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的豆腐皮包子

2021-02-16 西嶺雪

《中國味道》視頻截選

晴雯的豆腐皮包子
西嶺雪


    【原文摘錄】寶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因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裡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第八回)

晴雯是個悲情的人物,但是第八回的出場,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那天,寶玉去寧國府吃早飯,因見到一味豆腐皮包子,是晴雯最愛吃的,便特特的命人送回自己房中,只說要留著晚上吃。

當晚寶玉從梨香院大醉歸來,踏雪而回,醉醺醺剛到門首,晴雯便迎了出來說:「好啊,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興,只寫了三個字丟下筆就走了,哄的我們等了一日。我因怕小丫頭貼壞了,親自登高爬梯地貼上,這會子還凍得手僵冷的呢。」寶玉笑說:「你手冷,我替你渥著。」於是攜了晴雯的手,肩並肩地一同仰首看那門鬥上新書的三個字:絳芸軒。一邊回頭問:「我叫人送過來的那一碟豆腐皮包子,你可吃了?」

我想,到死,晴雯也是不會忘記這一幕的。

她那麼純粹地熾熱地愛著寶玉,一生人中從未有一分一秒想過離開他,吵架時會說「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個門兒」,嬌嗔時會說「你們都去得盡了我再動不遲」,直到臨死還含淚說「痴心傻意,只道大家死活在一處,怎料有今天。」而寶玉,也是把她視為自己心頭一等一的人,會由著她的性子撕扇子搏千金一笑,會倒轉了身份給她添茶倒水,連吃一碟豆腐皮包子也想著她愛吃,特特地向人討了來送回房。

這使我對這道菜充滿了嚮往,究竟什麼是豆腐皮包子,到底是豆腐做皮,還是豆腐皮做餡呢?糾結多年,難得在央視一套的真人秀節目《中國味道》中竟與紅樓菜傳人牛大廚結緣,從選擇食材、烘焙方法、直到製作擺盤,都一一斟酌思量,親自參與,還原了這道菜,也團圓了我的夢。

 

首先是關於豆腐皮的概念,至少有三種說法:

豆腐皮,又名豆腐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搗碎,濾去滓,煎成,以鹽滷汁或山礬汁、或酸漿醋澱,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鹹、酸、辛之物,皆可收斂耳。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

清宮御膳檔案中記有豆腐皮包子的製法,便指的是這層揭取晾乾的面上凝結者,又稱油豆皮,一鍋豆漿只能揭一兩層油皮,所以很是難得。

另則,清代袁枚《隨園食單》裡也記錄了很多關於豆腐皮的吃法,多半是與菜蔬、麻油一起涼拌,取其筋道。雖然也叫豆腐皮,但似乎更接近於北方的「千張」,又叫「腐竹」,是將豆漿加入凝固劑壓皮,或切成極薄的豆腐乾;

第三種則是地方美食,將豆腐和面揉在一起做麵皮,包入餡料,亦稱豆腐皮包子。

寧榮二府乃是公爵之後,閥閱之家,鐘鳴鼎食,炊金饌玉,自然是清宮御膳最符合他們的食單。因此我們選用了第一種材質:油豆皮。

油豆皮薄如蟬翼,裹餡後所有餡料會透過豆皮隱約可見,在視覺效果上也是非常驚豔的。

 

第二是餡料。

尋常人家的包子餡可葷可素。但是書中第61回,晴雯命小丫頭傳令小廚房主管柳家的做一道炒蘆蒿,柳家的問肉炒還是素炒,小丫頭答說:「葷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個麵筋的,少擱油才好。」可見晴雯口中味清淡,喜歡素食,那這包子自然也是素餡的好。

