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2018春節檔,感覺像吃了年夜飯剩菜

2021-02-07 新周刊

《唐人街探案2》成為今年春節檔票房冠軍。

萬年不變的《西遊記》、老套的愛情片、過時了一年的段子、無腦到尬癌的劇情,2018年春節檔就像不差錢的年夜飯的剩菜,不吃又沒別的選擇,吃了又膩味!

文/ 箋語

過年做什麼最過癮?坊間有一說法,以前的過年方式看青少年,現在最潮的過年方式則要看中老年人了。2018年春節,中老年人過年有三大方式——旅遊、電影、進軍幣圈。

中老年人從來都很喜歡旅遊,對各類金融產品也一直有強烈的興趣,倒是很少走進電影院。這兩年來,越來越多適合中老年人看的電影上映了,他們在《戰狼2》《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新式主旋律電影中找到了過去的激情,也在《芳華》裡看到了自己的青春。隨著中老年人走進電影院,春節檔迎來了一次大爆發。

《紅海行動》燃爆了春節檔。

如同羽生結弦超越了羽生結弦,2018春節檔上的國產片也實現了自我超越,且增幅之大、速度之快,讓人咋舌。年初一票房直奔13億而去,同比增長50%+,之後更是以5天狂砍50億的戰績,成就了片方、院線和觀眾的集體狂歡。一時之間,電影院宛如春運火車站,是看電影還是看人潮,真叫人傻傻分不清楚。

不過,當你闖過人山人海就座觀影,卻發現,2018年春節檔的派頭是有了,嚼頭卻沒了。儘管多部大片已經表現出了它們費力燒錢的誠意,類型化的套路依然令人厭倦。萬年不變的《西遊記》、老套的愛情片、過時了一年的段子、無腦到尬癌的劇情,2018年春節檔就像不差錢的年夜飯的剩菜,不吃又沒別的選擇,吃了又膩味!

春節看電影成了「新年俗」。

搞笑難逃三俗

——————

春節檔上常見的屎尿屁搞笑,尷尬指數只比「解鎖姿勢」低一點點。

《祖宗十九代》全程嘲弄醜和蠢,把相聲界100年前就玩濫的套路搬到了大銀幕上;即便是《唐人街探案2》這種票房口碑雙優的作品,也要靠踢襠、裸奔、賣腐等三俗橋段撐起笑點。這些角度生硬、用力過猛的笑點攻擊,真是叫人不知如何擺放嘴角才是好。

其實導演們不必太低估觀眾的智商,在李健、大張偉等段子手的薰陶之下,多數人還是能夠讀懂臺詞上的高級幽默。比起肢體上的馬戲,玩點聰明又得當的文字遊戲,反而更能得到「不費力、贏很大」的效果。

《祖宗十九代》,豆瓣評分4.9。

西遊IP年年見

——————

從2012年3D動畫版的《大鬧天宮》上線開始,西遊就成了春節檔的釘子戶。除了在史上最冷春節檔的2015開年西遊IP有過短暫缺席之外,其餘每年春節大銀幕都有「風裡雨裡,西遊等你」的盛景。

《西遊記·女兒國》爛到從領跑位跌到榜尾,連年無休的「西行F4」更讓人心疼:如此勞模的出鏡頻率,師徒全員人手一張敬業福都不為過啊。

這些年的春節檔,有《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根植於原著的改編三部曲,也有諸如《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這些衍生番外,就連《大鬧天竺》這樣一部現代劇,也非要套個西遊的殼子,可謂花樣百出,名堂搞盡。

以後,讓唐僧和悟空輪流主演,八戒和沙僧等待翻牌,按照九九八十一難和師徒四人一馬的排列組合,拍成大型系列電影也是指日可待。

《西遊記·女兒國》,豆瓣評分4.7。

「劇二代」扎堆搶錢

——————

除了改編改到吳承恩詐屍的《西遊記》,春節檔也是「劇二代」們的天下。

今年的票房三甲《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捉妖記2》都有口碑不錯的前作打底,而去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西遊·伏妖篇》也是抱緊《西遊·降魔篇》大腿,噱頭十足的「劇二代」。

大多數電影熬到第三部才會面臨口碑票房雙撲,第二部反而會因為輿論態度模糊而成為安全區:對前作的信任和對評論的質疑,會讓更多人選擇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即便續集難以復刻前作的傳奇,也能靠一錘子買賣賺到甜頭。胡巴的萌拯救不了《捉妖記2》的爛,但在票房榜上,它依舊是贏家。

而在春節檔的幾部大片中,《紅海行動》是唯一一部「劇一代」作品。導演林超賢擅長拍攝刑警與動作題材,2016年的口碑大作《湄公河行動》便由他執導。《紅海行動》也不負眾望,幾乎全場無尿點,從頭燃到尾。可這種「燃"又不同於《戰狼2》失之於真實,《紅海行動》的戰鬥場面更真實,軍事格鬥技術也過硬,將國產戰爭片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問題是,嘗到甜頭的《紅海行動》會拍第二部嗎?

