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老匯跳票?這部原創音樂劇在至暗時刻愈顯微光

2021-02-13 劇燃

恐怕再偉大的文藝作品,都不如親身體驗來的震撼...

復活節當日,紐約城確診破10萬><

自新冠疫情以來,身為留學生的筆者雖然一直在關注,但畢竟難以感同身受——直到所在地紐約真的變成了疫情的正中心,而某帶預言家、帽子製造機、翻譯出版記錄創造者、凱申物流萬世之敵、朋友很多的被約稿人所描述的場景在此一一應驗,筆者才真的感到怕了!

先後經歷了口罩斷貨、被趕出學生宿舍、慢遞遲遲不到,而同時回國無門的磨難之後,終於等到了祖國寄來的「健康包」的消息~筆者瞬時間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絕處逢生...

習慣了盛世的繁華,我們仿佛忘卻了人類曾經的苦難,直到被大自然所教訓...而在危急時刻,我們也要看到希望,哪怕就是一束微光~

在此至暗時刻,筆者愈發想推薦一部講訴二戰時被迫害的猶太人無家可歸,被迫前往上海避難的原創音樂劇——當然,獨特的題材並不是筆者懷念這部劇的唯一原因...事實上,它是那樣的特別,甚至距離百老匯只有「一步之遙」

說好的19年百老匯駐場,現在...

說起來,人世間真的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恐怕沒有人知道疫情陰雲還要籠罩多久、之後的世界將是怎樣,更別提這部劇會不會被紐約放鴿子了...不過,只要它能在至暗時刻帶給我們一縷微光,或許就值得我們去珍視——無論它只是螢火,還是黎明的曙光!

中體西用:掛著洋頭的中國製造

在該劇的開場官錄中小夥伴們恐怕能體會到它的幾個特色:國際範、大場面、史詩感!

首先該劇是中以合演的——經實地目測,該劇20%的演員是猶太人,而且劇中80%的對白是用英文,包括唱段!

但其實開場的純英文表演還不算什麼...到了後面猶太人說英文,上海人說中文,期間還夾雜著上海話,那才叫熱鬧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如此高逼格的混搭,與世界接軌的劇作居然是完全由華人主創團隊打造的!

像音樂劇這種「舶來品」,一向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似乎理所當然,人家產業發達,水平領先嘛~不要說本土化作品(如基於韓版製作的《變身怪醫》),哪怕是《蝶》這樣的原創大作,也往往離不開外方導演或藝術指導等高人的協助...

但在《猶太人》這部講雙語,跨國界的大劇裡,創作部分卻真的是由全華班完成的:

除文化顧問外,清一色的華人主創,其中不乏大師

想必大家會產生錯覺——光看最終演出的呈現效果,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這麼一部高水準,國際範的劇,居然是100%中國製造?!

筆者認為:一來這體現了國人創作的潛力——據導演所言沒有語言文化的隔閡,大家更容易溝通,於是越磨越好;二來其實離不開本劇的壕之製作...

根據官方資料:在製作上面,該劇真的是下了血本的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出品方居然是羊羊羊——沒錯,就是那個做羊毛衫的恆源祥...

事實上,《猶太人在上海》只是羊廠旗下恆戲劇上海三部曲的第三部~其餘的兩部,雖然不是音樂劇,但也是製作精良,曾讓筆者感覺過開卷有益~

弱弱地po個repo

但總的來說,《猶太人在上海》或許最有亮點,它轉地氣為洋氣的操作可能也是獨樹一幟,並因此佔到了一些便宜...

齊心協力:Ensemble大法好

筆者喜歡該劇的另一點則是——群演的表現~

音樂劇的群演,英文術語叫做Ensemble,詞義上有整體效果的含義~他們可不是龍套!而且一個個對唱、跳、演各方面有著極高的要求,有些還得具有特殊才藝...因為音樂劇總的來說還是一個靠整體的藝術形式,其特有的多聲部呼應以及唱跳結合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感官享受!


