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高舉「女權」旗幟,好萊塢女神 銀幕女王 女英雄集結要平等

2020-12-23 娛記小籠包

「婦女能撐半邊天」的口號喊了許多年,但現實與理想相差甚遠。中外皆如此。

去年,在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中國演員海清、姚晨、梁靜共同發表感言,呼籲導演製片們給予國內中生代女演員機會。此事一出,引起一片譁然。有網友評論「到她們的年齡,國產劇給的角色定位太局限了,婆婆媽媽的事,圍繞家庭情感,叫苦拿不到好角色情有可原。」

海清、姚晨等在閉幕式上發言

在國內,像海清、姚晨這些在行業裡已然稱得上是大碗的女演員們境遇尚且如此,可想而知,那些外形不夠出眾,資源更貧瘠的女配角們處境會有多慘。難怪「雪姨」王雪琴年紀輕輕就扮上了孩子他媽,而薩日娜更甚,出道不久就在戲裡抱上了孫子

相比之下,大洋彼岸的好萊塢,關於「女性平權」的呼聲更為猛烈。

2017年,臭名昭著的韋恩斯坦事件被曝光,一石激起千層浪,那些在好萊塢長期存在的潛規則和性暴力被推上檯面。隨後,女明星集結起抵抗陣營,透過網絡社交和媒體渠道,發起「Me too」活動。

臭名昭著的韋恩斯坦事件

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蝴蝶振動起翅膀,好萊塢掀起一場浩浩湯湯的反性侵、反性騷擾的大清洗運動,沉寂多年的「女權意識」再度覺醒。

好萊塢女王接連撐起「女權大旗」

在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前影后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因為身著一件黑鬥篷禮服,意外成為了頭條新聞。

娜塔莉·波特曼身著禮服走紅毯

由於今年學院獎「最佳導演」的提名人選中沒有女性,娜塔莉特意穿上了繡有包括格蕾塔·格韋格(《小婦人》)、王子逸(《別告訴她》)與勞倫·斯卡法莉婭(《舞女大盜》)等,在頒獎季中呼聲頗高卻未獲奧斯卡提名的八位女導演名字的披風。這一抗議做法,得到了許多媒體的讚賞,稱其勇敢,然而卻遭到了羅絲·麥高恩的猛烈抨擊。

羅絲·麥高恩是誰?

她是#MeToo運動中的領軍人物,是勇敢揭露哈維·韋恩斯坦性侵醜聞的女性中一員,她曾公開指責梅麗爾·斯特裡普包庇韋恩斯坦以及虛偽,大罵本·阿弗萊克號稱自己不知道韋恩斯坦惡行是在撒謊並且讓他「fxxk off」。她也曾是一位女演員,在昆汀·塔倫蒂諾與羅伯特·羅德裡格茲執導的《刑房》中,那個把一條大腿換成一頂機槍的姑娘,你是否有了些印象?

羅絲·麥高恩《刑房》

面對娜塔莉被廣泛讚譽,羅絲稱其為「噁心」。她在Facebook上表示,這樣的行動主義,對於她們這些真正幹事的人來說,簡直是侮辱。「勇敢?邊兒都不沾。有一大堆女演員都在假裝自己在關心其他女性,而你是其中之一。這樣的女演員本應為女性發聲,但事實上什麼也沒幹。」

娜塔莉做「表面功夫」被diss,但在好萊塢的歷史上,用實際行動為女性爭取平權的女演員不乏其人。

凱薩琳·赫本

作為好萊塢第一位不施粉黛的自由女性,凱薩琳·赫本66年的從影生涯,從未向好萊塢的遊戲規則妥協過。不做花瓶,特立獨行,她憑藉著卓越的藝術成就,超越性符號的銀幕形象,以及率真灑脫的人格魅力,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上世紀初的美國社會遠比現在保守。那時候,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性別定律比現在更甚,男主角籤約後,不僅可以決定女主角的去留,甚至有權決定和誰接吻。

出生於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城的凱薩琳·赫本,母親是一位女權運動家,從小就帶著她舉橫幅上街遊行,為女性爭取社會權利。自從1928年不顧家人反對踏上表演之路,凱薩琳處處爭女權的作風讓她沒少吃苦頭。被炒魷魚、處處碰壁,這些挫折都沒有讓她妥協,硬是憑著努力闖出了一片天地。