《紅海行動》,豆瓣評分8.5。

被隱形的好萊塢

——————

雖然中國春節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的那部《甲方乙方》,但真正讓觀影數量成規模、讓春節檔得以變現的,還是要感謝史上第一部3D電影《阿凡達》。在3D效果的視覺挑逗之下,很多把打開電視調頻到CCTV6稱之為看電影的人,開始走進影院。

吸引著觀眾不斷湧入電影院的好萊塢大片,在帶火了整個電影市場之後,卻在小長假的黃金時段紛紛隱形。想趁著過年和家人一起看部外國電影,恐怕只有掏出手機打開網絡才能辦到。

今年春節,在奧斯卡和金球獎都喜獲提名的《馬戲之王》,從視覺效果到故事內核都更適合全家老小一起觀看,但它卻巧妙地錯開了春節檔,提前半個月上線,而上映20天的總票房,都敵不過一天破億的《唐人街探案2》。究竟是市場改寫了規則,還是規則決定著市場,這大概是春節檔最真實的懸念。

《馬戲之王》,豆瓣評分7.9。

愛情從不下線

——————

看膩了大片的燃和躁,有一部主打愛情的小清新能幫著降降火倒也是極好的。顧長衛的《遇見你真好》臨到上映時突發跳檔,但愛情並沒有因為愛情片的下線而消失。

今年春節檔除了兒童片,幾乎所有題材的春節檔都會帶幾筆彎彎繞繞的小粉紅。《西遊記·女兒國》徹底拋棄原著,全憑一句「因為愛情」;哪怕是《紅海行動》這種主旋律電影,也會借「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曖昧催一把淚;可為了豐富任務線,《唐人街探案2》把秦風(劉昊然飾)和Kiko(尚語賢飾)強湊CP這點就讓人不能原諒了:死理性派的小白偵探,哪能一身戀愛的酸臭味呢!

《唐人街探案2》,豆瓣評分7.2。

老戲骨為流量賺吆喝

——————

港式春節檔的鼎盛,雙周一成(周星馳、周潤發和成龍)的輝煌,都已成為絕響。港片的落寞,讓天王都自降身價。在流量當道的粉絲經濟時代,影壇摸爬滾打多年、早就修成影帝之身的梁朝偉和郭富城,也淪落成了為當紅花生抬轎的副咖。

做不了主演已是心酸,分到的角色又總有硬傷:在《捉妖記2》中,放下身段耍寶的屠四谷(梁朝偉飾),反襯得朱金真(李宇春飾)深情又可愛;一臉欠揍的孫悟空(郭富城飾)威壓吊高將近50米,可努力的光芒全被浮誇的特效掩蓋。

戲骨不足道,愛豆值千金。相比演技派,一心朝票房進擊的導演們其實更看重熱搜體質。張譯和王寶強這種突出重圍的演員,真可以算得上是人生贏家了。

梁朝偉與李宇春。

向熊孩子勢力低頭

——————

除了亂點鴛鴦譜迎合熱戀小情侶的需求,孩子也是春節檔的主要營銷對象。

如果不是《熊出沒·變形計》在撈金實力上碾壓了《西遊記·女兒國》,大概「無娃一族」根本不會發現這部從動畫城走出的大電影居然已經拍到了第五部,而且每一部都在票房上實現了自我突破。

雖然主線劇情都是父母輩看剩下的,但包裝了保護環境、珍惜親人等正能量,即便情節低幼,家長也樂意買單。畢竟用兩張電影票錢就能讓熊孩子回歸安靜,家長得以在電影院昏暗的燈光下補個美容覺,大過年的總算可以喘口氣了。

豆瓣評分6.8的《熊出沒·變形計》,才是2018春節檔的黑馬!

