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2020-12-22 袁醫生課堂

中醫有句話叫:「溼氣重百病生」,意思就是,體內溼氣太重,不但難以祛除,而且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

而尤其是夏天,溼氣最為囂張,很容易形成暑溼的氣候,體內有溼氣,很容易讓我們在整個夏天昏昏欲睡,疲勞乏力,四肢沉重,肚子長贅肉等等。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氣太重,會導致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有關。

在想辦法除溼之前,我們首先要會分辨溼氣重的表現,其實,溼氣也是分等級的,溼氣重的4個等級,自測一下,你體內的溼氣在哪裡?

溼氣分4種級別:你是殿堂級溼氣嗎?

一、初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皮膚瘙癢,經常長痘,長斑;

2、臉色發黃、泛油光,長痘;

3、經常感覺喉嚨有痰,胸悶氣短;

4、經常口乾舌燥,有口臭;

二、中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身體沉重、渾身酸疼,手腳冰涼;

2、舌苔厚膩,舌頭邊緣有齒痕;

3、肩膀酸困、腰酸乏力;

4、容易腹脹、小肚子大;

三、高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頭髮油膩、經常脫髮;

2、皮膚長斑,膚色暗沉;

3、耳朵粘膩、潮溼,眼袋明顯;

4、大便粘膩,不成行、有痔瘡;

四、殿堂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肩周炎、頸椎病、關節炎;

2、皮膚瘙癢、溼疹;

3、全身酸、困、乏、累;

4、脾胃嚴重虛弱,便秘嚴重;

5、身體常沉重酸痛、關節炎;

溼氣重會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常見的比如說引發肥胖,誘發關節疼痛、傷害關節,影響排洩等等,這些原因的罪魁禍首都是因為溼氣重,如果不及時調理,很容易引發嚴重腫瘤。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1、多運動健脾除溼

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運動,多出出汗,能夠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 ,加速體內溼氣的排出,會幫助我們健脾除溼,更有助於健康。

2、多按1個「除溼穴」

我們腿上有一個穴位叫做承山穴,祛溼效果和紅豆薏米粥很接近,當我們用手按壓承山穴的時候,會感覺到明顯的酸脹,其實這學說明體內溼氣很重。

每天下午,我們點按承山穴15分鐘,按的時候由輕到重,按一會會感受到身體微微發熱,這往往預示著身體內陽氣開始生發,溼邪正在減少。

3、常喝一碗「祛溼」水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虛了,運化不利,水溼就會內停,所以祛溼關鍵是健脾。

正所謂「藥療不如食療」,夏季防暑降溫時,不妨試試飲食調理,祛溼效果好,而且沒有什麼副作用。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一款食療袪溼的方子,以紅豆、薏米為主,幾千年來百試百靈,留傳至今,很多受溼氣所害的人喝了,效果都非常好。

此配方的精妙之處在於:薏米一定要用小火炒一下,這樣可以大大減輕它的寒性,否則一些脾胃虛寒的人喝了,導致脾胃受損。

老中醫推薦的「祛溼小金方」,由藥食同源的材料匠組成,中醫原理如下:

製作方法:將紅豆、薏苡仁、菊花、赤小豆、甘草、芡實、梔子、茯苓8種藥材配成茶包,每次開水衝泡7分鐘,幫你祛除溼氣,一身輕鬆。

1、赤小豆——消除水腫、降壓降脂、通腸潤便;

2、薏苡仁——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的功效;

3、紅豆——開胃健脾,緩解疲勞、紅潤膚色。;

4、梔子——消腫護肝、利膽止血。

5、甘草——養胃健脾,護肝補腦;

如果你嫌製作麻煩或工作太忙,那麼我推薦你下面這款匠心配比的祛溼茶,每天1小袋,開水衝泡5分鐘,幾塊錢解決溼氣問題,堅持一個月,效果十分不錯!

