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娟娟,山西垣曲人。中國越野攝影家協會會員,運城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垣曲縣作家協會會員,垣曲縣汽車摩託車運動協會理事。一個喜歡戶外、喜歡越野、喜歡攝影、喜歡文字的人。曾有300多篇作品發表於各級報刊及網絡。
風華正茂·我的八十年代(結局篇)
一九八九年
一九八九年春節,半歲的朦兒很可愛。為了給孩子拍照,省吃儉用買了一個富士相機,讓垣曲縣照相館謝東旭老師幫忙採購的。垣曲縣城市信用社成立,貸款買了一臺錄像機,每次回來稿費,都用於歸還貸款,不到一年時間就還完了貸款(註:朦兒的滿月照、百天照、半歲照、一歲照、一歲半照、兩歲照、三歲照……直到十歲之後,都是在垣曲縣照相館拍的)。
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臨近臘月依然沒有多餘的錢,購置新年的衣服,每個月五十八元工資,十元零存整取,十元給母親交養老保險,十元給表妹髮帶孩子照顧家的費用,只夠緊著過度日。從結婚開始每個月都要向婆婆交五十元工資,作為補貼家裡的費用,他的工資就所剩無幾了。也許每個年輕的新家庭,都是如此艱難。我的父親經常為我買東西,孩子喝的牛奶,父親每天清晨去大柿子樹取回來,母親熬好再送到家;白面是父親回王茅老家,把母親原來積攢的麥子,磨好之後除了他們吃的,一定會給我送來;蔬菜也會時常送來我們吃得,廚房的鍋碗瓢盆,除了那把刀和案板是生了朦兒,婆婆送來的,其餘的廚房用品,都是父親買了新的送來的。我不會做家務,父親和母親輪換著來幫我,做飯、洗衣、燒暖氣爐子、收拾家……。
六月,他和農機公司採購員一起去東北出差,據他們回來說,東北人喝酒很厲害,用大碗喝酒,竟然把他們兩個喝得,愣是走著上了十二層酒店,泡了涼水澡,一點都沒有覺得冷。早晨起來感冒發燒,吃了感冒藥才有好轉。
收麥的季節,民霞表妹要回家收麥子,孩子臨時沒有人帶。我只好抱著孩子,去單位上班,把孩子放在辦公桌上,一隻手抓住孩子的腳,一隻手寫報告。孩子睡著了,就抱在懷裡,一隻手抱孩子,一隻手寫材料,需要按住紙張時,用下巴了按住紙,翻頁時放下手中的筆,翻過頁折好了,按平紙張繼續寫。下班後背著孩子回家,抱著孩子做飯,吃過飯哄孩子睡覺,孩子從小養成了,抱著在院子裡轉著睡覺的習慣。等孩子睡著了,才開始做家務,收拾碗筷、洗衣服、收拾家,準備好一切,經常加班寫稿子、寫材料,睡覺時間,都在十二點以後。
七月,朦兒過完生日,民霞表妹要回家了。可是,朦兒剛一歲,不能沒有人照顧,找了幾個保姆都不合適,只好送到託人送到垣曲縣商業局託兒所。正好遇到侄女聰聰姥姥在那裡工作,還有朦兒奶奶的鄰居,是她們兩個阿姨的照顧,我才能安心工作,才能度過難關。
秋天的天氣,還好一些不會很冷,下雪天送孩子,騎自行車比較困難。加上,朦兒在四個多月時,表妹民霞因為只顧著與隔壁盧玉棉侄女聊天,朦兒從床上爬到床邊,掉在了地上。當我下班回家時,孩子發高燒,他是被嚇著了。儘管及時住院,晝夜照顧,還是落下了病根把氣管燒壞了,得了氣管炎和習慣性的扁桃體炎經常發燒。蛇膽川貝液和消炎藥經常用,結果是身上黴菌過剩,嘴裡出現了黴菌,後來從省城買回來制黴菌素片,碾碎了灑在上邊,才有好轉。冬天,孩子最怕涼了,只好又找保姆來照顧朦兒。保姆難找,只好找了冬天不用幹農活的表妹紅霞,最起碼孩子有人看,孩子不用冒雪去託兒所。她待孩子親如己出,我才可以放心地上班。一九八九年,朦兒從一個六月的嬰兒,成長為一歲半的幼兒,學會了走路,也開始牙牙學語,會叫爸爸,會叫媽媽。作為一個母親,抱著兒子,才是幸福的。
從一九八零到一九八九,整整十年時間,我從一個青春少女到為人妻為人母,從一個小學生到一名國有單位的工作人員,是我人生最為重要的十年。國家在這十年裡,是改革轉型和巨大變化的十年,作為社會的一員,作為普通人,我的命運隨著國家的腳步,同樣經歷了轉折與蛻變。三十年後,回望曾經的歲月,不勝感慨,不勝嘆息,卻也彌足珍貴。願這些文字,為曾經的八十年代,留下珍貴的印跡。
九十年代來了,之後的日子裡,我的生活,我的人生命運再次發生了諸多變故與轉折,如果有機會,我仍會為我的九十年代留下一些記憶的文字。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