孔子云:不時不食。寧榮府是很講究養生的,食材一定要當時當令。寶玉吃這包子是在雪天,於是我們選擇了冬季時蔬的胡蘿蔔、冬菇之類。同時,宮廷御膳最講究寓意,常有什麼金玉滿堂啊,花開富貴啊,百福如意啊之類的名堂,所以餡料選擇要五行相濟,配齊金木水火土五色食材:金為白色,馬蹄的脆爽;木是綠色,我們選了甜豆;水為黑色,冬菇;火是紅色,胡蘿蔔;土是黃色,豆腐皮。同時土代表大地,豆腐皮包攏一切,正如同大地承載萬物,包羅乾坤。

同時,牛大廚極富創意而實用地將餡料中加入了蒸熟的糯米。米軟而糯,仿佛吳儂軟語,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曹雪芹先生的祖籍金陵;同時也象徵了晴雯堅貞而柔軟的矛盾性格,糯米生時脆硬,熟時粘軟,而晴雯也一樣,表面堅硬,內心柔軟,其實是個非常多情單純的小姑娘。

最關鍵的,還是糯米的加入可以讓各種餡料緊密相連,容易定型,不會把豆腐皮墜破散開。

 

最後,是包子的收口。

清代豆腐皮包子的做法有幾種,一是豆腐皮包入餡料後折成四方型,用蛋清收口,上籠蒸熟,但樣子就不太好看了;或是用麻線收口,蒸熟定型後再抽掉,雖然美觀,然而粗糙。

而牛大廚的方法是將豆腐皮皺褶成一朵花的模樣——晴雯死後,寶玉為其長歌當哭寫了篇洋洋灑灑的《芙蓉女兒誄》,完全不把她當丫鬟看待,而將她奉為芙蓉仙子來祭拜,所以芙蓉花代表了寶玉對晴雯的最高贊慕;花型之下,牛大師再用晴雯最喜愛的另一樣食材蒿子杆做點綴,攔腰一系,畫龍點睛,不但美觀,還暗合了「怡紅快綠」四個字,寓意極其美妙!

 

而烤包子的設想也同樣是一個出人意料的選擇。

在我的臆想中這道豆腐皮包子肯定是蒸的,就像灌湯包那樣。但是牛大廚說,豆腐皮入蒸籠,水汽一薰必然塌型,而且寶玉把早晨的包子留到晚上吃,如果是蒸的,包子皮早就硬了,不好吃也不好看;而如果用烤的,無論從形狀還是口感來說,保存一天都絕對沒有問題。

況且,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羶》一章中,關於烤鹿肉的描寫非常生動有趣,引人垂涎,可見雪芹先生對於烤食應該是很偏愛的;最關鍵的是,晴雯的判詞中說她「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而這道烤包子極薄極脆極輕巧,薄如蟬翼,透明的,墜墜的,晶瑩柔豔,看著讓人又心疼又心驚,真有種「彩雲易散琉璃脆」的感覺,非常符合晴雯的性格與形象。

如果說晴雯死為芙蓉花神,正應了如今人們常說的那種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那麼這道豆腐皮包子,則正是一道香氣有靈魂的美食。

在做節目時,嘉賓酈波老師說聽了我的講解,看著這碟包子,想著晴雯的故事,竟至傷感得潸然欲泣,不忍下咽。而你,又會怎麼看呢?

