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趣讀歷史,不可不知的49個史記人物(六)——淳于髡:怎樣給領導提意見

2021-02-07 鐵血神兵行

人物六:





      齊威王這位國君有一項很奇特的愛好:喜歡說隱語。隱語就是有什麼話不直說,非要曲裡拐彎地用比喻的方式說出來。這項愛好給齊國的大臣們出了個難題,人人都得學習隱語,否則國君跟你說話你卻聽不懂,那豈不糟了? 淳于髡因為個子矮,只好入贅做了齊國的倒插門女婿。跟隨齊威王時間久了,說隱語的本事練得比誰都強。 


       齊威王喜歡摟著後宮佳麗們徹夜長飲做愛,白天躲起來睡覺,哪裡有處理朝政的時間?上梁不正下梁歪,百官一看國君帶頭不上班,樂得清閒,也都躲在家裡尋歡作樂。別的諸侯國趁機入侵,搶佔了大片國土。眼看國將不國,又沒有人膽敢給齊威王提意見,淳于髡於是挺身而出,給齊威王來了一段隱語:  

京城出現了一頭大鳥

翩翩落到了大王的牆角

三年不飛也不叫

 大王您說它是只什麼鳥? 


       齊威王一聽不甘落後,也應了一段隱語:


這頭大鳥啊,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齊威王於是宣召全國七十二個縣的縣令入朝奏事,賞一個,殺一個,然後出兵向入侵的諸侯宣戰。諸侯一看齊威王這隻大鳥竟然飛起來了,趕緊歸還了齊國的土地。齊威王一鳴驚人,從此橫行了三十六年。 


        幾年後,楚國發兵攻打齊國。齊威王給淳于髡置辦了一百斤黃金和十輛四匹馬拉的車子,作為禮物,派他去趙國求救兵。臨出發前,淳于髡看到這些禮物,立馬仰天大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笑得系帽子的帶子都崩斷了。齊威王被淳于髡笑得心中直嘀咕,問他:「你是嫌禮物太少嗎?」淳于髡回答說:「不敢。」齊威王又問:「那你笑什麼?」淳于髡強忍住笑聲,回答說:「今天我從東邊過來的時候,看見有個人在田裡祈禱豐收,地上擺放著一隻豬蹄和一杯酒,向天祈禱說:『高地上打下的糧食裝滿篝籠,低田裡打下的糧食裝滿大車;五穀繁茂豐熟,糧食堆滿糧倉。』現在我想起來他祈禱得到的那麼多,可是願意付出的才一隻豬蹄一杯酒,忍不住大笑起來。」 齊威王一聽臉都紅了,趕緊重新置辦禮物,增加到一千鎰黃金,十對白璧,一百輛四匹馬拉的車子。淳于髡這才動身。


        趙王收到這麼昂貴的禮物,大喜,二話不說借給了淳于髡十萬精兵和一千輛戰車。楚國聽到這個消息,連夜退兵而去。齊威王這回心放到了肚子裡,在後宮設宴,犒勞淳于髡。酒酣耳熱,齊威王詢問淳于髡:「你喝多少酒才能喝醉啊?」淳于髡回答:「我喝一鬥就能喝醉,喝一石也能喝醉。」齊威王一聽糊塗了,知道淳于髡肯定又在耍花招,問:「你喝一鬥就醉了,怎麼還能喝一石?你倒是說說看。」淳于髡說:「如果是大王賜酒給我,執法官站在旁邊,御史站在身後,我膽戰心驚,喝酒的時候頭都不敢抬,不過一鬥就喝醉了。如果是父母家裡來了尊貴的客人,我作為晚輩,捲起袖子躬身侍奉客人飲酒,客人一高興賞我幾杯殘酒,舉杯向客人祝壽,也不過兩鬥就喝醉了。如果是多年不見的好朋友,久別重逢,互訴衷腸,大概五六鬥就喝醉了。如果是鄉裡之間的聚會,男男女女雜坐在一起,隨便喝,也沒有時間的限制,再做一些六博、投壺之類的小遊戲,呼朋引伴,握手言歡、眉目傳情都沒人幹涉,哪怕美眉的耳環和髮簪被我動手動腳地碰掉了也不會生氣,這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喝上八鬥也不過才有兩成醉意。天黑下來了,酒也快喝盡興了,把剩下的酒宴合併到一起,男女同席,促膝而坐,醉意朦朧,摟摟抱抱,杯盤狼藉,繼而散席,主人送走了別的客人,獨獨把我留了下來,派一個美眉陪我過夜,這時她已經解開了綾羅短襖的衣襟,身上的香味陣陣,只往我鼻子裡鑽,當此之時,我神魂顛倒,能喝一石酒而不醉。 可見酒喝得太多了就會出亂子,樂極則生悲。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勝極則衰。」 


