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直播電商發展如火如荼的背後,直播是否重新「塑造」了電商?
來源:首席電商觀察(ID:EC-guancha)
作者:劉峰
靠短視頻,0成本年入30萬
先給大家講一個「空手套白狼」的故事。
小王畢業於一所普通二本學校,讀的是冷門專業,身無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到老家——一座三線城市混日子。他空有滿腦子的商業點子,但家裡並沒有閒錢支持他創業。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抖音上有一些小吃攤主,一邊賣吃的一邊做線下技術培訓,好像人氣很高的樣子。熟悉各種商業模式的小王立刻想出了一套賺錢的辦法。
每到傍晚人流最多的時候,他來到家附近的煎餅攤,在排隊等待的時候拿起手機錄視頻,一連錄了一個星期。然後他將這些素材剪輯、配音,營造出自己是攤主的樣子。現在的手機剪輯軟體很發達了,稍微學一下就能上手。
視頻做好後,小王便取了個吸引人的標題上傳到抖音上,比如今天賣了300塊煎餅,賺了1000多塊之類的。玩抖音的人就是這麼俗,很容易被這些數字吸引,慢慢地他的視頻火起來,甚至還真有同城的人找他拜師學藝。
小王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確實沒有真本事。於是他跑去找攤主合作,一個負責線上招生,一個負責線下培訓,賺到的錢五五分成。在小王苦口婆心的勸說下,攤主最終同意了他的方案,兩人把流程過了一遍,確認沒問題後正式「開班教學」。
按照小王設置的課程標準,整個培訓周期只有三天,學費1200元,沒學會就再來一輪,直到學會為止。然而攤煎餅是熟練工,本身難度並不高,大部分人三天足以學會。憑藉著良好的服務態度,他們的學員絡繹不絕,小王幾天就賺了3000塊錢。
並且,由於小王本身只負責拍視頻和招生,時間非常充裕,於是他又去找了三位小吃攤主,用同樣的套路和他們合作。後來生意越做越大,他甚至招了個人專門負責運營,自己在家躺著都能年入30萬。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代言人
縱觀小王的創業過程,幾乎不涉及任何過硬的技術,除了一臺人人都有的手機外也沒任何成本,幾乎只靠抖音這一短視頻平臺。或許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案例,你可以說他運氣好,但千萬不要小看了短視頻,它正在悄無聲息地顛覆傳統商業!
從路邊小店到超級市場,這些傳統商業賺錢的原理都一樣,無非是「低買高賣」。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則需要另一項重要條件——信息不對等。就像上文中的小王一樣,他的買家根本不知道他只是個做視頻的,真正出力的是小吃攤主。
也許你會問,道理既然這麼簡單,以前的人怎麼不會用這個辦法賺錢呢?
的確,製造信息差很簡單,但難就難在信息的傳播上。如何讓更多的人知道在你這能學到技術,讓他們相信你的技術,是一個大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掌握了信息傳播渠道的廣告商成了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然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播越來越平民化了,到了短視頻時代,信息更加爆炸。視頻的信息密度是文字無法相比的,短短15秒的視頻,就能給人以巨大的視聽衝擊,足以令他們相信攤煎餅真的能賺到錢。
過去,只有財力雄厚的廠商才有能力在電視上投放廣告,宣傳自家的商品。但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品牌代言人,宣傳的門檻大大降低。因此,小王的案例並不是個例,它預示著一種趨勢:未來的商業形態和短視頻息息相關。
在「賽博朋克」主題的科幻電影中,人們總幻想著未來都市到處充斥著巨型動態廣告牌,全息投影的明星無時無刻不在扭動著。而現在短視頻的火爆在告訴我們:這種幻想終究有一天會變為現實。
短視頻顛覆電商
不止是傳統商業,短視頻對電商的影響也是顛覆性的。
什麼是電商?凡是在網上完成交易的,無論是賣什麼,都可稱之為電商。總有人覺得電商就要賣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其實不是的,很多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東西,都可以賣來賺錢。
快手有一位叫「手工耿」的主播,外號「廢材發明家」,以前經常製造一些小發明販賣,但銷量奇慘,賣的最好的「菜刀手機殼」銷量也才10件。後來他突發奇想,將自己製作發明的過程拍成視頻,反倒在網上大火,靠著直播做手工,他年入百萬都不成問題。
相比於出售煎餅技術的「知識付費」模式,這種娛樂化的商業模式可能更為高級。在短視頻的推動下,商品製作過程的展示比商品本身還要值錢,這無疑是對電商的一種革命。
隨著商業的發展,商品的價值是不斷升級的。最初的商品,有多大用就值多少錢,這是實用價值;後來,一個有名的品牌就能讓價格翻十倍,這便是品牌價值;現在,商品背後能挖出的內容價值更是不可估量,電商已不再局限於實體的商品了。
短視頻時代,內容為王,做電商的朋友們,是時候轉變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