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已成過去式!中國最大「盾構機」問世,專家:技術領先全球

2020-12-22 麥麥提說遊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文字內容出現了問題,那麼就請大家給出自己的意見和指導,希望能夠在大家的幫助下獲得更多的成長!

近些年我國也算是步入到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當中,在很多領域方面都取得了優秀的成績,而我們也並沒有因此就停下自己的發展腳步,反而變得更加努力了!故而在這種情況下,此前我國也是傳出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我國最大的盾構機終於問世了。

而這款盾構機的問世也意味著我國被卡脖子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盾構機其實是一款專門用來挖掘隧道的設備,在很多建造工程當中都能夠用到它,而最早的時候我國基本上都是用人工來進行隧道挖掘的,這種辦法不但浪費人力,而且還浪費時間。

其實盾構機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被其他國家給研發出來了,例如日本和德國等等,只不過這些國家對於我國的態度並不怎麼友好,在我國進口的時候經常會卡我們的脖子,一臺就需要上億元,這也是搞的我們非常難受。

後來為了讓我們在建造工程的時候更加便捷,我們也是慢慢的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理,最終為此我們也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好在我們還是將其給製造了出來,而且現如今我們還將中國最大的國產盾構機"京華號"給研發成功了。

據悉這臺盾構機長150米,重量高達4300噸,最大開挖直徑能夠達到16.07米,這臺盾構機的誕生也是讓我國再一次成為了世界的焦點,我們的專家更是表示:技術領先全球!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請您先點擊一下下方的「推薦」和「點讚」,歡迎大家留下寶貴的評論,祝大家天天都開心,謝謝您的閱讀!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我國研製最大直徑盾構機下線,從被卡脖子到全球領先
    9月27日報導,我國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刀頭塗裝代表著忠勇義烈的紅色京劇臉譜,在長沙下線。這款重4300噸、長150米,直徑16.07米的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是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中鐵十四局集團聯合研製,也是我國盾構機研製的又一突破! 在盾構機領域,通常把12米及以上直徑的盾構機,稱之為超大直徑盾構機。一般超大直徑盾構機,都是集機械、電氣、液壓、信息、傳感、光學等尖端技術於一體,對設備的可靠性要求極高。
  • 美國專家:當初不該逼迫中國自研盾構機,如今中國壟斷盾構機市場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相比於之前已經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回過頭來看之前的日子,總會覺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我們從以前那個剛剛吃飽穿暖的國家,一躍成為現在這樣的超級大國,不僅經濟領先大部分國家,科技更是享譽全球。
  • 晶片的榜樣「大型盾構機」,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
    我國在這樣的環境下,花了20年時間,突破了層層技術封鎖,並且大量進行技術創新,反奪了3分之2的國際市場,還在這個過程中收購了幾家國際巨頭企業。中國盾構機反敗為勝的傳奇,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 中國又一尖端技術閃亮全球,地位不輸光刻機和晶片,日本徹底認輸
    圖為盾構機 在科技強國戰略的不斷推動下,中國越來越多的技術短板被補齊,並且還誕生了一大堆尖端國產技術,如今中國又一尖端技術亮相全球,地位不輸給光刻機和晶片,就連日本也徹底認輸
  • 中國再創全球第一,中國水陸兩棲飛機問世了,自主研發技術誕生!
    中國的發展速度早已讓世界驚嘆不已,短短幾十年,中國從一窮二白到如今的繁榮強大,中國是靠著自己一步一步摸索過來的。由此足以見得中國的科技潛力巨大。眾所周知,中國的殲-20成功超越美國,領先全球!殲-20無論是配置還是性能都讓外國震驚不已,獲得了高度的稱讚,然而中國沒過多久,中國又一款新機領先全球!這款新機便是全球噸位最大的、中國獨自設計研發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
  • 「振興號」盾構機掘進長江最難隧道
    「振興號」是中國首臺採用自主技術和多項國產核心零部件設計製造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其刀盤直徑達15.03米,總長135米,總重量達4000噸。2019年6月21日,該臺盾構機在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天和)常熟基地生產出來;2019年12月,正式於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右線八卦洲工作井始發。
  • 到底是哪個脖子被卡了,腳脖子還是頸脖子?
    最近,「卡脖子」成了熱門話題,它確實給我們的發展增添了麻煩,連中科院都搶先表態,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學院的任務清單,並引來相關爭議和討論。討論這些問題,也許首先需要弄清到底卡的是什麼脖子。
