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共情,輕鬆破解親密關係,夫妻恩愛

2020-12-22 麋鹿婚姻心理

伴侶之間相處,通常會遇到以下問題 :

你向伴侶傾訴自己的感受時,TA無法正確領會你的意思;

你想得到安慰時,TA卻無情地潑你冷水,揭你傷疤;

你希望進一步拉進兩人的關係時,TA總是不耐煩地擺擺手,「別來煩我」。

通過麋鹿這麼多年婚姻、家庭心理諮詢案例分析發現,來訪者們真正在意的是當自己內心痛苦、脆弱、或者壓力很大的時候,伴侶能不能理解自己,能不能與自己產生共情?

什麼叫共情呢?

你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共情就是同理心,就是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能力。

「感同身受」就是最好的共情。

比如一個人悲傷難過時,需要的其實不是安慰,Ta想要的是你能站在Ta的角度考慮問題,你能想Ta所想,感受到他所感受的。

在親密關係中產生共情後,你會覺得和TA在一起如沐春風,對方也能感受到TA自己是真正被你關心、被愛著的。

會共情的人不僅僅是一個優質好的愛人,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父母,當孩子還小,心智還不夠健全的時候,並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很多情況下只能通過哭聲、表情、動作表達自己,而具備共情能力強的人便可以通過孩子的這些表達感受到孩子的內心情緒和需要,從而更好的滿足孩子的這些內心需要。

在婚姻中與一個不懂共情的伴侶相處,是有多痛苦,是有多絕望?

我從來訪者那裡聽到很多這樣的絕望。

比如:女人剖腹產後,刀口還沒長好,身體還比較虛弱,婆婆不願意幫忙熬夜帶孩子,只好自己帶著刀口的疼痛自己來抱孩子,哄孩子,夜裡孩子哭了餓了,旁邊的丈夫睡的呼嚕震天響,叫醒他想讓他幫忙哄下孩子,他還會不耐煩的你:「真是矯情,連個孩子都帶不好。」然後就抱著被子去別的房間睡覺去了。

比如:男人努力了很久的成果,競爭了好久的職位,卻被小王潛規則給拿下了,心裡很不舒服,回家後妻子說這事,妻子卻說:「誰讓你沒他有手腕有能力,沒本事不就被人欺負嘛。」妻子再次給了他一通打擊。

處在這樣婚姻中的男女,沒法在關係中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長期以往,要麼發生婚外情,到外面去尋求情感的理解和滿足,要麼就是忍受不了,選擇離婚,結束婚姻關係。

每一對伴侶都期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與自己心心相印,同心同德。

不會共情的伴侶,常常會給你一種感覺,TA不懂你,TA不愛你,TA不在意和關心你。有的人甚至給你一種感覺,TA是一個情感冷漠的人,和TA在一起,你的痛苦和悲傷,在TA看來跟自己無關,你為生活拼命努力時,TA只是在旁邊袖手旁觀。

你常會「心灰意冷」,常會覺得生命中只有「自己獨行」,孤寂心冷。

生過孩子的女性都知道那時候的壓抑感,我曾親眼見過一鄰居姐姐產後含著眼淚向他的丈夫哭訴她的壓抑和勞累,而站在她面前的丈夫竟無動於衷,只是衝衝的說了一句:我媽那時候帶我們好幾個也沒你那麼多事,怎麼那麼矯情,別人家的媳婦怎麼都不像你這樣,煩死了。

這樣的丈夫通常是情感隔離或者麻木得很厲害的人。他們感受不到,也理解不了,別人和自己當下的情緒,他們對別人的痛苦無法感同身受,更不可能同情和憐憫。

人在尋找伴侶的時候,在財富、智商、情商的能力之外,應該加上一個共情力的勘查。

你得找一個能探查你情緒的人,能設身處地的人,能將心比心的人,一個醒著的人,才有可能和他悲喜與共,榮辱與共,在時時處處和他共鳴共振,觸摸到真實的生命。你快要痛死在醫院的時候,他才可能積極地回應你的痛苦,積極地做點什麼。」

那在婚姻裡面,怎樣成為一個共情能力強的人呢?

