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憑藉一個10新臺幣的茶葉蛋,鄒金盆日收入上萬新臺幣,年收入幾百萬新臺幣,她是怎樣做到的?我們該向她學習什麼?
前不久,一則名為「一毛錢奶奶」的故事躥紅社交網絡,讓千千萬萬網友感動落淚。年屆65歲的老奶奶名叫程應清,在南昌桂旺巷擺攤賣小吃,寒來暑往,這已是她第20個年頭。20年裡,程奶奶的小吃一直是1毛錢1串,從未漲價。「一天能賺到30元錢,我就很滿足了」,程奶奶說。
面對這位勤勞善良的老奶奶,有的食客卻鄒起了眉頭:她的東西乾淨嗎?
而千裡之外的寶島臺灣,在日月潭的玄光寺,則上演著這樣一幕情景:一家名為「阿婆茶葉蛋」的店門前,絡繹不絕的遊客排成長龍,有的遊客一口氣吃下10個茶葉蛋,更有甚者一次性買下好幾十個,老闆娘直替他們擔憂:買這麼多,吃得完嗎?
這位老闆娘如今已逾耄耋之年,成為84歲高齡的阿婆。與程奶奶類似,她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店面;不同的是,依靠10新臺幣的價格,她每天能收入好幾萬新臺幣的利潤。
同樣做小吃,一個飲盡風雪,只能勉強維持生計不說,還要遭受消費者詬病;一個駐足家中,卻能將生活過得甜美富足,且大受遊客稱讚。阿婆的成功,有怎樣的背後故事?而大陸人,尤其創業者,又該想她學習什麼?
一把雨傘
阿婆茶葉蛋之於日月潭,不再是限囿於一個幾十平米的門店,而是一組當地的地標,一個文化的符號。在臺灣,它的知名度絕不遜於高達509米的臺北101大廈。
為何會這樣?這要從一把傘說起。
阿婆名叫鄒金盆,是土生土長的日月潭湖畔人氏。連接日月潭的眾多島嶼,離不開當地船夫的撐杆搖櫓,鄒金盆的丈夫自然加入了船夫行業。
旺季到來,船舶不斷穿插於各個島嶼之間,船老大們沒了停下來吃飯的時間。心疼丈夫之餘,鄒金盆也看出了一絲商機。不久後,一家名為「靚妹茶葉蛋」的店鋪在玄光寺碼頭附近誕生,當時的鄒金盆,還是一名不滿20歲的少女。
鄒金盆的甜美外形,加上臺灣人特有的可親性格,很快博得船老大們的喜愛,「靚妹茶葉蛋」於一夜之間名聲鵲起。到現在,旅遊到玄光寺,那些船夫們還會幫忙做宣傳:上岸後,你會看到「日月潭之花」,而她的茶葉蛋,與她本人不相上下,只不過——船老大嘿嘿一聲,強調說: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兩岸觀光還未開放。
船夫的宣傳,很快傳到蔣經國耳朵裡。民國38年(1960年),他帶著兒子,慕名去到「西施茶葉蛋」(彼時已更名)品嘗。當時臺北的天,下著瀝瀝小雨,蔣經國身無外物,只能把隨身帶著的一把傘給了她,說: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茶葉蛋。
隨即,蔣經國責人「轟走」了碼頭附近所有茶葉蛋門店,唯獨留下了「西施茶葉蛋」,讓其成為當地唯一有鋪面、有營業執照的茶葉蛋售賣商。
因為這把傘,很多年後,馬英九去了「阿婆茶葉蛋」(彼時再更名),亦是讚不絕口;後來到了大陸,馬英九頻頻給阿婆茶葉蛋做宣傳,以致驚動了央視,CCTV為此對鄒金盆做了一次專訪。
2008年,臺灣開放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政策,每天成千上萬的遊客量,鄒金盆的茶葉蛋開始供不應求。鄒金盆多次說要退休,但每一天,依舊能看見她忙碌的身影。或許,她放不下的,是那把傘,是蔣氏父子以及臺灣同胞對她的信任。
什麼是茶葉蛋?
什麼是茶葉蛋?
