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代,是自己,是那一隻不願開屏的孔雀

2020-12-21 蜉蝣的碎碎念

【引言】一趟不能重來的旅行,就是人生。人生的不如意,就像動物園裡不願開屏的孔雀。

顧長衛被稱作「中國第一攝影人」,這足以證明他的攝影技術有多麼高超,他和陳凱歌合作拍攝了《霸王別姬》、《孩子王》,和張藝謀合作了《紅高粱》,又和姜文合作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這些優秀的電影都是顧長衛拍攝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作為導演的顧長衛也很有想法。2007年,顧長衛導演,妻子賈雯麗主演的電影《立春》上映,讓顧長衛作為導演的身份受到了大眾的觀眾。但在2005年,顧長衛就拍攝了一部電影《孔雀》,與《立春》一樣,這也是一部思考人與時代的優秀電影。

《孔雀》上映於2005年,由顧長衛執導,張靜初主演,講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個生活在北方城市安陽的五口之家的生活,導演以小見大,用五個平凡人的不同際遇講述了時代與人命運的關係。

以孔雀命名的緣由

很多人不理解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孔雀,片中確實出現了孔雀,但並沒有很長時間,影片大部分時間都在講述一家五口的生活,這與孔雀有什麼關係。

與時代三部曲中的另一部電影《立春》一樣,導演取名《孔雀》也是有一定的考量。顧長衛導演想要表明,那個時代的痛點,就在於孔雀一直沒有「開屏」,所以電影中三兄妹的夢想都沒有實現。

電影最後,三兄妹到動物園看孔雀,但孔雀卻遲遲不願開屏,三兄妹對孔雀不開屏的原因猜測正是他們夢想難以實現的原因。

高衛紅認為動物園的孔雀不開屏是因為它已經失去了開屏的能力,這就像是她自己,已經失去了追求夢想的機會。高衛紅迷戀一個傘兵,於是自己也有了傘兵夢,這個夢想失敗後,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己做了一個降落傘,但這最後一根稻草卻被自己的母親壓倒了,她變的心如死灰,接受了自己的一事無成,開始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在她眼中,自己已經是一個不配追求夢想的失敗者,她的失敗,與自己有很大關係。

很多人認為高衛紅生不逢時,才與傘兵失之交臂。但並不是每一個人最初的夢想都能實現。傘兵夢失敗了,還可以有別的夢想,難道每一種夢都會生不逢時嗎?這種被一次失敗就徹底打倒的人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高衛國說自己要養一對兒孔雀,這樣隨時都能看到孔雀開屏,這句話很符合他的人設,痴痴傻傻。但他卻是這個電影中最真實的人物,他對於自己喜歡的也會去爭取。他喜歡漂亮的女工陶美玲,讓母親去提親,母親知道這不過是鏡中探花、水中撈月,痴心妄想。但看起來傻傻的高衛國在遭到拒絕後也沒有什麼反應,和農村的妻子結婚後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認真、努力的生活。他對於夢想的追求就如同對於孔雀一樣,不去想可不可能,先去努力。追求不到也不會放棄人生。

高衛強說冬天的孔雀不會開屏,這是一種愚昧的說法,也是毀掉高衛強人生和夢想的元兇。與高衛紅相比,高衛強才是真的生不逢時。只因為畫了一幅人體,他失去了上學的機會,愚昧的時代中,高衛強畫裸體人像的行為是驚世駭俗的,父親認定他會進監獄。這是多麼愚昧的聯繫,但在那個時代人們卻看得極重。最後高衛強說孔雀冬天不開屏,代表著他對這個時代的妥協,他也接受了上一輩流傳下來的愚昧思想。

最後三兄妹前後離開後,孔雀卻開了屏,如果以孔雀象徵夢想,這是否代表著三兄妹夢想沒有實現與他們不堅持也有關係。但孔雀卻背對著鏡頭開屏,觀眾沒有看到孔雀美麗的羽毛,只看到了孔雀光禿禿的屁股,這大概就是生活的本質。

意象化、符號化的人物設置

顧長衛最喜歡用的意象手法和符號化的人物設置在《孔雀》中隨處可見,主人公代表著不同的人。高衛紅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為了夢想她可以做任何事,她存在的意義似乎就是為了實現夢想,這是非常極端的。為了實現自己做傘兵的夢想,她從家裡偷錢,為了拿回她做的降落傘,她在果子面前脫下了褲子。後來,為了換工作,逃離讓她喘不過氣的家,她可以嫁給一個不喜歡的男人。每一個女人都在意的名聲和婚姻,都被她當作置換夢想的工具。