《太陽旗下無陽光》:工人們唱出國讎家恨

所以總的來說,音樂劇裡演員的表現只是第一層,上面還有場景舞美、燈光調度等等花樣...真的很需要各部門的密切配合~

但不幸的是,很多本土的劇目往往只看到了第一層——甚至群演都不能算合格,只是靠若干明星撐起臺面...這樣哪怕收割了暫時的流量,也只會加大觀眾對音樂劇的誤解,不是長久之計orz

而在《猶太人在上海》裡,群演們真正展現了Ensemble的風採~他們不僅戲份很多,還表現出色——再一次證明了:中國人也可以創作表演出高水平的音樂劇!

當然,這恐怕也是沾了題材的光了...一部史詩劇,自然需要對眾生相的刻畫~但在調度設計和演出配合上,劇組所下的功夫當然也不可忽視!


15年首演的Repo

這部劇自然也不是十全十美,比如筆者一開始就看到了如男主、換景、劇情節奏等很多問題...而且這種「主旋律」的題材在當時的市場上也是很不討喜的,或許導致這部劇的演出機會不多,而且總免不了一種「匯報」的性質~

二輪演出的主題字幕,被戲稱由「必勝客」贊助

好在,這部劇也一直在打磨,或許還因為搭上了猶太人的線而距百老匯一步之遙——只是這一步或許真的是遙不可及,畢竟對一部原創劇來說,能在百老匯長期駐演並保持高上座率,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地獄級的挑戰...

音樂劇領域有著諸多神論,什麼「累積票房超大片」、「市場規模200億」——然而卻一個一個地破滅~還有一卦,哦不,基於大數據的預測,現在也已正式幻滅:


出自《本土音樂劇曙光初現》-張裕 文匯報

值得一提的是,相中《猶太人在上海》的正是倪德倫公司——不知它是否想實現自己的預言...不過,傳說中的登陸百老匯八字還沒一撇,國內成功商演兩年並取得盈利的本土音樂劇更是無跡可尋!

而現在,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都在經歷演藝寒冬...比股市熔斷都罕見的百老匯停擺,就切切實實發生在我們面前,而且復演之日恐怕遙遙無期:

出自《百老匯面臨歷史上首次全面停擺,而這可能只是開始》-Mia 澎湃新聞

在此至暗時刻,我們恐怕只有放棄向西方取經的幻想——引進音樂劇或許暫時難以進來了,除了想辦法自立更生,我們還有其他的路嗎?

或許,《猶太人在上海》能留給我們的最大啟示,不是在它成功登陸百老匯的時候(但願還有那一天吧...而是它踏踏實實做劇的初心!雖然並不完美,但這部作品也展現了國人的創作實力,給我們帶來了希望~

相信黎明總會來的,無論被推遲了多久——而我們,不應該等待一個預言或是模型推算的結果,只有腳踏實地地繼續創作,才會迎來原創音樂劇新的一天!

最後給大家準備了一個彩蛋,但並不是這部劇的官攝(筆者倒是希望該劇直接上線官攝就好,不用非得去紐約...不過,裡面描述的「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直至勝利」的邏輯!恐怕真的值得我們在心灰意冷之時好好學習~

想必小夥伴們會發現:歷史恐怕難以終結,只有輪迴!而時代的風波註定是起起落落...在此只能祝大家一切安好、各自珍重!

TheatreBomb-劇燃

特立獨行的另類劇場,逗逼中的轟炸機

長按掃碼↓載歌載舞步入歪門邪道!

