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和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小雪老師,歡迎來到微課堂家教的國學大講堂!在這裡,我們每天花5分鐘,聽一個故事,學一段國學!
上一期,《史記》佞幸列傳第一篇——鄧通餓死,今天我們學習新的內容:滑稽列傳第一篇——幽默善辯的淳于髡。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
▲ 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聽故事
♦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
♦ 淳于髡是齊國的一個入贅女婿。身高不足七尺,為人滑稽,能言善辯,屢次出使諸侯之國,從未受過屈辱。
淳于髡,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雖然相貌不出眾,但卻是一個能言善辯、詼諧幽默的人。
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隱語,又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於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託給卿大夫。齊王身邊近臣都不敢進諫。淳于髡用隱語來規勸諷諫齊威王,說:「都城中有隻大鳥,落在了大王的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知道這隻鳥是怎麼一回事嗎?」
齊威王說:「這隻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衝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於是就詔令全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全來入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又發兵禦敵,諸侯十分驚恐,都把侵佔的土地歸還齊國。
除了勸諫君王,淳于髡在出使他國的時候,也常常是能夠語出驚人,順利完成自己的任務,是著名的外交家。
有一次,齊王派淳于髡前去楚國進獻黃鵠。但是,不料在前往的途中,那隻黃鵠竟然飛走了,於是,淳于髡就提著一個空籠子前去拜見楚王了。見了楚王,他說:「齊王派我向您進獻黃鵠,在經過河邊的時候,我看見黃鵠乾渴,於心不忍就將它放出喝水,豈料,它竟然趁機飛走了。
看到它飛走了,我就想要刺腹或上吊自殺,但是我擔心我這樣死去了,大家會說大王因為一隻鳥兒導致士人自殺,給大王惹來非議。黃鵠這樣的鳥,相似的很多,我也想過要買一隻來代替原來的,但是,我認為這樣做是對大王的欺騙,不誠實,所以我沒有那樣做。
我也想過要逃到其他國家去,但是,我又不忍心看著齊楚兩國的君主因為我而從此斷絕來往。因此,我就來到大王面前,向大王請罪,請大王治我的罪吧!」楚王聽了淳于髡的一番陳述,心中想齊王竟然有如此忠心之心,也就沒有責罰他,並且還賞賜了他厚禮,這些禮物可是比那隻黃鵠要貴重得多。
淳于髡非常喜歡辯論,就連善辯的孟子他也不放過。有一次,孟子來到了齊國,淳于髡得知後,就前去拜訪。見到孟子以後,他問說:「請問先生,男女授受不親是禮制規定的嗎?」
孟子回答:「淳于先生,禮制中確實規定了男女授受不親。」淳于髡又說:「如果說你的妻子掉進了水中,那麼我作為兄弟,是該救她還是不救呢?」孟子聽了他的話非常生氣,他回答說:「男女授受不親確實是禮制所規定的。可是,救嫂子是個權宜之計。」
淳于髡聽到孟子的回答,譏諷說:「如今,天下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水深火熱,你為何不伸手救助他們呢?」孟子說:「救助天下百姓主要的是授其以道。我妻子掉進水裡僅拉一把就可以了,難道天下百姓要一個個拉一把嗎?」
經過孟子的這樣一說,淳于髡明白了,孟子是聖人,他主要是去教化百姓,而不是凡事親力親為。
—— 近期精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