在大陸,這個問題的答案普遍是鹽與醬油的混合物,除了茶葉味和蛋味,什麼味道都有。
中國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茶葉蛋的定義是:用茶葉、五香、醬油等加水煮熟的雞蛋。而通過消費者的反映可知,很多茶葉蛋商提供的茶葉蛋,都沒有茶葉和五香。
而「阿婆茶葉蛋」,則重整了人們的味覺,還原了「茶葉蛋」的定義,很多吃過阿婆茶葉蛋的遊客都反映:有幾種不同的清香圍裹著嗅覺味覺。
這種清香的生成,要歸功於兩部分原材的搭配:阿薩姆紅茶和香菇。
南投縣,是臺灣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域,這裡山肥水美,盛產紅茶和香菇,阿薩姆紅茶則更是廣受歡迎。阿婆茶葉蛋所需的原料,正是來自此處。
阿薩姆紅茶與香菇的融合,加上山泉的熬製,此間還需洗蛋、敲殼、滷蛋等工序,一直到6個小時後,一枚阿婆茶葉蛋,才能真正出爐。
長時間的滷製,香菇的清香,毫不遜色於五香的效果,脫離了醬油味的濃厚,且圍裹著的紅茶香氣,讓清香一襲接著一襲,予人耳目一新的感官體驗。
將茶葉蛋做回它最本來的真實樣子,或許,這是阿婆茶葉蛋最大的成功之處。
向臺灣人學習什麼?
很多年前,蔣經國那把傘,如果給了另一個人,或許,他會拋棄生意的繁忙,而馬上出書、演講、大肆宣揚,將其炒作成一派胡言,滿紙荒唐,在人們的羨慕眼光中,走上人生成功的殿堂。
又或者,他會將傘掛在門口亭廊,丟掉信譽,泯滅善良,讓茶葉蛋價格高漲,狂斂大批錢財後,買車買房,營私結黨,娶到意淫多年的新娘。
這種人,一時得意,一時猖狂,但不用多久,等待他的,只有衰亡,他不知道成功路上,遍體鱗傷。
這種人,缺乏內涵,迷失信仰,四體不勤,言行混帳,只會把成功視為一次次偶然得逞的操蛋妄想。
哪兒來那麼多餡兒餅?哪兒來那麼多平步青雲?
哪兒來那麼多免費午餐?哪兒來那麼多豬頭為你買單?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鄒金盆教會我們的第一件事:專。
如果當年,鄒金盆憑著蔣經國的傘四處張揚,大肆出現在各類媒體報紙電視臺上,無論她曾經如何勝雪欺霜,國色天香,留給世人的,只會是一副洋相百出的醜態形象。
但她做了另外一件事: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大梁。她的每一步都穩穩噹噹,不拖沓,不倉皇;她的每次進步都靠自己的力量,不問神明,不祈上蒼。
——成功並非偶然,做事必須心專。耐得起寂寞,方能守得住繁華。
鄒金盆教會我們的第二件事:極客精神。
你看過雪,就幻想出莫斯科郊外的雪夜;你撿起一片落葉,就意淫出彩蝶紛飛的季節;你聽了兩首流行歌曲,就篤定自己也能寫出《陽關三疊》;你喝了幾碗雞湯,就覺得陸琪郭四娘集體附身,遍布血液。
於是,你開始做產品。別人還在預熱,你就已經開跑;別人口中的「好」,你要把它做成「屌」;別人踏實工作,你炫酷玩股票;別人都在跌價,你說房價不夠高。詩勝李白,文遜《離騷》:爾等宵小,竟數折腰,唯有老子獨領風騷!
你贏了,極客做到了:極度無恥,極度無知。
什麼是真正的「極」?
你有沒有試過對家人說句「早安」,在每一個帶露清晨?你有沒有牽她的手走過綠草林蔭,在每一個落霞黃昏?你有沒有留意陽光灑在孩子臉上,笑意綻放出的無邪純真?你有沒有在歷盡生活的磨難後,依舊心懷感恩?
——「極」是生活的本來樣子,猶如阿婆茶葉蛋醞釀出的原始清香。
沒有誰天資卓越,沒有誰武功卓絕,當理想與熱情破滅,幻想與激情冷卻,他終將回歸生活的淡如涼茶與冷若鋼鐵。
少去一些炫耀,少去一些虛榮心膨脹的浮躁,多留意生活的細節末梢,文人情懷也罷,工匠精神也好,做一個貼近生活的產品,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才是真正的極客精神,才是真正的屌。
結語
程應清奶奶的事情曝光後,眾多消費者紛至沓來,願用10塊、20塊購買她的一串小吃。程奶奶經不住大家的熱情,流著淚收下了錢。
20年裡,在「專」上,程奶奶做到了;而「極客精神」方面,髒亂差的環境,她卻無可奈何,因為這是非她一己之力所能及。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她不能在大陸成為創業者的標杆?那就耐人尋味,要另當別論了。
(來源:商界招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