1、接納對方的負面情緒。

當伴侶表達Ta的負面情緒時,作為接收方我們如何做才比較好呢?

在婚姻和家庭裡面,我們反而要學會看懂伴侶的心情和情緒,需要的是對伴侶情緒的感同身受,需要的是去接納這個情緒,允許TA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逃避TA的情緒,也不是去批判TA,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和欠缺的。

眾多案例顯示很多女性在婚姻裡與伴侶相處,當和伴侶溝通部分問題的時候,面對的老公只會來一句::「你又來了。」「你是不是有毛病啊?」

這樣的相處狀態很糟糕,彼此相處很痛苦,女人覺得自己的情緒不僅不被接納,還被定義為「毛病」「問題」,遭到了指責和攻擊。

男人面對你的情緒他接不住,也沒有解決辦法,很煩躁。他要麼感到無助無力,要麼把對方的這個情緒視為對他的侵擾、攻擊,於是他就攻擊回來。

這樣的情況,建議女人還是來做心理諮詢,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慢慢再回去教老公處理情緒。

2、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然後描述出對方內心的感受,描述得越精準到位,對方就越感覺被你共情到了。

那怎麼做才能共情到別人呢?先接納對方的負面情緒,然後將自己代入對方,用自己的話描述出對方的情緒。

如,妻子悶悶不樂的對你說:「老公,媽還是老習慣燒的菜口味好重啊。」。你就可以回她:「老婆,我也這麼覺得,我悄悄帶你下館子去。」

這個共情的回答,會讓你的妻子心情很快好起來,因為她覺得你懂她,誰不喜歡一個有共情能力的人呢。

當我們能夠精準表達出對方心中的情緒時,就是在幫助對方處理情緒,就像剝洋蔥,說中一個情緒,就剝下一片洋蔥。當所有內心的情緒都通過語言的方式描述和表達出來,情緒的洋蔥也被從心中剝除,就像流水流過身體,情緒走了,人就會變得平靜,這時解決問題就變得容易許多。

共情可以說是伴侶關係的助推器。共情是解決一切矛盾、衝突與危機的核心。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共情的能力,但共情卻並不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而是需要精心培養和持續關注的。如果自己無法做到,可通過麋鹿婚姻心理來學習,掌握表達共情的方法。

所謂夫妻,休戚與共。願你在親密關係中,做一個會共情的伴侶,因為彼此牽手,所以可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快樂著你的快樂。