相關焦點

  • 腦洞時刻丨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徵名!
    最佳音樂劇丨最佳編劇丨最佳導演丨最佳服裝7項劇評獎
  • 至暗的移動「孤島」,不滅的人性微光 | 2020原創音樂劇《莫伊拉號》蓄勢啟航
    THEME:2020見證喧囂歷史的你,亟需的一次精神釋放與觀照2020年,每個人都成為歷史性時刻的見證者、親歷者。至今,我們仍深處其中。一艘名為「莫伊拉號」的郵輪,在歡愉中啟航,卻因一則報導,遭遇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形形色色的數百旅人,一夜之間將命運綁定。他們中間,有高知,有藝術家,也有人模狗樣的二道販子;有花白髮的老夫妻,也有剛上幼兒園的孩子……
  • 中國原創音樂劇,距離「百老匯」還遠嗎?
    在此背景下,君舍文化旗下環球百老匯推出了《不能說的秘密》和《當愛已成往事》等優秀華語原創大型音樂劇,不僅贏得觀眾喝彩,更有充分潛力在中國文娛市場上與美國百老匯產品一爭鋒芒。但音樂劇在中國,畢竟還算是相對新生的事物,處於快速生長期。欲了解這種藝術形式的本質調性,有必要回顧西方音樂劇、音樂片所走過的發展歷程。
  • 《我們與惡的距離》| 至暗時刻下的自我救贖
    受害者、殺人犯和他們的家庭以及周圍的人們,經歷了兩年的至暗時刻。宋喬安(賈靜雯 飾)和劉昭國(溫升豪 飾)是一對夫妻,在兩年前的李曉明案中,他們的兒子被殺害。兒子被害後,宋喬安性情大變,成為職場上公認的「女魔頭」;她一回家就酗酒,與丈夫的婚姻也陷入危機,對女兒疏於關心,與女兒的關係也非常緊張。
  • 於毅再演趙吏,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即將巡演至廣州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晶12月4日至6日,根據網劇《靈魂擺渡》改編而成的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在上海文化廣場演出。曾主演該網劇的演員於毅在音樂劇中,再次飾演酷炫狂拽的「趙吏」一角。12月5日下午,於毅在上海接受了記者採訪。
  • 百老匯經典《吉屋出租》主演齊現身!這部風靡歐美20年的神劇,你看不看?
    站在歐美流行之巔的《吉屋出租》就要來了這部改變美國,顛覆百老匯的音樂劇8月30日至9月16日即將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演☝《吉屋出租》多經典看剛剛2018年落幕的託尼獎就知道了一群佛羅裡達州槍擊案發生校園的孩子們
  • 休·傑克曼百老匯新作《音樂人》延至明年春季上演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據美國百老匯當地時間6月24日消息,由兩度獲託尼獎的薩頓·福斯特(Sutton Foster)與休·傑克曼(Hugh Jackman)主演的《音樂人》(The Music Man)將推遲至2021年春季上演。
  • 百老匯一名引座員確診新冠 紐約愛戲人的至暗時刻已經到來
    關於紐約市最新的壞消息是:COVID-19病例數上升至154,比前一天增加近60。
  • 京阿尼的至暗時刻
    幸福科學組織是大川隆法創立的備受爭議的宗教法人,這部動畫也不值一提。同期製作的,還有東京都教育委員會等機構委託製作的OVA。在第二年的《詛咒的連衣裙》(呪いのワンピース)中,京阿尼首次以公司內部的資源和人力獨立完成了全套製作流程。這部動畫是承自新A動畫(SHIN-EI Douga)的委託,這也是木上益治的首次監督。
  • 電影《奪冠》太大膽,直面郎平至暗時刻,女排精神還在
    從個人角度出發,《奪冠》這部電影分為三個故事進行,從郎平如何帶隊取得了冠軍,郎平的至暗時刻,以及郎平對女排的改革,三個故事可以算是三個單元,倒是很容易區分清楚,當然了部分觀眾看完之後覺得這之間的銜接過於混亂,表示看不懂,畢竟槓精和智商低還是有些區別,有人就喜歡當專業影評人。
  • 在百老匯HAMILTON做舞臺監督的一天是怎樣的?
    現在華燈初上,白安柏(Amber White)在紐約Richard Rodgers劇院的舞臺監督間坐定,Hamilton這部百老匯傳奇音樂劇已經各方面調試到位。經過一天的排練,演員們在舞臺的兩翼(wings)準備就緒。1400名觀眾紛紛被引導就座。白安柏坐在自己的臺本前,一聲令下,劇院燈光漸暗,Hamilton閃亮登場。