傻大哥高衛國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因為自己有病,他心安理得地接受著母親的特殊照顧,吃糖都可以多吃五塊,糖吃不完也不會給弟弟妹妹,完全不在意自己大哥的身份。他不會因為父母的照顧感謝父母,也不會照顧弟弟妹妹,自己怎麼高興怎麼來。他讓母親去找漂亮的女工陶美玲,完全不考慮自己和陶美玲是不是合適。他並不喜歡妻子,但他知道他得和這個女人過一輩子,他照常過日子。

看起來是不同的人,卻也是一個人的一生。年少時我們都和高衛紅一樣,心比天高,不接受失敗,為了夢想可以付出一切代價,不在意父母的付出和周邊人的看法,一心只想到達自己追求的夢想彼岸。當我們被生活搓磨後,就會變成高衛國,對事物權衡利弊,開始學著接受,接受失敗,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結語】電影就好像人生,年少時我們志在四方,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與眾不同的一個,可以順遂一生,心想事成。長大後才發現,大家的不同是相同的,人生如逆旅,我們都是行人,分岔路遲早會匯成一條路,就如我們都會走向同一種人生。

相關焦點

  • 《孔雀》:不願開屏的孔雀,就像不能實現的夢想
    誰的人生不像是籠中的孔雀,自己被觀賞的同時也在觀賞別人。但無論是多麼平庸的孔雀,只要耐心的等待,還是會展羽抖翅,迎來開屏的時刻。就像再普通的人,也會展現自己的一絲光芒。轉行做導演之後的顧長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在那個人人追求商業大片的時代,他卻另闢蹊徑,選擇拍攝小眾文藝片,這才有了他的時代三部曲。2005年,《孔雀》上映,延續《立春》的風格,用一個平凡的五口之家揭示了普通人與時代浪潮的關係,又一次觸動了觀眾內心深處最敏感的地方。
  • 孔雀正在開屏,被一隻小松鼠一把扯住,接下來憋住別笑
    孔雀正在開屏,被一隻小松鼠一把扯住,接下來憋住別笑說到孔雀的時候,好多小夥伴首先會想到孔雀開屏的樣子。因為孔雀獨特的羽毛被人們視為百鳥之王,是非常有價值的觀賞鳥類。也有著吉祥富貴的象徵,它們的羽毛還可以用來製作成各種工藝品。
  • 一隻孔雀朝著袋鼠開屏,袋鼠一臉懵,這是什麼意思?
    一隻孔雀朝著袋鼠開屏,袋鼠一臉懵,這是什麼意思?孔雀在求偶時,一般會對著母孔雀展開自己的尾屏,然後做出一些舞蹈動作,炫耀自己的美麗,不過這天一隻孔雀卻朝著袋鼠開起了屏,袋鼠一臉懵,這是什麼意思?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開屏的孔雀》鐵臂膊-協助拍攝
    開屏的孔雀【第1幅圖】此作品由臨沂攝影愛好者高先生在著名的鄭州地區拍攝開屏的孔雀【第2幅圖】此作品由南寧攝影愛好者瞿先生在著名的洛陽地區拍攝開屏的孔雀【第3幅圖】此作品由黑龍江攝影愛好者杭先生在著名的黑龍江地區拍攝
  • 電影《孔雀》,結尾孔雀開屏是什麼意思呢?
    也許是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並且高於生活,更也許是因為,《孔雀》這部電影,留給人太多的深思,結尾處的本不該開屏的孔雀,開了屏,導演想要表達什麼意圖呢?姐姐是一個有理想的人。她想要當傘兵,於是,自己做一個降落傘拴在自行車上,騎著自行車跑,自己親手做的降落傘,被別人撿走了。
  • 《孔雀》:人生如同等待孔雀的開屏,充滿了絕望卻又滿含希望
    相貌俊秀俏麗的衛紅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工人,但她心高氣傲不願去工廠,一心想做傘兵,看上了無意間遇見的男傘兵,對方主動與她說話,以為對方也愛上了她。為了當上傘兵,她偷了媽媽的錢,買了煙和酒準備再去找男傘兵,卻恰好遇見一對姐妹正在熱絡的和他打桌球,自尊讓她無法邁足進去,她把煙和酒扔進了河裡。
