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權一家獨大:看到搜索一首歌出現的全是cover,心冷了一大截

2021-01-18 電子發燒友

  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再起紛爭。

  近日,很多網友發現網易雲音樂歌單裡一些港臺歌手的歌曲被下架,點擊這些曲目時,頁面下方的提示信息顯示:「因合作方要求,該資源暫時無法使用」。

  8月10日晚間,網易雲音樂公開發布《關於版權,我有一些話想跟大家說……》一文對此事進行回應,承認部分歌曲下架,原因是因為此前籤署的版權協議到期,正在與騰訊音樂進行新的版權轉授的洽談。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網易雲音樂出現版權「空檔」?

  8月11日晚間騰訊音樂集團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最新回復表示,因為網易雲音樂存在多次侵權行為,因此暫停與網易雲音樂部分內容轉授權合作,同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已向深圳法院提起訴訟,直至對方盜版問題肅清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網易雲音樂「版權」困境

  網易雲音樂方面表示,近期確實被迫下架了一部分歌曲,量級在網易雲音樂曲庫的1%左右。

  對於在線音樂平臺而言,音樂版權無疑是平臺生存的根本,一般在版權到期之前必然會早早與版權方籤署新的版權協議。而此次網易雲音樂怎麼會容忍音樂版權出現空檔?

  對於下架的原因,網易雲音樂表示錢並不是問題, 目前擁有充足的資金購買版權,自己同樣心急如焚,正在竭盡全力與騰訊音樂進行版權轉授的洽談。

  對此,音樂先聲負責人範志輝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可能騰訊開價過高,網易雲音樂難以承受,畢竟這兩年版權價格漲得厲害,騰訊拿環球音樂的版權也花了幾十個億,網易雲音樂的7.5億融資也要省著點花。

  記者聯繫了騰訊音樂集團,根據騰訊音樂集團最新回復稱:「自2015年開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QQ音樂就與網易雲音樂達成版權戰略合作,例如環球音樂、索尼音樂和華納唱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環球詞曲等全球四大詞曲版權公司,以及杰威爾音樂等公司旗下的大量優質音樂版權內容,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均已經轉授給網易雲音樂。「

  騰訊方面進一步表示,」近期,因網易雲音樂有多次侵權行為,嚴重破壞市場秩序,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已向深圳法院提起訴訟,同時暫停與網易雲音樂部分內容轉授權合作,直至對方盜版問題肅清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涉及的音樂作品包括由騰訊音樂獨家享有的包括吳亦凡付費專輯《6》在內的歌曲,騰訊音樂向深圳法院提起訴訟,責令被告立即停止在網易雲音樂網站、PC客戶端、手機客戶端、IPAD客戶端等終端播放、提供下載涉案錄音製品,連帶賠償經濟損失,並發布聲明向原告公開道歉。

  騰訊版權一家獨大

  騰訊音樂集團在音樂版權方面一家獨大。

  今年5月16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宣布與環球音樂集團籤訂了中國大陸地區數字版權分銷戰略性合作協議。這意味著騰訊已擁有了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索尼音樂、華納音樂的獨家版權。

  

  騰訊音樂相關人士曾向記者表示,由於國內音樂盜版嚴重,雖然2015年號稱史上最嚴音樂版權令頒布,但盜版問題依舊存在,各大唱片公司希望能夠找一個獨家代理人幫助打理版權分銷以及打擊盜版,很顯然,如果將版權交給多家在線音樂平臺,那就回造成互相推諉,版權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護。

  騰訊音樂集團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多個在線音樂平臺,具備獨家代理版權的能力,而音樂版權就是音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騰訊方面也樂於購買獨家版權。事實上,為了獲取更多版權,騰訊旗下騰訊音樂集團近年來到處「掃購」版權,目前儼然已經是國內擁有版權最多的音樂公司,並且大部分版權跟唱片公司籤署的都是獨家代理版權,其他公司要獲得版權都只能跟騰訊方面購買。

  不僅在版權上騰訊佔據絕對優勢,在渠道方面,騰訊不僅擁有國內最大的在線音樂平臺QQ音樂,還通過收購海洋音樂集團取得了酷我和酷狗兩家主流在線音樂平臺。並且,隨著阿里音樂收購了另一家主流在線音樂平臺蝦米音樂後陷入漫長的整合期,百度音樂被太合音樂集團收購後仍需整合,一時間騰訊音樂集團在在線音樂平臺領域難尋敵手。

  網易雲音樂成騰訊音樂最大對手

  網易雲音樂雖然是在線音樂行業的後來者,卻通過發力好友推薦及社交等功能快速崛起,特別在年輕用戶中佔據重要位置。根據網易雲音樂公布的數據,成立僅四年用戶基數就突破3億,估值80億元。這顯然給正在積極謀求上市的騰訊音樂集團帶來壓力。