相關焦點

  • 中年夫妻的「假性親密關係」:在外人眼中很恩愛,私下裡是陌生人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中年夫妻卻是處於一種假性親密關係當中,而這種假性親密關係指的是「夫妻在情感裡面處於很淺層的狀態,並且沒有任何改變的意識」,這對於婚姻來說是很不利的。  其實夫妻之間之所以會出現假性親密關係,一半是因為彼此情感和性格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於忽視和不重視,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出現假性親密關係,必須要採取合適的方法來解決。
  • 哈巴公開課|怎樣擁有真摯持久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的系列暢銷書作者克裡斯多福·孟,也曾說過:「但凡是人,幾乎就不可能沒有親密關係的煩惱。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因此,《親密關係》系列暢銷書作者,也是哈巴方法的創始人和哈巴冥想的總設計師——克裡斯多福·孟,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9月26日特推出公開課,將為在關係中敏感脆弱,並想破解關係中問題癥結的人帶來新的見解與希望。
  • 《幸福三重奏》熱播,鏡頭下夫妻的親密關係能信麼?
    近日,親密關係實景觀察節目《幸福三重奏》開播,和其他此類型的綜藝節目不同,《幸福三重奏》號稱最有煙火氣的綜藝節目,請到的三對明星夫婦也是各有特點,製作方只是把鏡頭架在三對明星夫妻生活的地方,真實的記錄下這三對夫妻的點點滴滴,這些點點滴滴是他們最自然的狀態。
  • 夫妻關係感情不合,學會這3個小技巧,可經營好彼此關係
    其實大可不必,夫妻關係需要經營,首先就得承認他的不容易,因為這比對他好要強得多。做錯的事及時鄭重地向她道歉,保證以後會注意,她一定會對你另眼相看,因為她在你的行動中感受到了存在和認可。可是如此枯燥的夫妻關係真的會有激情嗎? 2、感恩對方的付出,舊帳揭過 有人說夫妻之間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迫於生活確實很忙碌,疲於應付工作上的事,還要處理夫妻矛盾,常常吵架了就是翻舊帳,然後冷戰幾天,鬧得厲害會回娘家、分居。
  • 共情能力決定人際關係的好壞,如何具備共情能力,請從這五步做起
    共情能力弱的人,大都人際關係不好,因為他無法真誠面對他人,更無法和別人建立友好的相處,很容易形成自我偏激的性格。事實上,心理學發現,每個人的天性中都有移情能力,你可以有意識讓它展示出來,技巧性地使用它,加強它。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我們可以學會這幾個步驟。
  • 真正恩愛的夫妻,才會這樣稱呼對方!
    結婚之後,真正恩愛的夫妻,才會這樣稱呼對方。兩個人已經把愛融入到了稱呼裡,生活裡處處都是甜言蜜語,就算只是站在一起,都很幸福!一、老公、老婆真正恩愛的夫妻,結婚之後就會立即改口,女人會叫男人老公,男人也會叫女人老婆。即使在外人面前,兩個人也會這樣互相稱呼,關係非常的好,相處得也很幸福。結婚幾年之後,如果兩個人還能這麼稱呼對方,就說明你們之間的感情真的很牢固、很恩愛。
  • 《親密關係》讓愛意在生活裡流動
    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我更喜歡將「永恆」二字劃掉,永恆這個詞太長久。尋找自我,才是關鍵。克里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讀起來不枯燥,有趣的舉例,穿插著各種優秀的名言以及引用優秀作者的概念,再加入他本人的分析,讓人讀起來輕鬆舒暢。
  • 沙溢至今還和前妻保持親密聯繫,網友:翻車了吧夫妻恩愛是假?
    沙溢和胡可是娛樂圈裡非常恩愛的一對夫妻,兩人結婚多年,一直過著溫馨而又甜蜜的日子,沙溢負責賺錢養家,胡可更願意花時間經營家庭,不過,最近沙溢卻在胡可面前和前妻打電話,親密地聊起天,竟讓網友直呼他們翻車了
  • 愛的潤滑劑:四個步驟,助你練成共情高手
    不管是夫妻,還是在戀人相處的過程中,總會有吵架的時候,其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不理解我」。這句話的背後,是兩個字:共情。三、四步練成共情高手不管是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亦或者是與家人朋友的相處之中,我們都需要有共情的能力。那麼,怎樣才能培養訓練自己的共情能力?
  • 談天社第1期回放丨後疫情時代,如何恢復你的親密關係
