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理髮師》:高貴的靈魂,成就了一部盪氣迴腸的愛情史詩

2020-08-21 心鳴堂

假如我又遇見你,隔了悠長的歲月,我該如何致候,以沉默以眼淚。——拜倫

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愛情一直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尤其在藝術創作領域,愛情總是百唱不厭,深受作家與導演們的青睞。

發行於1998年,耗資達4600萬美元的俄羅斯電影《西伯利亞理髮師》,便是一部醞釀了十年、古老而經典的愛情巨作。

導演米哈爾科夫運用嫻熟的敘事手法講述了一段發生在20年前的羅曼史,對一個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愛情與命運的矛盾衝突傾注了豐富的情感寄託,以細膩真摯的鏡頭語言加以呈現。

影片以女主人公簡·卡拉哈斯懷著懺悔之心向兒子敞開的回憶為視角,展開了一個過程充滿波折、結局以悲劇收尾的愛情故事,揭開了一個深埋在她心底的關於幸福與痛苦交融的秘密。

《西伯利亞理髮師》全景式地展現了俄羅斯曾經的繁華景象,導演以濃鬱的人道主義關懷,表達了對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熱愛,以及對俄羅斯傳統民族精神最深邃崇高的敬意。今天,我將從影片的情感線索、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角色的愛情觀這三個方面談談這部超越國界的優秀作品的藝術魅力和令人深思的情感信仰。

一、利益與信仰交織融匯下的情感線索

《西伯利亞理髮師》的主人公是俄國軍官學院的士官生安德烈和來自美國的簡,在安德烈與簡初次相遇的火車上,當他為她高歌一曲《費加羅的婚禮》選段「男子漢應該去當兵」後,就註定了兩個人必將發生一段愛與痛的糾纏。

  • 女主角簡與安德烈的愛情線索無疑在片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也是全片情感線索中最清晰、最核心的部分

這個貫穿了20年空間變幻的故事發生在1885年,美國工程師羅伯特·麥克萊恩設計製造的新型伐木機「西伯利亞理髮師」,在沙皇俄國的政府財力資助下正在俄羅斯進行實驗。由於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害,資助被中斷。

為了繼續完成自己的發明,工程師僱傭了精明能幹的美國女人簡,以羅伯特女兒的身份專程來到莫斯科,幫助他爭取沙皇技術委員會的撥款。一旦新型伐木機研製成功,它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量將等同於500個伐木工人一個月的工作量。

簡是一個很擅長於同男人打交道的女人,隨身攜帶香檳酒的簡與安德烈在火車上共飲時,了解到安德烈所在的陸軍軍官學院的校長拉德科夫將軍正是沙皇技術開發及發明委員會的常務副委員長。當安德烈喝醉後不小心坐壞了簡的扇子,聰明的簡立即反應機敏地憑藉歸還照片的事由,結識了拉德科夫將軍。

將軍邀請簡參加軍校的舞會,簡在舞會上雖然沒有與安德烈共舞,但在兩人有意無意的雙目交匯中,彼此都有了好感。與此同時,簡為了達到拉攏將軍獲得撥款的目的,想方設法接近拉德洛夫,賣弄風情以獲得將軍好感。

不料,將軍真的喜歡上了簡,並向她發出了求婚的信號。在簡為了任務而態度曖昧,有意不拒絕將軍求婚時,安德烈也愛上了簡,而且是與簡相互傾慕。因為委屈和醋意,安德烈在歌劇演出的現場用琴弓打傷了情敵將軍,並被將軍宣揚為一起謀殺親王未遂事件。

當安德烈被捕時,按照俄羅斯軍人的人格道德,他並沒有出賣簡,而是認同了對他謀殺未遂的起訴,從而導致自己被判苦役,流放到西伯利亞。

當愛情與兩樣東西產生關係時往往會變得盪氣迴腸,死亡或是時間。安德烈與簡之間的愛情屬於後者,因為這位年輕的俄羅斯軍人安德烈身上縈繞著一種罕見的高貴氣質,以及一份願與愛情同歸寂滅的純粹信仰,於是,兩人的愛情裡裹挾著一股冰雪般凜冽與高原般廣袤的意境。