相關焦點

  • 溼氣重怎麼辦?牢記4件事,排溼氣,有助於健康
    牢記4件事,排溼氣,有助於健康。溼氣重怎麼辦?牢記4件事,排溼氣,有助於健康。1、生薑+紅棗泡水喝生薑含有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其他的營養元素等,最大的作用是可以驅寒保暖。紅棗的營養價值比較大,含有糖類物質、礦物質等,有補血、增加免疫力、排溼氣的作用。把生薑和紅棗放在一起泡水喝,能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除溼氣和有毒物質,經期女性喝生薑紅棗水,還可以緩解痛經,溼氣大的人,不妨經常泡水喝。
  • 溼氣太重怎麼辦,做到以下幾點,祛溼不再是難題
    大部分人都知道,祛除溼氣這個問題,不能算是什麼大的病症,但也不能真的不在意溼氣問題。如果你的體內溼氣太重,最好是自己能夠及時調理。溼氣太重怎麼辦,做到以下幾點,祛溼不再是難題。2、大便異常如果體內溼氣重,很容易會出現大便異常的情況。如果你早上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大便黏膩,不成型,衝廁所的時候很難衝洗乾淨,這可能就是體內溼氣太重所導致的。
  • 體內溼氣太重了怎麼辦?飲食做好2多2少,幫你趕跑溼氣
    很多人都出現了體內溼氣過重表現,身體有過多的溼氣在影響健康,也會誘發許多不良症狀。因此發現了體內溼氣過重,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將體內的溼氣去除。而在去除溼氣的過程中飲食問題需要重視,選擇合適的食物獲取營養物質,這樣才能夠達到調節身體,促進健康的效果。
  • 身體溼氣太重,這些零食可多吃,幫你排除溼氣,還你一身輕鬆
    導語:我們許多人不明白身體裡的溼氣從何而來,從中醫來說,溼氣屬於一種邪氣,對我們身體健康非常不利,這時如果沒有及時的袪溼,那麼就會加重我們身體的健康受到影響,溼氣我們平時看不見,但是我們又要想去排除它,該如何做呢?
  • 溼氣太重,影響身體健康?3個辦法「逼」出體內溼氣
    導語:如今許多人都有養生的習慣,為此也會去做各種推拿項目,從而也就得知了自己身體上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其實,最常見的無非是溼氣太重,雖不會明顯地體現出來,但溼邪乃是身體不好的根源,若長時間置之不理,自然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 體內溼氣太重了?教你2個祛溼法,輕鬆排出一身溼氣
    現在很多人因為溼氣過重導致健康受損,在溼氣過重的影響下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例如身體虛胖、舌苔厚膩、食欲不振、精神狀態變差,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是長時間溼氣過重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沒有儘早將體內的溼氣去除,有可能會導致疾病發生。
  • 溼氣太重怎麼排出來
    體內溼氣是中醫學症狀的一種詮釋,造成 溼氣太重的原因比較多,例如氣溫炎熱溼冷,平常健身運動較少,飲食搭配欠佳,都可能會造成 人體溼氣大,要是沒有方法立即排出去,針對人的傷害是較為大的,通常會引起一些病症,要想把體內溼氣排出去,方式比較多,下邊我們就來簡易的了解一下溼氣大如何排出去。
  • 溼氣太重怎麼辦,4個方法教你去溼氣,溼氣「跑光光」
    現在年輕人的壓力普遍較大,天氣溼重,體內的火熱也容易堆積,虛胖的體質也越來越多。溼氣在體內留滯,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接下來,教你幾招去除身體溼氣吧。一、體內溼氣重的五個表現1、 身體疲乏無力體內溼氣重的人,經常會疲乏倦怠,活動的時候力氣不足,而且不願活動,懶得活動。
  • 可能是溼氣太重,堅持1物,恢復手部光滑
    一、溼氣過重可不好,會引發身體很多的異常反應,讓人防不勝防1、口臭口苦體內溼氣太重的時候,身體的運化能力會下降,我們的脾胃也會出現失調的現象,導致消化食物時產生的氣體不能及時排出,存留在腸胃部位。體內溼氣過重,可不止造成上面三個不良反應,其它還會出現:1、排便不乾淨2、背上長痘痘3、腿部水腫4、臉上長痘5、胃口不好二
  • 溼氣到底是什麼?身體出現5種情況,說明溼氣太重了,抓緊祛溼
    那麼,溼氣到底是什麼?溼氣不是水,也不是氣,而是像鼻涕一樣黏黏的東西。不要以為溼氣是小事,在中醫看來,溼氣才是各種各樣病症的源頭。身體出現5種情況,說明溼氣太重了,抓緊祛溼1、大便太黏、容易腹瀉很多人容易腹瀉,有的大便沾黏,怎麼衝都不乾淨,這是身體溼氣重的表現,需要注意了。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去溼氣最簡單的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
