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1個小妙招,夜裡溼氣譁譁排出!每天做一做,全身都輕鬆

2020-12-25 大醫本草堂

入夏後,天氣逐漸變熱,加上雨量增多,空氣變得潮溼,人們身體很容易被「溼氣」入侵,損傷五臟六腑。

中醫上講,溼氣,是一種津液過多的表現,而「溼氣」在體內是正常存在的。正確來講,損傷身體健康的被稱為「溼邪」,「溼邪在,百病在;溼邪除,百病無」。

入夏後,出現4個信號,小心溼氣加重,應注意一下!

咋辦?

掐指一算,你該「祛溼」啦!

花30秒測試:你溼氣重嗎?

溼氣重不重,就看這6點:

看舌頭:舌胖大,兩側有齒痕,舌苔厚膩;

看大便:大便溏爛,黏滯不爽,馬桶難衝乾淨;

看身材:一般來說,「肥人多溼」,身材肥胖的人更容被溼氣盯上;

看精神狀態:頭腦昏沉,身體困重,整個人懶洋洋的,不願意活動;

看瘙癢部位:溼氣重濁,易侵犯人體下部,瘙癢多發於陰囊、小腿、腳部;

皮疹形態:腫脹、糜爛、滲出明顯。

雖然常常把祛溼掛在嘴巴,可大家當真知道「溼氣」為何物嗎?

人體內為啥會有溼氣?

溼氣有外來的,也有內生的。

外來的溼氣來自自然界。

風、寒、暑、溼、燥、火都是自然界中的氣候,但一定情況下,可侵襲人體。其中,溼性黏膩重濁,最容易悄無聲息滲透到人體裡。

再說說內生的溼氣。

人體的臟腑功能(主要是肺、脾、腎)的正常運作,對水液代謝具有重要作用。而脾臟最容易受到溼氣的侵襲,其負責的水液運化也會隨之失常,因此內溼也就產生了。

所以,想要有效祛溼,就要從內到外兩方面著手。

祛外溼,牢記這3點

首先,遇到回南天的潮溼天氣時,一定要關好門窗,同時要少出門。

其次,儘量那些溼氣地方遊玩,如樹林、湖泊、水塘等。

現在很多人喜歡出去踏青,一定要少去這些地方,尤其是陰雨天氣的時候,更不要前往。

此外,可以在家裡放個溼度計,用來監測溼度。

當發現室內相對溼度高於70%,及時開啟除溼機或空調除溼。

祛內溼,有針對性地調理

溼氣從來不孤軍戰鬥,總是勾結致病因素:與寒邪在一起,被稱為寒溼;與熱邪在一起,被稱為溼熱;與風邪在一起,被稱為風溼;與暑邪在一起,被稱為暑溼。

應該採取有針對性的調理方法

1、寒溼

表現:胃脘;關節冷痛,關節酸困屈伸不利,遇冷或夜晚加重;舌質淡,苔白膩或水滑。

應對:飲食上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傷脾加重溼寒;平時可以對不舒服的部位進行艾灸調理。

2、溼熱

表現:經常感到口苦、口乾、口黏,口渴卻不想喝水;面赤唇紅、口舌生瘡;頭痛身重;討厭油膩的食物、沒有胃口;常常感到上腹部脹痛;小便燒灼熱痛、排便後肛門熱痛;舌質紅、苔黃膩。

應對:少吃甜食、甘甜飲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飲酒(酒很容易加重溼熱);適合吃清熱祛溼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等。

3、風溼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風溼」是中醫的專有名詞,和西醫學中的「風溼」完全不一樣。

表現:常見於外感疾病,如感冒,可見惡寒(或惡風)、發熱(或自覺無發熱)、頭身及皮膚酸痛、鼻塞、流清涕、噴嚏、咽喉癢痛、微咳、苔薄白為主要表現。

應對:這時候適合使用祛風溼藥物使風溼之邪從肌表外解,可用生薑、蔥白、荊芥、防風、白芷等藥物熬湯溫服。

4、暑溼

表現:身熱不揚、汗出得不順暢、頭身沉重、沒有胃口、噁心欲嘔,苔膩等。

應對:可選用藥食兼用中藥材香薷、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薏苡、荷葉、蘆根等煲湯、煮水飲來祛暑化溼等。

更專業的祛溼,建議找大家中醫師幫忙,辨明是哪個部位的溼邪(如肺、脾胃、肝、經脈、肌膚等),進行相應調理。

看到這,估計有人要問了:難道就沒有更簡單易行、人人都適用的方法?

