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抓貓一樣抓住老虎的後脖子,它會變得像貓一樣乖嗎?

2020-12-23 獅虎豹三兄弟

貓是飼養人數最多的寵物之一,相對於熱情的狗,在都市生活的人來說,養一隻貓相對來說會省心多了。養過貓的朋友或許都幹過這麼一件事兒,那就是當我們要把貓移開某個地方的時候,除了會趕走、抱走之外,最常用的就是用手捏住它的後頸皮,然後提起來,會發現:當我們用手抓住貓咪後頸皮的時候,它們仿佛就被點了穴一樣,蜷縮著身體,一動也不動任人們「處置」。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比如當我們帶貓咪去寵物店的時候,寵物醫生們為了讓貓咪乖一點,有時候會用夾子夾住它們的後頸皮,而此時的貓咪就跟被我們提起了一樣,變得十分乖巧,讓接下來的除蟲、打針等事項得以順利進行。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貓咪的後頸上真的有什麼穴位嗎?只要被捏住,就能讓它們喪失所有的行動力?

貓變乖的原理: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

在學術界裡面,貓咪的這種現象其實有一個很專業的詞彙,叫做: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這是一種後天形成的條件反射。

關於條件反射,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時候老師帶我們做過的這麼一個小實驗,用錘子輕輕敲膝蓋處,腿會不自覺地向前踢起來,這其實就是我們身體的條件反射,但是與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不同的是,膝蓋的這種條件反射是先天的,只要是健康的機體,都具備,不需要後天的訓練。

貓本質上是一種獨居的貓科動物,雖然經人們馴化之後許多方面都已經脫離了野生動物的習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卻是依然保留著的。比如挪窩,在這件事情上,家貓依然保留著與野貓一樣的行為。

農村的朋友可能會更常見,當人們發現了貓窩中的幼崽時,過不了幾天,母貓就會將所有的幼崽轉移到新的窩裡面去,在整個轉移的過程,母貓需要移動幼崽,用的就是叼住其後頸皮提起來搬走。

只要是需要移動小貓,母貓基本上都用這種方法,長此以往,小貓們都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即便是長大之後,當它們的後頸皮被捏住的時候,貓咪也會誤以為是像小時候被母貓移動自己一樣,所以它就會蜷縮著身體。

當然,有些小貓可能會沒有那麼乖,當母貓叼住它的時候,它會拼命掙扎,但是這也給它增加掉下去摔傷摔死的風險,所以久而久之,那些「不乖」的個體就漸漸地被淘汰了,能夠健康活下來的,基本上都有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

這招對老虎管用嗎?

我們觀察到,自然界的動物裡面,有許多用這類方法搬運幼崽的動物,那麼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在它們的身上也適用嗎?

事實上只要是採用這類方法搬運幼崽的動物,基本上都會出現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比如說蜜獾、豹子、獅子、老虎等,當然像猴子、豬等採用其他方式搬運幼崽的動物,捏住後頸皮就不會觸發它們出現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了。

曾經我收到過這樣一個問題,說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在老虎中也適用嗎?如果像抓貓一樣抓住老虎的後脖子,它會變得像貓一樣乖嗎?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在原著裡面施耐庵是這樣描述武松打虎過程的:「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

大致意思就是武松左手揪住了老虎的頂花皮(跟後頸皮很近,難免有牽連),騰出右手拼命打,難道說武松之所以能夠制服老虎,是因為恰巧抓住了後頸皮,引發了老虎的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才讓老虎這麼老實被按住?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那樣,只要是出現了此類搬運幼崽方式的動物,都適用,但是有時間限制的,並且與個體的感受有強烈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隨著時間的增加,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反應會減弱,甚至是消失。同時,每個個體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那麼表現出來的結果也存在差異。

大多數貓咪之所以一直保留著這種反應,是因為貓咪即便是長大之後,也有人類來代替母貓做出這種行為,導致它們對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印象深刻,而對於老虎來說,母虎會經常叼著它們走的情況只會在出生後的3個月內,而老虎長大需要2-3年的時間,壽命大約是20-25年,所以長大之後的老虎基本不大可能記住這一感覺,所以自然也就不大可能會出現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了。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學者曾用活頁夾對31隻貓咪進行了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實驗,他將這些貓咪按照年齡段、性別進行分組,然後用活頁夾夾住它們的後頸皮,發現只有67%的個體出現了該現象,而且年齡越小越明顯,那些沒有出現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的貓咪,大多數年齡都偏大,說明這種條件反射的現象會隨著個體年紀的增加而減弱。所以武松打虎的過程,我們只看一個樂呵就行了,都長到吊睛白額虎地步了,這種現象基本也消失了吧。