  日前QuestMobile發布了移動網際網路2017年Q2夏季報告,在移動音樂APP方面,網易雲音樂上升勢頭強勁,新下載用戶增長強勁於2017年6月達1905.28萬人,同比增長率達109.77%。報告還顯示,24歲以下的用戶在QQ音樂佔比達44.6%,在網易雲音樂佔比達54.8%。網易雲音樂用戶更具備年輕化特徵,更貼近青年用戶。

  此外,網易雲音樂用戶在一線城市的佔比達21.1%,二線城市達39.3%,分別高於QQ音樂的15.2%和39%。在用戶的城市分布上,網易雲音樂用戶更加集中於一二線大城市。

  

  然而,網易雲音樂擁有的獨家版權極少,在版權上對騰訊音樂集團的依賴非常強。範志輝向記者表示:「目前網易雲音樂快速崛起,已經是騰訊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排除騰訊音樂利用版權來拖垮對手的可能。」

  面對版權困境,網易雲音樂也在加速構建自己的壁壘,包括推出發展獨立音樂人計劃,目的就是為了掌握更多頭部新歌曲的版權。目前獲取音樂版權的形式有三種:第一,自製內容;第二,代理版權;第三購買轉授權。其中,以版權代理與轉授權為基礎的商業模式,受飛漲的版權價格影響,其未來盈利的預期愈發模糊。而網易雲音樂作為行業新秀,上遊音樂原創能力還不夠強,大部分版權還需要依賴騰訊。如果騰訊方面對網易雲音樂版權授權進一步收縮,網易雲音樂恐怕日子不好過。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歌名括號裡的 cover 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音樂app上會看到有些歌名會跟上(cover ***),比如:成都(cover 趙雷)打開之後,你會發現歌曲並非是原唱。這就對了,因為 cover 的含義就是「翻唱」:把原唱「cover(覆蓋)」了。cover 的這層含義英語裡本來就有。
  • 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為什么子楚、嬴政父子還要在趙國當質子?
    看到這裡許多人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為什么子楚、嬴政父子還要在趙國當質子呢?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將本國重要人物送給敵國或潛在對手當人質那必然是弱勢一方迫於無奈的選擇。可是在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互派質子卻是邦交的常規流程。
  • 【發現】分享個免費聽版權音樂的APP和網站~
    前不久周杰倫出新歌《說好不哭》全網刷屏,小元我聽完後更想去聽他以前的老歌了……可是,周杰倫舊歌的版權全被騰訊買斷了,
  • 中國網絡音樂現狀:一首歌版權收入平均僅50元
    「中國有真正的網絡音樂嗎?」飛行者唱片董事總經理、KooWorX創始人鐘聲一直在問記者這個問題,他的答案是,沒有。不久前,文化部發布了《2011中國網絡音樂市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網絡音樂總體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
  • "cover"在這裡翻譯成「封面」就大錯特錯了,網易雲裡很常見
    2021年01月17日 19:33:30 Quora文選cover: (v.)
  • 亞運體操中國一家獨大?仍需警惕對手更需全力以赴
    儘管強敵警報解除,但對中國體操隊來說,雅加達亞運會卻絕非一場輕鬆的戰役。四年前在仁川,派出二線陣容的中國男隊在和日本二隊的較量中並不佔優,不僅丟掉了團體金牌,最終也只在單項比賽中收穫三金。這提醒著我們,即使男隊在雅加達再次對上日本二隊,仍不可掉以輕心。
  • 心冷了,怎麼熱…心痛了,誰來疼…
    新浪微博搜索「齊大鍋」關注小編
  • 某男團一家獨大,韓流是否正在走下坡路?
    比起一家獨大,大家似乎更願意看見百花齊放的場面。由於限韓令,說實話,防彈的年度歌曲Boy With Luv比起之前的江南Style、GEE、Sorry Sorry以及Bang Bang Bang等歌在國內的傳唱度的確要差一點,這也就讓不少人以為韓流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
  • 「得版權者得天下」 音樂平臺在版權爭奪路上都經歷了什麼?
    一石激起千裡浪,行業內外都有不少人將「罪魁禍首」指向版權之爭。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版權問題」確實是蝦米音樂長期的痛腳。「當你發現每一首想聽的歌在蝦米裡都找不到了,自然也就不想用了。」這是不少棄用蝦米音樂的用戶心聲。然而版權問題曠日持久,從網頁下載盜版歌曲到數位音樂的全面正版化,這幾乎是以騰訊音娛、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音樂平臺相爭的核心問題,正所謂「得版權者得天下」。
  • 「文青」蝦米之死:版權魔咒下的宿命使然
    這是蝦米十年老用戶蜜子醬的感受,她曾經歷過蝦米的黃金時期,那時候的蝦米曲庫是用戶共創出來的,大家將自己收藏的歌上傳上去,每一張專輯、每一首歌的信息都特別詳盡,就像一個藏書特別豐富,分類、檢索機制又特別完善的圖書館,愛好者能輕鬆觸達喜歡的作品。