  • 【快樂手工】砂畫——孔雀開屏
    後來熱情的同事們開始幫忙出主意:跳舞、單口相聲、說快板書、畫寫意荷花、工筆畫、畫牡丹……最後的關鍵是我有很多美術造詣高的朋友,自己也比較喜歡內秀的展示風格,最後就選擇了砂畫孔雀。說到「sha 畫「,很多人反映是」沙畫「。其實還有一種用砂紙和蠟筆完美結合的砂畫!練了一遍又一遍,真覺得好難啊!
  • 怎麼讓孔雀開屏?《嚮往的生活》告訴你!
    怎麼讓孔雀開屏?《嚮往的生活》告訴你! 《嚮往的生活》開播進入倒計時啦~有小夥伴表示已經等到「吃不下飯」了那就先來看點
  • 魔道祖師:小羊師姐太美迷得「孔雀」姐夫開屏求愛!Q版很尷尬!
    其傲嬌的性格,看那翹起的手,一股高高在上的感覺,但細看其實他是害羞了小山羊「師姐」山羊還是綿羊,我傻傻分不清,感覺是小山羊的她,說錯了見諒哈。這個師姐也太美了吧,江氏的紫色讓她發揮的很出色,搭配裙子那抹淡粉,太淑女了!一手抱紫眸小羊的她,笑的一臉溫柔,另一隻手很自然的撩起頭髮放耳後,我都被迷得不要不要的了,何況那個「真香姐夫」,估計要開屏了吧?
  • 顧長衛《孔雀》——為自己綻放
    影片的最後出現了孔雀。兄妹三個人陸續的走過孔雀的籠子,分別用不同的方式挑逗著孔雀,寄希望於孔雀開屏,而兄妹三家人都沒有挑逗成功​,在他們走遠以後,孔雀開屏了。​突然想起一句歇後語:老孔雀開屏---自作多情。
  • 美日食屋 | 爸媽猛誇的孔雀開屏魚,原來做法超簡單
    這次推文是新年菜譜第三彈,微微決定教各位小夥伴一道能夠「震」住爸媽的壓軸菜——孔雀開屏魚。自認廚藝不佳的小夥伴也別聽到「壓軸菜」就直接退出,孔雀開屏魚雖然聽起來厲害,但實際上做法超級方便,簡簡單單的四個步驟就能夠「變」出一道漂亮壓軸菜。孔雀開屏魚的主角是肉質鮮美的武昌魚,毛主席之前就曾寫過「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
  • 星太奇:奮豆為女神伴舞,表演「孔雀開屏」,卻慘被古老師暴打!
    星太奇:奮豆為女神伴舞,表演「孔雀開屏」,卻慘被古老師暴打!話說在冬瓜小學當中,有一場文藝演出非常重要,自然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高茜女神!古老師一看女神穿得那麼漂亮,就知道她肯定是要跳小數民族的舞蹈,奮豆也想過來伴舞,表演一手孔雀開屏,卻被古老師給丟下了樓!
  • 孔雀開屏卻是苦難的開始,顧長衛這部電影究竟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導演顧長衛的作品《孔雀》用大量傳統與現代碎片化故事的對比衝撞,勾起大眾對七八十年代的懷舊情懷,使人們感受北方小鎮的生活氣息。電影中拍攝的鎮子是安寧祥和的,但是人與人的感情是冷漠的,連親兄弟也不例外。電影《孔雀》講述的是小城安陽一家五口的故事。
  • 還可觀賞大量孔雀開屏美景…
    人間醉美五月天,正是桑椹採摘時或紅或紫的桑果,酸甜可口,入口滿滿的果汁挑逗著味蕾那顆採摘的心有沒有蠢蠢欲動?鳳祥孔雀園全名為鳳祥生態養殖孔雀園,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崀山石田村景區山腳,佔地20餘畝,繁殖發展藍孔雀、火雞、珍珠雞上千隻,平時主要出售肉食商品孔雀、種雀、孔雀蛋、火雞等。這個季節園內大面積桑葚成熟,成了名副其實的桑葚採摘園一方面園內桑葉、昆蟲、雜草等為孔雀、火雞提供食料,另一方面動物則為桑樹提供肥料,相輔相成,一副和諧生態畫面!
  • 「孔雀開屏」擺盤,餐桌瞬間高大上,詳細製作圖解,推薦收藏
    如果菜盤中擺放著一些花草或者一件裝飾品,比如「孔雀開屏」,你會不會覺得這道菜非常高大上,而且非常有視覺效果,甚至都不捨不得下嘴.今天分享一道拼盤,名字叫「孔雀開屏」食材:大根芹菜,西紅柿,小米辣製作方法如下:先將芹菜葉子去掉,並去掉芹菜杆尾部.斜切方式切兩刀,第一刀不要切斷,同樣斜切方式第二刀,第二刀切斷.
