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黃石溝水庫導流洞貫通

2020-12-28 央廣網

本報訊 (記者 吳莎莎 通訊員 劉豔芹)11月15日,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黃石溝水庫導流洞順利貫通,標誌著該工程取得了首個階段性勝利。

黃石溝水庫作為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的控制性樞紐,承擔著整個工程的沉沙調蓄任務。其中,黃石溝導流洞是黃石溝水庫建設的基礎工程。該洞全長594.51米,設計洞寬3.76米,洞高4.88米,於6月9日開工建設。工程實施中,建設單位採用全斷面爆破開挖方式,提前15天全線貫通,實現了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首個節點目標,為下一步黃石溝水庫大壩截流、大壩填築等後續工程全面展開奠定了基礎。

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是榆林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程於2019年9月正式立項建設,計劃2023年年底建成供水。該工程主要由取水工程、5級泵站、1座沉沙調蓄水庫及輸水管線等組成,設計引水規模為2.9億立方米,年取黃河水2.2億立方米。該工程的建成投運將會解決神木市窟野河河谷區,榆神工業區錦界工業園、清水工業園和榆陽區榆溪河以東工業園共4個片區的工業和沿線城鎮用水問題,為榆林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破解水資源短缺瓶頸提供戰略支撐。

相關焦點

  • 飲用水之源——白荻溝水庫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縣上決定取用白荻溝水庫水資源。白荻溝水庫在距縣城東北23公裡處,庫區流域面積234平方公裡,總庫容1125萬立方米,庫區最大水面431.8萬平方米,因多年泥沙淤積,現有庫容432萬立方米。
  • 福建龍津溪引水工程榮獲"大禹獎" 廈漳首次獲此獎項
    2011年,枋洋工程項目建議書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批覆;2011年8月8日,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先行工程——龍津溪引水工程支洞工程開挖;2012年3月31日,龍津溪引水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逐 夢 大山深處挖隧洞 龍津溪上建大壩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 北安市山口水庫供水工程建成通水
    承載著北安人民多年殷切期盼的黑龍江省百大項目、北安市歷史上單體最大民生工程——山口水庫供水工程,經過一年零七個月的艱苦施工,全線貫通,建成通水。看著甘洌的清水從水龍頭譁譁流出,退休教師張文斌開心地說:「自從去年聽說山口水庫引水工程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一直盼著這一天,沒想到這麼快就能喝上山口水了,你嘗嘗,這水真是特別清冽甘甜。這是惠民工程!這是幸福工程!」
  • 滇中引水:尋求工程施工與嚴苛環水保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杜磊是雲南省紅河州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作為滇中引水最後一段紅河段所在地區的工會主要領導之一,他在工程開工後就發揮工會作用,積極組織「勞動競賽」介入滇中引水工程建設,「這個引水工程在紅河州內的輸水乾渠長達109公裡又513米,州總積極為工程注入工會元素。」
  • 霧坪水庫石龍壩片區連通工程有序推進
    原標題:霧坪水庫石龍壩片區連通工程有序推進目前,霧坪水庫至石龍壩片區連通工程各段面基礎施工正穩步有序推進。霧坪水庫至石龍壩片區連通工程是華坪縣重要引水渠道工程之一,可實現霧坪水庫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發揮霧坪水庫的供水效益,解決石龍壩北部灌區的缺水問題,促進農業發展。
  • 上海這個重大工程雙線貫通,緩解滬太路、共和新路交通大動脈壓力
    記者從寶山區獲悉,11月17日,陸翔路-祁連山路貫通工程Ⅱ標矩形頂管西線「寶山先鋒號」順利到達接收井,實現頂管西線貫通,這意味著這條超大斷面矩形頂管工程東西線雙線貫通。據了解,這次貫通的「北隧」部分段,採用超大斷面矩形頂管機「寶山先鋒號」分東西雙線頂進完成。
  • 江門大道南(東線)虎坑大橋合龍貫通