銀幕上,凱薩琳始終詮釋獨立、堅強的女性角色,是隻身一人對抗男權社會的「鐵娘子」,她也以兩性之間權益與意識博弈為人文命題,開創了一個領先於時代的電影類型。

「女權鬥士」簡·方達

談及女權運動,簡·方達是另一位無法繞開的人物。她是曾叱吒好萊塢近半個世紀的傳奇女星,其公眾角色的演變堪稱美國社會過去半個世紀的一面鏡子。上世紀60年代,因出演喜劇影片《金童玉女》,簡·方達首次進入好萊塢。70年代,她開始熱衷於慈善事業,特別是教導未成年少女避孕,大量捐款給生殖健康和性教育研究 ,被美國人稱之為「女權鬥士」。時至今日,80多歲的簡·方達依然活躍在各個場合,為女性說話。

時間來到21世紀,許多年輕有為的好萊塢女星也曾為「女權」發聲。「小丑女"哈莉·奎茵、「石頭姐」艾瑪·斯通等曾組"婦聯"為女性爭取權益;「寡姐」斯嘉麗·詹森曾公開批評深陷性醜聞風波的金球獎影帝付蘭蘭;大力推動「他幫她」(HeForShe)平權運動的「赫敏」艾瑪·沃特森,在聯合國大會上演講圈粉無數……還有,凱特·布蘭切特、安吉麗娜·朱莉、查理茲·塞隆等好萊塢中生代女星,也因為各自在「女權運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受到了年輕觀眾們的歡迎。

艾瑪·沃特森出席聯合國活動

「大女主」飛天遁地拯救世界和男人

有研究顯示,在當今的好萊塢,性別不平衡依舊明顯。男女性主角在電影數量、出鏡時間以及臺詞長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通常來說,沒有性別限定的角色都直接找男演員出演,剩下那些必需由女性扮演的角色才會找來女演員。

推廣影視業女權的目的並不是要所有角色都給女性,而是希望可以讓女性擁有更多機會試鏡,並出演沒有性別限定的角色。

曾幾何時,女性在電影中的角色只能靠著性感和美色吸引觀眾眼球,她們大多柔弱嬌美、性感可愛,是負面的惹事者,是毫無縛雞之力的弱者,遇到危險只會哭啼或尖叫,等待被男性角色拯救。然而,隨著觀眾對於傳統女性角色審美疲勞,加之新女權主義浪潮席捲歐美,大家對於「女性符號」有了新定義。

《異形》蕾普莉劇照

1979年,《異形》橫空出世,女主角蕾普莉強勢的形象開創了電影裡「女鬥士」的先河,那些原本只屬於男性角色的「偉光正」這一刻在她身上顯現。她率先提出殺掉異形,面對質疑敢於回懟,混亂時高行動力,敵人來襲毫無畏懼,她成為了保護自己也拯救世界的女英雄。

一場關於「女花瓶→女鬥士」的電影內容衍變開始了,大銀幕中湧現出越來越多性格強勢、人格獨立、技能超全的「女鬥士」、「女英雄」。

於此同時,電影中更多女性開始作為絕對主角出現。無論是《飢餓遊戲》裡的凱特尼斯·伊夫狄恩,還是《殺死比爾》中的新娘,亦或是《古墓麗影》中的蘿拉,她們不僅強勢過人,果斷殺伐,而且各個技藝超群,不僅遠超普通男性水準,甚至讓許多猛男都只能「望洋興嘆」。

《古墓麗影》蘿拉劇照

男性可以成為超級英雄,女性同樣可以。新世紀,隨著漫改超級英雄電影在全球大行其道,在清一色的男性超級英雄角色之中,幾位女性超級英雄角色在世界範圍大獲好評。2016年,蓋爾·加朵首次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以神奇女俠一角出現便驚豔世界。時隔一年,由她主演,以神奇女俠作為主角的同名衍生獨立電影推出,並在世界範圍收穫巨大成功。隨後,漫威也於2019年正式推出以女性超級英雄為主角的《驚奇隊長》。

電影《神奇女俠》

可喜的是,這兩部電影的成功,不僅打開了女超級英雄擔當主角的大門,同時也提高了女性導演的薪酬水平。而今年還將有《花木蘭》、《黑寡婦》、《神奇女俠1984》等多部以女性為絕對主角,並且由女導演執導的超級大片將在全球上映。

