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雪藏,險些被外資「弄死」!國產汽水之王欲上市回春?

2020-12-24 海西商界

一次「誤算」,用了18年來彌補。

從1994年消失,到2011年再次出現,北冰洋走過了無人問津的低谷。而9年後的現在,重歸的北冰洋又迎來重磅消息。

近期,科技股上市公司大豪科技(603025.SH)稱,將收購「一輕控股」和「紅星股份」2家公司,並通過資產重組,將其旗下的品牌北冰洋和紅星二鍋頭等資產打包上市。

這意味著,北冰洋和紅星二鍋頭等老品牌將通過曲線上市,藉助資本回春。回顧北冰洋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那個年代,國產汽水的「無可奈何」,以及後來「向前追趕」的衝勁。

引「狼」入室

對部分北京人來說,北冰洋汽水是兒時的回憶,是夏日的清涼。

1936年的北平,有一間製冰廠,主要生產汽水、冰棍、雪糕以及冰激凌等,是當時北平人的零食小嘴。但在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製冰廠也難以自保,被日軍佔用為倉庫。

黑暗之後是黎明。新中國成立後,製冰廠重新登場,收歸國有,從北平製冰廠改名為北京新建製冰廠,招回原廠的老員工。不到一年,就正式註冊了北冰洋商標以及北極熊的圖標。

1956年,藉助屈臣氏入京帶來的一體化灌裝流水線,北冰洋擁有了大規模生產汽水的能力。此後,因社會發展問題,北冰洋並未留下公開的發展信息。直至1985年,社會發展步入正軌,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正式成立。自此,北冰洋迎來輝煌時期,產值甚至超過一億元。

此時的北冰洋,是北京地區的汽水老大。誰也沒曾想,巔峰期之後,是突然的消失。

一切都源自於一次決策。彼時,中國已經掀起改革開放大潮,外資紛紛湧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先後進入中國。面對外資企業資本的強大,中國企業大多受不住「誘惑」。1994年,在政府的牽頭下,北京汽水「老大哥」北冰洋決定與外來強勢「新人」百事可樂合資。

就是這次合作,將北冰洋推入了深淵。本想著老大哥可以借新朋友的錢來擴大規模,將品牌從地方走到全國。然而誰曾想,新朋友一心只想借著老大哥鋪開自己的產品,並將其顛覆。

在合作前期,北冰洋慷慨地實行了捆綁銷售,一瓶北冰洋+一瓶百事可樂,幫助百事可樂迅速擴大市場。同為汽水,按理應該是競品,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係,但北冰洋並沒有看到這一點。捆綁銷售之後,北冰洋銷量下滑,直至經營出現危機。

虎視眈眈的百事可樂豈能放過如此機會?面對北冰洋的危機,百事「佯裝」幫助,提出追加投資,並進一步獲得了北冰洋公司的控制權。而掌控之後,百事便直接將北冰洋進行雪藏。

這一藏,就是14年。如今回頭看,誰能不說,當時的北冰洋是在「引狼入室」?

日薄西山

而在被雪藏的14年裡,北冰洋高層並未放棄,前前後後經歷多次艱難交涉。終於在2007年,收回了北冰洋的經營權。而相應付出的條件是答應百事可樂關於「4年內不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的要求。

由此,北冰洋的「悲慘」命運告了一段落。可嘆的是,在那個年代,從巔峰到衰弱的國產飲品,不止一個北冰洋。

1994年,可以說是中國飲品界最為慘痛的一年。除了北冰洋,還有天府可樂,八王寺、山海關、嶗山可樂、武漢大橋、廣州亞洲汽水在內的中國七大飲料,都遭遇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瓜分併購。這段歷史也被資本市場稱為「兩樂水淹七軍」。