貓咪實驗

日本神經學家在2013年的時候也做過一個關於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的實驗,實驗者將一組的老鼠後頸局部麻醉,然後捏住後頸提起來,發現麻醉之後的一組相較於正常組來說,出現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的個體較少,而且效果也較弱,說明這種後天形成的條件反射,跟機體的感受強烈掛鈎。所以如何模擬母親叼住幼崽的力道,也是激發這一反應的關鍵因素,太輕可能沒感覺,太重可能會弄疼它們。

老鼠實驗

強直性靜止與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的區別

有時候我們看到電視上、網絡上會出現一些宣稱能夠對動物催眠的人,而且他們的確那樣做了,利用的原理是不是也是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呢?實際上不是的。

我們看到的動物催眠視頻,基本上都是用雞、青蛙、鳥、蜥蜴等等,顯然這些動物不可能捏住它們的後頸肉,催眠者利用的其實是另外一個原理,學術界叫「強直性靜止」,雖然與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有點像,但強直性靜止是與生俱來的,是動物保護自己的一種本能機制

一些動物催眠表演

簡單來說就是當動物受到驚嚇時,會馬上進入一種假死的狀態,用以躲避天敵,這種反應不需要訓練,就如同我們敲擊一下膝蓋,腿就會彈起來一樣。動物催眠者就是利用突然給動物一個驚嚇,導致它們觸發強直性靜止反應,從而達到催眠動物的目的。

這種表演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訓練一下演技,然後找一隻雞,先慢慢晃動它,接著給它來一個突然驚嚇,然後一切行動暫停,這隻雞便雙腳一蹬,就像是真的死亡了一樣,喚醒它的方法也很簡單,輕輕撥動一下即可。

捏住貓咪的後頸皮,產生的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雖然與動物受到驚嚇觸發的強直性靜止現象差不多,表現在外在上面都是讓它們一動不動,但是本質上還是有差別的,總之,前者是後天的遭遇,或者經過訓練所形成的,而後者則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現象。

強直性靜止受個體差異的影響更大,一般來說,越處於食物鏈底端的動物越明顯,越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越不可能產生,這跟它們所處的生態位有關,畢竟像老虎這樣的猛獸,長大之後就沒有天敵了,它自然不需要用到這類反應來自我保護。

人類嬰兒的類似現象

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不僅僅出現在動物之中,在人類的身上也同樣發現了,但不是簡單地捏住我們的後頸,而是有更溫柔的表現形式。可能媽媽們感受更直觀,當嬰兒哭泣的時候,將他們抱起來走動走動,嬰兒可能很快就不哭了,這可能與他們之前習慣了在母親身體裡面聽心跳聲的感覺有關。

當孩子出生之後,他就來到了陌生的環境裡面,會表現出沒有安全感,而當人們抱起他們,貼近心臟,能聽見心跳,這種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所以也可以解釋為人類的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當媽媽們發現「抱起來」這種方法很管用的時候,以後基本上都會採取這種手段來「止哭」,無意中又加深了這種反應。

有些貓咪之所以一直會保持這種現象,其實跟人類有一定的關係,在小的時候被母貓「提」,長大之後人類代替母貓加深了這種反應,所以即便是長大、變成老年貓的時候,這種現象也不會消失。

而有些貓咪卻不會存在這種現象,這類往往於在貓舍購買的貓咪中,因為從小到大,它們基本都沒有被這樣對待過,所以自然也就不會對「捏後頸」這個行為產生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了。

對於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對老虎有沒有用?取決於老虎在小的時候有沒有經常被母虎「咬後頸」搬運過,而且與年齡段有關,如果在老虎小的時候,這種現象可能很普遍,自然就管用,但是當老虎長大之後,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可能就消失了,除非一直有持續這個動作。

(原創用心的作品,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有趣的野生動物知識。)