相關焦點

  • 這個**的春節,大家年夜飯都吃了什麼?
    今年春節有些特別,不知道你這年過的是不是和往年一樣?年夜飯吃的什麼?
  • 春節檔廣告哪家強?盤點近三年春節檔影片特色營銷
    《姜子牙》《緊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中國女排》等一大批種子選手同臺競技今年春節檔。雖然今年春節來得格外早,各大影片也尚未開啟預售,但宣傳方都早早開始「吆喝」,沒有放慢營銷的腳步,緊鑼密鼓備戰中。雖然影片質量決定最終的票房成績,但在今年這個頭號種子選手扎堆,6天假期一天看一部都看不完的情況下,春節檔影片如何抓取觀眾眼球,爭取更好的映前熱度及首日排片數量?就需要在營銷物料上下功夫。預告片和海報等營銷物料不僅是影片常規的宣發動作,也是觀眾能接收到影片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營銷物料如何有新意、引共鳴、轉發率高是每家營銷公司思考的問題。
  • 大年三十曬朋友圈,初一開始吃剩菜,網友:吃到長毛未吃完
    推薦語:過年很多地方仍保存舊俗,做很多菜,不誇張的說有的地方會一直吃到正月結束。下文轉載自作者:青蓮說美食大年三十曬朋友圈,初一開始吃剩菜,網友:吃到長毛未吃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年的時候,很多人被迫都要吃剩菜。我們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大年初一要吃除夕剩下的飯菜,吃剩菜預示著年年有餘。這個習俗我們也可以接受,畢竟寓意非常的不錯,但是如果從過了年初一一直吃到初七,天天吃剩菜你們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我們可以看到除夕晚上大部分的朋友圈中,都曬出了自己家的年夜飯,非常豐盛,但是這麼豐盛的背後,沒有看到讓人想哭的一面。
  • 春節帶這一桌年夜飯回家,陪爸媽找回遺失的年味
    到了傍晚在陸陸續續的鞭炮聲中,迎接爺爺奶奶和叔叔一家的到來,大家圍著桌坐成一圈,電視放著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吃著滿桌的團圓,總感覺特別香。我和哥哥總是忍不住抓起就吃,因為這事還鬧過不少笑話,記得有一次我倆為了搶一個雞腿吵紅了臉…吃完年夜飯還有一個必須的儀式,就是拍一張全家福。
  • 這檔春節特別節目雲送年貨、雲吃年夜飯,超長直播實時雲陪伴
    針對豐富繁雜的春節內容產品,這檔節目更像是觀眾手中的「手機視頻遙控器」,依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春晚」資源,並整合總臺各頻道春節項目、各衛視春節頂流資源、央視頻端內優質內容,將最精彩的春晚節目篩選出來呈現給觀眾。 並且今年的春節特別節目做到直播內容高清投屏無廣告,可以實時隨心切換,既能夠實現實時陪伴又給予觀眾最大的選擇權。
  • 今年春節吃什麼?看完這一篇,新手也能當大廚~~
    離過年還有10天,本來還想再多做幾道年味菜譜,結果網球肘犯了,就沒法折騰美食拍菜譜了,所以更新完今天這篇春節特輯後,嬸子就要提前放年假去嘍
  • 特殊的春節,看看別人家的年夜飯都吃些什麼?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一個不一樣的年,多年之後,我們可能回想不起17、18、19年是怎樣過的年,但2020的春節一定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原本應該是多麼歡喜的團圓日子,因為疫情,多少家庭不能團聚,多少人有家不能回,多少本該有的歡笑變成了淚水。。。最近情緒波動很大,自己什麼忙都幫不上。翻看以往過年的照片和大家發來的投稿,歡歡喜喜的熱鬧感覺,心情還是會寬慰不少。
  • 2018春節檔電影,讓資本和觀眾過年吃了頓肉
    今年電影春節檔的票房成績好得有點讓人詫異,短短7天時間,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57.23億元,比去年的34.28億元增長66.94%,觀影總人次約1.44億,同比增長58.9%,可謂史上最強春節檔,而資本金主和觀眾們也都過年吃上了肉。
  • 吃貨小分隊杯2019北美年夜飯曬圖大賽結果揭曉!
    🐷春節好春節好!🐷希望大家都剛度過了一個團圓的除夕,紅火的大年初一。吃剩菜的大年初二。(小分隊友情提示:吃不完的餃子別用紙杯裝) 最佳民間沙縣小吃繼承人@淳于:兩個哈爾濱人下班折騰一個小時的4-course年夜飯:誤買了上海凍豆腐燒東北燉酸菜。兩倍速YouTube刷完春晚,繼續加班~
  • 春節期間如何拍攝出像電影《人在囧途》的感覺?這些構思很重要