以重慶天府可樂為例。天府可樂集團是80年代中國八大飲料廠之一,每年利潤高達7000萬,其發展勢頭比地區龍頭北冰洋更加勇猛,在全國已有百家聯營廠。

不僅如此,天府可樂在享譽川渝的同時,還被定為「國宴飲料」。然而,天府有著北冰洋相同的命運。

1994年,與百事合資後的天府可樂,不但把技術人才,以及專利配方都交給了百事,還背上巨額債務。沒過多久,天府可樂就因為低產低收入而無法維持生存,停產關門。

一代佳話,就這樣拱手讓出了中國汽水市場,沒了蹤影。

亡羊補牢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無論是北冰洋還是天府可樂最終都將品牌的經營權重新收回。

2011年,北冰洋協議到期後,就重回了市場。承載著一代人記憶的汽水,迅速風靡北京。

但前有狼,後有虎,想要突出,就要有差異化。北冰洋決定在原有的配方上進行改良,製作出真正的果汁汽水,與市面上的調味型果味汽水相區別。

口感優化,加之借著「懷舊」宣傳,北冰洋勢頭漸猛。2014年夏天,其日均銷售量已達2萬箱。2018年,北冰洋汽水年銷售收入就已超過6億元。

2020年11月27日,北冰洋還宣布了13款新產品,其中包括了健康養生和低糖低卡的飲料,想要搶奪大熱的健康飲料市場。

但「理性豐滿,現實骨感」。一邊是北冰洋風風火火回歸的熱潮,一邊卻是全國各大商超的飲料架上,難以尋覓北冰洋的身影。

這兩者的矛盾都歸咎於北冰洋自身的原因。實際上,剛重整旗鼓不久的北冰洋資金有限,沒有能力在大型超市上架全部的產品。加之工廠線不足、全國銷售渠道匱乏,以及薄弱的宣傳推廣能力。北冰洋可以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大概,這也是北冰洋選擇上市的緣由。那麼,上市就能解決北冰洋的困境嗎?

據知,若上市成功,北冰洋就可以進行融資,並將股東資金用於擴大經營。此外,上市後對於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不僅是北冰洋,此次一同上市的紅星二鍋頭,也能藉助資本的力量,加速實現全國化。

細心些可以發現,近幾年,正在衰弱的具有強地域性的國產老品牌,幾乎紛紛走上上市之路。張小泉、五芳齋,就連曾經的中國體育飲料第一的「健力寶」也在2018年傳出在籌備國內上市,將重磅回歸。

雖然無法確保上市,對這些老品牌來說,是否是正確的。但可以預知,上市只是一種資本化手段,只有運用得當,方能有所奏效。

總而言之,已經發生的,經歷過的苦難,無法抹除。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與其懊悔,不如立足當下,向前放手一搏。