你還別說,真有!

祛除體內溼氣先挑脾,脾好祛除體內溼氣強

夏季飲食調理應以清熱利溼,助脾運化為基本原則,下面兩種食材非常適合溼熱的朋友:

赤小豆中含有石鹼酸、纖維素和皂鹼,可增加胃腸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因此可消除心臟性和腎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等症狀。

薏仁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除此處,虛寒體質的人溼氣重吃薏米紅豆茶或食物就沒事了如生薑,紅棗等。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能食療則不藥補,祛溼必然先調脾胃,以健胃養胃、利水滲溼為主。

中醫祛溼早就有了嚴密的邏輯和方法,《黃帝內經》認為:脾主運化,根除溼氣,關鍵在脾臟。

脾胃好了,人體自身的排溼能力自然就變強了。我們知道紅豆薏米可祛溼,但熬煮麻煩,體質不合或用錯原料只會加重溼氣。

所以除了紅豆薏米,還需合理、周全的添加其它食材,講究君臣佐使。消除溼氣的主要病因,並輔助改善其它症狀,提高整個機體的功能,合力抵抗溼氣,才能達到平衡、快速祛溼的狀態。

緩溼茶,採用了中醫裡藥食同補的原理,更好地調理脾胃去溼氣。

緩溼茶出自名醫組方,採用了中醫裡藥食同補的原理,在赤小豆、薏米的基礎之上,選用苦蕎麥、橘皮、荷葉、玉米須、茯苓、白扁豆、山楂、魚腥草、藿香、萊菔子、山藥、甘草、紅棗、鏈子、砂仁、芡實等16種道地食材,科學配伍,使其性質更為溫和、平性。

長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氣、溫中、理氣、祛溼之效,可全面調和五臟六腑,根除溼氣的同時修復受損。經常失眠多夢的人,每天喝一杯,益氣養血、緩解疲勞、吸附身體濁氣,睡眠質量越來越好。

總之,我希望我的讀者能記住——溼氣這個東西,源於脾,但是會上犯清陽,說白了就是堵在我們的頭部!這個時候,我們會眩暈、迷糊、噁心,整天昏昏欲睡、沒有精神。這個情況,如果不儘快改善,將來容易發為腦梗。這點我們必須注意。