超越電影本身改變整個世界

2000年,由卡梅隆·迪亞茨、德魯·巴裡摩爾、劉玉玲主演的第一部《霹靂嬌娃》問世,雖改變了以往動作片中通常由男演員佔據主導地位的國際慣例,但在當時依然是以三位主角的性感為賣點。2019年,新版《霹靂嬌娃》在全球上映,與老版相比,儘管口碑乏善可陳,但影片中所傳達出的新時代女權主義,恰是該作品中最為珍貴和亮眼的部分。

《霹靂嬌娃》三位女演員

2018年,時隔14年的動畫續作《超能總動員2》上映,該片順應女權風潮,超能先生退居二線居家帶娃,彈力女超人成為主角;2019年,真人改編版《阿拉丁》在全球收穫超十億美元票房,片中主角「茉莉公主」被讚譽為具有先鋒女權意義。越來愈多的電影主動向「女權」靠攏,就連「X戰警」隊,也被"黑鳳凰」、「魔形女」等角色扮演者也要求新作《X戰警:黑鳳凰》改隊名(X戰警原文X-Men,其直譯是X-男人)。

《阿拉丁》茉莉公主

事實上,大銀幕上突破女性形象的經典影片有很多,《讓娜·迪尓曼》、《亂世佳人》、《權勢下的女人》……只是隨著時光流逝,這些經典影片大多被世人束之高閣,影響日漸式微。唯有《末路狂花》,即使在「女漢子」遍布銀幕的當下,依舊閃亮動人,被世人反覆提及。

電影《末路狂花》

1991年5月,《末路狂花》在美國上映,影片寫實描繪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男權社會,片中平庸無趣的家庭主婦塞爾瑪和服務生閨蜜露易絲化身兩朵驚世狂花,開啟了一次叛逆大膽且沒有回頭的旅程,爆發出駭俗的力量。

超越電影本身,《末路狂花》更像是一種文化潮流、女權標籤,不僅引發了現實社會中諸多女權討論,上映當年還前所未有的助力3位女性成功競選參議院。如今,美國還有女性網站以《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命名,鼓勵女性們多和閨蜜一起旅行。它或許不是最「女權」的電影,卻一定是最能拉近觀眾產生共鳴的。

迪斯尼公主

與其態度強硬地希望他人接受,不如換個思維讓更多人去接受。當下, 美國大片中的巾幗英雄崛起,迪士尼各種「另類」公主養成記,在時代更迭中可窺女權的高漲和進步。加之《瞞天過海:美人計》、《幫助》、《伴娘》、《隱藏人物》這些女性群像電影不斷湧現並獲得市場認可,她們所承載的女性理想,正是當代女性意識覺醒的生動寫照。

電影《隱藏人物》

女性角色蝶變,是女權主義不斷崛起的縮影。女人不再等待男人的垂青和拯救,她們脫下性感的花衣裳,勇敢踏上自己的冒險之旅,憑藉智慧與勇氣,迎來嶄新的人生。誠如「三八」婦女節的歷史,從1857年3月8日的美國女勞工為勞動權益而抗爭開始,各種女性電影表現和關注女性在社會中遭受的歧視與不公,並不斷取得成就,這是女權最偉大的胸懷和意義,也是婦女節這個節日形式背後最深處的價值觀。

——end——

作者:小籠包,十年娛記一枚,80後單身狗,溫暖陽光。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留言,你們的支持是我的動力,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多有趣的娛樂故事。

