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使用「關刀」
中國古代的長柄刀經常被人稱為」大刀「,關刀」 ,各種演藝小說裡也經常有武將使用該種兵刃。三國演義裡除了呂布的方天畫戟之外最搶眼的兵器便是關羽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又稱「冷豔鋸」,重八十二 斤。前文提過呂布使用方天畫戟是羅貫中杜撰的,方天畫戟那樣的武器要到宋代才出現,東漢末年的呂布不可能使用方天畫戟。同樣關公使用」青龍偃月刀「也是羅貫中杜撰的,類似的兵器也是要到宋代才出現,而卻並非實戰兵器,屬於禮儀用具。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的長柄刀。
先秦時代的長刀商周時代已出現裝在長木柄上的戰刀,但出土數量很少,而且商周的文獻記載中戈矛劍的記載很多,卻不見對長柄刀的記載。專家們推測商周時代的長刀可能並非實戰武器。是處決犯人的刑具。
秦漢時期的長柄刀說實話現在還沒有任何考古和文獻資料可以證明秦漢時代有出現長柄刀的證據,歷史上關公使用的武器也更可能是槍矛之類的長柄武器。現在出土最早的鐵質長柄刀實物是東晉時期的。
唐宋的長柄刀唐代武器不在隨葬,故極少有唐代武器出土,也沒有武經總要 武備志這樣的帶有詳細圖文的兵書出版,所以對唐代兵器尤其是唐代刀具的研究更多要靠文字記載和海外保存的文物(如日本保存的唐刀)。
日本正倉院所藏的唐代橫刀
雖然沒有文字,但通過文字記載還是可以摸索一些唐代長柄刀的蹤跡。唐六典-武庫令記載唐代分為四種「橫刀 儀刀 障刀 陌刀」,其中對陌刀的注釋為「陌刀 長刀也 步兵所持 蓋古之斬馬劍」。唐六典的說明,我們可以了解到 陌刀長度很大,可以用來反騎兵。李嗣業傳中還提到」步卒三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說明陌刀是可以結成密集陣型作戰。
長度很長可以是長柄刀也可以是雙手大刀,但可以結成密集陣型則說明陌刀不可能是單兵散鬥的雙手大刀,必定是可揮砍又可擊刺的長柄刀形制。現在很多觀點認為二郎神使用的「三尖兩刃刀」便是唐代陌刀的樣式。「三尖兩刃刀」真正的名字叫「掉刀」(zhào dāo)是宋代刀八色之一。
免胄圖中使用「三尖兩刃刀」的武士
掉刀在宋初就已經被廣泛使用,北宋朝廷曾經下令禁止西北農村用掉刀嬉戲打鬧,說明這種武器在宋代之前的五代時期已經出現,不然不會多到民間都有大量裝配。
武經總要記載的宋代長柄刀
宋代是長柄刀大發展的時期,我們熟悉的「青龍偃月刀」「關刀」就是宋代出現的。類似的刀型有」曲刀「」筆刀「眉尖刀」「鳳嘴刀」「偃月刀」都是軍中常備的武器。值得一提的是呂布的「方天畫戟」也是宋代才出現的,名為「戟刀」也被劃入刀的行列中。
璋以本部兵陣於城西。姚良輔出自北嶺,先遣萬人攻許裡阿補,自以軍九萬陣麥子原下,捍以劍盾、行馬,外列騎士,步卒居其中,敢死士鎖足行馬間,持大刀為拒,分為八陣——金史從上文 敢死士持大刀為拒 可以看出,長柄刀是宋軍戰陣之中的重要武器。
戟刀和掩月刀
除了武經總要上所寫的長柄刀外,宋代還有一種刀身長柄可以拆卸的被稱為「搏刀」,在水滸傳被稱為「樸刀」,平時刀柄分離,刀身也可以作為一把腰刀使用,也可以按在棍棒上作為殺傷力巨大的長柄大刀。最初是民間防身的武器,逐漸成為軍陣武器。
李雪健老師扮演的宋江和樸刀
明清冷兵器一脈相承,長柄刀可以有了其他兩個作用,一是儀仗 二是鍛鍊氣力。
出警入蹕圖中的「明甲將軍」很多就是肩扛長柄刀
因長柄刀雄壯威嚴,明代宮廷護衛很多就是以長柄刀為儀仗武器,很多錦衣衛就是拿著紅漆大刀拱衛朝廷。
明盔甲、懸金牌、執大紅刀、列丹墀文武班後——大明會典還有出現了比試力氣用的武科刀,形如掩月刀,長柄也是鐵鑄,分成三等 分別重 120斤 100斤 80斤,武舉人們以此來比試力量。
註: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