  • 女僕露婭與安德烈的愛情線索雖依託於簡在安德烈流放期間的缺席,但在毫不起眼的露婭身上煥發出來的光彩,毫不遜色於女主角簡

在影片中,關於愛情的描寫並不僅限於簡和安德烈,在露婭與安德烈之間同樣存在著愛情。雖然露婭的愛情不如兩位主角來得激烈和轟動,但同樣是真摯而浪漫的。

露婭第一次出現是在安德烈的家中,當安德烈為了弄點錢將簡那把被自己坐壞的扇子修好,突然回到了家中。作為女僕的露婭把自己的錢借給了安德烈,安德烈感激地親了親露婭的臉後轉身離去。

看著安德烈離去的背影,露婭臉上現出了羞澀的表情,她用手輕輕碰了碰臉上剛剛被安德烈吻過的地方,這個動作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露婭愛著安德烈。

通常,成功的愛情應具備三個階段:相遇、相愛、相守,三者缺一不可。 相遇即是緣分,相愛是升華,相守意味圓滿。相遇和相愛很容易做到,相守卻是最難以到達的境界。

影片中的簡與安德烈停留在了愛情的第二階段,而露婭和安德烈卻跨越了第二階段直接進入第三階段。

兩份愛情的過程和結局不盡相同, 但擁有相同的悲劇命運:簡獲得了真正的愛情並擁有了愛情的結晶,卻不能與相愛的人相守一輩子;露婭得到了安德烈的責任感,獲得了與安德烈相守一生的信諾,卻永遠也得不到安德烈的愛。

二、愛情的生動加深了簡、安德烈和露婭三人不同個性的刻畫,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西伯利亞理髮師》中,簡、安德烈和露婭之間的三角愛情,建立了電影情感衝突的主線,愛情的展開將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同時也賦予了影片合理並引人深思的落幕。

  • 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遠離愛情理想的簡

簡是一個美國寡婦,在童年不幸生活的陰影羈絆下,深受西方所謂的自由思想的浸染,缺乏對愛情的忠誠,思想開放、風流成性,為了商業利益可以犧牲真愛,為了利益可以將愛情作為一種「權益」。

作為影片中最具爭議的人物,從簡在火車上的言行和接近將軍的手腕不難看出她是個沉迷金錢、唯利是圖的交際花。同時,因著開朗的態度,當她發現安德烈愛上自己時,她很有自知之明,敢於坦誠自己的身份和心跡:

「安德烈,我不值得,我是那種你母親會讓你小心提防的女人。」

這一句在追逐利益的過程中難得的肺腑之言,讓我們感覺到簡與安德烈之間的巨大鴻溝。簡周旋於將軍和安德烈之間,接近兩者的目的不同:對於將軍,以獲取商業支助為主;對於安德烈,則是獲得相互吸引的純粹愛情。

這樣兩種目的完全不同的接觸最終交匯形成了強烈的矛盾衝突,即便後來安德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那份不摻雜商業目的的綿長真愛仍在精神領域裡持續著。就像《時間旅行者的妻子》一書中所說:「缺席讓愛意更濃。」

  • 體現了俄羅斯民族精神,勇敢、執拗、為真愛意氣用事的安德烈

安德烈是一個典型的俄羅斯男子漢形象,他是一個有著純潔的理想主義愛情信仰的男人。

當安德烈與簡在火車上初次相遇時,他還充滿著稚氣與青春活力;在對簡的感情加深的過程中,他顯露了勇敢、執拗的一面;在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後, 他變得沉默、缺乏勇氣。前期的勇敢與後期的缺乏勇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傳統俄羅斯男人獨特的性格和責任心所鑄造的。

安德烈不僅代表了影片中最重要的個體人物,更是代表了電影所要呈現的傳統民族性格。面對罪犯,安德烈不是首先開槍,而是先問為什麼,這體現了他的善良;與同學決鬥、用琴弓打向將軍,體現了他極強的自尊心和對愛情的堅貞不屈。