相關焦點

  • 好萊塢「70後」女星代表人物,她們是銀幕上的女神,美豔不可方物
    群星璀璨的好萊塢向來不缺少美女演員,在每個時代都有讓人傾慕不已的銀幕女神存在。而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這批好萊塢女星,無論是作品數量還是國際知名度,都完全能夠稱得上是好萊塢的中流砥柱。本期我們就來篩選出8位好萊塢「70後」女星,她們個個美豔不可方物!排名依據是年齡的大小,無所謂孰高孰低,她們全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高舉英雄旗幟 弘揚英雄精神——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舉行「英雄中隊...
    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於10月10號上午在校本部操場舉行了「高舉英雄旗幟 弘揚英雄精神」英雄中隊命名授旗儀式。共青團駐馬店團委書記劉欣英 ;駐馬店市少工委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長賈振峰;駐馬店市委宣傳部思想道德建設科科長李紅建;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劉武軍及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出席了會議。
  • 婦女節:《驚奇隊長》等女權思潮
    從上世紀初的婦女解放運動,到70年代民權運動開始的現代女權主義,及至女性電影躍上大銀幕的80、90年代,50多年來,主流的迪士尼公主形象,和女性為主角的英雄冒險電影層出不窮。進入21世紀,她們所承載的女性理想,正是前世白人女權運動和當代女性意識覺醒的生動寫照。
  • SFM·學術賞 | 大銀幕男神女神集結在這個九月
    電博9月準備了豐盛的電影大餐,集結了一大波男神女神,立刻推薦給大家! 愛爾蘭人 查理茲·塞隆、妮可·基德曼、瑪格特·羅比三位好萊塢當紅女星聯袂出演,查理茲·塞隆更因本片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第77屆金球獎電影類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提名
  • 女神艾瑪宣布息影一年,要去做女權鬥士?
    這兩天又有一條重磅新聞了,是咱們女神艾瑪·沃特森宣布要息影一年,專注女權主義的發展!!
  • 《花木蘭》爭議背後:好萊塢女性銀幕形象的百年變遷-虎嗅網
    實際上,隨著以「Me Too」為代表的女性運動在好萊塢不斷鋪開,近年來好萊塢湧現出了包括《三塊廣告牌》《伯德小姐》《寵兒》《一個明星的誕生》《朱迪》在內,諸多優秀的女性視角電影,此外《驚奇隊長》《黑寡婦》等女性英雄也開始成為銀幕熱門。
  • 人物 葛麗泰·嘉寶,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銀幕女神
    最近,伍迪·艾倫拍了新電影《咖啡公社》,劇情雖然爛俗,好在這個以三十年代好萊塢和紐約為背景的故事,將我們帶回了那個五光十色華彩的年代,而且電影將那個時代的好萊塢女神信手拈來,貝蒂·戴維斯、朱蒂·加蘭、瓊·克勞馥、葛麗泰·嘉寶.
  • 好萊塢黃金時代最後一位女星去世,盤點那些銀幕女神的代表作
    葛麗泰·嘉寶、瑪琳·黛德麗、瓊·克勞馥以及貝蒂·戴維斯、費雯·麗和凱薩琳·赫本,這些銀幕女神身上有一種不隨時間褪色的氣質,鮮有後輩可以企及。 比利時導演哈裡·庫默在籌備電影《暗夜之女》時讓他的女主角德菲因·塞裡格找到一種20世紀30年代好萊塢女星的感覺: 「因為她們是不死之身」。 這個描述恰如其分。
  • 好萊塢黃金時代最後一位女星去世,盤點那些銀幕女神的代表作
    葛麗泰·嘉寶、瑪琳·黛德麗、瓊·克勞馥以及貝蒂·戴維斯、費雯·麗和凱薩琳·赫本,這些銀幕女神身上有一種不隨時間褪色的氣質,鮮有後輩可以企及。比利時導演哈裡·庫默在籌備電影《暗夜之女》時讓他的女主角德菲因·塞裡格找到一種20世紀30年代好萊塢女星的感覺:「因為她們是不死之身」。這個描述恰如其分。
  • 女權主義社會,男人要「潛規則」,網友:性別平等,性別平權!
    女權主義社會,男人要"潛規則",網友:性別平等,性別平權!女人是上司,消防員,屠夫,心理醫師,男人在家裡是家庭煮夫,在職場被女上司性騷擾,走在路上被女人評頭論足或者吹口哨,在夜店裡跳鋼管舞。男人有美的義務,穿超短褲,帶絲巾,跳芭蕾,做瑜伽,做眼膜,在內褲裡面墊屁墊讓屁股看起來更挺翹。女人生孩子的時候男人放產假照顧女人。女人偶爾出軌也很正常可以理解。女人的工作提案就是比男人的更有說服力,女作家的作品裡有一股自信的女性魅力,自然賣得好。