  • 「最大」盾構機,有何「大」不同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胡清9月27日8時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掘進機總裝區,隨著大紅幕布徐徐拉開,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露出真容。直徑16.07米、總重量4300噸,「京華號」是我國迄今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是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最大」盾構機,有何「大」不同?記者逐一揭秘。
  • 中國為「武直」裝備最新空地飛彈,整體性能全球領先
    據以色列國防媒體報導說,目前全球領先武裝直升機飛彈,均有在美國和以色列,它們分別是美國目前裝備的AGM-179聯合空地飛彈,以色列的「長釘」改進型。據美國媒體說,新型AGM-179A聯合空地飛彈,32.5萬美元/枚,AGM-179是美國準備替代「地獄火」的新型聯合空對地飛彈。
  • 中國這些尖端高科技,以絕對優勢領先全世界
    長期以來,盾構機都是由國外所壟斷,購買一臺盾構機的費用相當高。全世界盾構機最好的一家企業來自於德國,他們欺負中國沒有這方面的技術,把盾構機的價格抬高到數億元。除了昂貴的售價之外,盾構機的維修成本非常高,並且很不方便。國外企業在對盾構機進行維修保養時,更是要求中國的任何人員不能參與,以此來實現技術封鎖。
  • 全球最大隧道盾構機破土而出,場面震撼!
    全球最大隧道盾構機破土而出,場面震撼!,挖掘速度最大的土壓平衡盾構掘進機——Bertha(貝莎),在美國時間4月4日,終於完成它的隧道挖掘使命。世界最大的隧道盾構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超級怪獸?給你個形象的比喻,這玩意兒像極了《變形金剛3》裡面的大反派「利鑽魔」。
  • 中國研製最大直徑盾構機在長沙下線:長 150 米,總...
    IT之家9月27日消息 新華社報導,一臺最大開挖直徑達 16.07 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這臺盾構機整機長 150 米,總重量 4300 噸,這是我國迄今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
  • 我國最大直徑盾構機長沙下線 刀盤塗裝猶如京劇臉譜
    星辰在線9月28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伍玲 通訊員 胡清)報導,沒有最大,只有更大。自主研發國產盾構機以來,鐵建重工一次次挑戰極限,突破自我,從4米、8米,到12米,再到16米。27日,一臺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
  • 法專家:價格暴跌兩個億,中國人把英美德壟斷技術幹成「白菜價」
    並不僅僅局限於一些食品以及服裝等小加工產品,對於一些大型的工程設備機器,中國也經常進行了反壟斷研發,就拿光纖來說,當年在中國沒有這樣技術的時候,光纖都是按一米多少錢來算的,但是在如今光纖已經變得不怎麼值錢了。
  • 第1000臺盾構機下線!中鐵引領我國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步入發展...
    盾構機是衡量一個國家裝備製造業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關鍵裝備,作為「入地」的利器,它決定了我國基建的實力,一直以來都是大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裝備。 在2008年以前,盾構機的關鍵技術被國外壟斷,國內使用的盾構機嚴重依賴進口,由於不掌握核心技術,設備需要外國專家遠渡重洋進行檢修。
  • 專訪|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專訪|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2020-11-06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哪些尖端高科技領先全世界?美國有無被中國「卡脖子」的技術?
    不可否認,即便是如今的中國,依然很多科技領域缺乏關鍵技術,正如沒了晶片的華為也只能靠存貨供應。但是,世界上又有哪個國家真能掌握所有尖端高科技技術?不用懷疑,中國的確有領先全世界的尖端高科技,比如可以領跑全世界的特高壓輸電技術,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又或是反超谷歌、比「懸鈴木」快100億倍的九章量子計算機,而所謂的「基建狂魔」更是中國基建技術水平的形象體現,似乎就沒有我們修不了的路,管它是橋梁還是隧道,不僅能過海鑽洞,還能跨過懸崖和沙漠。
  • 德國專家:荷蘭不光是光刻機技術世界第一,吃喝嫖賭更是全球領先
    不管怎麼說,如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是世界頂尖的水準了,中國的也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大家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國家二十年前和現在的差距,這哪個國家能夠做到像我們一樣迅猛發展。甚至不說是二十年,就說是五年前和現代的差別,就已經是非常巨大的了。
  • 美國媒體難得說實話:中國科技實力強大,盾構機離開中國根本不行
    也許就目前而言,世界科技的主要發展領域就是通訊技術,航天技術這些,或者是半導體和量子科技等等,但是其實就連很多的發達國家都會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要想國家迅速發展,基建是一個很多的方式。當然,很多發達國家的基礎建設已經是比較完善了。
  • 「中國交通報」國產盾構掘進江底最深處
    「振興號」是中國首臺採用自主技術和多項國產核心零部件設計製造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其刀盤直徑達15.03米,總長135米,總重量達4000噸。2019年6月21日,該盾構機在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天和)常熟基地生產完成;2019年12月,於和燕路過江通道右線八卦洲工作井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