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楊麗萍,跳孔雀舞已經跳了50年,「牛舞」算是一次全新的自我突破。
|作者:李雨瀟 張憶耕
|編輯:咖喱
|編審:勞靈格
2月3日晚,舞蹈家楊麗萍發微博稱,她與團隊準備的作品無緣今年央視的牛年春晚,同時,還曬出了一組該舞蹈的服裝造型圖。
·楊麗萍微博截圖。
對這次大膽嘗試改變風格之舉,很多人都很期待。據云南廣播電視臺消息,楊麗萍的「牛舞」作品將在雲南衛視播出。不少舞蹈迷得知後,遺憾中也有了新的期盼。
對楊麗萍來說,2月的開始是忙碌的。在發微博的前一天,她再次當選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楊麗萍是春晚舞臺的老熟人。1989年,她在春晚首秀獻出一支《孔雀》,優雅的舞姿和靈動的曲線,讓當時的觀眾眼前一亮;1993年,她表演的《兩棵樹》通過演繹兩棵互相依偎、纏繞的樹,禮讚愛情和自然的偉大,在春晚舞臺大放異彩;2012年,她與青年舞蹈演員王迪再度以孔雀為主題表演了《雀之戀》,春晚觀眾感嘆,依然美得「令人窒息」。
《雀之戀》幾乎是她最後一次在全國觀眾面前表演一支完整的舞蹈,此後,她更多時間是帶領團隊排練舞劇,在全國甚至全世界巡演。《雲南映象》《十面埋伏》《春之祭》都是她叫好且叫座的舞劇「品牌」,胡沈員、朱鳳偉等青年舞蹈演員都是從她的舞劇中走出來的。
·楊麗萍和她的「牛舞」團隊。
1958年出生的楊麗萍,今年63歲了,她跳孔雀舞也已經跳了50年。似乎是時候來點新意了。
今年春晚,楊麗萍本希望以「牛」為主題創作一支剛勁的「牛舞」。
「我這個曾經在田間地頭放過牛的人,為央視春晚創作一個以牛為主題的舞蹈作品,藝術來源於生活,能表現出牛的犧牲精神和蓬勃的力量,在疫情之下要讓牛的精神帶領我們積極向上。我要感謝和我一起不遠萬裡來自雲南田間地頭的少數民族舞者們和我在春晚共同的努力。」她在微博寫道。
從她發布的造型圖中可見,在黃銅色的背景前,舞者頭戴黃色牛角,身上用紅色顏料勾畫圖騰,從服飾到髮飾,都散發著濃鬱的民族韻味和原始風情。
·「牛舞」造型圖。
這隻「牛舞」,算得上是楊麗萍的一次自我突破。
很長一段時間裡,楊麗萍都在跳孔雀舞。孔雀對她而言並不是單純的一種動物,而是與她在靈魂中互相共鳴的存在。
「我的性格裡面很要求完美。你想我是跳孔雀舞的人,孔雀多完美啊。」
孔雀舞靈動、優雅,具有「柔」性東方美;而「牛舞」剛勁有力,甚至有些粗莽,代表著東方美中「剛」的一面。
從曝光的定妝照中可以看出,這支舞中男性舞者的數量更多。即使是女性舞者,拍照時也會將身體前傾,背躬挺直,下頜微揚,表現出不可侵犯的剛烈。而看上去只有幾歲的小演員,則時刻不忘攥緊拳頭,兩臂在身前微曲,竭力展示自己的力量,目光堅毅有神,似乎對什麼都不懼怕。
楊麗萍相信自然界中的陰陽平衡,這也許是她在一向的柔美之外,想要表現一次剛勁的原因。
·楊麗萍團隊的「牛舞」造型圖。
對於這次大膽嘗試改變風格,卻沒有得到央視春晚的青睞,《環球人物》記者試圖聯繫楊麗萍的助理,電話接通響了兩聲後提示不在服務區。截至發稿,楊麗萍方面沒有進一步表態。
記者採訪到之前接觸過楊麗萍的一名工作人員,據她透露,楊麗萍「第一印象給人蠻嚴肅的,看起來真的很年輕,也很瘦。即便不在大理,她的穿著也比較偏民族藝術風,跟我們普通人不太一樣。」
楊麗萍的個人氣質和她的舞蹈風格保持著高度一致,嚴謹、力求完美,甚至有些「超然物外」,就像她說的,她作品中的原生態並不是原始,而是一種態度。
「孔雀是我的信仰」
很多人印象中的楊麗萍,都是那個手指纖長,擅長跳孔雀舞的舞蹈家。
跳孔雀的天賦,對楊麗萍而言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她在雲南洱源的田野間長大,是個地道的白族姑娘,從小最愛的就是孔雀。「孔雀在雲南是一種圖騰,是自然界美的化身,我把它轉變成我的信仰。」
·楊麗萍跳孔雀舞。
提起雲南舞蹈,人們第一印象就是傣族舞,而傣族舞的靈魂,就是模仿孔雀:飛跑下山、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開屏、飛翔……
土生土長的雲南姑娘跳孔雀舞,是那麼順理成章,但楊麗萍的孔雀舞,又跟別人的不一樣。小時候,奶奶在她手中畫過一隻眼睛,告訴她,跳舞是與神對話。楊麗萍則說,她可以在萬事萬物中都看到舞蹈的軌跡,每個人身上都有神性。和自然對話,是她從小習得的本領。
「看到白雲在變化,就感覺空氣在自己的身體裡舞動;看到河水流動,也是一樣的道理,總能在身體上有所反映,自然而然將這些融入到舞蹈之中。」