來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作者|A Dolphin

相關焦點

  • 遭百事雪藏15年,老牌國產汽水迎來「第二春」,10個月賣出5.5億
    遺憾的是,隨著90年代兩大可樂在中國市場強勢擴張,國產品牌開始敗退,紛紛被收購、雪藏、停產。曾經的北京「第一國飲」北冰洋未能倖免,在市場上消失了15年,直到前幾年才重新回歸。2020年11月底,上市公司大豪科技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 又一國產汽水崛起:年營收超3億,汽水市場將迎來新挑戰?
    實際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國產汽水才是中國碳酸飲料的主導,例如北京北冰洋、重慶天府可樂以及廣州亞洲沙示等地方汽水品牌。資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中國碳酸飲料市場掀起一股「外企合資潮」,試圖通過外資勢力提高中國飲料工業水平,進軍國際市場。
  • 北冰洋:國產汽水之王 1毛1瓶年賣1億 被百事屈辱雪藏15年-新聞頻道...
    武漢二廠、北冰洋、嶗山可樂……,國產汽水復興之前,是一部被外資坑害收割的慘烈歷史。但這樣的錯誤,中國不會再犯第二次!說起北冰洋汽水,絕對是北京人最深刻的回憶之一,但在回憶背後,北冰洋從「國產汽水之王」到被巨頭雪藏,再到復出,其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成為了國產汽水產業的一道縮影。
  • 一年賣10個億,國產汽水之王重出江湖,百事可樂措手不及!
    來源:第一理財國產汽水之王你還能想到是誰嗎?當然不是可樂、雪碧,也不是芬達,而是北冰洋汽水!也許許多90後對北冰洋一點也不感冒,但這卻是多少7080兒時的回憶。已經69歲的北冰洋,曾是「國產汽水之王」,後又經歷十年雪藏期沉入海底他,已經重出江湖了,並且來勢洶洶。曾經北冰洋汽水失去的,現在他要拿回來了!
  • 國產老字號汽水「不爭氣」
    近日,這家具有73年發展歷史的區域性汽水品牌,與華創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預計於2021年5月31日前遞交IPO申請材料。不久前,「老北京汽水」北冰洋剛借殼上市,國內最早的汽水系列產品之一的和利汽水也通過復刻版「漢口二廠」重返江湖。
  • 北冰洋汽水的辛酸往事
    離場 30 年,老外沒想到,在北京人的心中「汽水」二字已經有了別稱————北冰洋。當時,北冰洋就是汽水,汽水就是北冰洋。011936 年,原湖北督軍王佔元之侄王雨生在北平開辦了北平製冰廠。廠裡一共十個工人專門製冰,當年初次試水營業,製冰廠的效益很不錯。可惜一年之後,盧溝橋事變爆發,製冰廠被日商強行「租賃」。
  • 健力寶之後,國產汽水沒有第一股?
    1997年,走上快車道的健力寶謀求在香港上市。在當時,「國產汽水第一股」的名頭對它來說是實至名歸,但健力寶主動終止了上市進程。二十四年之後,江湖中的晚輩冰峰、北冰洋開始向「第一股」發起衝鋒,晚輩們雖然各有所長,但與前輩健力寶相比,這些晚輩都略遜一籌。沒落的「東方魔水」健力寶能稱得上是冰峰、冰洋的「前輩」,並非健力寶歷史悠久,相反,它是其中最年輕的。
  • 國產老牌汽水成功崛起,擁有67年的歷史,一年銷售額超3億
    根據最新消息,冰峰飲料目前已經籤署了上市輔導協議,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就會提交IPO申請材料,並完成上市。據悉,冰峰此次上市融資金額將不低於4.6億。 公開資料顯示,冰峰飲料擁有超過67年歷史,是國內最早的國產汽水品牌之一,在西安地區尤為受消費者歡迎
  • 北冰洋上市?國產快樂水產業的困局與突圍
    因此,對於本土老汽水品牌,機會是在的,主要是看能夠覆蓋多少未被涉足的領域,不管是產品口味、包裝、渠道,還是價值主張的體現,都有可能煥發新的活力。」國產汽水冰峰擬上市據陝西證監局披露,西安冰峰飲料日前已於去年12月16日華創證券籤署上市協議,擬於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擬募集資金不低於4.6億元,預計於今年5月31日遞交IPO申請資料。
  • 上市之初要30萬!號稱國產「帕傑羅」,獵豹黑金剛還是無奈停產!
    導讀人稱國產「帕傑羅」,卻比普拉多還是受歡迎,如今無奈停產!要說到越野車,估計很多人直接就會提到普拉多,畢竟這款豐田越野車一直以來都是國內越野車行業的「銷量王」,不過現在的越野車市場總是給大家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那就是越野車難道就只有進口車型嗎?
  • ​北冰洋欲曲線上市 老字號藉資本回春
