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可以說是一種慢性病,對身體有很大傷害,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可見溼氣多麼頑固,其實現在很多人體內或多或少都會有溼氣的存在,所以平時我們應該注意怎樣避免溼氣產生。
1、睡覺前不大量飲水
身體在進入睡眠狀態後,各個器官的活動會進入休息狀態,漸漸微弱,所以在這種狀態下如果大量飲水毫無疑加重了腎臟、脾臟等等器官的壓力,體內十分很容易失調、造成溼氣加重等情況,所以在快睡覺了就不要大量飲水了。
2、睡覺前不要劇烈運動
現在晚上天氣已經很冷了,如果經常晚上做一些劇烈運動,出一身汗,很容易導致寒溼侵入身體,所以睡前不要劇烈運動。
另外,睡前劇烈運動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失眠,增加身體患病風險。
3、睡前不熬夜
熬夜會對身體產生很大傷害,不只是對一兩個器官造成傷害,而是全身都會受到影響,熬夜最直接損害的就是肝腎,造成腎氣不足、肝臟排毒受阻導致體內溼氣加重,降低身體免疫力、抗病力。
抓住好時機,養成這些習慣,把溼氣通通趕出體外
1、飲食祛溼
茯苓、薏苡仁,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在中醫中是非常出色的祛溼食材,可以促進腸胃消化,幫助脾臟運化,祛除體內溼氣,排出毒素垃圾。如果我們想讓茯苓、薏苡仁的功效發揮到最大化,可以直接飲用茯仁末。
這個膏中不僅有茯苓、薏仁,還有荷葉、桑葉、決明子等食材,都是可以幫助體內祛除溼氣的,不僅幫助祛溼,還有健脾的功效。
2、睡前泡腳
泡腳是一種很好的行為,經常泡腳可以幫助活血化瘀,暢通氣血,尤其是對於溼寒的人來說,睡前用熱水泡腳是一種很好的一個祛溼方法,泡腳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即可,水深淹沒腳踝最為合適,同時可以揉搓腳心的湧泉穴以及腕背橫紋中點處的陽池穴,可以起到更好的祛寒溼效果。
另外在水中還可以放些蘄艾葉或者生薑、生薑,可以除溼健脾,提高身體免疫力,起到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