在安德烈身上,我們感受到了愛情信仰中的理性價值。當簡到安德烈的房間裡主動獻身時,他的第一反應卻是:「不,你不愛我。」面對內心無比熱愛和尊重的女人,他不能接受這種苟合形式的愛情,而是更希望以傳統的禮節來與她結合。

安德烈的堅持讓我們看到,傳統的俄羅斯人以真正的愛情為基礎,並認同男女之間認真和深刻的關係才是真正的婚姻。在他們眼中,如果缺少了愛情,靠金錢和生育來維繫的感情是不道德的,這種非純粹的愛情關係甚至可能成為道德敗壞的掩體。也正因如此,安德烈才對簡與將軍之間的交易失望憤怒以致做出過激之舉。

  • 勤勞樸實、善良隱忍,為愛遠赴西伯利亞的露婭

露婭是安德烈家中的僕人,對主人一往情深,礙於身份,露婭一直將這份愛深埋心底。

十年前,當簡與安德烈處於房間內混亂的激情中時,在門外聽到動靜的露婭,將端來的茶杯輕輕放在安德烈的門前,淚流滿面地走下樓梯。十年後,為了照顧深愛的主人,自願來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為安德烈生兒育女的露婭,已成為了一個為愛堅守的農婦。

與崇尚「愛情權利」的簡不同,露婭是一個集多種俄羅斯傳統女性優秀品格和道德修養於一身的淳樸形象。她不過是眾多女性中的普通一員,沒有簡那樣的出眾容貌,卻涵蓋了傳統俄羅斯人最高貴的精神力量與靈魂之美。

露婭對愛情忠貞不渝,歷盡千辛萬苦守護安德烈,內心明知道安德烈不愛她,只是出於道義和責任,堅韌而執著的露婭依然很珍惜這零星的幸福。她的愛是無私的,除了照顧安德烈並與之相守,她不需要安德烈的任何回應,與安德烈和簡的愛情相比,露婭的愛更令人動容。

三、不同愛情觀的碰撞,為影片灌注了濃烈的詩意和美感

愛情觀是人們對愛情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愛情個體在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種集中體現。不同的愛情觀產生的碰撞,會產生不同的愛情結局。

  • 簡懷揣著一種現實主義的愛情觀

簡是美國人,自小受西方價值觀體系的影響,她所追逐的愛情不一定要是純粹的愛情,而是允許有一些雜質的存在:她對愛人並不專一,在與安德烈互生愛意的同時,為了利益又在其他男人面前賣弄風情。

影片中,簡藉由將軍對她的好感,通過利用感情來獲得經濟利益,導演將這一涉及倫理道德的問題通過影像展現在觀眾面前並引發觀眾無限的思考與反省。

簡和安德烈雖然相愛,但是兩個不同世界、不同身份、不同價值觀的人,能夠排除一切障礙相守在一起嗎?影片通過簡的遭遇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 安德烈秉承著典型的理想主義愛情觀

安德烈從一開始單純地想要成為報效祖國的軍隊士官,轉變為一個為愛情不顧一切的西伯利亞農夫,是因為在他內心,愛情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情感,為了愛人可以犧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於是,當安德烈遇到簡,這種理想主義的愛情信仰,催生了一段堅定而強烈的情感。

因為心中對愛情的執念甘願被流放到遙遠的西伯利亞而不做任何辯解,安德烈以自己的沉默捍衛了愛的純潔與高尚。正是安德烈自內心散發出來的這份執拗堅貞的愛情光輝,終於感動了簡,使簡的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簡原本是一個善於偽裝、玩弄感情的美國女性,在安德烈的影響之下,她撕碎了刻意經營出來的外表,真正將安德烈放入了自己的內心深處,即便最終兩人天各一方,也願意用一生去守護這份愛情帶來的溫暖和希望。