相關焦點

  •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氣太重,會導致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有關。在想辦法除溼之前,我們首先要會分辨溼氣重的表現,其實,溼氣也是分等級的,溼氣重的4個等級,自測一下,你體內的溼氣在哪裡?
  • 溼氣重的人,可能會有「3個特徵」,3個小妙招輕鬆調理
    溼氣重的人,可能會有「3個特徵」,3個小妙招輕鬆調理導語:每個人的身體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溼氣,如果溼氣非常嚴重的話,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會讓我們的身體感覺到特別疲勞一、那麼,溼氣重身體會出現哪些信號?1、頭髮出油嚴重有些人天生頭髮就非常的油膩,只要一天不打理就沒法看,當然也有些人是不良習慣造成的,平時特別喜歡吃刺激性的食物,還經常熬夜,不喜歡活動,時間一長體內溼氣就比較嚴重,頭髮就會容易出油。
  • 睡覺時腳底也能排出體內多年溼氣,糖尿病人也能用!
    而足貼相當於泡腳+足底按摩每次貼一貼相當於做了一次全身的保健活血通絡的艾草刺激足底湧泉穴補足陽氣僅僅一小袋足貼就能讓中藥產生特殊的功效。每晚一貼,養出好身體每天忙忙沒時間外出刮痧拔罐,而足貼就方便多了。晚上睡覺前泡過腳後,拿出一貼貼於腳底即可。如果你長期手腳冰涼,它還能微微發熱,可以溫暖身子。
  • 早起經常雙眼浮腫,提醒你溼氣太重,看20後小美女,妙招祛溼氣
    於是小芯每天都會抽時間研究一些臉部可能出問題的原因,例如溼氣重,小芯平時就特別注意,學小芯堅持做這幾件事,你也能像她一樣擁有閃亮的雙眸。一、溼氣重的人有哪些表現1、晚上尿頻對於晚上經常要上廁所這件事,很多人都挺煩的,特別是冬天,如果家裡沒有暖氣,那起床上廁所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教你幾個小妙招,讓你輕鬆去除體內溼氣!
    再者加上現在很多現代人亞健康的狀態,缺乏運動,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出汗少,在夏天該出汗的時候沒出汗,導致很大一部分的溼氣積攢在體內發散不出去。四種方法,有效祛溼1、堅持運動溼氣重的人,日常的身體狀態就是懶洋洋的,很不喜歡動彈。
  • 體內溼氣重,別心慌睡前用這種「野草」泡腳,有利於排出溼氣
    說到溼氣,這對很多人而言,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東西。溼氣在很多人的體內都有,溼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生活環境不同,體內的溼氣多少也是不同的。但體內有溼氣,對身體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會讓人覺得難受,總覺得昏昏沉沉,做事情也沒有啥精神。
  • 人體內3個「排溼口」,定期拍一拍,溼氣輕鬆拍走,不妨試一試!
    一、人體內3個「排溼口」,定期拍一拍,溼氣輕鬆拍走,不妨試一試!1、膝蓋窩膝蓋窩也就是委中穴,這個穴位能夠幫助排出體內的溼氣,平時坐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可以輕輕拍打委中穴,拍打5分鐘左右,能夠幫助體內溼氣的排出。
  • 體內溼氣重的人,會有這4個現象,兩個小妙招趕走溼氣
    如果身體裡長期有溼氣而不選擇祛溼的話,那麼對於身體的健康很不利,還會有可能給身體帶來一些其他的症狀,小夥伴是不是都特別想問,如果身體溼氣重的話,會有哪4個表現呢?溼氣重的人,通常會有這4個表現,兩個小妙招趕走溼氣1:如果體內存在溼氣的話,在剛起床的時候就會事先感受到如果早上在起床之後,發現自己的小腿在很長時間之內有疲勞感或者酸痛,胸口悶喘不上氣,記憶力下降,這樣的現象就說明你體內的溼氣很重。
  • 教你3個小妙招,輕鬆排出糞便
    一起來看看1、 飲食問題生活變好了,不再怕溫飽問題,現在是想吃什麼幾乎都能吃到,所以很多的人就混雜著吃,辛辣也不忌口,長期這樣的飲食方式,腸胃不好的人就難以承受,消化系統逐漸變弱,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幹硬就排不出,導致便秘。
  • 醫生:記住睡前三不要,養成2習慣,遠離溼氣
    溼氣可以說是一種慢性病,對身體有很大傷害,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可見溼氣多麼頑固,其實現在很多人體內或多或少都會有溼氣的存在,所以平時我們應該注意怎樣避免溼氣產生。2、睡覺前不要劇烈運動現在晚上天氣已經很冷了,如果經常晚上做一些劇烈運動,出一身汗,很容易導致寒溼侵入身體,所以睡前不要劇烈運動。另外,睡前劇烈運動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失眠,增加身體患病風險。