    怎麼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1、頭部感覺當溼邪最初侵襲身體時,人每天清晨起床的時候會感覺特別疲勞,頭昏、沉重、不清亮,沒有精神,四肢沉重,渾身不適。4、看面容早上臉上出油多,尤其是額頭處、口鼻周圍出油明顯,說明體內溼氣重。5、聞口氣晨起口內氣味重,也是體內有溼氣的表現。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教你幾個小妙招,讓你輕鬆去除體內溼氣!
    再者加上現在很多現代人亞健康的狀態,缺乏運動,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出汗少,在夏天該出汗的時候沒出汗,導致很大一部分的溼氣積攢在體內發散不出去。四種方法,有效祛溼1、堅持運動溼氣重的人,日常的身體狀態就是懶洋洋的,很不喜歡動彈。
  • 好端端的,身體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體內溼氣太重,要注意祛溼了
    導語:中醫認為:「溼邪在,百病在,溼邪除,百病無」,可見溼氣對人體的健康有多麼重要。很多人不把溼氣多做一回事,認為它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實際上,溼氣沒有及時清除出去,會隨著血液流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長期以來會給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你好端端的,身體卻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體內溼氣太重,要注意祛溼了。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教你這4種簡單有效的去溼氣方法!
    但是還是很多人不知道怎樣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有溼氣又會有那些症狀? 1、頭部感覺 當溼邪侵襲我們的身體時,我們每天清晨起床的時候會感覺特別疲勞,會有頭昏、身子沉、不清亮,沒有精神,四肢乏重,渾身不自在等表現。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這個辦法很有效,趕快收藏吧
    進入夏季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雨水增多,天氣變得潮溼悶熱,人體內的溼氣也會加重。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那麼,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溼氣重呢?1、赤小豆薏仁粥將赤小豆、薏米仁、芡實、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七味食材進行調配熬粥喝。需要注意的是,薏米祛溼雖好,但寒性太重,直接煮來吃,會傷脾。所以要祛溼,需要同時健脾。這一點尤其重要。
  • 排溼氣、養脾胃,少吃5水果,多做3件事!
    它對我們體內的水溼有著很好的運化作用,一旦脾臟受到損壞,就會導致大量的水溼滯留體內,形成溼氣。而有溼氣,就會滋生百病。一旦體內溼氣過重,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誘發多種疾病。體內溼氣太重會有哪些表現?
  • 三伏天溼氣很重,常喝這4種茶,幫你去除體內溼氣!
    三伏天溼氣很重,常喝這4種茶,幫你去除體內溼氣!相信不少人都有過或者是正有著溼氣重的煩惱,身體一旦出現溼氣重的情況,身體就會隨之出現這樣那樣的身體負擔。比如說在寒冷的冬日,如果你剛剛從外面回來,感受了大量的寒氣,就可以喝點生薑茶,喝點生薑茶後可以適度的發汗,對於排除體內溼氣、寒氣都有很好的作用。枸杞薏米茶薏米最好炒過後再泡茶,才能達到祛溼且不傷根本的效果。
  • 早起經常雙眼浮腫,提醒你溼氣太重,看20後小美女,妙招祛溼氣
    於是小芯每天都會抽時間研究一些臉部可能出問題的原因,例如溼氣重,小芯平時就特別注意,學小芯堅持做這幾件事,你也能像她一樣擁有閃亮的雙眸。一、溼氣重的人有哪些表現1、晚上尿頻對於晚上經常要上廁所這件事,很多人都挺煩的,特別是冬天,如果家裡沒有暖氣,那起床上廁所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 20歲年輕小夥,整天精神不濟,原因竟是溼氣太重
    可是昏昏欲睡的狀態還是不見好轉,這下小趙急了,以為自己得了大病,結果就去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結果表示,小趙是因為溼氣太重導致的,小趙當時就懵了,自己平時也不愛吃寒的東西怎麼就會溼氣太重呢。那麼溼氣重是因為什麼導致的呢?
  • 二十多歲少女減肥總是不成功,去詢問老中醫,原來是體內溼氣太重
    二十多歲少女減肥總是不成功,去詢問老中醫,原來是體內溼氣太重。一、體內溼氣太重的原因有哪些呢1、所處環境的空氣中溼氣太重前一段時間,在全國範圍內都有持續性的降雨,這就會造成我們身體所處的環境中溼氣太重,如果不注意防護就會使得自己身體受到溼氣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