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兵47年,被接回日本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2020-12-27 大國將令視頻

中國近代以來,爆發過讓所有中國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戰爭那就是抗日戰爭。至今為止依舊有很多影視劇再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為背景拍攝故事。可見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不過,好在歷時14年的抗日戰爭最終我們取得了勝利,這場勝利不僅標誌著中國戰勝了日本,更是代表中國華民崛起的開端。但大家要知道,這樣的成果都是無數中華兒女用生命換來的。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在我國製造了太多的「罪惡」,雖然最後日本投降,但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傷痛並不會癒合。戰爭結束後,無數人對日本人都是恨之入骨。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位河南老農收留了一名日本兵47年,日本兵被接回日本後,是怎樣對待老農一家的?

這位河南老農名叫孫邦俊,就是當地縣城中的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日本投降後,還多日本軍人有傷在身就被遺留在了中國。某一天孫邦俊和妻子在街上遇到一個乞丐,兩人也沒多想,哪知道這個乞丐一直跟著孫邦俊夫婦。

這個乞丐名叫石田東四郎,到家後的孫邦俊看著乞丐受傷了,相當可憐,頓時就不忍把這乞丐趕出家。後來孫邦俊知道了這個乞丐是日軍留在中國的殘兵,內心也有過糾結,但是善意還是戰勝了邪惡,他決定收養這個日本兵。

一開始的時候孫邦俊還是把這個日本兵隱藏得很好的,但是時間一長,還是被村民發現了。在知道孫邦俊家裡有一個日本兵之後,很多村民都要求孫邦俊殺掉日本兵以此洩憤。但是孫邦俊不同意。時間一長,村民 也漸漸適應了石田東四郎的存在,孫邦俊一家供養石田東四郎維持了47年的時間,他們早就親如一家了。

後來孫邦俊因病去世,其兒子依舊沒放棄石田東四郎,同樣對其照顧有加。後來中日兩國關係好轉,日本交流團來到中國,石田東四郎也藉此機會回到了日本。

石田東四郎回到日本後,一直想要感謝孫家人這47年來對自己的照顧,於是提出了贈與孫家人一筆資金改善生活,不過被拒絕了。後來石田東四郎出資在當地修了一座「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園」,以此來感謝孫家人。

戰爭是殘酷的,日本兵給中國人的印象是「殘暴」的,但實則上不同國家的軍人因陣營不同,很多事非自己所能控制。很多軍人天性都是善良的,就像石田東四郎,也許他殺害過中國人,但是他依舊懂得感恩,沒有泯滅人性。

孫邦俊收留這位日本兵的事件後來被當做中日友好關係的典範,如今中日關係正常化,很多中國人都願意去日本旅遊,而日本人對中國人也都是很客氣,希望這樣的關係可以持續下去,當年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相關焦點