相關焦點

  • 如果捏住老虎的後頸,它會變得和貓一樣乖嗎?
    如果你家裡養過貓,或許你會在貓的身上找到一個神奇的開關:貓在很小的時候,母貓總會叼起小貓,將它們移動到其它地點,而小貓每次一被母貓叼住,就會從原本的活蹦亂跳瞬間變得安靜下來,如果你觀察得足夠仔細,你就會發現,母貓總會叼住小貓的後頸位置。除了貓咪,同屬貓科動物的老虎後頸上也有類似的開關,可問題就在於,如果捏住老虎的後頸,它會變得和貓一樣乖嗎?
  • 捏住老虎的後頸肉,它會不會像貓一樣變乖?
    有網友在網上提出了一個問題:捏住老虎的後頸肉,它會不會像貓一樣變乖?然後很多網友作出了回應:恩,村裡的飯很好吃,吃飽了現在小科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武松打虎圖玩笑歸玩笑,如果捏住老虎的後頸肉,它會不會像貓一樣變乖?
  • 捏住老虎的後頸肉,老虎會不會像貓那樣乖?
    後頸肉可以說是貓的「死穴」,不管平時多麼桀驁不馴的貓,只要是被捏住後頸肉,它必定是老老實實的,任由你擺布,但是,當你鬆開手後,貓立即會恢復到原始的狀態,此時,你就要自求多福了。那麼,同樣作為貓科動物的老虎,如果被捏住後頸肉,它會不會像貓咪一樣乖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如果捏住老虎的後頸肉,它會不會像貓一樣變乖?
    實際上作為貓科動物來說,它們的後頸肉通常都是非常敏感的部位,無論之前是多麼兇猛,有多麼地反抗,一旦後頸肉被觸摸或者被捏住,基本上都會表現出乖巧的樣子,變得十分溫馴。家裡有飼養貓的朋友們,都有過「擼貓」的經歷,我們只要用手揉捏貓的後頸部位,它們立馬會變得非常安靜,可以任由我們擺布一點也沒有反抗意識。
  • 乘風破浪的姐姐告訴你,貓一樣的女人不如像豹像獅又像虎
    曾經聽過的一句話「貓一樣的女人最迷人」,看了這個節目之後,筆者想說:女人就應該像豹子像獅子一樣活著,才能像這些姐姐一樣瀟灑。它像節目裡的姐姐們一樣美,而且美得多彩多姿。肌肉發達的前軀,修長的後半身和一條長度接近2/3體長的尾巴。豹的體色、底色十分多變,包括深淺不同的奶黃色、灰黃色、土黃色、橙色、茶棕色和深慄棕色;腹部淺,奶白色至亮白色。身體覆蓋著秘籍的緊湊玫瑰型花紋,每個花紋由一簇小黑點圍繞而成,空心且圈圈中心的顏色會比體色稍深。
  • 如果提住老虎的後頸肉,是不是也會變得和貓咪一樣乖?說出來你別不信
    家裡養貓的小夥伴一定都非常清楚,貓身上有一個「開關」,可以瞬間讓淘氣的貓失去活動能力,那就是它的後頸肉。當去寵物店給它洗澡或者打針的時候,需要限制貓的活動。
  • 南韓神顏金明洙,像貓一樣的男朋友
    貓型人、犬型人,或是其他動物型,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它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別人,能找到最合適的相處方法?韓國輕喜劇《快過來》講述狗狗性格的女主跟她的貓系男友發生的奇幻故事。他們會怎麼相處呢?01「不喜歡」貓的女主女主金瑟雅(辛睿恩飾)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像狗一樣的人,一種像貓一樣的人。瑟雅她善良,熱情,開朗好相處。很明顯狗系性格。
  • 學會這些貓語,你的貓也許會像狗狗一樣握手!
    會訓練貓咪的人,往往都能準確理解它們的肢體語言並做出反應,能讀懂貓的感受,需求和願望。如果它感覺心情不錯,尾巴可能會豎立起來,並且尾端會彎曲一點。如果還伴隨著喵喵叫,說明它希望和你一起玩。如果頭偏低或者壓低,可能表明它有更多的消極情緒。02|焦慮和恐懼的表現1.看耳朵的朝向:如果貓咪緊張,恐懼或焦慮,它可能會壓低耳朵,像個小飛機一樣。
  • 為什麼貓在很久之後再見到主人不會像狗一樣激動?
    貓與狗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生物,它們之間的表現不可能相同。如果一隻貓見到主人就快速搖著尾巴,眼巴巴、熱情地望著主人,那還是貓嗎?如果一條狗像貓一樣見到主人後就視而不見地走開,那還是狗嗎?至於為什麼貓在很久之後再見到主人不會像狗一樣激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貓是一種對等型動物,而狗是一種依賴型動物。貓愛你,但貓不會像狗一樣愛你!在已知的研究中發現,狗被人類馴養超過1.4萬年,而貓只有9000年。
  • 像「貓」一樣的女人,讓男人無法抗拒、愛不釋手
    不知你有沒有養過貓,它們可愛聽話、招人喜歡。像「貓」一樣的女人,總讓男人無法抗拒、愛不釋手,而且她們身上,會有這些特質。黏人可愛、溫柔乖巧每個男人都有大男子主義,在追求愛情和經營婚姻的過程中,他們會保持大度、用心呵護,不過同時也希望自己可以徵服另一半。像貓一樣的女人,總是很黏人、很體貼。無論你做什麼,她都會陪在身旁。
