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仰天大笑的一番婉轉勸說,齊威王因而橫行天下三十六年

2021-01-18 禪淨密實修

顧前不顧後:晉文公受周天子之命,準備與他國會盟,順道想攻打衛國。此時齊景公庶子公子鋤(案:《藝文類聚》作「公子鉏」,齊景公庶子,景公死後,逃於衛。)仰天大笑。晉文公問他為何笑呢?公子鋤說:「臣笑有一鄰人送妻子回娘家,在路上遇見一個採桑的婦女,於是和她交談甚歡。但回頭一看,此時也有人招惹他的妻子。我是笑這個人!」晉文公幡然醒悟,於是停止了攻打計劃,班師回國。晉文公還沒回到晉國,北方的外敵果然就來侵犯了。

盜竊亂賊而不作:晉國因強盜猖獗而苦惱。有一個叫郄雍的人,透過觀察盜賊的眼睛、眉宇間的神色,而得知犯罪的實情。於是晉侯請他觀察竊盜嫌疑犯,千百個中,沒有一個遺漏的。晉侯大為歡喜,告訴晉文子(即晉大夫趙武)說︰「我得到一個人,全國的強盜就能一網打盡,無須很多人手!」文子說︰「國君單靠一人偵察,而找出盜賊,盜賊不但除不盡,而且郄雍必定不得好死!」沒多久,盜賊們群集謀商說︰「我們所窮於應付的,只是郄雍一人啊!」對於是群盜把他謀害了。晉侯聽到後大驚,立刻召見文子,告訴他說︰「果然如你所說,郄雍被殺了!該用什麼方法來緝捕盜賊呢?」

文子說︰「周朝有句諺語說︰『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能明察深淵的遊魚者,是不吉祥的;有智慧觀測他人隱私者,會招來災殃。國君想要沒有盜賊,不如任用賢人,推行教化工作,使上行下效,人民有羞恥心,怎還有心行竊呢?」於是晉侯任用治世能臣隨會大夫,主持政務。不多久,盜匪們都逃到秦國去了。

在優孟以後二百多年,秦國有位優旃,他是秦國的歌伎伶人,擅長說笑話,而且都能合乎大道正理。秦始皇有次設酒宴而遇上下雨,殿階下執楯的侍衛淋雨受寒,優旃看了憐憫,就問他們想要休息麼?衛士們都非常希望。優旃就教他們在聽到呼喚時,要很快地答應。過了一會兒,宮殿上向秦始皇敬酒呼萬歲。優旃靠著欄竿大喊衛士,衛士立即回應,優旃說:「你們長得高大有什麼好處?只能站著淋雨;我雖矮小,卻有幸在這裡休息。」於是秦始皇準許衛士減半值班,換班輪替。

秦始皇曾經計議要擴大林園畜獵的園區,東到函谷關,西到雍縣和陳倉縣。優旃說:「好啊!多養些禽獸在裡面,敵人從東面來侵犯,讓麋鹿以角牴觸,即足以應敵。」秦始皇聽懂優旃戲謔的話,明白喜好養畜打獵足以誤國,因此停止擴大園區。優旃此處亦從反面勸諫。明代劉伯溫《鬱離子待士》所述相似,寫盼子「正言若反」,勸諫齊宣王畜獵享樂不足以治國。宣王領悟其中道理後,於是放禽獸,開沼澤,與民共享;並且禮遇四方的賢士,立盼子為相國。

秦二世即位,想要漆牆。優旃說:「好啊!皇上即使不講,我也一定請求如此做。漆城牆雖然勞民傷財,然而很好啊!城牆漆得平坦,敵人也爬不上來。想要立即完成,塗漆倒是容易,但是難在要有間大房子,遮蓋這漆過的城牆,使它陰乾,而不至於曬得龜裂不平坦。」於是二世皇帝大笑,因他的這番話而不漆城。不久,秦二世被殺,優旃歸順漢朝,幾年後去世。

結語:太史公說:「淳于髡仰天大笑的一番婉轉勸說,齊威王因而橫行天下三十六年。優孟搖頭歌唱,打柴的人因此受到封賞。優旃欄邊大喊,階下衛士得以輪流減半值勤。這豈不也是居功甚大的麼!」可見前面所說「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就是全文宗旨。

