後,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漢語和歷史,努力的將自己融入這片土地。

在矢野浩二的不斷堅持下,他終於被導演看到,從幕後的配音工作者到臺前的表演者,他一步一步地走到熒幕前,為觀眾所知。隨著他在影視劇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他所飾演的日本軍人形象也在觀眾心中紮根,15年間,大量的抗日神劇中都有他的身影,且大多數是反派。這樣的工作內容讓矢野浩二在日本被許多家鄉人唾罵,他們認為他所飾演的角色有辱日本人的尊嚴。但在中國矢野浩二卻收穫許多忠實的粉絲,而他本人在學習過歷史的情況下,對於自己所飾演的角色也是客觀公正的演繹。

三、如今矢野浩二的現狀如何?

由於矢野浩二曾經飾演的角色,導致他在回到日本國內時經常會遭到日本民眾的毆打,他已經長久地定居在中國。並且還在中國組建自己的家庭,他的女兒也在2010年時出生在中國,懷揣著對中國這片土地的熱愛,矢野浩二將自己的女兒的國籍定位同她的母親一樣,是中國。在演藝事業上矢野浩二也拿到許多成就,作為一個第一個拿到最優秀外國藝人獎的日本人,這是我國觀眾對於他的肯定。

而這個在中國打拼近20年的藝人也將中國深深地當作他自己的家對待,在他回到日本探親時,因為特殊原因不能立刻回到中國,他還曾在自己的社交軟體上稱:自己回不到國內,只能在中國超市買一些有中國味兒的東西。有網友稱,那一句「國內」就可以看出矢野浩二對中國的熱愛,他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一個中國人對待,甚至他自己還曾發文稱自己在日本更像一個客人。