  • 印尼女人養了一隻177公斤老虎,就像貓一樣被馴服了
    它可能並不總是狗和貓。因為有時候 這種動物看起來像老虎一樣可怕。可以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 早在2008年,來自瑪琅的27歲的阿卜杜拉·史樂(Abdullah Sholeh)。印度尼西亞 從沒有時間養育的主人那裡收到了一個名為木蘭的3個月大的童子軍
  • 貓咪由於外表長得太像老虎走紅,網友:一看就是惹不起的貓
    大家對於貓咪的印象應該都是可愛,軟綿綿的,對於同屬貓科動物的老虎、豹子就不會這麼想了,見到老虎豹子的我們應該腿都要被嚇軟了!但有些人又特別喜歡老虎豹子的長相,但野生動物又不能飼養,這就出現了一個品種,孟加拉豹貓。
  • 貓為什麼像人一樣站起來?除了好奇,這個原因讓人心酸!
    我們都知道貓是用4隻腳走路的,它經常邁著優雅的步伐向我們款款地走來。不過有的時候貓也會像人一樣站起來,有的貓甚至會一直站著,我覺得很可愛的。但是我很奇怪,貓咪為什麼會站起來呢?一、好奇不管是有沒有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貓是4隻腳走路的動物,他不是跟人一樣會直立行走的。但對於貓來說4隻腳著地的時候,走路或者是跑起來都會達到最快的速度。那在什麼情況下貓會站起來呢?最常見的就是你在貓面前拿著食物逗它的時候,如果你拿著食物在貓的上方晃來晃去,為了吃到它會站起來夠食物的。
  • 我拍了貓屁股後,它竟高潮了.
    俗話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貓作為老虎的近親,可貓的屁股又能摸得?
  • 兩性關係中,像「貓」一樣的女人,最讓男人無法抗拒
    你養過或者見過別人養貓嗎?貓是一種很可愛的生物,萌萌的外表,一叫就足以融化人內心的聲音,毛茸茸的身體讓人忍不住地想要將其摟在懷裡好好地疼愛一番。但是貓也有它自己的特性,它不會因為你對它多好而像小狗那樣對你感激涕零,相反,有時候你呼喚它它都會對你愛答不理,但即便是如此,你仍舊忍不住地想要討它歡心。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明明人是更在意那些能夠給足自己回應的人或者是事情,但是貓只不過是偶爾給予我們熱情。
  • 貓咪不聽話扔一次再撿回來就乖了?貓被拋棄後會經歷什麼?
    之前大喵就總是收到很多小夥伴的私信吐槽,說自己家的貓咪太淘氣,一點都不乖,問大喵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貓咪變得乖一點。其實大喵也在網上看到過很多關於如何讓貓咪變得更乖的「教程」,先不說這些教程的真實性,有一種「訓貓方法」真的是刷新了大喵的三觀!很多人將這種方法稱為「棄貓效應」。
  • 一條狗,天天像貓一樣蹲在櫃頂上,這到底是貓還是狗?
    狗和貓是世界上被人餵養最多的寵物,有很多人家裡不僅養狗,也同時養著貓,雖然狗和貓咪都同樣會給人帶來快樂,但大家知道,「貓有貓路,狗有狗道」,狗和貓的性格、行為與生活習慣是完全不同的,它們都有自己特定的行為方式,一般情況下都是涇渭分明,各不相干。
  • 貓的體型放大50倍,打得過老虎嗎?結果和巨人單挑恐龍一樣
    筆者-小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貓原本是老虎的師傅,老虎在向貓拜師學了一身技能後,就開始囂張起來在森林中胡作為非。
  • 為什麼一捏貓脖子後面的肉,貓就立刻不動了?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人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貓咪頑皮的時候,只要人一捏住它脖子後面的肉,它就會像被點了穴道一樣動彈不得,任人擺布。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不只是貓,其他的哺乳動物也是如此。例如熊貓、兔子、老虎等等這些動物也會出現你這種情況。人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被捏住脖子肉的貓,沒有一點痛苦,一點都不害怕,但就是很安靜。
  • 捏住貓的後頸肉會變乖,假如捏住老虎呢?
    看見有人在提問說,她家裡面養了一隻加菲貓,每次一遇見打鬧,她就去捏住加菲貓的後頸肉,於是這隻貓立馬就安靜了,安安靜靜的任主人擺布。這位網友說,假設和對待貓咪一樣捏住老虎的後頸肉,會發生什麼效果呢?我來簡單地解答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