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佛普拉斯》夠嗎?

2021-02-08 久往光海

《大佛普拉斯》從始至終都瀰漫著一股溫情的宿命感。它通過一次底層小民對上層精英的偷窺,講述了臺灣社會階層的固化,以及個體突破階層壁壘的無望。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臺南。電影一開始是一場葬禮,在送葬隊前方,我們與影片第一位小人物菜埔相遇了。生硬的敲鼓姿態和無節奏的鼓聲告訴我們,送葬隊並不是他的本職工作。事實上,對於有一個母親需要扶養的菜埔而言,送葬隊的收入實在太少了。夜幕降臨,菜埔會在一家製作大佛的工藝品廠內守夜。不過保安亭的夜晚並不孤單,因為每天夜裡肚財都會如約而至。肚財是一個拾荒者,每到夜裡他會去便利店門口撿幾份過期的飯盒帶去保安亭內和菜埔分享。肚財過得窩囊,每天低聲下氣唯唯諾諾,唯獨在菜脯的保安亭裡他能主導一晚上的話語權,他這一輩子,可能只有在這二平米的屋子裡,才能找到一點點自信。一天夜裡,兩人無聊,突發奇想決定看一看菜埔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以窺探上層人的風流軼事,而在這個黑白的電影中,我們第一次在行車記錄儀中看到了彩色的圖像。自此「一個行車記錄儀引發的血案」拉開帷幕。

在黃啟文老闆的行車記錄儀中,兩人發現了他們體驗不到的快樂。他們看到了日理萬機的老闆不是在搞妹,就是在搞妹的路上。奔馳車裡難以名狀的聲響,極大的滿足了肚財和菜埔的窺淫癖,同時也印證了他們對財富和權利的想像。儘管他們止不住對權利的羨豔,但深知自己無法翻身的肚財和菜埔本想就止步於這種無傷大雅的窺淫,不料某天卻意外直擊了黃啟文對情人葉女士的謀殺。在未完成的巨型佛像面前,我們看到了啟文殘忍地用佛手連續重擊葉女士,葉女士掙扎之於一把扯下啟文的假髮,最終葉女士死亡。畫面切換回第三視角,誤入政治權利暗箱,了解真相後兩人臉上的恐懼、忌憚一覽無遺。當菜埔弱弱地問「我們要不要報警?」肚財卻厲聲說「你老媽怎麼辦,工作不要了?」是啊,在他們的生活中光是捧飯碗都沒力了,哪還有精力去管那些有的沒的。

後來,肚財非自然死亡。黃啟文找菜埔點到為止地約談,反覆強調「最重要是平安。」,後又將他母親送去了一家很好的療養病院。那一年的臺南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護國法會,另一件是肚財出殯。在肚財出殯的路途上,晴好的天氣讓畫面顯得明亮溫暖,無緣無故的積水構成渡向彼岸的隱喻,原本沉重的送別也因此顯得安詳寧靜;而此時大佛也到達了目的地,原本清淨祥和的會館卻在黑白效果下顯得陰森恐怖,大佛的莊嚴殊勝更是陡增幾分詭異。護國法會上,大佛豎立在眾人面前,接受著潮水般的膜拜,突然在誦經聲間隙,大佛裡傳來了悶悶的錘響和隱隱的呼喊...

一棵樹前,有一支烏鴉,一隻猴子,一頭魚和一隻海豹。他們面對著同樣的問題:「為了公平起見,考試內容對所有人都一樣——爬上這棵樹。」

這顯然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或者說,缺失了公平對等的前提條件,所謂公平,自無從談起。就像肚財所說:"我們這個社會啊,就是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當夢想+現實+決心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後,電影所袒露出來的時代機遇與階層關係才是人所難以扭轉的真正阻力。在這沒有樂觀主義編織的虛偽幻境,有志者事竟成也只是小概率。啞然失笑同時悲慘我們會悲慘的發現——苦難只會摧殘人格,貧窮難以培育堅韌。

在片中你幾乎看不到肚財和菜埔有什麼大悲大喜,除了偶爾爆出幾句對有錢人的羨慕,以及發現老闆殺人後的惶恐與焦慮。他們面對周遭的一切更多的是麻木與退讓。同在底層的肚財和菜埔,一個被開垃圾場的老同學剋扣工錢、警察暴力執法後大氣不敢出;另一個被同樂隊的同事打罵,被自己的小叔坑蒙拐騙只能躲在一旁暗自嘆氣。