安德烈用一顆高貴的靈魂,將愛情升華到一個令人正襟危坐卻又淚流滿面的高度,這份卓爾不凡的高貴愛情註定會使曾經卑劣的簡也變得高貴起來,憑著一股信念震撼和鼓舞餘生。

對兩人高貴愛情的最大回報,便是他們的兒子——在軍營裡因為不願服從長官的錯誤命令而寧願帶著防毒面具訓練的倔強小夥。兒子的堅持終於使長官認輸,他將父親身上的不卑不亢和母親內心遲來的溫柔守望融合在一起,為父母那段險象環生、陡峭曲折的愛情劃上了一個高貴的句號。

  • 露婭信仰奉獻主義愛情觀

在露婭的字典裡,永遠沒有「權益」二字,她的選擇永遠以奉獻為先。暗戀安德烈的露婭,願意為他做任何事情。

當安德烈與簡相愛,情難自禁時,露婭只會默默流著淚祝福;當安德烈被愛情刺得傷痕累累時,露婭又義無反顧追隨在安德烈身邊;當簡來到西伯利亞尋找安德烈時,露婭選擇捍衛自己的婚姻。

露婭由「默默祝福」到「堅定追隨」的轉變,是傳統的俄羅斯女性愛情觀的真實體現。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愛為中心,放手是為了愛,堅守也是為了愛。堅強、隱忍、對愛情忠貞不渝的露婭,不僅是影片中苦難的化身,更是拯救的力量,就像西伯利亞寒夜中的一抹光亮,傳遞出一份真摯而唯美的溫暖。

寫在最後

在《西伯利亞理髮師》中,導演米哈爾科夫藉由簡的目光來審視俄羅斯,無論是影片中傳統的謝肉節盛大慶典,還是廣袤的西伯利亞原野,都在向觀眾呈現出古典時代的俄羅斯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美麗。

除了自然風光與傳統文化,更重要的還是為觀眾展示了一種古典而傳統的精神力量。不論是安德烈還是露婭,他們對愛情的矢志不渝,都寄託了導演對堅韌、執著、不吝奉獻的精神氣質的敬意,將古典精神文化中的火熱感性與冷靜理性融合到了一起,帶給我們久久的回味與思考。