  • Emma女神因一張半裸照招黑,現在被罵偽君子、假女權?
    網友紛紛舉起正義的旗幟,說Emma是偽君子,假女權主義者!@Ajuran:Emma真是個偽君子,她的女權主義真是無聊乏味。@Julia Hartley-Brewer:艾瑪沃特森說過:「女權主義,女轉主義……性別工資差異……我怎麼就聽不進她的胡言亂語呢……女權主義blahblah……哦,我的胸在這快來看啊。」
  • 系列2:超級英雄電影裡的最強女主——神奇女俠、星燈女、隱形女
    系列2:超級英雄電影裡的最強女主——神奇女俠、星燈女、隱形女因此,神奇女俠常常被視為「女權主義」或是「兩性平等」的象徵。不過後來發生的事就相當弔詭了,原漫畫作者者William Moulton Marston喜歡神奇女俠被壞人抓住、被捆綁、被俘獲、被蹂躪的情節(扶額……)。她腰間的武器「真言套索」常被對手用在自己身上擺出各種「紳士」造型,這幾乎成了DC黃金時代神奇女俠的「拿手絕活」。
  • 超級英雄拯救世界,女性拯救超級英雄
    但你很難說最初的神奇女俠,是漫畫中女性意識或者女權思想的一次覺醒。天生神力的她並沒有關照到現實中面對男女不平等現狀的女性群體,也沒有像男性超級英雄對抗法西斯一樣,去對抗更應該由她攻克的某些社會問題。當然,女性崛起不一定要與「對抗」掛鈎,女性超級英雄也不應該被「女性」的身份束縛。
  • 皮特愛上朱莉同款:她是性感女神!更是好萊塢女王!
    當年女神的舞姿  無奈中途因跳舞膝蓋受傷,從此與芭蕾舞臺無緣。塞隆不得不改變自己的人生規劃。
  • 一文讀懂女權運動發展史,為何女性一直覺得她們未被平等對待?
    女權運動當初的興起是有特殊的時代背景的,這個背景就是工業革命,女性進入工廠,工廠女工成了不可或缺的勞動力,她們也有了自己的經濟權——在此之前她們沒有工作,沒有錢,沒有發言權,只能當家庭婦女相夫教子——慢慢地中產階級女性不再滿足於舊有傳統對女性的種種束縛,她們要求擁有和男性一樣的權利,於是女權運動就興起了
  • 《品行不端》何為真女權,誰是假平等
    染著彩色頭髮,街頭塗鴉滿口髒話的嬉皮女權主義者;戴著眼鏡,理智沉穩的女知識分子;以家庭為核心,害怕改變的母親和妻子;用盡力氣展現女性魅力,用身體特徵迎合傳統的選美小姐們;凝視女性,對權利抗爭嗤之以鼻的男權大眾;女權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黑人運動,種族平等……這是高潮迭起革命不斷的六七十年代,街頭遊行的男男女女,究竟在為怎樣的訴求抗爭?
  • 女權時代下,「霹靂嬌娃」中的變化與暗喻!
    聰明、美麗是這三個女主人公共同的特點,在共同特點之下,確定的則是不同的角色定位,這使三個人物形象在片中都相當的出彩,或者就銀幕和影院觀眾來說,這三個人物形象無比的具有基於男性視點的誘惑力。老實說,《霹靂嬌娃》這一IP,將之放置於整個好萊塢的IP市場而言:它本身的存在感,並沒有特別的突出,或者換句話說,這一IP本身就沒有多少所謂的粉絲基礎。
  • 西班牙國寶級女神,好萊塢的「緋聞女王」,她的魅力讓人瘋狂!
    西班牙國寶級女神,好萊塢的「緋聞女王」,她的魅力讓人瘋狂!如果你是一位資深影迷,便不難發現,全世界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會湧現出至少一位知名度覆蓋全球的女演員。義大利有莫妮卡·貝魯奇,法國有蘇菲·瑪索,以色列有蓋爾·加朵,澳大利亞有妮可·基德曼……而有資格代表西班牙的女演員,無疑是佩內洛普·克魯茲。
  • 女權何時成為了女特權?邪化的「女權」,正在撕裂社會
    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前陣子大火的電視劇《我是餘歡水》在最後一集時談到了女權。僅一夜之間,他的豆瓣評分從8.4掉到了8.1。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劫匪告訴所有被綁架的人,他準備放了其中一個,看看誰能說服他。梁安妮這時說到:「我是女的,我是弱勢群體,肯定先放我呀。」劫匪說:「男女平等,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 剛戀愛就懷孕,高舉性別旗幟享受福利,性別平等不是爛片的遮羞布
    可偏偏編劇大筆一揮:女上司就好這口,就喜歡女主怒撕小三的爽勁兒,別看你耽誤了大家工作,今兒我就提升你了!但是很顯然,上司Mary並不知道女主的「事業心」有多旺盛。二、上司Mary知道女主是個憨憨之後,就忙不迭的甩手給了男主管一鶴麾下,葉小白到了二組第一個任務就又出岔子。她把上司要的資料弄混,把媽媽錄給她的失戀安慰視頻發給了上司....這還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