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作為父母,當兒女結婚或者出嫁後,就多了一門親戚,這門親戚就是自己的親家。
親家,到底應該疏遠一點比較好,還是經常往來比較好呢?
65歲的劉阿姨說和親家走得太近,其實一點都不好,自己就是和親家走得太近,所以才害得女兒離了婚。
1
劉阿姨是特別熱情好客的,女兒結婚後,劉阿姨經常主動和親家往來。
劉阿姨喜歡做各種各樣的美食,每次劉阿姨做了好吃的,都會帶一份給親家吃。
女兒的婆婆誇過劉阿姨的廚藝,說劉阿姨的廚藝特別好。劉阿姨喜歡被人誇獎廚藝好,從此做美食做得更勤快了。
2
每次劉阿姨都把親家當成家庭的一份子,做美食從沒少了親家母的份。
結果女兒的婆婆有次吃了劉阿姨做的飯菜,突然就身體不舒服,去了醫院。
當時女婿就責怪女兒:「都怪你媽,天天給我媽吃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現在害得我媽住院了。」
3
女婿責怪了女兒,女兒就把氣撒到了劉阿姨頭上來,責怪劉阿姨和親家走得太近,劉阿姨覺得自己真是自討苦吃 ,為什麼要和親家走得太近,和親家走得太近只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和親家走得太近的麻煩事也不僅僅只是這一樁,因為劉阿姨經常在親家面前展現廚藝,所以親家又很不滿女兒為什麼不會做飯。
親家責難女兒為什麼不跟著自己的親媽多學習做飯,為什麼在婆家都說不會做飯,是不是裝出來的 ,還是故意偷懶不願意跟媽媽多學習。
4
總之,劉阿姨和親家走得太近,最終害得女兒和女婿經常爆發爭吵,最後女兒一氣之下離了婚。
劉阿姨非常後悔,和親家走得太近,是她做得最錯的決定。
如果自己沒有和親家走得太近,女兒和女婿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矛盾,女兒的婚姻就不會失敗收場。
結束語:
其實確實不應該和親家走得太近,因為和親家走得太近,很容易造成很多自己原本意想不到的誤會。親家和親家之間有了矛盾,影響最多的是兒女的婚姻。
親家之間少走動,對兒女的婚姻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