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菜大師盧永良:一直在路上

2021-02-17 名廚餐飲俱樂部

楚菜大師盧永良:一直在路上

盧永良大師對楚菜的熱愛、情懷、胸襟,是吾輩廚者學習的榜樣,楚廚以您為楷模。

" 鄂菜 " 改為 " 楚菜 ",一個字的區別,對於盧永良來說,背後隱含的意義早已突破了名稱本身。為了這一字之差,盧永良足足用了八年的時間。前幾個月的忙碌,僅僅是這八年時光的一個縮影。

2018 年 7 月,湖北省政府正式發布了《關於推動楚菜創新發展的意見》,正式將 " 鄂菜 " 更名為 " 楚菜 ",結束了 " 鄂菜 " 與 " 楚菜 " 由來已久的名稱之爭。塵埃落地之後,今年 65 歲的盧永良難掩興奮," 很多人說你這麼大年紀了,還在為楚菜更名到處奔波,我從來不在意這些。"

盧永良的楚菜情懷貫穿他的職業生涯始終。17 歲在聞名荊楚的武昌大中華酒樓從事烹飪工作時,盧永良第一次單獨為客人做的菜就是 " 武昌魚 "。1978 年,湖北省首屆烹飪大賽上,24 歲的盧永良取得了刀工第一、雕刻和風味魚菜第二的好成績。

1983 年,全國首屆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鑑定會上,29 歲的盧永良以 " 茄汁鱖魚 "、" 海參武昌魚 "、" 清湯橘瓣魚汆 "、" 白雲黃鶴(食雕)" 等四大作品一鳴驚人,一舉躋身 " 全國十佳廚師 " 之列。36 年後,他仍然活躍在楚菜的烹飪領域,並且作為提倡 " 鄂菜 " 更名 " 楚菜 " 的第一人,帶領全行業的領軍人物為此奔波。" 楚菜是我熱愛的事業,為了楚菜能有更好地發展,我願意一直在這個道路上前進。"

盧門廚藝王慶大師之「橘瓣魚汆」湖北傳統名菜,吃魚不見魚!

出身水鄉的盧永良自幼與魚結下了不解之緣。童年時代的盧永良對漁民原生態的烹調方式有著深刻的記憶和探求。這種童年滋味,一直影響著盧永良此後對烹飪藝術的追求。為了做好淡水魚鮮菜餚,他查閱過大量的相關資料,對各種魚的生活習性、肉質特點、最佳烹飪時間和烹製方法等,都作了詳細的總結。其中以大小水產劃分魚類的處理方法,1995 年提出後一直傳承至今。其 " 魚羊鮮 " 的概念,至今仍被湖北廚師廣泛引用,延伸出各種形態。楚菜中的魚餚也因此被推向了一個嶄新的境地。

盧永良的烹飪創作之路始終和魚密不可分。他做清蒸魚菜,旺火急汽,可獲得 " 初熟之片刻 " 的至鮮美味;紅燒魚菜,惜水如金,火力多變,兼收營養和質感的最佳效果;倉湯魚丸,珠圓玉潤,鮮香嫩滑,落地不碎,入口即化,著力營造出 " 吃魚不見魚 " 的藝術境界。他的代表菜品 " 清蒸武昌魚 "、" 明珠鱖魚 "、" 碗燒海參青魚 "、" 橘瓣魚氽 "、" 灌湯魚丸 "、" 水晶黑魚片 "、" 蟹黃芙蓉蛋 "、" 梅菜螺絲五花肉 " 等,造型美觀、鮮味純正、入口滑爽、別具特色。盧永良的烹飪技藝,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讚揚和好評。多次被請到中南海,到李先念、葉劍英等國家領導人家中下廚。

烹飪技藝的爐火純青和創意頻出奠定了盧永良在中國烹飪界的地位,此後他一直力求於將楚菜的精粹發揚光大。盧永良總結出的湖北菜特色風味歸結在一個字 " 鮮 "。" 四川菜麻,湖南菜辣,貴州菜酸,湖北菜鮮。" 他篤定地說," 只有適合大多數人口味的菜,才是真的美味,我們就是要堅持湖北菜的原汁原味。"

但楚菜的發展遠遠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楚菜如果想要有很好的發展,就一定要走文化之路。" 為了叫響楚菜品牌,探尋一條全新的楚菜發展之路。找到 " 鄂菜 " 改 " 楚菜 " 的文化根源被盧永良提上了議程。

" 鄂菜 " 改 " 楚菜 " 的民間呼籲,得到了多方響應。這 8 年間,盧永良聯合了眾多專家、學者探尋湖北菜的根源。研究發現,湖北菜最早被稱為 " 楚菜 ",後在發展中改為了 " 鄂菜 "。3000 年前,屈原在《楚辭》的 " 招魂 "、" 大招 " 兩篇中,記載了楚宮佳宴中有 20 多個楚地名食。這也是國內有文字記載最早的宮廷筵席菜單。隨州曾侯乙墓中曾出土的一百多件春秋戰國時期飲食器具也可追溯到 " 楚菜 " 的信息。湖北作為楚文化的中心地區,當代生活仍存留著許多楚文化的影子,至今仍隨處可見以 " 楚 " 為名的地方。楚文化的影響如此深遠,更不應該與飲食文化相剝離。

目前," 楚菜 " 正式更名後," 叫響楚菜品牌 " 的系列活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政府不僅為 " 楚菜 " 更了名,更是為楚菜確定了發展目標——力爭到 2020 年,全省餐飲營業額超過 3500 億元,年均增長 14%;到 2025 年,打造萬億楚菜產業,建成美食強省。