  • 三伏天,身上這3個「排溼穴」,每天拍一拍,除溼氣,肚子瘦得快
    此時人們胃口也不好,脾胃經常會鬧脾氣,究其根源都是溼氣在作怪,溼氣不僅會導致脾胃失調,還會讓你肥胖,怎麼也瘦不下來。 溼氣會阻礙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讓脂肪燃燒減慢,還會影響腎臟的利尿功能,使得體內水溼淤滯,讓身體產生浮腫現象。
  • 身體有3個表現,當心溼氣過重,幾個小妙招教你除溼
    導語:溼氣被人們稱為中醫中的「六邪」之一,並且,我們都聽說過「長夏多暑溼」這樣一個說法,由此可見,在這炎炎夏日,排除體內溼氣溼氣更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身體有3個表現,當心溼氣過重,幾個小妙招教你除溼。一、溼氣太重,我們的身體會有哪些表現1、早起後,身體異常疲憊如果你最近沒有過於忙碌,休息的也比較好,但是一到早上起床,就覺得無精打採,沒有精氣神,剛睡醒就又想睡覺,這樣的情況可能是暗示身體溼氣重。
  • 手上總出現「小疙瘩」?可能是溼氣太重,堅持1物,恢復手部光滑
    導語:有時候我們的手指上總會長出一個個小疙瘩,看著有一點透明,摸上去硬硬的,擠破了還有液體流出來,用了藥膏也消不盡它們,其實這是溼氣惹的禍。體內溼氣過重時,內部的代謝水分能力會下降,溼氣不能及時排出,就容易隨著血液流動到手指上,變成一個個小疙瘩,讓人看得厭煩。
  • 4個減肥小妙招,加3個動作,堅持一段時間,有效燃脂瘦全身
    其實減肥並沒有那麼難,下面小編就教給大家4個易於減肥的小妙招。014個易於減肥的小妙招,堅持一段時間,有效燃脂瘦身1.堅持吃早餐4個減肥小妙招,加3個動作,堅持一段時間,有效燃脂瘦全身02三組普拉提動作,輕鬆燃脂,有效瘦全身動作一
  • 身體中溼氣重的人,多做這些事情,或能幫助你排出和預防溼氣
    導語:對於體內溼氣重的這一問題,大多數人都覺得10個人中有9個人,體內的溼氣比較重,尤其是南方人體內的溼氣會更重一些,因為南方的地理環境就是比較潮溼的,所以說體內的溼氣也就比較重一些。身體中的溼氣重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的。那麼如何來判斷自己的身體中是否有溼氣呢?
  • 每天睡前一分鐘「平板支撐」,堅持做的女性,會有6個好處等著你
    現在的女性每天都十分忙碌,只有晚上才有自己的時間,辛苦一天後回到家只想躺在床上玩手機。在這些女性看來,養生、運動都是浮雲,還不如多玩玩手機放鬆一下。 實際上,長時間不運動是不行的,這次為女性們介紹一種,睡覺之前只需一分鐘,就可以獲得許多好處的運動方式:平板支撐。
  • 5個睡前減肥小妙招,再加這一項運動,S曲線離你並不遙遠
    5個睡前減肥小妙招,再加這一項運動,S曲線離你並不遙遠1、9點過後不要吃東西到了晚上人體內的各個臟器就開始進入修復的狀態,如果這個時候攝入過多的食物的話,就會造成胃腸道的負擔加重。再加上晚上新陳代謝特別的慢,9點過後攝入的完全就是脂肪了,所以禁止9點過後吃東西,也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
  • 這個小妙招可輕鬆祛溼,身體一天比一天輕鬆
    現代人都特別關心自身健康問題,動不動就會問:「我體內溼氣太重了,拔了火罐,顏色很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溼氣是如何形成的。 溼氣分為內溼和外溼。外溼大部分受外界環境影響,比如陰冷、下雨天潮溼。內溼就屬於脾胃功能不太好,比如消化不太好、肚子脹、大便不成形等。
  • 炎炎夏季的「祛溼王」,每天喝水泡上它,輕鬆排出體內溼寒
    導語:夏天已至,雨水變多,溼氣也隨之旺盛,所以這個時候身體很容易受到溼寒的入侵,不客氣的說,十個人中間有一半以上都帶著或多或少的溼氣,因為大家生活中不注意預防溼氣,比如吹空調、熬夜、晚洗澡等等,那麼怎樣才能更好的祛溼呢?炎炎夏季的「祛溼王」,每天喝水泡上它,輕鬆排出體內溼寒。
  • 夏天身體有這2種表現,說明身體被溼氣入侵,5個方法清除體內溼氣
    一、體內有溼氣,身體都有這2個表現,多注意1、晨起頭暈綿軟,四肢無力,沒精打採清晨是一個人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段,本來應該是頭腦清醒,精力旺盛時刻,但是有些人淤積了溼氣在體內,會有一種身上穿了一件溼漉漉的衣服,渾身黏膩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