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創全球第一,中國水陸兩棲飛機問世了,自主研發技術誕生!

2020-12-28 辛語動漫

中國的發展速度早已讓世界驚嘆不已,短短幾十年,中國從一窮二白到如今的繁榮強大,中國是靠著自己一步一步摸索過來的。由此足以見得中國的科技潛力巨大。眾所周知,中國的殲-20成功超越美國,領先全球!殲-20無論是配置還是性能都讓外國震驚不已,獲得了高度的稱讚,然而中國沒過多久,中國又一款新機領先全球!

這款新機便是全球噸位最大的、中國獨自設計研發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AG600性能超強,航程遠,速度快,且水陸兩棲的特點讓它適應各種環境的工作,不僅如此,該款新機工作效率極高,據專家透露,AG600一次可以救50人,由此可見這對我國救援工作的進行很有幫助。AG600一問世,俄羅斯便驚嘆不可思議,可見該款飛機的設計性能確實十分先進優秀的。

其實不止殲-20,也不止AG600,諸如石墨烯、量子計算機、5G等技術中國也是領先全球的,毫無疑問,它們的存在是對中國科技最好的證明。看著這一項項優秀的成果,我們為之歡呼雀躍的同時,更不能忘了背後默默付出的科學家們。中國科技起步的時候,國內人才缺乏,經濟落後,國外更是層層的技術封鎖,每一次的進步,都是科學家們自己整夜整夜苦苦思索,是不分晝夜反反覆覆實驗得來的。

當今國際競爭異常激烈,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今我們在某一方面領先全球,或許明天就有另一項技術被超越也不是沒可能,我們應當居安思危,秉承先輩能謙遜踏實、刻苦努力的精神,將中國的科技推向更高層次發展!

