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前不顧後:晉文公受周天子之命,準備與他國會盟,順道想攻打衛國。此時齊景公庶子公子鋤(案:《藝文類聚》作「公子鉏」,齊景公庶子,景公死後,逃於衛。)仰天大笑。晉文公問他為何笑呢?公子鋤說:「臣笑有一鄰人送妻子回娘家,在路上遇見一個採桑的婦女,於是和她交談甚歡。但回頭一看,此時也有人招惹他的妻子。我是笑這個人!」晉文公幡然醒悟,於是停止了攻打計劃,班師回國。晉文公還沒回到晉國,北方的外敵果然就來侵犯了。
盜竊亂賊而不作:晉國因強盜猖獗而苦惱。有一個叫郄雍的人,透過觀察盜賊的眼睛、眉宇間的神色,而得知犯罪的實情。於是晉侯請他觀察竊盜嫌疑犯,千百個中,沒有一個遺漏的。晉侯大為歡喜,告訴晉文子(即晉大夫趙武)說︰「我得到一個人,全國的強盜就能一網打盡,無須很多人手!」文子說︰「國君單靠一人偵察,而找出盜賊,盜賊不但除不盡,而且郄雍必定不得好死!」沒多久,盜賊們群集謀商說︰「我們所窮於應付的,只是郄雍一人啊!」對於是群盜把他謀害了。晉侯聽到後大驚,立刻召見文子,告訴他說︰「果然如你所說,郄雍被殺了!該用什麼方法來緝捕盜賊呢?」
文子說︰「周朝有句諺語說︰『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能明察深淵的遊魚者,是不吉祥的;有智慧觀測他人隱私者,會招來災殃。國君想要沒有盜賊,不如任用賢人,推行教化工作,使上行下效,人民有羞恥心,怎還有心行竊呢?」於是晉侯任用治世能臣隨會大夫,主持政務。不多久,盜匪們都逃到秦國去了。
在優孟以後二百多年,秦國有位優旃,他是秦國的歌伎伶人,擅長說笑話,而且都能合乎大道正理。秦始皇有次設酒宴而遇上下雨,殿階下執楯的侍衛淋雨受寒,優旃看了憐憫,就問他們想要休息麼?衛士們都非常希望。優旃就教他們在聽到呼喚時,要很快地答應。過了一會兒,宮殿上向秦始皇敬酒呼萬歲。優旃靠著欄竿大喊衛士,衛士立即回應,優旃說:「你們長得高大有什麼好處?只能站著淋雨;我雖矮小,卻有幸在這裡休息。」於是秦始皇準許衛士減半值班,換班輪替。
秦始皇曾經計議要擴大林園畜獵的園區,東到函谷關,西到雍縣和陳倉縣。優旃說:「好啊!多養些禽獸在裡面,敵人從東面來侵犯,讓麋鹿以角牴觸,即足以應敵。」秦始皇聽懂優旃戲謔的話,明白喜好養畜打獵足以誤國,因此停止擴大園區。優旃此處亦從反面勸諫。明代劉伯溫《鬱離子待士》所述相似,寫盼子「正言若反」,勸諫齊宣王畜獵享樂不足以治國。宣王領悟其中道理後,於是放禽獸,開沼澤,與民共享;並且禮遇四方的賢士,立盼子為相國。
秦二世即位,想要漆牆。優旃說:「好啊!皇上即使不講,我也一定請求如此做。漆城牆雖然勞民傷財,然而很好啊!城牆漆得平坦,敵人也爬不上來。想要立即完成,塗漆倒是容易,但是難在要有間大房子,遮蓋這漆過的城牆,使它陰乾,而不至於曬得龜裂不平坦。」於是二世皇帝大笑,因他的這番話而不漆城。不久,秦二世被殺,優旃歸順漢朝,幾年後去世。
結語:太史公說:「淳于髡仰天大笑的一番婉轉勸說,齊威王因而橫行天下三十六年。優孟搖頭歌唱,打柴的人因此受到封賞。優旃欄邊大喊,階下衛士得以輪流減半值勤。這豈不也是居功甚大的麼!」可見前面所說「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就是全文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