    2020年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來了。也就只有幾十天的時間。其實每個人都想要回家過個熱鬧年。不管是你從事的是什麼職業,有家都是溫暖的。那作為攝影師如何把過年回家時候拍的有意義呢?可以一起來看一下。遊子思鄉的感覺,就表示自己回到家了,非常幸福。到家之後可以拍一段和家人一起聊天。一起聊家常的場景。在家期間:如果提前回家的,可以去拍一段一起買過年貨的場景,可能買完年貨,差不多就到春節前夕了。那到時候可以拍攝貼春聯兒呀,貼窗花呀,一起準備做年夜飯的菜呀這些。
  • 快看!2021哪部春節電影最火?春節檔總票房超80億!
    今年元旦檔,全國電影票房達12.99億元,打破了2018年創造的12.71億元檔期票房歷史紀錄;一個多月後,春節檔再創紀錄。這背後,是觀眾加速釋放的觀影熱情,是影業持續復甦的可喜氣象,更是中國電影創作水平的穩步提升。
  • 《故宮賀歲》《一桌年夜飯》…春節不妨「拔草」一波紀錄片
    【環球網文化綜合】春節假期,喜慶祥和,合家歡聚。避免去「人人從從眾眾」的人員密集場合,不如在溫暖被窩,一段紀錄光影中,享受愜意與祥和。《故宮賀歲》紫禁城裡尋年味,豆瓣高分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令網友大呼「種草」了一堆書,《24節氣生活》感悟節氣更迭的美學生活,《一桌年夜飯》看看明星年夜飯的家鄉味。
  • 年夜飯,他們竟然吃這個!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是怎麼準備出一桌豐盛的年夜飯的呢?一起來看看世界各個國家年夜飯都有哪些美食?看完之後,又不得不再想想我們剛剛過去的年夜飯,好吃的要哭了!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春節吃的東西一般都會有所講究,特別是餛飩、餃子、長壽麵、年糕……這些都象徵著長壽,年年高,年年有餘等多種有福氣的含義。
  • 2021春節檔電影刷新多項記錄!
    今年元旦檔,全國電影票房達12.99億元,打破了2018年創造的12.71億元檔期票房歷史紀錄;一個多月後,春節檔再創紀錄。  進影院看電影,正在成為與吃年夜飯、逛廟會等傳統習俗比肩的新年俗。春節檔電影市場火爆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影片類型豐富且集中在春節檔發力外,「看電影是親戚朋友同學假期娛樂消費的剛需,而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旅遊流動減少,使剛需更『剛』。」  觀影需求旺盛,但票量供給有限。
  • M³影薦|春節檔電影先睹為快!
    除夕一大早就急著換上新衣服等著吃年夜飯、放爆竹、領壓歲錢仿佛一整年就等著這一天長大了我們總是失落地說過年越來越沒意思,總覺得沒那味兒了。怎麼才能重拾年味呢?貼春聯、穿新衣、放爆竹、出年夜飯、拿壓歲錢、祭祖、拜年,看電影這些細小的事情形成強烈的儀式感以至於缺了一件沒做,就不能算過年似的。年夜飯過後,一大家子各有各的娛樂活動有盤腿坐在沙發上聊天的,有躺在地毯上看春晚的還有坐在麻將桌前開啟新年財運的。
  • 你以為四川年夜飯都是麻麻辣辣的嗎?
    說話就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團圓在一起,看著春晚,吃著年夜飯。你家的年夜飯都有些啥?今天我們來看看四川的年夜飯。
  • 年夜飯怎麼吃?南京餐廳玩出新花樣……
    春節越來越近,南京城的年味也越來越濃,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今年的除夕年夜飯,你打算怎麼吃?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在調查走訪中發現,消費者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人說去年沒去飯店吃成的團圓飯,要在今年除夕補上;有人認為還是減少聚集為好,在家團圓吃年夜飯也一樣。
  • 舌尖上的鄉愁: 海外華人的年夜飯怎麼吃?
    她只記得小時候就吃過,「那味道真香」,她邊說邊燦爛地笑起來。雖然與金曬一樣旅居海外,但對於葉光豔來說,在羅馬過春節總要費一番腦筋。她至今還沒想好年夜飯怎麼吃,在哪裡吃。葉光豔來自青田,在羅馬做貿易多年,現在主持中意文化交流協會,丈夫夏崔傑在羅馬經營餐館生意,但在義大利出生的兒子女兒已經西化,對是否過春節感覺無所謂。她說,今年有兩種選擇,在外面餐廳吃,或者自家做。
  • 2018春節檔電影票房逾56億創新紀錄
    2018春節檔電影票房逾56億創新紀錄 2018-02-22 15:47: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 最新2021哪部春節電影最火?春節檔總票房超80億!
    今年元旦檔,全國電影票房達12.99億元,打破了2018年創造的12.71億元檔期票房歷史紀錄;一個多月後,春節檔再創紀錄。這背後,是觀眾加速釋放的觀影熱情,是影業持續復甦的可喜氣象,更是中國電影創作水平的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