  • 河南老農收留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回國後,如何對待他?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件發生在河南老農身上以德報怨的事。石田東四郎流落河南村莊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我國國土上燒傷搶掠,不僅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且還讓我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很多人因為日本人的侵華戰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因此對日本人恨之入骨。如果用嶽飛《滿江紅》中的話來說就是:「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日本人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永遠無法撫平。
  • 老農可憐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後老農兒子去了日本,有啥待遇
    老農可憐日本傷兵,養在家中,47年後老農兒子去了日本,有啥待遇抗日戰爭即使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依然牢牢的記在我國人民的心中。
  • 日本戰敗後傷兵被棄,河南老農收留照料47年,日本兵如何報答的?
    中國近代歷經過非常多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最令人難以忘記的就是抗日戰爭,當時日本對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給中華兒女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傷害。為了將侵略者趕出中國,無數優秀的英雄兒女拿起了手中的武器。雖說當時我軍的武器裝備相當落後,但是我軍依舊以非常頑強的意志將侵略者趕出了中國。
  • 河南老農收養鬼子,祖孫養他47年,回日本後他竟如此報答
    日本戰敗投降後,日軍戰俘全都被遣送回國,日本部隊也紛紛撤兵,但是一些重傷兵卻被日軍毫不猶豫地拋棄了,日本戰後經濟崩潰,對於他們來說這些傷兵是國家的負擔,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救治,就將這些傷兵隨便拋棄在路邊,其中一個傷兵被河南的老農帶回家救治,祖孫三代養了他47年。
  • 河南農民收留日本兵47年,傷兵回日本後,是怎樣報答農民一家?
    不過,日本對中國的侵華歷史卻令人難以忘記。日本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但善良的中國人在看需要幫助的日本人時,也果斷地向其伸出援手。一位河南農民就曾收留了一位日本兵長達47年。當這位傷兵回到日本後,又是怎樣報答農民一家的?日本帝國主義所發動的侵華戰爭,令中華兒女死傷無數,讓我們的祖國滿目瘡痍。
  • 河南老農收養一日本兵47年,賣牛為他治病,回國後日本兵卻這樣報答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故事是一個戰爭背後的愛情故事,一個被自己的國家遺棄的日本士兵被自己的軍隊拋棄了,我想如果是我們的八路軍士兵,他們不會把自己的隊友拋在身後,今天我們要講一個河南農村老人伸出援手給日本士兵的故事
  • 河南老人一家三代,收養日本傷兵47年,日本兵報答他們家了嗎?
    中國人看到這個數字都巴不得侵華的日本兵多死點,根本就不會去救他,但河南有一個家庭看在生命的份上救了一個日本傷病,這個日本傷病在他家經歷了三代人才被接回日本,最後他回報那個河南家庭了嗎?1945年日本戰敗,在華的一切日本兵都要捲鋪蓋離開中國,但不是所有日本兵都及時離開中國,有一些傷病行動不便沒能離開,仍然滯留在中國,那些滯留在中國的日本兵徹底換了一副面孔,日本投降前還對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耀武揚威,投降後都躲著不敢見人,怕中國老百姓報復他們。
  • 日本傷兵遭遺棄,河南一家收留照顧他47年,他卻用這種方式報答
    當戰爭進行到尾期的時候,很多駐紮在我國的日本人在聽到日本戰敗的消息後,都紛紛逃竄回日本,但在中間也有一些日本人因為被遺棄或者其他原因而選擇留在了中國,其中有一名日本傷兵就是被遺棄在中國,被河南的一個農民收留,並且悉心照顧了47年。在他找到家人以後,卻選擇了令人唏噓不已的方式報恩。
  •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在戰爭期間,有很多日本軍官的軍刀都遺留在了戰場上,而今天要講的證據就是其中的一把軍刀。當戰爭結束之後這把軍刀被曝光出來,日本人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曾花高價想要回收這把軍刀,但是卻遭到了拒絕。
  • 被日軍拋棄的日本兵,後被河南一老農照顧47年,他是如何報答的?