    關係和好和醫治大使、婚戀培訓師斯多勇牧師和妻子陳精苗女士 作為特約嘉賓,分享話題「後疫情時代,如何恢復你的親密關係?」。這對結婚20多年的夫妻從五點與大家分享了親密關係保持恩愛的秘訣:1,沒有後門只有天梯:結婚之後不要總想著離婚,要把這個門封上,要用真理來生活。
  • 從月亮星座看親密關係的發展
    更有人說,即使再相愛的夫妻,一生中也有一百次想要離婚的念頭,和五十次想要掐死對方的衝動。其實在星盤中太陽星座僅僅是比較表層的互動,真正內心的碰撞、長期相處我們還得看月亮星座,月亮星座代表了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需求。
  • 從兩性關係,揭開家庭親密關係底色
    疫情期間,夫妻關係也成了社會的一大問題。各地民政局在疫情後顯示,登記離婚的人上升了。夫妻之間的微妙關係,似乎也帶給了大家新的思考。目前,關於「無性婚姻」的定義:正常夫妻一年內性生活少於10次,也就是差不多少於一月一次,就算無性婚姻。最新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有超過1/4的家庭,困守在痛苦、焦灼、不安、性壓抑的「無性狀態」,且數據逐年遞增。所以,我們需要從「性」的背後,讀懂「親密關係底色」。
  • 異性朋友間的親密關係,可以高於夫妻或愛人之間的親密程度?
    一:關於異性朋友之間的友誼與親密關係談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弄明白,異性之前能成為朋友靠的是什麼。無非靠的是這麼三點:1、異性之間本能的性別吸引,美國曾有個團體做過一個調查,是什麼吸引了你想跟TA成為朋友?
  • 莫讓《婚姻故事》淪落為離婚故事:夫妻應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婚姻故事》導演鮑姆巴赫繼《魷魚與鯨》後又一部取材於自己真實故事的電影,不僅僅影射了自己的婚姻,更著重表達婚姻中的夫妻應該如何「經營」親密關係?一、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婚姻不意為從屬,親密關係不是交換和控制夫妻存在內在聯繫,但夫與妻卻仍是彼此獨立的個體,不應是附屬品。
  • 無論是夫妻還是情人,恩愛時,有四個稱呼,對方聽了會「心痒痒」,聰明人要學會
    無論是夫妻還是情人,恩愛時,有四個稱呼,對方聽了會「心痒痒」,聰明人要學會在愛情中,女人最喜歡聽的就是甜言蜜語
  • 夫妻之間可以親密到什麼程度?四個維度幫你看清親密關係的本質
    肢體與肢體的交流與互動,零距離的親密範圍,是夫妻關係中專屬併合法的相處方式之一。所以,要論夫妻間的身體親密程度,是任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距離都無法比擬的。但是,身體親密度並不能完全證明夫妻感情的好與不好。
  • 如何在親密關係中更好地成長?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看到那麼多家庭的爭吵,那麼多貌合神離的夫妻,甚至那對年過半百的當當網掌門人,至今依然在離婚的路上彼此互撕。似乎在這些人的身上,親密關係就像一碗慢性毒藥,不停地折磨彼此。究竟是什麼東西在威脅人們的親密關係?我們又如何在親密關係中獲得成長呢?在《在親密關係中成長》這本書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 以愛情三角理論建立親密關係,用四階段法及XYZ法維持親密關係
    每個人生下來就會在一個關係網中,關係網把我們同這個世界關聯起來,其中有一種關係顯得十分特殊,就是親密關係,那麼什麼是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人類原始的本能欲望之一,體現了人類歸屬和愛的需求,它不同於泛泛之交,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它的特殊性表現在親密二字。
  • 從章子怡嫁給三婚汪峰,破解和諧夫妻的相處之道
    可是五年來,他們恩愛如初,婚後生下了一雙兒女,章子怡作為繼母,與汪峰之前的女兒小蘋果也相處融洽。如今,兩人已經成為公眾羨慕的一對夫妻。今天,本文就從他們二人的婚姻著手,分析破解婚姻中夫妻相處之道以及如何處理再婚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
  • 楊紫馬天宇吵架重歸於好:學會這個技能,連吵架都變得不再可怕
    婚戀關係裡,兩人關係再親密,都會有吵架的時候。吵架的時候酣暢淋漓,吵過之後,有的更加恩愛,有的卻各安天涯。「吵不散」的秘訣是什麼呢?是共情。共情,是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最先提出,也稱為神入、同理心等,指的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