《大佛普拉斯》既沒有任他黃河東逝水的淡然,也沒有橫眉立目的怒火,它只是在一張張木然的面孔上,用炭筆畫出乾澀的笑臉,提醒你那背後抹不去的無奈。

在生存壓力下,導致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考慮任何形式上的東西。當周圍的人皆碌碌無為年復一年的辛苦勞作時,又有多少人會發自內心尋求自己未來的生存之道呢?他們的人生自然也沒有任何解脫窮苦的機會。而這種堪稱極簡的情感處理,一邊點出「眾生皆苦」的命題,一邊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

這部電影拍的毫不客氣,既不粉飾太平,也不追問真理,而將一切同情與不忿都包裹進荒誕不經裡。嬉笑怒罵一番,我們才發覺蒙上雙眼雖然安逸,但那些不願直面的苦難卻不會就此淡去。

相關焦點

  • 《大佛普拉斯》:又是一部充滿負能量的電影
    1年前看了《大象席地而坐》,年後看了《狗十三》《大佛普拉斯》,這三部都是負能量滿滿的電影。
  • 廖偉棠│用劇照重拍一部《大佛普拉斯》
    用劇照重拍一部《大佛普拉斯》撰文、供圖│廖偉棠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是2017年最佳華語片,有識之士基本沒有異議。在《大佛普拉斯》上映之前、在它獲得極多獎項而終於從小眾電影成為經典之前,是劉振祥拍攝的海報、劇照,先聲奪人搶盡眼球。
  • 《大佛普拉斯》之後,他的下一部作品是什麼?
    《大佛普拉斯》隨意的片頭中,「啊堯」圈粉無數繼2017年憑藉《大佛普拉斯》驚豔華語以及國際影壇後,時隔三年,影迷們都無比期待黃信堯的下一部劇情長片。2018年《大佛普拉斯》在南加州大學放映,著名中國文化研究學者駱思典(Stanley Rosen)教授與黃信堯導演進行了映後對談。當聽聞黃信堯對於片中社會底層邊緣人物形象刻畫的闡釋後,駱思典教授不禁好奇,笑問道:「那白領階層呢?」黃信堯笑答:「我的下一部影片就將會聚焦於這一群體。」「那你會給他們一些希望嗎?」
  • 《大佛普拉斯》之後,他的下一部電影是什麼?
    《大佛普拉斯》隨意的片頭中,「啊堯」圈粉無數繼2017年憑藉《大佛普拉斯》驚豔華語以及國際影壇後,時隔三年,影迷們都無比期待黃信堯的下一部劇情長片。2018年《大佛普拉斯》在南加州大學放映,著名中國文化研究學者駱思典(Stanley Rosen)教授與黃信堯導演進行了映後對談。當聽聞黃信堯對於片中社會底層邊緣人物形象刻畫的闡釋後,駱思典教授不禁好奇,笑問道:「那白領階層呢?」黃信堯笑答:「我的下一部影片就將會聚焦於這一群體。」「那你會給他們一些希望嗎?」
  • 分享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出來,很多人都說這是臺灣資本主義底層群像,批判現實主義,我覺得導演黃信堯可能一開始沒有想那麼多,而是以一種類紀錄片的方式記錄生活的本原,用他獨有的幽默的方式,對抗一點人間的苦難。人有沒有高低之分?從《大佛普拉斯》的表象來看,高低分的特別明顯,就像黑白和彩色一樣。
  • 《同學麥娜絲》不是彩色版的《大佛普拉斯》喔
    大鶴神秘地交給劉冠廷一張臺北到屏東的自強號車票。啊堯說,我一直以為我的人生只會拍一部電影。銀幕也比之前更寬,天啊這個鏡頭裡的女生,不是《海角七號》裡的「大大」嗎?還是和《大佛普拉斯》對仗有關。《大佛普拉斯》是對啊堯短片《大佛》的plus加強版,《同學麥娜絲》則是對《唬爛三小》的Minus精簡版。
  • 周末薦片:大佛普拉斯
    現在,又有一部文藝片,甚至可能比《路邊野餐》還要好,好到我在周末需要專門推薦一次,它就是臺灣導演黃信堯的《大佛普拉斯》。大佛普拉斯就是大佛plus,模仿蘋果手機的命名。黃信堯導演原先拍了一部短片《大佛》,在這個基礎上擴展為102分鐘的長片,所以叫做《大佛普拉斯》。估計這個名字能趕走90%以上的潛在觀眾,因為單是聽這個名字,讓人很難提起去觀賞的興趣。
  • 《大佛普拉斯》肚內的眾生,群魔亂舞,權欲凌亂
    豆瓣top250排行榜No.232,《大佛普拉斯》豆瓣評分:8.7分《大佛普拉斯》:黑白影像中的權欲與世俗豆瓣top250排行榜No.232,《大佛普拉斯》豆瓣評分:8.7分《大佛普拉斯》:你永遠不會知道他人皮囊之下,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豆瓣top250排行榜No.232,《大佛普拉斯》豆瓣評分:8.7分《
  • 《大佛普拉斯》:2017華語喜劇最佳,沒有之一
    前不久第37屆金像獎提名名單公布,其中有一部非院線的電影並沒有引起大多數人的注目。
  • 《大佛普拉斯》:佛也有Plus?