    當日本兵拿到之後,狼吞虎咽,孫邦俊夫婦離開時,這位日本兵就跟著他們,一直到了家,孫邦俊是個善良的老人,戰爭已經結束,這位日本兵也許也被遺棄了,孫邦俊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收養這位日本兵,也算是結了一段善緣,不一會兒,這位日本兵家裡又收養了一位日本兵,消息傳到十裡八鄉。
  • 日本傷兵落難中國,河南老農民照顧47年,回國後他如何報答恩人?
    按道理來說,中國14年的抗日戰爭應該讓當時的中國人對日本人深惡痛絕才對,但是中華民族是一個善良的民族,所以凡事都有例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當年日本戰敗後傷兵被棄,河南老農收留照料47年,日本兵怎樣報答?
  • 河南老人收留日本傷兵47年,細心照料回國後,日兵如此回報!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害死了很多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戰爭初期,嘗到點好處的日本囂張的稱三個月就拿下中國,但是我國無數的英勇戰士站了出來一同抵禦外敵,他們認為他們可以佔領中國,但不現實。抗日戰爭結束時,小鬼子在我國寸步難行。直到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戰爭才徹底結束,日本一個接一個地被送回日本,但一些殘疾軍人被遺棄到了中國。
  • 河南老農釣到插銅箭的神秘「烏龜」,專家:釣到18億,結局如何?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燦爛而奪目的中華文化,並且在這之中我們有太多的史書典籍和珍貴文物,它們都是我們珍貴的財富,但是我們也知道在近代我們曾經有過一段非常屈辱的歷史,甚至一些史書典籍被損毀,一些珍貴文物外流,現在國外的一些博物館裡依然還展放著我們曾經的珍寶,我們的十二生肖銅首,現在依然有一些不知所蹤,所以我們非常注重文物的保護,為的就是不讓後世子孫某天想要看自家的文物卻要去海外
  • 國軍師長不幸被俘,奪刺刀連挑3個鬼子,犧牲後老農冒死藏其遺體
    有一位國軍的副師長不幸被日軍俘虜,他奪下刺刀連挑了3個鬼子,但還是慘遭敵人的殺害,壯烈犧牲,老農冒死藏起他的遺體。這位將軍的名字叫黃永淮。黃永淮,出生於1902年10月,四川省內江市安嶽縣龍臺鄉人,出生在一戶農民家庭,幼時讀過小學、中學,1926年在族人的資助下,他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成為「天子門生」,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 專家慧眼識珠,兩包煙換老農30萬「菸灰缸」,倒賣後卻分老農6000
    --李鹹用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中國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文化沉澱為我國流傳下無數珍貴文物,它們一經面世,或被國家重點保護或被私人據為己有,殊不知,仍有一大批優質文物雖已「現身」,卻依舊蒙塵,若非獨具慧眼的收藏家伯樂識馬,後果可想而知。
  • 河南農民照顧日本傷兵47年,士兵回國後,報恩方式讓人不禁感慨
    這個可以讓孫邦俊犯愁了,如果不幫他又會於心不忍,但是幫他,這就是日本人啊,戰爭剛剛結束,日本人在我國犯下的罪行還歷久彌新。經過一番糾纏,他還是不忍心,收留了這位日本傷兵。由於他身負重傷,隨時都有可能死於荒野,善良淳樸的他們無計可施。
  • 【聾人新聞】一家3代收養日本聾啞傷兵47年,而電視臺卻利用此事美化日本侵略者
    1946年,一位名叫孫邦俊的老農在村子裡發現了一個重傷致殘的日傷兵。因為當時抗日戰爭剛剛結束,中國的民眾都有親朋好友命喪在日軍的屠殺之下。所以他們對日本人充滿了恨意,尤其對日本軍人,更是恨上加恨。孫邦俊也不例外。於是,孫邦俊在國恨家仇與人性良知在展開了激烈鬥爭,最後終於以寬宏博大之心原諒並收養了這個傷兵。
  • 老農救蛇,用滾燙熱水澆蛇身上,結果老農眼睛一黑險些喪命
    奇聞:老農救蛇,卻用滾燙熱水澆蛇身上,結果老農眼睛一黑險些喪命,具體是為什麼呢?這還是一個老奶奶給我講的故事,故事情節是這樣的:在很多年前一個靠打魚的老農,在河岸上發現了一條奄奄一息的蛇,老農覺得蛇挺可憐的,就將蛇帶回去療傷,傷好後就把蛇放生了,可沒有兩天蛇又跑了回來,老農覺得蛇有靈性,就把蛇養了起來。
  • 一老農的牛被人割了舌頭,包拯:回去把牛殺了,兇手自會前來投案
    明鏡高懸,歷史上有名的清官包拯也是史上出名的辦案高手,999年,包拯出生在了一個官宦家庭,包拯的父親包令儀24歲考中了進士,在京師任職,包拯出生時,包令儀已經39歲。
  • 老農說明年「9屠殺豬,12虎爭肉」,何意?春節豬肉價格如何?
    自打去年生豬和豬肉的價格步入上漲的快車道後,每一天生豬和豬肉價格的漲漲跌跌都會不由自主地帶動起人們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就在這2020年即將和我們揮手說再見,全新的2021年馬上就要和我們朝朝暮暮相伴的時候,有農村老農又生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辛丑年是「9屠殺豬,12虎爭肉」,不知道明年春節的時候這豬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