  • 楊麗萍「牛舞」無緣春晚,一次突破未成,卻讓我們看到那隻孔雀一直在努力「開屏」
    她在雲南洱源的田野間長大,是個地道的白族姑娘,從小最愛的就是孔雀。「孔雀在雲南是一種圖騰,是自然界美的化身,我把它轉變成我的信仰。」  提起雲南舞蹈,人們第一印象就是傣族舞,而傣族舞的靈魂,就是模仿孔雀:飛跑下山、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開屏、飛翔…… 土生土長的雲南姑娘跳孔雀舞,是那麼順理成章,但楊麗萍的孔雀舞,又跟別人的不一樣。小時候,奶奶在她手中畫過一隻眼睛,告訴她,跳舞是與神對話。
  • 《孔雀》影評,通過本片了解當代社會與他們生活的時代的不同
    電影《孔雀》是擔任攝像的顧長衛的第一部作品,由張靜初等人主演,主要講述了高家三個孩子各自成長曆程中的酸甜苦辣直到被生活所束縛,歸於平淡的故事,表現出了生活對人們的殘酷無情和命運無可逃脫的主題。在高衛強追逐幫助過他的女同學的一個場景中,女同學停車在一條狹長的小巷中等待高衛強,只有她那聲「小騙子」還縈繞在高衛強的耳邊,表現出兩人之間的疏離,也暗示了高衛強未來軟弱命運的註定,影片結束時,導演對孔雀開屏這一情節進行了長鏡頭的描寫,三個家庭對同一內容的嚮往,各有各的想法,孔雀其實是各自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象徵,可惜卻都沒有被實現,就像三個家庭都希望看到卻又看不到孔雀開屏的結果一樣,也暗中凸顯了命運的殘酷與人們深陷於現實不可自拔的主題
  • 推薦電影:《孔雀》
    她那一脫,反倒把果子嚇到了。小編知道,影片這裡表達的意思是在說降落傘對於姐姐來說無比重要,甚至比她的貞潔更重要!好吧,也許只能說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人都有一股子瘋狂!一個憂鬱自卑的人(小編偶爾能在弟弟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下雨天哥哥到學校給弟弟送傘,遭到同學的嘲笑,哥哥不在意,弟弟卻不承認那是自己的哥哥,在一群人暴打哥哥的時候,弟弟羞憤的抓起雨傘插到了哥哥身上。夜裡,弟弟想偷偷把哥哥毒死,被姐姐發現制止,也被媽媽發現,媽媽當著全家人的面毒死了哥哥養的大鴨子。哥哥姐姐被罰跪洗衣板,後來,哥哥姐姐送給哥哥一隻小鴨子,哥哥並不記恨他倆。
  • 這是一道造型和口感兼備的蒸菜——孔雀開屏魚【孔老師教做菜】
    今晚先分享給你這道顏值很高的蒸菜——孔雀開屏魚。普通的清蒸魚,只要稍微改刀一擺盤,一道驚豔的美味就做成了,賞心悅目,吃起來也方便。魚肉經過蒸製,保持了原汁原味,而且肉質更加鮮美嫩滑,清淡爽口,老少皆宜。這道孔雀開屏魚無論是口感還是顏值,我都給滿分好評,光憑這造型就要上升好幾個段位
  • 經典電影《孔雀》觀後感
    導語:經典電影《孔雀》觀後感孔雀是高傲的,因為它充滿理想——如果你不把它的開屏僅僅視為為求偶而生的必然生理反應,而是當成一種表達和反抗,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反抗平凡的生活。個少女就像這孔雀一樣,花樣年華,一顆被理想蠱惑的心,夢想得到孔雀開屏之時無與倫比的美麗,於是拼盡所有力氣,甚至不擇手段,結果追逐的過程遭遇太多不測,跌跌撞撞,直到頭破血流。覺得影片《孔雀》裡這個叫高衛紅的中國女孩與 Scarlett…地相似:勇敢、執著、堅忍、惡毒的小伎倆、偽裝在溫順外表下一顆狂野的心。拋卻時代和種族的霄壤之別,她們如此默契地共同演繹著少女在花樣年華的奮鬥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