    《大佛普拉斯》藉由電影中的看似莊嚴的大佛,卻不知暗藏了什麼玄機,用大佛代表一個根植在臺灣人心中的權威,黃信堯希望觀眾藉此反思不可挑戰的權威之下更值得深思的真實面貌。《大佛普拉斯》是幾年來少有的佳作,說人性,從不矯情,見社會,沒有控訴,講佛性,不露痕跡。劇本紮實,節奏老練,表達完整,寓意深遠。
  • 大佛普拉斯:其實電影是彩色的,人心是黑白的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極具風格特色的臺語片,不僅把幽默與悲涼的比例拿捏得非常好,在又好氣又好笑的觀影體驗後,留下的或許是一種深深的無奈。文/解憂電影院大佛普拉斯 (2017)大佛普拉斯這個命名是因為這部片改編自導演14年的金馬提名短片《大佛》。同時也意味著這裡的大佛還多了點什麼,故事主角就是菜脯跟肚財,他們兩個就是社會底層最滷的那種滷蛇(loser)。在某一天的日常裡,他們卻意外的捲入一場兇殺案之中,無助的菜脯跟肚財,該怎麼面對這一切呢?
  • 最近這部新片火了,上一部驚豔之作是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結尾的意味深長,在《同學麥娜絲》裡變得直白。跳出攝影機的導演參與了劇中人的打鬥,情緒拉扯之下,這看似荒誕的一幕一點兒也不突兀。麥娜絲是「減號」英文minus的諧音,與《大佛普拉斯》的「plus」相對應,形成一種特定的導演風格。
  • 《大佛普拉斯》:一部讓你笑不出來的荒誕喜劇片
    原創作品,違者必究1你聽說過有個導演會因為經費不足而將電影製作成黑白色影片的嗎?你聽說過哪部電影在資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竟然能擊敗其他幾部大手筆和豪華影星陣容的大片而奪得金馬獎的嗎?這世界上從來都是這樣,只有你沒聽說過的,卻從來都沒有不可能的事情,這部電影就是《大佛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又是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
    之所以現在才推薦,完全是因為它的片名一度讓院長誤會這是一部宗教電影,導致興趣泛泛。就是它——《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肚財先來解釋一下這個看起來意味不明的電影名《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之前拍攝過一部短片《大佛》。而這部電影就是在短片的基礎上製作的。
  • 《大佛普拉斯》憑什麼獲得5項大獎?
    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一部黑白電影作品橫空出世。它既沒有名導演加持,更沒有我們所熟識的演員出演,沒有多大的投資,卻成為了最大的黑馬。提名十項領跑,並且一舉拿下包括最佳新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這就是——《大佛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憑什麼獲得5項大獎?
    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一部黑白電影作品橫空出世。它既沒有名導演加持,更沒有我們所熟識的演員出演,沒有多大的投資,卻成為了最大的黑馬。提名十項領跑,並且一舉拿下包括最佳新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這就是——《大佛普拉斯》。
  • 我覺得《血觀音》不如《大佛普拉斯》
    撰文:菠蘿頭注意:本文有劇透《血觀音》是一部瑕疵和優點幾乎一樣多的影片
  • 電影資源丨《大佛普拉斯》
    2017年最讓人回味無窮的臺灣長篇劇情片,非《大佛普拉斯》莫屬。
  • 《大佛普拉斯》:瘋狂的人間金字塔
    2017年的臺灣金馬獎出現了兩部可以載入華語電影影史的佳作,一部是《血觀音》,另一部則是《大佛普拉斯》。雖然最後《血觀音》成功奪魁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但是這一部《大佛普拉斯》的整體水準完全不遜色。 導演黃信堯在2014年拍過一部名叫《大佛》的短片,市場反響非常不錯。
  • 電影鑑賞:《大佛普拉斯》這是一部讓人看到脊背發涼的電影
    畫外音是《大佛普拉斯》在黑白影像、行車記錄儀以外,電影更重要的一個技巧形式。它看起來,並不是因為劇情無法銜接,乾澀需要潤滑,而是導演有話說。黃信堯在故意阻止觀眾的移情投入,產生共情體驗,但到了結尾部分,當林生祥的《面會菜》,月琴彈撥出輕輕的口哨聲,許多人還是會被打動。《大佛普拉斯》是一部非常自由,拍得有點隨心所欲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