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署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生存和福祉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資源,是衡量一個區域環境狀況的重要標準。2020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為不斷增強社會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了解與認知,使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和自覺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2020中國青年生物多樣性夏令營即日正式上線,希望帶動更多的青年投身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中,同時助力傳播2021年5月17日-30日在中國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署
今夏
如果你熱愛大自然和野生動植物
如果你關心身邊的生態環境
如果你對探索大自然的無限奧秘感興趣
如果你想要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一份貢獻
那就來報名參加
2020中國青年生物多樣性夏令營吧!
一
活動組織機構
PARTNERS
指導單位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籌備工作執行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共青團浙江省委、金華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金華市生態環境局、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政府、浙江省環保聯合會、青年生物多樣性行動網絡
二
夏令營將為你提供
WE WILL OFFER
●關於生物多樣性物種資源、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水生物資源保護以及生態系統服務等議題的系統介紹與培訓;
●生態保護領域前沿專家學者授課,與國內外專家現場深入交流學習的機會;
●投身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實踐的機會,如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社區調查;
●和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小夥伴一起深入山林探索生物多樣性的秘密,認識小夥伴以及建立和行業內專業人士人脈網絡的機會;
●參加聯合國中國青少年環境論壇,並與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大咖對話的機會;
●與當地居民深入交流的體驗、豐富的自然生態教育體驗以及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三
營期信息
INFORMATION
營地: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南山自然保護區
營期:2020年8月17日-8月21日
人數:本次夏令營共招募40名營員
費用:所有入選營員將獲得全額獎學金支持
(包括當地的食宿、交通、保險等費用)
四
營員將會參與到
YOU WILL PARTICIPATE IN
●營前培訓:邀請環境專家學者為營員提供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線上培訓,內容涵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旗艦科學報告《全球環境展望》系列、土地規劃案例、自然生態、人文歷史與文化產業的集聚及相互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政策、攝影、環境傳播等 ;
●野外調查:團隊成員在老師帶領下,在指定區域開展生物多樣性科學考察;科考紀實以組的形式每日更新,田野日記以個人形式每日記錄(文字、圖片、視頻等);並在新媒體上發布推廣;
*建議各小組選取課題方向(可不限於此):樣線法鳥類調查、樣方法植被調查、燈/洞穴誘捕昆蟲、樣方法測土壤動物、理化監測:溫度/鬱閉度/土壤PH、自然繪畫、野生資源保護、專題視頻製作、當地商業/農業/社區治理等。
●第五屆聯合國中國青少年環境論壇:各小組在考察結束後將受邀參加聯合國中國青少年環境論壇,並有機會在論壇上進行成果分享展示。通過評審組評選優秀營員和團隊,頒發優秀團隊、優秀個人證書,夏令營學員紀念證書。
五
報名條件
CRITERIA
●年滿18周歲,能為自己安全負責的在校大學生、研究生;
●能勝任野外科學考察,具有一定的調查研究能力,有生態、動植物等相關專業背景,英文聽說讀寫能力較好的優先;
●關注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問題等相關議題,並希望能夠深入了解並對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做出自己貢獻的青年;
●學生需要自行組隊(學生4人,指導老師1人),每個小組都需要有生態、動植物等相關專業背景的成員,組內成員有跨學科背景為最佳,或可以選擇跨學科進行組隊;
●組隊完成後各團隊需以團隊名義提交報名表格,並提交本團隊擬開展課題相關介紹。
六
報名方式
REGISTRATION FORM
點擊文末「閱讀全文」輸入提取碼「b55o」下載報名表,以團隊為單位將報名表投送至郵箱:cyban2030@163.com。
郵件標題格式為:「團隊名稱+組織單位」;請將本團隊擬開展課題申請表與報名表一起添加在附件中投送至報名郵箱。
聯繫人:黎翔
諮詢電話:18317067193(微信同)
聯繫郵箱:cyban2030@163.com
報名截止:7月30日
結果將於8月1日之前以郵件方式進行通知
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署
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夏令營
尋找關注生物、生態、自然、地球的
新時代青年
組織多學科背景的青年
投身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實踐
發揮青年的力量
開展生物多樣性議題的實踐研究和公眾傳播
介紹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旗艦科學報告
《全球環境展望》及其青年版
探索多方參與的
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公眾教育傳播模式
夏令營去哪兒
婺城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為目前浙江省內面積最大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部,屬仙霞嶺山脈,地處金華西南山區白沙溪源頭。
該保護區地處生物區系過渡地帶,動植物資源豐富,珍稀物種眾多,是浙中地區南部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浙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地區之一。
保護區內棲息了眾多珍稀瀕危動植物,如已發現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黑麂等野生動物,以及永瓣藤等珍稀植物,因此擁有非常高的保護和研究價值。
夏令營小貼士
●野外科考常伴有蚊蟲叮咬,請準備好驅蚊水等防蟲用品;
●為了方便野外調查,請攜帶便於行動的整套裝備,如長袖、長褲、運動鞋等;
●疫情期間,就算親近大自然也別忘了帶上口罩,請預先準備好健康碼哦!
足跡
2019「千島湖大峽谷」
中國長三角青年生物多樣性夏令營活動
▲ 野外實地調研
▼ 現場昆蟲講解
▲ 昆蟲標本製作
往屆營員來信
李晨
■浙江理工大學
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其實可以相互促進,只要採取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式,在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利用生物多樣性發展生態經濟,促進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愛護環境,走綠色環保的發展道路,幫助提高生物多樣性,最終可以實現雙贏。當然這並不是靠誰一己之力就能做到,這需要公眾都參與進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蔡心怡
■復旦大學
如何煥發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熱情?我看到許多人為此做出探索。這次夏令營也許能夠提供一些解答。於我而言,在自然中,一些奇特現象的發現令我欣喜,一些問題值得解答,一些方案可以借鑑,一些自然材料可以利用。
這讓我反思在城市中我對於身邊環境的熟視無睹,我仿佛感到人與自然被割裂開來,失去了原有的和諧相關的關係。對於環境教育,我認為首先應該讓人接觸自然,進入自然,一次親自種植植物、採集標本、野外觀鳥、夜晚觀星的經歷或許強於千百句口號.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更大面積和多種類可接觸的綠化可以讓環境教育更加輕鬆。而在生活之中,環境教育更需要發揮引導的作用,成為一道橋梁,引導更多人與環境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或發現自身與環境的聯繫。除此之外,環境教育還可以以習慣為抓手,從規範生活中的細節做起,對環境保護起到支持作用。
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署
原標題:《何處安放你暑期的熱血?一段奇妙的生物多樣性之旅!燃爆夏日,are you ready?》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