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陽琛 石英婧 上海報導
「在我們公司的內部,更習慣把2020年稱為中國地產行業的地產科技和地產數位化元年。」近日,在由克而瑞和inPropTech共同主辦的首屆地產科技大會「2020 inPropTech未來地產科技峰會」上,易居企業集團克而瑞執行總裁劉文超如是說道。
易居企業集團克而瑞執行總裁劉文超發布《地產數位化轉型發展報告》
隨著供應浪潮的到來, 地產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發展戰略的重點轉移為「修煉內功」以實現「運營制勝」。但與世界最大企業級軟體解決方案市場美國相比,中國房地產產業鏈軟體解決方案市場滲透率極低。
劉文超告訴記者,正因如此,從2020年開始,各大地產公司在地產科技領域的投入非常巨大,非常多的房企已經投資過億元,遠超過去幾年。同時,今年開始,很多房企原有的信息部門,紛紛變成集團的一級部門。規模也逐步擴大,很多企業該部門人數超過50人。
在劉文超看來,地產數位化、地產科技應用的發展階段共有3個。第一階段是在線化,這個階段通過智能化的辦公系統,使自身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第二階段是數據化,通過企業內部的一些數據標準、集成,形成一個數據流;第三階段是最重要的,業內稱之為數位化或是智能化。
劉文超認為,現階段房地產企業多元化和規模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以致很多外來的公司很難理解房企內部的邏輯,所以房企在地產數位化方面主要採用自我孵化的模式。通過自我孵化,把自身總體的架構邏輯搭通,接著有的企業會採用對外投資,加強房地產企業在這方面的應用。同時還有旭輝等少量公司,採用自身建立一個小團隊,和外部的合作團隊共同開發,這被稱為PMO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房企對於地產科技的關注點並不相同,在具體垂直的場景下,往往會採用外部的專業公司、專業團隊來提升自身的數位化能力。
「大多數房企目前都集中在營銷等具體的業務場景,來實施我們稱之為『煙囪式』的數位化接待。僅有萬科、粵秀、碧桂園等少量房企,在打通整個企業內部的數字基建以及企業內部的數據流、業務流、管理流,形成一些整體的數位化的產品,以支持這些企業未來的進一步多元化管理以及規模的擴大。」劉文超如是說道。
而在物業行業,地產科技的應用仍具有兩極分化的特徵。據劉文超介紹,物企較大程度地落後於房企,這受制於過去物企的發展階段相對來說是落後的。80%的物業集中還在數據化的層面,也就是最基礎的辦公智能化。
「傳統的大型房企,需要未來更快地擴大規模,這不能靠人而要靠數位化來管理,同時這些房企需要採用一種新型的方式來管理多元化業務。」劉文超認為,地產科技、地產數位化的發展,需要對傳統企業進行流程再造和組織重塑。短期難以變現,也需要長期的投入。「這樣的戰略預期,與其本身所存在的一些特點和基因存在矛盾,所以房企對此結構和戰略一直在變化,但我相信未來這個障礙會逐漸地磨合併消除。」
(編輯:石英婧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