11歲那年,楊麗萍在學校的操場上領操時,被選進了西雙版納歌舞團。她回憶說:「那時,我們經常走村串寨去表演,跟著村裡的少數民族學會了不少民族舞。」多年後,在北京接觸了各種舞蹈後,楊麗萍慢慢意識到雲南少數民族舞蹈的獨特意義。
·舞蹈《雀之戀》。
1979年,21歲的楊麗萍主演大型民族舞劇《孔雀公主》,榮獲雲南省1979年表演一等獎。次年,她被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專長便是跳孔雀舞。而真正讓她蜚聲海外的是她28歲那年創作、表演的獨舞《雀之靈》。
從自然裡悟到跳舞的靈感後,她的手腕和肢體在一曲一張中,都充滿了自然的野性。
楊麗萍這隻「孔雀」從雲南的山林裡飛出來,跳到了世界的舞臺上。她自己也幾乎成了雲南地域文化的一個符號。
然而這是一隻可能從未被「馴化」過的孔雀。就算離開家鄉,離開西雙版納,離開山林,楊麗萍還是穿著一樣的民族衣服,逛街買菜提著竹編的「菜籃子」,住的地方種滿花花草草,像是個植物園。
就連她夢想中的個人劇場,也應該是一副純天然的模樣:「我想像的排練室是,都看得見植物,外面都是植物,是玻璃的,是透明的。我想像的化妝間像山洞一樣,然後有流水,衣服都掛在樹枝上,有些植物,反正就很美好。」
這種對自然的敬畏毫無意外地反映在她的作品裡,融入到她的生命中,「藝術不是技巧,是生命的往來」。
排練《雲南映象》時,楊麗萍從來不指導團員的舞蹈,頂多就是排排隊形。她說,「在雲南,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都有靈性,樹葉都會跳舞,我和這些舞蹈演員一樣,都是從自然裡學跳舞。」
面對衰老要「無畏一點」
舞蹈之外,楊麗萍的飲食起居都透露出「禪意」:她常常打坐、冥想、聽音樂、曬太陽、觀察周圍的一切。對她來說,打坐很有意義,這意味著抽出時間來回想自己、觀察自己,找到「零的出發點」。
「我的生活很平實,更多的是追求一種內心的寧靜。穿一件有品位的衣服,喝杯咖啡,聽到好聽的音樂,看到一朵花開放,我都能感到幸福不已。」
但即便佛系如此,她也沒能逃脫輿論的暴風眼。
去年,有網友在她發布的一條短視頻下留言:「一個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難道還能保有30的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沒有)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這種觀點立即引發網上一場爆炸式的討論,其中有人挖苦,有人同情,但更多人明確地表達出支持她的聲音。一場喧囂中,楊麗萍始終默不作聲,把爭議屏蔽在外,顧自安然若素。
·一些網友對楊麗萍的質疑。
事實上,關於「要不要孩子」這個問題,楊麗萍在之前的採訪中已經多次談到過自己的看法。在此前與《環球人物》記者的對話中,她也有所提及:
「我並不是一個犧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會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
我已經過了喜愛孔雀公主與王子傳說的年紀,太甜的東西會膩味。現在的我,更相信婚姻是一種關係,而不是歸屬。當然,我對愛情還是會有渴望,但它並不是我這種人非要去體驗的人生。」
這場風波發生兩個月後,極少參加真人秀的楊麗萍,在浙江衛視《青春環遊記2》收官節目上「意外現身」。她身穿一襲飄逸爛漫的「孔雀紗裙」,手指依舊纖長,身材依舊曼妙,在節目常駐嘉賓郎朗的鋼琴伴奏下,即興來了一段代表性的孔雀舞。
節目中,她再次談到了此前受到的爭議:「每個人要選擇自己的角度。真的不否認(別人的觀點),因為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
·《青春環遊記2》中楊麗萍和主持人賈玲。
李子柒視頻裡,讓萬千網友豔羨的神仙生活,楊麗萍早就過了60多年。到了50歲以後,她在採訪中經常會被問到對「衰老」的看法。她總說,「舞臺是短暫的,生命也無常,不要奢望能永葆青春,這不符合自然規律,所以怕也沒有用,還是要無畏一點。」
楊麗萍一直記得一個場景,小時候村裡有個老太太,老到腰都彎了,還是握著樹葉一直在跳舞。她也想像她一樣在水邊、在樹旁、在雲下,永遠舞蹈。
掃二維碼:加環環微信
備註「環粉」即可加入環環大家庭
電話:010-65363483、65363115
QQ:3144809109
郵箱:31448091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