  • 百老匯音樂劇都到家門口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去!
    這段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將在音樂劇舞臺上煥發出新的生命:原汁原味的百老匯製作,原版音樂總監鼎力相助,海內外音樂人才攜手合作 精彩絕倫的配樂,全新升級的舞臺布景,專業優秀的主創團隊現場感受故事的起承轉合和舞臺藝術的魅力 走進華特迪士尼大劇院,當場燈漸暗,一場「現在時」的浪漫愛情正在發生,和美女與野獸一起開啟這段發現愛
  • 【SILC薈生活】這部百老匯傳奇音樂劇 ,開出了愛與波西米亞精神之花.
    而這兩首歌來自於同一部百老匯音樂劇《Rent》(中文名《吉屋出租》) 這部音樂劇將視角放在千禧年末美國紐約的一群底層又"邊緣"的人,他們揭掉斑駁粘滯的苔蘚,向陽光宣告,在聖誕鐘聲中起舞,爬上咖啡店的桌椅高喊波西米亞萬歲,以嘲諷和異化的方式解構困境,
  • 你真的會看百老匯嗎?送你一份高逼格音樂劇觀影攻略
    首先我們看看Come from away這部劇,它去年三月登陸百老匯,並在Tripadvisor上獲得最高評價。它根據9-11事件後一個星期,發生在遠離美國的一個加拿大小鎮的真實故事改編,它希望讓人們在最黑暗的時刻也不要忘記希望。(圖片說明:Come from away的評論詞雲)從這個詞雲中,可以看到,故事是最重要的關鍵詞。說明觀眾關注的是故事本身。
  • 百老匯「熄燈」,這是歷史上第14次
    1984年,《A Chorus Line》獲得了託尼特別獎,因為它是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1990年4月28日,經過近15年的6137場演出,《A Chorus Line》的原創演出結束。1977"Annie"在1977年的第31屆託尼獎上,《安妮》獲得了7項託尼獎,包括最佳音樂劇獎。
  • 【重磅】美國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盛大啟動,首度來華!嘉定開演!
    上海保利大劇院自本月21日起,將在一周內連續演出8場,為觀眾奉上這部集結百老匯和西區實力主創的經典音樂劇。6項奧斯卡同名電影改編 斬獲4項託尼獎、2項奧利弗獎 天才格什溫17首絕妙配樂 帶你重回百老匯黃金時代 美國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 An American in Paris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在嘉定浪漫上演觀眾對於音樂劇的接受和熱愛,首先要建立在了解之上,小編就親歷了這次發布會現場
  • 【逸品春江/百老匯兒童音樂舞臺劇《貓》開始送票啦!】
    這是一部百老匯歷史上最長演不衰的音樂劇,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連續上演7485場,劇作者韋伯寫有《歌劇魅影》(中文電影《夜半歌聲》)《萬世巨星》等眾多著名劇目,卻單單因此劇獲封英國伯爵,這部劇就是《貓》>    百老匯音樂劇《貓》本是劇作者韋伯根據艾略特為兒童寫的詩改編的,卻成為風靡全球的成人的寵兒。大型
  • 熬過至暗時刻,才能看見光亮
    上周末,和《北京女子圖鑑》的出品人討論這部劇的爆火原因。
  • 百老匯音樂劇《灰姑娘》連排 默劇大師比佐坐鎮指導
    朗朗上口的音樂、演員紮實的唱功、極具感染力的舞臺表演,讓這個重新演繹的夢幻篇章更添期待。    《灰姑娘》中文版成為首個入駐大道戲劇谷的劇組    作為百老匯經典音樂劇,《灰姑娘》曾獲得美國戲劇最高獎「託尼獎」的九項提名,在百老匯演出超過上千場,在全球已超過五億人觀看,收穫極高讚譽,此次全新改編的中文版備受關注。
  • 音樂內容版權迎來春天,但網際網路產品版權還處在至暗時刻
    不過從今天網際網路音樂行業來看,儘管音樂版權侵權事件時有發生,但整體行業的意識與基本面都已經發生了好轉,對於版權的尊重已經逐步的滲透到行業內。 從音樂到圖文短視頻,內容產業的版權保護迎來了歷史上的好時刻 這個月中旬,另一個版權問題上的風向是國家版權局、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聯合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8」專項行動,整治將重點放在「自媒體洗稿」、「短視頻版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