       說來說去,原來淳于髡還是在諷刺齊威王的長夜之飲。 齊威王這回服了,淳于髡的隱語簡直無處不在,爐火純青。於是齊威王從此後就取消了長夜之飲,封淳于髡為接待外國使節的賓禮官。 


【個性點評】

      《紅樓夢》裡,賈寶玉曾經諷刺過「文死諫,武死戰」:文官拼死進諫,武官拼死作戰;即使沒有任何效果也要拼死留名。淳于髡是一個提意見的高手,他不是直通通地批評國君的過失,而是用別人的幽默故事間接勸說,在古代這叫「諷喻」,是專制社會中下級對上級的典型態度,講究的是溫良恭儉讓,溫柔敦厚而不觸怒統治者。 周總理的工作人員集體來到總理面前,說:「總理,我們要給您提意見!」總理問:「什麼意見?」工作人員氣憤地說:「您太操勞,不注意自己的身體!」這種提意見的技術比淳于髡更高一籌,如今給領導提意見,都要向淳于髡和周總理的工作人員學習。



下期精彩預告






喜歡看的話,掃碼關注我。

每日一讀,史記中不可不知的人物!



上期人物回顧

陳平:富婆是硬道理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千古辯才淳于髡
    濰坊自古出辯才,除了晏子,還有個淳于髡kūn。司馬遷《史記》的《滑gǔ稽列傳》,專門記載了他的事跡。
  • 魏惠王如此看重淳于髡,淳于髡為何偏不在魏國做官?
    可在這諸多人才中,淳于髡卻是個例外,別人都是到處推銷自己,深怕諸侯不識貨,這淳于髡卻是魏惠王讓他做相國他也不做,這又是為什麼呢?戰國時期人才輩出,淳于髡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學問有多好,史書沒有詳細記載,但從零零星星的史料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淳于髡絕對是個人傑。
  • 【讀書】趣讀歷史,不可不知的49個史記人物(三)——伯夷:餓死也不食周粟,幹嗎不出國?
    人物三:      中國史上最為著名的潔行之士,無疑是伯夷和叔齊。
  • 淳于髡以鳥不飛不鳴,譬喻不作為,齊王於是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史記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爭勢利,上下無所凝滯,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傳〉。」可見〈滑稽列傳〉所記載淳于髡、優孟、優旃這一類滑稽人物,不同於流俗,不為自己爭奪勢利,以俳諧有趣的話語,借事託諷,委婉譬喻,藉此啟示正道。
  • 滑稽典範:淳于髡用仰天大笑,換來齊威王的橫行天下
    歷史上有「淳于髡仰天大笑,齊威王橫行」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齊威王八年(公元前349年,有爭議),因威王貪圖享樂,幾年不理政務,造成國力衰落,民生凋敝,內憂外患嚴重,正所謂「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很多諸侯國都像蠶吃桑葉一樣,正在一點一點侵佔齊國土地。而恰在此時,雄心勃勃的楚國宣王熊良夫,趁機派遣大軍逼近齊國邊境,意圖一舉吞併齊國。
  • 【聽故事學國學】《史 記》 第145期:幽默善辯的淳于髡
    上一期,《史記》佞幸列傳第一篇——鄧通餓死,今天我們學習新的內容:滑稽列傳第一篇——幽默善辯的淳于髡。淳于髡用隱語來規勸諷諫齊威王,說:「都城中有隻大鳥,落在了大王的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知道這隻鳥是怎麼一回事嗎?」齊威王說:「這隻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衝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於是就詔令全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全來入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又發兵禦敵,諸侯十分驚恐,都把侵佔的土地歸還齊國。
  • 讀《史記·滑稽列傳》
    滑讀如字,稽音計也。言諧語滑利,其知計疾出,故云滑稽。」檢《滑稽列傳》原文:淳于髡: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優孟:多辯,常以談笑諷諫。優旃: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由此觀之,「滑稽」顯然指「能言善辯」。其次太史公為什麼要撰寫此「類傳」?不流世俗,不爭埶(勢)利,上下無所凝滯,人莫之害,以道之用。
  • 新課標小學必讀書目《史記》,掌握住這200個歷史故事+60個成語...