相關焦點

  • 維京飛機公司收購龐巴迪水陸兩棲飛機項目
    這批飛機型號包括CL-415飛機及其改進版飛機、CL215飛機及增強型CL215T飛機。眾所周知,龐巴迪CL-415飛機可以說是水陸兩用飛機行業中的標杆,也是全球範圍內執行森林消防任務的主力軍。這款飛機的設計和製造歷史可以追溯到50年前,這也是西方世界第一架專門為消防滅火而設計的飛機。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二〇一八 創新中國加速度
    中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新華社發) 他說:「這一年,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北鬥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在此,我要向每一位科學家、每一位工程師、每一位『大國工匠』、每一位建設者和參與者致敬!」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水陸兩棲坦克簡史 | 造型獵奇,腦洞奇大,論速度中國已佔第一
    望水而嘆兩棲坦克問世其實早在20世紀20年代,歐洲國家就已開始嘗試研製水陸兩用的兩棲坦克。其中英國的「卡登·洛伊德」M1931型兩棲坦克,稱得上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化的兩棲坦克。而各國之中,對水陸兩棲坦克發展最為熱衷的便是蘇聯。其產品便是50年代出現的,兩棲坦克的一代經典之作:PT-76型水陸兩棲坦克。
  • 中國最大兩棲飛機到底有多牛 4小時可至曾母暗沙
    【環球網軍事7月25日報導 環球時報赴珠海特派記者 馬俊】「航程覆蓋南海」「可為島礁提供補給」「20秒內可汲水12噸參與滅火」……隨著全球在研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於23日在廣東珠海總裝下線,這種「像船一樣的飛機」也在網上火了起來。世界第一架水上飛機問世距今已有百年,AG600的出現,帶來了什麼樣的不同呢?它的未來道路又會如何?
  • 無錫將量產飛機了 全球首架通勤類全複合材料兩棲飛機衝上雲霄
    這是一架能上天能入水的「中德混血」飛機,由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研發製造。18日德國時間15點40分,海星飛機SN1003架於德國普法芬霍芬機場飛行成功,飛行時長40分鐘。該飛機設計生產歷時6年,為全球首架通勤類的全複合材料水陸兩棲飛機,30餘名無錫工程師參與研發,將在無錫實現量產。
  • 智造頭條 | 假期一片漲聲,股市開門紅穩了;首架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已完成多次飛行試驗
    2021年春節檔期內總票房破70億元,遠超2019春節檔59.05億元的總票房數據,再次刷新了中國影史檔期紀錄。這對院線板塊和影視製作板塊形成較大利好支撐,也說明了國內強大的消費市場潛力。農曆除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引發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兩國元首都認為,本次通話將向世界釋放積極信號,雙方同意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保持密切聯繫。
  • 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 開啟中國首條水陸兩棲遊之旅
    華聲在線12月25日訊(記者 李向)亦車亦船,既能像巴士一樣在陸地上行駛,又能像船舶一樣在水域中航行的水陸兩棲車你見過嗎?今天上午10點30分,在長沙橘洲沙灘公園,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郭固權宣布,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正式起航。
  • 水陸/陸空兩棲車盤點(全文)
    水陸兩棲車:又名水陸兩棲船、水陸兩用船、水陸兩用車以及水陸兩用艇等,顧名思義,這種車結合了車與船的雙重性能,既能在陸地上正常行駛,也能像船舶一樣在水上自由徜徉,有記錄的水陸兩用車早在1805年便出現了,而水陸兩棲車的廣泛應用是在第一
  • 重大突破,我國又一個大國重器即將量產,實現自主研發設計!
    進入新世紀後,我國研發出了新一代反潛轟炸機。在我國軍事科技不斷發展下,水陸兩棲AG-600問世。這款飛機由中航工業設計研製,是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在4臺國產渦槳發動機的加持下,航程可以達到四千多公裡,續航能力有驚人的十二小時。這是什麼樣的概念,相當於可以橫跨整個西太平洋。也可以全面覆蓋我國南海海域,全方位無死角進行物資補給。
  • 2020年終盤點|這一年,這些突破彰顯中國實力!
    C919大型客機是按照與國際接軌的適航標準和主流市場標準自主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通道幹線客機。據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消息,6架C919試飛飛機分別在上海浦東、西安閻良、山東東營、江西南昌開展試驗試飛,4地並行協同,全面開展失速、動力、性能、操穩、飛控、結冰、高溫、高寒等科目試飛;同時,有兩架地面試驗飛機分別開展靜力試驗、疲勞試驗等工作。
  • 2014年中國航空十大新聞
    11月,在第10屆中國航展期間,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運輸機「鯤鵬」真機、第四代隱身戰鬥機「鶻鷹」首次公開亮相,引起世界矚目。據了解,首都新機場項目本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F,即必須能保障空中巴士A380等四發遠程寬體超大客機起降。9、全球最大的AG600水陸兩棲民用飛機首個大部件下架
  • 世界一流與世界第一:專家詳解國產VN12步兵戰車與VN18兩棲戰車
    高性能的軍事裝備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水平發達與否的重要標誌,正是得益於長期的技術投入,得益於完備的工業體系,中國的軍事裝備工業得以實現從模仿製造到自主創造的轉變,其自主研發的戰車才能都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
  • 中國最大「盾構機」問世,專家:技術領先全球
    故而在這種情況下,此前我國也是傳出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我國最大的盾構機終於問世了。而這款盾構機的問世也意味著我國被卡脖子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盾構機其實是一款專門用來挖掘隧道的設備,在很多建造工程當中都能夠用到它,而最早的時候我國基本上都是用人工來進行隧道挖掘的,這種辦法不但浪費人力,而且還浪費時間。
  • 「萍鄉製造」水陸兩棲觀光車(艇)長沙首航成網紅
    水陸兩棲觀光車(艇)長沙首航吸引遊客圍觀>、羅建華報導:12月25日,湖南長沙橘子洲景區沙灘公園舉行「大美湘江水 幸福長沙城」水陸兩棲車(艇)首航儀式。在首航儀式上展示的「萍鄉製造」水陸兩棲觀光車(艇),以其新穎獨特的水陸觀光方式,創造了文旅消費新場景,成為網紅水陸兩棲觀光車(艇)。  首航儀式上展示的水陸兩棲觀光車(艇)是由江西九牛傳琦遊艇製造有限公司製造的江西首輛水陸兩棲觀光車(艇),公司坐落在萍鄉市蘆溪工業園。
  • 法國率先研發水陸坦克,蘇軍裝備1200輛,日本不甘人後!
    文/滅霸他爸坦克問世之後,一些國家就試圖研發一種能夠在陸地和水裡都能暢通無阻的兩棲坦克,法國和美國率先進行大膽創新,但到頭來成就最大的卻是老毛子和日本。早在沙俄時期,柴可夫斯基就曾設計過一種水陸兩棲坦克,但隨著沙俄完蛋,這個設計也就無疾而終了。
  • 中國純自主研發機器人震撼全球!變形機器人閃耀CES2020
    如何打開一個「世界窗口」,向全球展示中國企業的自信與實力?答案或許是讓中國企業亮相於全球頂尖展會的鎂光燈下。美國當地時間1月7日,備受期待的CES 2020消費電子展(以下簡稱「CES」),正式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大幕。以樂森機器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紛紛亮相,傳遞著民族品牌的自信和實力。
  • 中國超級鋼材誕生!令國產航母永不生鏽腐蝕,全球僅2國掌握技術
    現如今,我國科研人員終於解決了航母鋼的難題,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能夠自主研發航母鋼的國家。之前因為技術的原因,我國在研發航母時,需要對外進口鋼材,但是美俄都拒絕向我國出口,於是我國將這一艱巨的任務交給了鞍鋼集團,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所接到這個艱巨的任務後,21小時一刻不停的投入到研發中,最終獲得成功。那航母鋼為何如此難建造,其原理究竟是什麼呢?
  • 北鬥升空「鯤龍」入海 這一年這些突破彰顯中國實力
    新華社發 張旭東攝7月26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攝11月1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三峽工程日前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圖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啟洩洪深孔洩洪。
  • 去橘子洲坐水陸兩棲車
    三湘都市報12月25日訊(記者 周可)想體驗水路兩棲車?現在起不用去海邊,在橘子洲就能體驗。12月25上午,湖南龍驤集團橘子洲水陸兩棲車(艇)首航式在橘洲沙灘公園舉行,一臺大型兩棲艇和六臺小型兩棲車緩緩駛入湘江,開啟中國首條水陸兩棲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