相關焦點

  • 高貴的靈魂,成就了一部盪氣迴腸的愛情史詩
    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愛情一直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尤其在藝術創作領域,愛情總是百唱不厭,深受作家與導演們的青睞。發行於1998年,耗資達4600萬美元的俄羅斯電影《西伯利亞理髮師》,便是一部醞釀了十年、古老而經典的愛情巨作。
  •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一部俄羅斯民族的壯麗史詩
    《西伯利亞理髮師》是一部在藝術以及商業之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的經典俄羅斯電影,這部電影就像導演米哈爾科夫獻給自己所熱愛、所崇拜的俄羅斯文明的一首長詩,澎湃激昂,深刻雋永。《西伯利亞理髮師》講述了一個俄國男人列夫託爾斯泰(歐列格·米契柯夫飾),和一個美國女人珍(茱莉亞·奧蒙德飾)相愛又不得愛的故事,而愛情的主題下包裹著的更是一部俄羅斯民族的壯麗史詩。
  • 極端又深情的愛---《西伯利亞理髮師》
    西伯利亞理髮師是前蘇聯解體以後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在克裡姆寧宮舉行過首映禮的電影,它的導演是俄羅斯著名的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作為一個具有強烈俄羅斯風格的導演,西伯利亞理髮師中也向我們展示了俄羅斯多樣的文化,將俄羅斯人熱情直接的性格在銀幕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它有著俄羅斯式的浪漫主義色彩。西伯利亞理髮師是這樣一部暗含深意的愛情電影。
  • 電影 |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懷著赴死的決心去愛吧!
    今天要推薦的是一部俄羅斯愛情史詩——《西伯利亞的理髮師》!片名:《西伯利亞的理髮師》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時長:180min這是1998年的電影,離解體過去了7年,俄國告別飄揚的赤色旗後迎來了資本主義的工業機器文明入侵,意識形態不可避免地影響文化,這部電影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好萊塢式愛情電影的影子
  • 學術放映 |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俄羅斯與俄羅斯人的愛情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在俄羅斯上映時,正趕上好萊塢電影對俄羅斯傳統電影衝擊最大的時候。電影上映後,《西伯利亞的理髮師》在俄羅斯的票房甚至超越了鐵達尼號。「俄羅斯的史匹柏」的名號就是因此坐實的。某種意義上說,這部電影是米哈爾科夫拿來當作俄羅斯傳統電影的代表與好萊塢進行文化交流的契機。因此,這部電影在保持藝術性的同時,也有一些商業上的妥協。
  • ​真情與激情的較量 ——評尼基塔·米哈爾科夫電影《西伯利亞理髮師》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電影《西伯利亞理髮師》自上演後,受到了人們的盛讚,被稱為史詩巨片,俄羅斯版的《亂世佳人》,而導演本人也被譽為俄羅斯的史匹柏。後來,她還是嫁給了自己並不愛的麥克萊肯,只是在十年後麥克萊肯去西伯利亞展示其「西伯利亞理髮師」的時候,她才順便抽空去看一下安德烈。在西伯利亞森林木屋,她從照片上知道安德烈已經與露婭結婚並且生子,她的內心轟然倒塌。「在安德烈屋子裡的20分鐘,一下子勾掉了所有人、事和等待這個時刻的整整10年。」
  • 妙無言|電影《西伯利亞的理髮師》
    《西伯利亞理髮師》是由俄羅斯3T電影製片公司出品的愛情片,由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朱莉婭·奧蒙德、歐列格·米契柯夫、理察·哈裡斯
  • 【在線電影】《西伯利亞理髮師》:你為何要愛上一個人?
    珍謊稱自己是個寡婦,來俄羅斯看 望瘋狂的機械師父親(理察·哈裡斯 Richard Harris 飾),但實際上是被請來騙取軍事學院院長拉德洛夫將軍(阿列克謝·彼得連科 Aleksey Petrenko 飾)信任的交際花,好讓機械師的「西伯利亞理髮師」伐木機能夠順利駛進西柏林亞。
  •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任是稚拙也動人——《視聽語言拉片實訓教材》分鏡頭讀解史詩級電影
    在本書的 「景別」這一單元裡,以這部史詩級愛情電影《西伯利亞的理髮師》為例,對「特寫」這一景別的視聽功能做了實例分析,同時對人物內心節奏做了重點講解。
  • 【青春放映室】61《西伯利亞理髮師》