相關焦點

  • 滑稽典範:淳于髡用仰天大笑,換來齊威王的橫行天下
    齊威王田氏因齊是戰國時期齊國(田氏齊國)第四代國君,在位三十六年,是戰國時期諸侯國中屈指可數的明君之一。歷史上有「淳于髡仰天大笑,齊威王橫行」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齊威王八年(公元前349年,有爭議),因威王貪圖享樂,幾年不理政務,造成國力衰落,民生凋敝,內憂外患嚴重,正所謂「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
  • 淳于髡以鳥不飛不鳴,譬喻不作為,齊王於是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淳于髡用隱語勸說:「國內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君王宮廷,三年不飛也不鳴叫,大王可知是為什麼?」齊威王說:「這鳥不飛則罷,一飛就直衝雲霄;不鳴則已,一鳴就震驚於人。」於是上朝召集縣令七十二人,獎賞了一個,處死了一個,並重整軍伍出戰。諸侯國震驚,都把原本侵略齊國的土地歸還,聲威強盛了三十六年。這事記在〈田敬仲完世家〉中。
  • 千古辯才淳于髡
    某日,淳于髡也讓齊威王猜了個謎語:「國中有大鳥,落在大王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叫,您說這是什麼鳥?」畢竟是齊威王啊,酒雖然喝迷糊了,心裡卻不糊塗:「這隻鳥啊,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立馬通知各地72個主要負責人,星夜前來匯報工作。為了立威,賞了1個表現好的,殺了1個表現疵毛的。
  • 帶娃學習190——齊國另一位機智善辯的矮個兒智者,成語:仰天大笑、冠纓索絕、杯盤狼藉、樂極則悲
    起因:淳于髡用隱語來勸說:「國內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大王的宮庭裡,三年不飛也不鳴叫,大王可知道這鳥是為什麼?」威王說:「這鳥不飛則罷,一飛就直衝雲天;不鳴叫則罷,一鳴叫就震驚世人。」於是上朝召集各縣令縣長七十二人,獎勵了一個,處死了一個,重振軍威出戰。諸侯國一時震驚,都歸還了侵佔齊國的土地。從此聲威盛行三十六年。
  • 【讀書】趣讀歷史,不可不知的49個史記人物(六)——淳于髡:怎樣給領導提意見
    齊威王於是宣召全國七十二個縣的縣令入朝奏事,賞一個,殺一個,然後出兵向入侵的諸侯宣戰。諸侯一看齊威王這隻大鳥竟然飛起來了,趕緊歸還了齊國的土地。齊威王一鳴驚人,從此橫行了三十六年。         幾年後,楚國發兵攻打齊國。齊威王給淳于髡置辦了一百斤黃金和十輛四匹馬拉的車子,作為禮物,派他去趙國求救兵。
  • 魏惠王如此看重淳于髡,淳于髡為何偏不在魏國做官?
    可在這諸多人才中,淳于髡卻是個例外,別人都是到處推銷自己,深怕諸侯不識貨,這淳于髡卻是魏惠王讓他做相國他也不做,這又是為什麼呢?戰國時期人才輩出,淳于髡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學問有多好,史書沒有詳細記載,但從零零星星的史料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淳于髡絕對是個人傑。
  • 【聽故事學國學】《史 記》 第145期:幽默善辯的淳于髡
    上一期,《史記》佞幸列傳第一篇——鄧通餓死,今天我們學習新的內容:滑稽列傳第一篇——幽默善辯的淳于髡。淳于髡,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雖然相貌不出眾,但卻是一個能言善辯、詼諧幽默的人。 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隱語,又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於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託給卿大夫。齊王身邊近臣都不敢進諫。
  • 成語一鳴驚人,在歷史上到底是指楚莊王,還是指齊威王?
    有的人說講的是楚莊王,有的人卻說是齊威王。那麼,這個故事到底講的是誰呢?在《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個叫淳于髡的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天生一副好嘴,能言善辯,巧舌如簧,數次出使列國,嘴巴上都沒輸過。
  • 齊威王:一個二千多年前的諸侯,何以成為彌久不衰的「政治明星」
    □歷史的記憶齊威王身上,究竟有些什麼吸引人的魅力呢?這恐怕要歸功於史籍記載並廣為流傳的幾個歷史故事。「一鳴驚人」:齊威王即位之初,委政卿大夫,他自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國內不治,諸侯並伐,日子很不好過。
  • 浪子回頭之齊威王
    一、 齊威王就是田和的孫子了。這哥們剛做上齊國老闆後,日子過得那叫一個奢靡,什麼海天盛筵都是小Case,《史記》寫道「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淫樂長夜之飲,這畫面太美,各位讀者自行腦補吧。
  • 齊威王改革:為齊國注入了新的能量,使「齊之強,天下莫能當」
    齊威王改革的背景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威王上任九年間不理政務,但是根據戰國時期出土史料所考,我們可以發現《史記》誤載齊威王早了二十二年,所以齊威王既然沒有即位初九年不理政務,為什麼司馬遷會有這樣的記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