結語

我國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家,像矢野浩二這樣的外國演員來到中國發展是得到支持的,全球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當然也包括戲劇影視方面,有更多的國外演員會來到中國發展,也從側面反應出我們的娛樂行業的發展是極好且被看好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在我國製造了太多的「罪惡」,雖然最後日本投降,但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傷痛並不會癒合。戰爭結束後,無數人對日本人都是恨之入骨。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這位河南老農名叫孫邦俊,就是當地縣城中的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兵47年,傷兵回日本後,是怎樣報答農民一家?
    無論是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今日的太平盛世,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對祖國的熱愛。無論身處何地有怎樣的社會地位,愛國之情都注入到我們的血液當中。在抗戰時期中華兒女更是憑藉一腔愛國之情,以「小米加步槍」的方式,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勝利,我黨更是幾經波折,帶領人民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那段屈辱的過去。不過,日本對中國的侵華歷史卻令人難以忘記。
  • 河南小夥去日本打工,意外娶了日本市長女兒,後來怎樣?
    提起日本這個國家,早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稱日本國為扶桑國。根據傳說,當時秦朝派一個修仙道士帶了一些童男童女前去尋找修仙之地,這些童男童女就是日本人祖先。當然這種說法還沒有具體的考證,只是一種傳說,中國與日本的關係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近幾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我國與日本的關係也在緩和,中國人與日本人的交流也多了不少。有一個貧困的河南小夥去日本打工,意外娶了日本市長的女兒,他後來怎樣?
  • 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如何對待他?
    石田東四郎流落河南村莊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我國國土上燒傷搶掠,不僅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且還讓我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很多人因為日本人的侵華戰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因此對日本人恨之入骨。如果用嶽飛《滿江紅》中的話來說就是:「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日本人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永遠無法撫平。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以廈門樓市為例,租售比高達1∶1100,房產所有者需要91.7年才能通過出租房產收回回本;再者,多個層面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房屋總量或至少夠20億人居住,西南財大的研究數據更揭露,全國城鎮地區房屋空置量高達6500萬套,平均空置率也已經超過了22%,三四線城市空置率更高,很多已經達到了30%。
  • 他在我國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被人打,果斷讓女兒入中國國籍
    大家還記得很多年前在芒果臺的《天天向上》裡來自日本的矢野浩二嗎?在參加《天天向上》之前,矢野浩二在我國扮演了15年鬼子,但回日本後遭到猛烈毆打,而後他果斷地讓自己的女兒加入中國國籍。隨著我國越來越強大,影視劇作方面也是蓬勃發展。
  • 在中國演了18年日本鬼子,回日本後被打,後讓女兒入中國國籍
    ,但是他在中國演了18年日本鬼子,回日本後被打,如今讓女兒入中國國籍。但要是看到他的長相,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因為很多電視劇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憑藉他精湛的演技,也給許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矢野浩二是一個「北漂」的日本人,他會來到中國影視圈發展,也是經過別人的介紹,所以才來到中國。
  • 日本戰敗後傷兵被棄,河南老農收留照料47年,日本兵如何報答的?
    這個過程中我國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以數千萬軍民的犧牲換來了最終的勝利,讓中華民族繼續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正是因為日本對中國的傷害實在太過深重,這使得我國很多民眾總是很難接受日本。不過在抗日戰爭期間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當時有一位日本傷兵落難中國,被一河南老農民救起,並且照顧了整整47年,那麼你知道日本兵是怎樣報答老農的嗎?
  • 他在中國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慘遭暴打,後讓女兒加入中國國籍
    我們國家是這樣,其他國家其實也是如此,男星矢野浩二則是因為在我國發展得風生水起,還出演了眾多抗戰片中的鬼子,他卻慘遭日本的一些人毆打,經歷了種種後的他,如今的他怎麼樣了?矢野浩二出生於日本大阪,在高中畢業後就沒再讀書,開始闖蕩社會。
  • 在中國演了20年鬼子,回日本後被暴打,果斷讓女兒加入中國籍
    其實,這並不是矢野浩二第一次在影視劇中飾演鬼子形象,只不過是這一部劇比較有代表性罷了,如今,矢野浩二在中國,差不多演了20年的鬼子。矢野浩二並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但是他一直以來都是在中國發展,還娶了中國人,也讓自己的女兒加入中國籍。剛邁進日本演藝圈的矢野浩二,並不是順利。
  • 他扮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被暴打,果斷讓女兒入中國國籍
    矢野浩二便是其中一個,他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被暴打,之後果斷讓女兒入中國國籍。矢野浩二為了時刻牢記這段屈辱的歲月,從中吸取「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國時常便會拍攝一些抗日影視劇來緬懷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們。
  • 在中國的最後一個日本兵,一槍也沒打過,行醫65年只為贖罪
    抗日戰爭勝利已經過去了75年,但時至今日,只要一提到「日本兵」這幾個字,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都會恨得牙根直痒痒,恨不得扒其皮,啖其肉。沒辦法,這是民族仇恨,無論歷史如何積澱、歲月如何消長,都將揮之不去。
  • 日本國籍的他在中國演日本人,回國後被打,如今女兒入中國國籍
    娛樂圈是個大圈子,發展的也是非常快,圈中不僅有國內的人,也深深吸引了國外的很多演員,都感覺中國市場好發展,當今,社會發展的也非常快,很多海外華人都紛紛來中國發展,比如,日本,韓國,泰國等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位明星,他是從日本來遠到中國發展的。
  • 我國軍人娶日本女戰俘,35年後回日本探親,才得知妻子家產上百億
    但就在這樣中日雙方對戰的情況下,我國有一位軍人迎娶了一位日本女戰俘,他們二人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在我國生活的這段時間,大宮靜子感受到了我國人的熱情和友好,這段時光她過得非常快樂。在這段期間,劉運達也開始教她中文,兩人逐漸產生了感情。
  • 矢野浩二說想「回國」獲贊,回日本卻被罵,他的回應讓人肅然起敬
    後來媒體曝光,浩二的女兒並不是日本籍,而是中國籍,浩二回應說,是為了讓那個女兒更好地成長。他說日本的教育資源也許更好,社會經濟可能更發達,但是並不代表著日本籍比中國籍好。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新聞都是挖苦浩二,指他回日本沒有人認識,指他多慘多慘之類。其中真真假假就不多說了,大家可是要擦亮眼睛,假新聞特別多。比如之前就有新聞言之鑿鑿,說浩二被打入院,還有配圖,結果一看,那就是一張拍攝劇照,浩二手裡還拿著臺詞,結果也有人信。
  • 一個小人物引發兩國大戰,盧溝橋「失蹤」的日本兵後來去哪兒了?
    志村菊次郎後來的結局會怎麼樣呢? 說來好笑,「盧溝橋事變」那一天,志村菊次郎突然鬧肚子,所以脫離了行進中的隊伍,找了個僻靜處「方便」去了。 等他解決完「生理問題」,回頭歸隊時,隊伍卻已經走遠了。
  • 二戰時的日本兵,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聽日本老兵怎麼說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國也曾經根據二戰的歷史拍攝過不少電視劇,不可否認在這些抗日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尊重史實的神劇,不過也有一部分電視劇還是值得一看的。但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刻畫得十分殘忍,這也讓很多人好奇,當年的日本兵真的像電視中所演的那麼殘忍嗎?
  • 希特勒點名讓日本攻打印度,日本10萬大軍前往,卻一戰就打得害怕
    當時希特勒點名讓日本去攻打印度,日本軍隊總共10萬人馬,結果卻沒有取得勝利,還被印度打得再也不敢再戰,並且因此扭轉了整個戰局,讓希特勒十分意外,至於這場戰役的具體情況,我們繼續分析如下。希特勒點名日本攻打印度1943年,庫爾斯克與瓜島戰役結束後,希特勒明顯感覺到軸心國已經失去戰場的主動權,要是再不做點什麼,可能自己就會徹底出現危險。
  • 最後1個投降的日本兵,他在孤島打了30年遊擊,他的結局怎樣?
    他是誰,他為什麼會如此瘋狂地1個人打了30年遊擊戰?他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01 臨別之際,母親給了他一把短刀1922年3月19日,日本和歌山縣海南市的小野田家出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小野田寬郎。
  • 沒有一個日本鬼子,能逃過中國電視劇的毒打
    繼承他衣缽的,是《鐵血使命》裡被日本兵窮追不捨的四朵金花。她們在關鍵時刻,按下了車上控制面板裡的按鈕——打鬼子還需自身硬!眾所周知,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不能只靠裝備,還得修煉內力。巧了,抗日神劇裡的眾主角都擁有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的本領。就像《敵後便衣隊傳奇》裡選拔出的都是武術奇才一樣,我國的抗日劇幾乎就是江湖異能人士大全。要是沒點冠絕吉尼斯紀錄的絕技,都不好意思去打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