    情留西伯利亞                                      俄羅斯,一提到這個詞,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寒冷。冬天的大雪覆蓋了俄羅斯的美好,只剩下白茫茫的大地,那是潔白的,卻也是孤寂的。西伯利亞寒流給俄羅斯的冬天帶來的寒冷,漫無止境,長達小半年的冰封,讓人們火熱的內心,也逐漸冰冷。
  • 愛情,閃閃發光!————電影《西伯利亞的理髮師》賞析
    愛情就像人生路上的「焦麥頭天」,說的是時間,其實是生命的成長。   《西伯利亞的理髮師》起源是有人要發明一臺機器來剃光西伯利亞高原上的樹木,以追求金錢。殊不知,「理髮師機器」並沒有剃去樹木,卻牽涉出一樁愛情。剃髮的機器像剃去地球上冗雜的野草和樹木一樣,剃去了暗戀、挑逗、色誘、父母之命、個人利益、人性陰冷……只留下一樣——愛情。
  • 《孝子洞理髮師》普通人的史詩
    林贊相,導演處女座《孝子洞理髮師》《孝子洞理髮師》是由林贊相執導,宋康昊 、文素利、李在應主演的喜劇電影,於2004年5月5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平民理髮師漢墨在偶然成為總統的專職理髮師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瘋狂的理髮師,普通理髮師用剪刀理髮,而他卻用砍刀
    當然理髮師也不例外,或許有人會覺得理髮師的工作很簡單,並沒有太多的創造空間。如果你是這麼想的話,那麼請做好準備,因為今天絕對會讓你改觀。讓你看看才華橫溢的理髮師都用些什麼工具。普通理髮師一般用到的是剪刀、電推刀、剃鬚刀,還有各種梳子和洗髮液。但是你見過用電鋸理髮嗎?畫面中這名男子手裡拿的就是電鋸,這些工具可不能亂用,雖然看起來有點嚇人但的確是沒錯。
  • 關於《孝子洞理髮師》
    這份榜單由導演、製作人、影評人等不同身份的38位韓國電影業內人士共同選定,最老的一部是安重華導演1934年的作品《青春的十字路》、最新的一部則是延相昊導演2016年的作品《釜山行》。除此之外,《老男孩》、《熔爐》、《我的野蠻女友》、《殺人回憶》、《愛,回家》、《陽光姐妹淘》、《下女》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均榜上有名。
  • 關於西伯利亞的電影、圖書、音樂
    珍謊稱自己是個寡婦,來俄羅斯看 望瘋狂的機械師父親(理察·哈裡斯 Richard Harris 飾),但實際上是被請來騙取軍事學院院長拉德洛夫將軍(阿列克謝·彼得連科 Aleksey Petrenko 飾)信任的交際花,好讓機械師的「西伯利亞理髮師」伐木機能夠順利駛進西柏林亞。
  • 英文版音樂劇《亂世佳人》:盪氣迴腸的愛情傳奇,刻骨銘心的成長史詩
    在你少年時以為它在談愛情,談「我愛的人」與「愛我的人」如何抉擇;再長大一點你以為它在談一個女人的成長,
  • 靈魂探訪:精神領域的二重縱深——《西伯利亞》|影評大賽
    回想影片的幾次「靈魂探訪」:山洞中,人物隨畸形女人的視線引導,遇見與自己面容一樣的父親;森林的小木屋中,人物邂逅妻子,與不斷變換容顏的妻子進行儀式性交媾,亦真亦幻。在《託馬索》與《西伯利亞》對人物精神領域一體兩面的展現中,費拉拉傳遞給觀眾的是共振情感的一個個瞬間。「靈魂探訪」的重點並不在於探訪的結果,而在於縱深進入地窖與洞穴的時刻。觀眾觸摸到了人物最敏感的隱私角落,在那裡,「我們才找到了經過很長時間而凝結下來的綿延形成的美麗化石[1]」。參考文獻:[1] 加斯東·巴什拉. 空間的詩學 [M]. 張逸婧,譯. 北京: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
  • 第36名:《孝子洞理髮師》——影史50部平民史詩
    政治讓平民走開《孝子洞理髮師》 年代:2004年 / 國家:韓國 / 導演:林贊相 / 主演:宋康昊、文素麗、趙勇進     很多有才華的人,不怕曲高和寡,只怕起點太高。比如姜文,處女作作品驚豔世人,獲獎無數,可是如今的《一步之遙》卻被認為自說自話。導演陳凱歌、演員陸毅、歌手飛兒樂隊都會有這樣的困擾。
  • 理髮師自封頭銜
    (3月20日《貴陽晚報》)    □王捷    誰來監管「理髮自封頭銜」收費亂象?    作為行業外的局外人,聽到這種說法,尤其是這些名頭都挺新潮,很可能頓然產生嚴重的「隔行如隔山」的感覺——原來這個行業管理水平很高啊,而且「高人」還不少啊,真是恍如隔世啊。看來,頭銜越響亮、級別越高,理髮水平一定非常了得吧,千萬別瞧偏了,小心被人家笑話,那就糗大了。
  • 你會問理髮師嗎?被理髮師鎖喉激怒:我忍受你很久了
    每個人在理髮前都會有內心的掙扎,因為很多人去理髮時都覺得自己像個「生死考驗」,這取決於天命髮型是否好。杭州市民龔女士向媒體曝光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並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不久前龔去燙頭髮和染頭髮,最後,由於頭髮的長度,她與理髮師產生了分歧。這位龔女士一問理髮師「你是不是不會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