  • 音樂平臺:得版權者得天下
    一石激起千層浪,行業內外都有不少人將「罪魁禍首」指向版權之爭。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版權問題」確實是蝦米音樂長期的痛點。「當你發現每一首想聽的歌在蝦米裡都找不到了,自然也就不想用了。」這是不少棄用蝦米音樂的用戶心聲。然而版權問題曠日持久,從網頁下載盜版歌曲到數位音樂的全面正版化,這幾乎是以騰訊音娛、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音樂平臺相爭的核心問題,正所謂「得版權者得天下」。
  • 網綜衝擊下《中國新歌聲2》不復響亮? 專訪陸偉:不可能永遠一家獨大
    所有人都會發現:相比《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和《2017快樂男聲》,火爆了幾個夏天的絕對王者《中國新歌聲》(前身《中國好聲音》),風頭實在被蓋過太多了。統計來源:珞思影視研究組聯合數太奇發布的「珞思熱榜」從數據上看到的差異是相當明顯的。截至今日,《中國新歌聲2》在視頻網站總播放量為20.4億,跟它一樣還沒完結的《明日之子》播放量為34.1億。
  • 美國大片一家獨大?2019中國科幻崛起
    美國大片一家獨大?2019中國科幻崛起提起科幻片,你最先想起的可能是美國。漫威系列、《生化危機》系、《環太平洋》系列等等都很優秀。之前我國很少涉足科幻片的拍攝,主要是因為科幻片對特效的要求很嚴格,而我國很多影視作品的特效一直被稱之為是「五毛錢特效」。
  • 搜狗搜尋引擎市場份額首超Google中國
    路透香港10月10日電---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搜狐(SOHU)旗下子公司--搜狗周一援引分析機構數據稱,其在線搜尋引擎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Google中國,成為中國排名第二的搜尋引擎。
  • 昔日巨頭宣告沒落,在這個領域,騰訊依舊一家獨大?
    文|聰明小生 校對|李蓉嫿原創內容,請勿搬運抄襲,違者必究在國內社交領域,騰訊一家獨大,當年靠QQ打出名聲後,穩坐中國網際網路社交的頭把交椅,後來又推出了微信,進一步穩固霸主地位。聽音樂是國民閒暇娛樂消遣的重要方式,早些年,中國音樂市場百花齊放,但如今經過多次洗牌之後,現在比較常用的也只有那麼幾個,例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QQ音樂、網易雲音樂,而以前的千千靜聽、天天動聽等早已被人遺忘。大家都知道,QQ音樂是騰訊旗下的音樂品牌,但如果告訴你,除了QQ音樂之外,酷狗、酷我,再加上大家常用的「全民K歌」,這些都是騰訊旗下的產品,相信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 獨播已成捷徑 視頻網站能否憑此一家獨大?
    供需關係讓那些擁有獨家資源的軟體迅速衝榜成功,那麼,獨播模式真的就能成就視頻網站一家獨大?還是,這僅僅只是短暫的現象?獨播終究還是內容之爭從版權之爭到獨播戰略,從版權購買到內容自製,視頻網站之間的爭奪焦點其實一直都在圍繞著內容這一核心訴求做文章。
  • 弱肉強食 音樂平臺在版權爭奪路上都經歷了什麼?
    原標題:「得版權者得天下」音樂平臺在版權爭奪路上都經歷了什麼?1月5日,背靠阿里、曾經一度站在國內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宣布將逐步關停。一石激起千裡浪,行業內外都有不少人將「罪魁禍首」指向版權之爭。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版權問題」確實是蝦米音樂長期的痛腳。
  • 三首外國翻唱的中文歌,最後一首證實侵權卻讓全世界認識這個老人
    三首外國翻唱的中文歌,最後一首證實侵權卻讓全世界認識這個老人在很多新聞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中國歌手抄襲侵犯別人家的版權。似乎在人們的印象中中文歌有抄襲這個固化印象,然而中國好音樂其實很多,也存在被外國人翻唱的案例,同樣也有沒有取得版權就被拿去直接使用的事!
  • 「一帶一路」是債務陷阱,中國搞一家獨大?用這些事實懟回去!
    不過,像其他國際合作倡議一樣,「一帶一路」在實踐過程中也曾遭遇一些人的質疑和猜忌:「一帶一路」是中國在製造「債務陷阱」?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是中國「一家獨大」?是為了轉移國內「過剩產能」?對這些誤解,有必要用以下事實懟回去。
  • 驚了,一首歌版權費要幾十萬,《青春有你》的妹妹們真有錢
    因為版權問題,魏辰和王思予妹妹不能表演特長技能。可是兩個妹妹的公司官博居然是韓國YG的中國公司,很顯然,如果是韓國YG分部,那版權都要重新花錢買,顯然就不是分部,而是兩個公司,自我介紹的時候也說是曜星文化的。因為版權問題,喻言的媽媽花錢幫她買版權讓她表演,妹妹最終也拿了A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