而盧永良也依然在為推廣 " 楚菜 " 身體力行。去年 10 月 11 日,首屆湖北省楚菜職業技能大賽在武漢開幕,600多餘名楚菜烹飪師同場切磋,端出千道佳餚。每道參賽作品背後都蘊藏著豐富的湖北地域風情和美味故事。這與盧永良一直推崇的菜餚的傳承一定要有故事的理念完美融合。

未來,由盧永良親自操刀的《中國楚菜大典》也將問世,融合楚菜特色原料的 100 道故事菜,將為楚菜注入新的靈魂。

相關焦點

  • 盧永良大師宴——蔡瀾江城踏春行(四)
    以至於和盧永良大師相見及合影時,還保持著那份嚴肅。盧永良大師不以為意,經簡單寒暄,便吩咐自己的兩個弟子陪蔡瀾先生參觀工作室,自己又一頭扎進廚房準備今天午宴的菜餚去了。盧大師的這個提議看似不經意,實則滿懷深意。 對書法蔡先生特別喜愛,已專心練了幾十年,最近,蔡瀾先生對書法中的草書非常入迷,特別喜愛在進入了書法的自如之境時的身體搖晃的體驗。
  • 楚菜工匠鄒志平:把每一道菜做到極致,就是一名烹飪師的工匠精神
    1989年,只有16歲的鄒志平隻身一人在武昌一家小餐館當學徒;入行僅七年,他成為獨當一面的後廚指揮,相繼拜師汪建國、盧永良兩位著名中國烹飪大師;如今,他是「武昌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四代傳承的代表、湖北經濟學院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教授、翠柳村客舍餐飲行政總廚。鄒志平「踏實認真、勤奮上進、目標明確。」
  • 武漢味道:大隱隱於市的私房菜,一道頭牌致敬1983年的楚菜經典
    熱菜位上,首推清露武昌魚肚橘瓣魚丸,1983年盧永良大師的獲獎菜品,此菜有楚菜之星的美譽。那一年,全國首屆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鑑定會上,29歲的盧永良以「茄汁鱖魚」、「海參武昌魚」、「清湯橘瓣魚氽」、「白雲黃鶴(食雕)」等四大作品一鳴驚人,一舉躋身「全國十佳廚師」之列。
  • 21道菜有了《楚菜標準》,哪一道是你的最愛?
    同步舉辦的楚菜產業發展大會上,《楚菜標準》正式發布,首批21道菜入選。《楚菜標準》內容入選菜品大多為湖北人民耳熟能詳的招牌菜品,從食材選擇、烹飪技藝到口味都透著濃濃的楚色楚香。(以下簡稱「楚菜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
  • 十大歷史楚菜NO.05——排骨煨藕湯
    十大歷史楚菜NO.05——排骨煨藕湯【十大歷史楚菜名片】
  • 21道楚菜標準發布,房縣油燜小香菇入選
    12月3日2020年第三屆楚菜美食博覽會(以下簡稱「楚菜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同步舉辦的楚菜產業發展大會上《楚菜標準》正式發布首批21道菜入選《楚菜標準》發布,入選菜品大多為湖北人民耳熟能詳的招牌菜品,從食材選擇、烹飪技藝到口味都透著濃濃的楚色楚香。
  • 「一燈大師」出山了!隱退多年,但江湖一直有著他的傳說……
    猶記第三次「華山論劍」後一燈大師逍遙於佛門,隱退於江湖,從此再沒有人見過一燈大師,但江湖上卻還有著絕學「一指禪」的傳說。
  • 聞香識湖北,楚菜十大名菜
    湖北菜也稱楚菜,具有工藝精緻、汁濃芡亮、口鮮味醇、以質取勝的特點。烹飪方法以蒸、煨、炸、燒、炒為主,講究鮮、嫩、柔、滑、爽,注重本色,經濟實惠。楚菜有「三無不成席」的說法,即一無湯不成席,二無魚不成席,三無丸不成席。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主席的這句詩,讓武昌魚享譽全國,成為湖北的一道招牌菜。
  • 屈楚蕭完成鐵人三項賽,成為內地娛樂圈第一人,他一直正能量
    11月1日,屈楚蕭蔘加了鐵人三項賽,堅持完成包含遊泳1.5km、騎行40km今年26歲的他不論是生活中的隨性街拍,亦或是工作中的精心造型,高品位潮搭都顯示出屈楚蕭的敏銳時尚度對屈楚蕭來說,演員是他的終身職業,絕不是所謂追求一夜爆紅的「墊腳石」。
  • 安賽龍奪冠 馬琳爆冷不敵磋楚沃丨西班牙大師賽決賽
    北京時間2月23日,在2020年西班牙羽毛球大師賽決賽中,安賽龍2-0戰勝泰國天才少年昆拉武特奪冠,金沙朗/金荷娜奪得復出後的首個super300級別賽事混雙冠軍,馬琳1比2爆冷不敵磋楚沃無緣主場奪冠。
  • 【大師的菜】芙蓉餐廳當家菜—芙蓉肉片,消失的老川菜大師經典再現!
    上回我們說到,凡是以"芙蓉"命名的菜,都是鮮嫩細滑的代名詞。但這道菜以芙蓉命名,可不是這麼簡單哦~先來介紹一下咱們今天的嘉賓——「芙蓉肉片」登場!(掌聲在哪裡)說起芙蓉肉片的故事,還得從芙蓉餐廳講起。開個玩笑~(雖然大師確實是這麼說滴)所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簡單的烹調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吧!
  • 「把滇菜推向世界是我們的責任」——2020年「滇菜烹飪大師/名師...
    一道道極具創意的滇菜。「咦,這個菜做得很有想法,這樣的搭配和構思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6月22日、23日,2020年「滇菜烹飪大師/名師」培訓考核在昆明舉行。活動中,學員們用一道道極具創意的滇菜給評委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