    失去的那些年如果成功借道上市,對多年來發展受限的紅星等品牌而言,可謂是一件好事。「在上市後得到資金支持,更有利於老品牌的體制創新和市場開發,從區域品牌走向全國品牌。」11月28日,清華大學品牌營銷研究院孫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 西安的冰峰汽水也要上市,一年能賣3億元,淨利率高於農夫山泉
    冰峰是西安汽水品牌,主營產品為「冰峰」牌的橙味飲料、酸梅湯以及純淨水。冰峰汽水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與涼皮、肉夾饃一起被稱為「三秦套餐」。 據冰峰飲料官網,冰峰紮根西安,源於一場「意外」。 1948年,一位姓李的老闆在天津汽水廠買了一套汽水生產設備,本來是要到新疆建廠生產的。沒想到,李老闆行至西安,天降大雪,道路被封,汽水設備就這樣留在了西安。
  • 百事沒能「弄死」的北冰洋要上市了,這是國貨的又一次勝利!
    被喻為當年中國最著名的國企七大飲料廠,本想借外資擴大經營,卻不料大多經歷了與北冰洋相似的「命運」,逐漸淹沒在一波又一波的百事熱、可口熱的浪潮中,拱手讓出了中國汽水市場。 令人欣慰的是,從2007年開始,就相繼有國產飲料公司向外資企業聲討和談判,拿回了原品牌。
  • 18年後,這款汽水再戰江湖,深得都市年輕女生喜愛,它有什麼魔力
    18年後,這款汽水再戰江湖,深得都市年輕女生喜愛,它有什麼魔力?上世紀8/90年代是國產汽水的黃金年代,幾乎每個大型城市都有自己獨有的汽水品牌。國產八大汽水更是享譽全國!令人唏噓的是,無論這八大汽水當年多麼的輝煌,都沒有逃脫被外資併購,直至停產消失的窘境。好在近年各地方對民族品牌越來越重視,因此很多消失許久的國產汽水品牌,都已重出江湖。
  • 最霸氣飲料廣告:你喝的只是汽水,我喝的是北冰洋!
    提及北冰洋汽水,首先想到的是北京,其次是80後的記憶,這是唯一陪伴他們長大的汽水。經過坎坷路途,北冰洋一度淡出人們的視線。2011年,北冰洋復出被提上日程。直到最近幾年,北冰洋汽水才開始「重現江湖」並再次受到追捧。近日,北冰洋汽水推出情懷廣告,這是北冰洋重新面向市場後的又一大動作,力圖喚起受眾潛藏心中的情感的記憶!話不多說,下面隨食業君一起欣賞。北冰洋2016年最新廣告片1936年,北冰洋的前身北平製冰廠創立。
  • 一瓶風油精味的黑色汽水,沉寂十年後秒變網紅 | 亞洲沙示重生記
    「黑色汽水」名叫亞洲沙示,原料是一種音譯為「菝葜」的南美洲植物。此時距離老廣們上一個喝上它的夏天,剛好十年。雪藏十年,對於一家企業、一個品牌來說,從來都是件可怕的事。畢竟,曾有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9年。
  • 北冰洋衝擊A股,老牌汽水靠情懷打響第一槍?
    此番交易若達成後,則意味著「北冰洋」飲料品牌將藉助大豪科技完成上市。曾經火爆的老牌汽水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北冰洋還是一個略顯陌生的名字,但對於70、80後來說,卻是兒時的珍貴回憶。上世紀,中國曾有八大汽水廠: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廣和、瀋陽八王寺、天津山海關、武漢二廠、重慶天府、青島嶗山、廣州亞洲。
  • 中國汽水有多厲害?中國人專屬的味道,百事和可口可樂都毫無辦法
    說起中國的汽水,估計現在00後已經是沒什麼印象了,80後還能記起一些,作為一個90後,國產飲料印象可能都會有些模糊了,當時的貨架可不止有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還有別的飲料,甚至可口可樂都得給國產飲料讓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現在要喝碳酸飲料大多只有那兩種了。
  • 中國牙膏市場十強6家外資,兩面針田七六必治為何紛紛走向沒落?
    2017年,中國市場排名前十的牙膏品牌中,有6家是外資品牌,包括黑人、佳潔士、高露潔、中華、舒適達、竹鹽,只有雲南白藥、冷酸靈、納愛斯、舒客是國產品牌。具體到產量,本土品牌的總產量佔中國牙膏總產量約42%,外資品牌佔到58%,掌握主導地位。
  • 冰峰飲料謀求國產汽水第一股 但還要邁過三道門檻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繼北冰洋欲借殼上市後,另一老牌國產飲料企業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冰峰飲料)也傳出了上市的消息。冰峰飲料憑藉「三秦套餐」的老招牌火遍西安,但它要想成為「國產汽水第一股」還要邁過三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