    江門大道南(東線)虎坑大橋工程建設傳來捷報,3月14日凌晨,歷經三個多小時奮戰,虎坑大橋懸臂澆築連續梁中跨段順利合龍,實現全橋貫通。新會臺記者 關素娟: 各位,現在是3月14日凌晨,江門大道虎坑大橋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經過最後3小時施工,虎坑大橋(順利)合龍,標誌著虎坑大橋主體工程正式完成,全橋貫通。
  • 聚焦延安 | 引來黃河水,澤潤延安城
    2020年12月1日,延安黃河引水公司就增大城區供水量獲得批覆,這標誌著延安城區多數居民在新年來臨之際能喝上優質放心的黃河水,同時也翻開延安城區「雙水源」「雙水廠」供水的新篇章,延安城區和沿線城鎮供水保障率進一步提升,困擾延安多年來的水資源供需矛盾迎刃而解。目前,延安城區已有40萬人喝上了甘甜清冽的黃河水,隨著東川水廠二期工程的建成,明年年底將實現50多萬人共飲黃河水。
  • 深圳西部「水缸」將成為都市型飲用水庫範例
    工程主要通過修建清水截流溝及修建河口生態庫,來實現飲用水水庫與入庫河流及河口生態庫的物理隔離、生態區達標清水與建成區未達標雨水或河水的清「汙」分流,目前工程已全面進場並全力推進。據悉,通過建設系統性項目工程,鐵崗-石巖水庫將在建成區與飲用水水源水庫之間形成物理隔離,避免不達標水體進入飲用水水庫,經淨化的雨水將可以不經建成區直接轉輸進入飲用水水庫,為水庫水質提供更堅實保障。▲鐵石水質保障工程二期首臺盾構隧洞順利貫通。
  • 四川米易:架橋興居引水的奔康故事
    米易,1956年建縣以前,是一個偏遠山區小鎮,人煙稀少,沒公路,更沒鐵路,運輸全靠人背馬馱。麻隴到晃橋引水工程渡槽讓沙日木開心的水來自米易縣麻隴至晃橋引水工程,乾渠長30.7千米,支渠長30.7千米,是該縣水利史上建成的第二條大水渠,歷時5年建設,於去年5月底全線通水,不僅緩解中心城區供水矛盾,還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積4.46萬畝,解決農村1.95萬人、3.53萬頭牲畜的供水問題。
  • 楚雄州加快推進小石門水庫工程前期工作
    楚雄州加快推進小石門水庫工程前期工作 2020-07-28 16: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引來「天堂」水 「壽鹿」盡歡歌——景泰縣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建設...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金秋時節,省委、省政府派人勘察景泰川電灌工程。這條消息不脛而走,頓時,景泰川沸騰了,激動的人民群眾歡呼雀躍、奔走相告,要引水了、要引水了…… 追根溯源,引大入秦工程從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的天堂寺引大通河水源,而景泰縣永泰川引水工程從引大入秦工程東二幹末端引水至景泰縣壽鹿山腳下的永泰川片區。該工程總投資5.722億元,工程從引大入秦工程東二乾渠末端引水,跨境永登縣上川鎮、皋蘭縣黑石鎮,全長72.3公裡。
  • 「理論」改變地高水低格局 重塑新型水土關係——對黃河上遊隴中...
    現存於景泰縣五佛川灣道處的黃渠,是清順治二年開挖的一條渠道,全長約15公裡,它從黃河幹流甘肅白銀段自流引水到灣區內,灌溉了約1.5萬畝耕地,然後又匯入了黃河。該處自流灌區,雖然背靠騰格里沙漠,卻有著魚米之鄉的風貌,是隴中最富庶的地方之一。這裡不僅旱澇保收,而且生產生活成本很低,因為自流水費用極少,土地也不會鹽鹼化,加之活水帶來的腐殖質,更是天然的有機肥料。
  • 黃石百花隧道正式開建!
    南邊在四棵水庫附近穿山而出 沿百花路通往百花車輛基地 黃荊山脈上已建有> 4條公路隧道、1條高鐵隧道 綿延黃石城區20多公裡的黃荊山脈,一度成為黃石向南發展的屏障。
  • 滇中引水工程施工者心聲:「引水工程延伸到哪裡,沿線百姓的幸福也...
    中鐵三局滇中引水大理I段5標項目部為貧困學生捐款捐物,一年來資助貧困學生17000元,慰問2020年大學新生13000元。中鐵五局滇中引水大理Ⅱ段施工1標項目部向大理市挖色鎮光邑村捐贈20000元,助力挖色鎮首家「愛心幫扶超市」。
  • 榆林,是我小瞧你了!
    榆林擁有世界文化遺產萬裡長城第一臺——鎮北臺,同時榆林古城也是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古城,還有紅石峽、紅鹼淖、 / 鎮北臺景區 / 鎮北臺是明長城上最大的烽火臺,居高臨下,控南鎖北,
  • 重慶觀景口水庫輸水線路1#有壓隧洞貫通
    重慶觀景口水庫輸水線路1#有壓隧洞貫通 2020-02-13 0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引水上山」築牢生活生產生態「水屏障」
    虞平調研重大水利設施規劃建設工作  實施「引水上山」工程,打造四川第二個「都江堰灌區」,是市委十屆八次全會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