    立即加入  新學期開學必讀·史記60講  趣講200個歷史人物和60個成語  每天10分鐘,積累作文素材  1000分鐘音頻+圖文永久收聽  談到歷史學科的學習,眾多家長可能一籌莫展!想讓孩子讀《史記》,孩子卻沒興趣。  你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歷史枯燥無趣,不願意讀!  文字緊密晦澀,不想要看!  內容繁多複雜,避而遠之!
  • 西漢時期的中醫大家淳于意,為什麼堅持「六不治」的原則
    司馬遷著《史記》時,刻意為其修書立傳,《史記•倉公傳》記載了淳于意輝煌且高尚的一生。 我們都知道「望聞問切」是中醫看病的四大法寶,淳于意高超的技術讓他在望和切這兩方面的功夫爐火純青。 齊王劉襄(劉邦的孫子,第一代齊王劉肥的兒子)的專職醫生生病了,然後自己給自己開了個方子,服了一些五石散,但是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加劇了。
  • 我讀《史記》——打開文化的「函谷關」
    唯有本紀、世家、列傳中的歷史人物飄飄似氣、栩栩如生;電腦遊戲中的文明古國縱橫四海,交錯八方,共同構築了我童年時代的歷史世界。也許因為遊戲中的發展作戰形成了我最初膚淺幼稚的歷史觀——徵服至上,軍強為王。項羽「學萬人敵」、韓信「戰必勝,攻必取」與最初歷史觀中尚徵崇伐的我不謀而合。此外,司馬遷注入的個人情感和傾向成了我單純淺顯對人進行好壞區分的「理由」。
  •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
    大秦書齋收集各種書籍資料,選取第一手史料典籍和具有權威、基礎性的史學研究成果推薦給各位讀者,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閱讀建立起對於先秦時代歷史背景、社會狀況以及著名人物生平經歷的整體認知,樹立起相對完整和正確的歷史觀,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入詳細的閱讀與思考、做出自己的獨立判斷。
  • 歷史上這些著名的樂極生悲案例:得意時不要嘚瑟,失意時不要失心
    一、《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kūn)諷諫 這個故事很好地闡述了樂極生悲這個成語,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在戰國時代,齊威王剛登基那會兒喜歡飲酒作樂,整日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對此都非常擔心。
  • 成語一鳴驚人,在歷史上到底是指楚莊王,還是指齊威王?
    在《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個叫淳于髡的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天生一副好嘴,能言善辯,巧舌如簧,數次出使列國,嘴巴上都沒輸過。當時齊國的國君齊威王,沉迷酒色,不理國政,將一切交給底下的卿大夫打理。由此導致齊國百官內鬥,朝堂混亂,周邊諸侯乘機侵齊,形勢危急。
  • 六年級作文:讀書之樂樂無窮
    剛開始我是很不喜歡讀書的,脾氣很急躁,甚至有些討厭它,但我的爸爸媽媽卻很喜歡讀書,所以起個雅致的名字來督促和鞭策一下。我們共同的讀書座右銘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他們總告訴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話讓我的耳朵都聽出了繭,最終,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下我還是愛上了讀書。他們對書痴迷的程度讓我很有感觸。
  • 暑假共讀第十一期:緹縈救父 |《中國歷史故事集》,孩子最值得讀的歷史故事
    皇帝被她的孝心感動,不僅赦免了淳于意,還下令修改了一些不合理的法律。(點擊語音即可收聽文章)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開始共讀《中國歷史故事集》的緹縈救父,在共讀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思考以下問題:1、淳于意犯了什麼罪?
  • 《少年讀史記》之帝王之路:一個帝王的欲求——漢武帝的故事
    小道老師特意為大家精心準備了「少年讀史記」歷史故事精講,在接下來的10天每天準時和大家見面~
  • 怎樣讀經典 |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共八卷,分為內篇和外篇兩個部分,內篇六卷即劉向所謂的「義理可法,皆合《六經》之義」者,有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等;外篇二卷即劉向所謂的「復重,文辭頗異」及「頗不合經術,似非晏子言,疑後世辯士所為者」各一篇(《晏子敘錄》)。全書共二百一十五章,各章長者數百字,短者幾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