「西嶺雪續紅樓」微講座已進入尾聲

明天是第三期最後一講

報名聽講請聯繫群主七彩浮萍qicaifuping1984

相關焦點

  • 晴雯愛吃的豆腐皮包子,林黛玉愛吃的大頭菜,都藏在水晶晶的南潯
    寶玉和晴雯愛吃的豆腐皮包子《紅樓夢》最令人心馳神往的美食是豆腐皮包子。第八回,寶玉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裡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因為潤楊的北方人,總覺得這個豆腐皮包子是那麼神秘。後來才知道晴雯愛吃的豆腐皮包子現實中也是存在的,就藏在水晶晶的南潯。
  • 紅樓夢中菜|豆腐皮包子
    最近太忙了,寫一個之前試做的豆腐皮包子。
  • 下飯系列——《紅樓》盛宴之豆腐皮包子
    上次杏仁和大家分享了《紅樓夢》美食中的[茄鯗],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紅樓》盛宴——[豆腐皮包子]《紅樓夢》第八回裡,出現了一道寶玉送給晴雯的小吃一豆腐皮包子。原文寫道:"寶玉笑道:『好啊!這麼早就睡了。』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邊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兒的包子。
  • 志勇| 紅樓美食之「豆腐皮包子」
    凡是認真讀過《紅樓夢》的讀者也肯定會覺得,賈府的飲食直可以用「精緻、奢華、考究」來形容,幾無一簡單粗糙之物,隨便列出幾道都是如「糟鵝掌鴨信、松瓤鵝油卷、酒釀清蒸鴨、火腿鮮筍湯」等這樣極盡精美的菜餚,那麼這道豆腐皮包子究竟是什麼樣子呢?難道就是一盤普普通通的包子?如果是普通的包子,寶玉會如此上心的特意帶給晴雯吃?
  • 清宮御膳豆腐皮包子
    《紅樓夢》第八回中寫到冬天下雪珠兒的天氣裡,賈寶玉在梨香院逗留了一整天,晚間回到絳雲軒,見著晴雯便問道:「今兒我在那府裡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
  • 豆腐皮包子的魔力:吃過見過的寶二爺都為了它發火
    《紅樓夢》第八回中,寶玉給晴雯留著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讓其晚上吃。晴雯回說知道寶玉是為自己準備的,但是被寶玉的乳母李嬤嬤拿去了。李嬤嬤還拿走了原給襲人的酥酪,又自作主張拿走了豆腐皮包子,為此,向來對下人沒什麼脾氣,從不擺主子派頭的寶二爺居然大發雷霆。這豆腐皮包子到底是何物?為何如此鄭重寫上一筆呢?
  • 豆腐皮包子,糖蒸酥酪,胭脂鵝脯,賈府丫頭們的菜譜有多精緻?
    因為當司棋派小丫頭去廚房幫自己要一碗雞蛋羹的時候,柳家的抱怨道:「……細米、白面,每日肥雞大鴨子,將就些兒吃也罷了,吃膩了嗝,天天鬧起故事來了,雞蛋、豆腐,又是什麼麵筋,醬蘿蔔炸兒,敢自倒換口味……」
  • 晴雯愛吃的「豆腐皮的包子」
    晴雯愛吃的「豆腐皮的包子」究竟是什麼玩意,為何會讓愛挑食的晴雯如此喜愛?豆腐皮,常熟人叫「豆腐衣」,是指在做豆腐煮豆漿的過程中,豆漿冷卻後凝結在表面的那層「油皮」,類似熬粥時結於表面的那層粥油。我記得小時候看做豆腐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豆腐西施們用一根稻柴小心地從油油的豆腐衣下穿過,抓住兩頭拎起來,然後掛著晾乾的情景,因此也常常杞人憂天地擔心稻柴會不會斷掉。這層被揭取晾乾後的油皮,就是所謂的豆腐衣,可以包包子,也可以切絲炒菜,還可以煮雞湯。
  • 紅樓夢:豆腐皮包子,糖蒸酥酪,胭脂鵝脯,賈府丫頭們的菜譜有多精緻?
    因為當司棋派小丫頭去廚房幫自己要一碗雞蛋羹的時候,柳家的抱怨道:「……細米、白面,每日肥雞大鴨子,將就些兒吃也罷了,吃膩了嗝,天天鬧起故事來了,雞蛋、豆腐,又是什麼麵筋,醬蘿蔔炸兒,敢自倒換口味……」不僅司棋,晴雯也曾經讓怡紅院的小丫頭,去廚房給自己要一碗蘆蒿,「另炒個麵筋的,少擱油才好」。其次,除了這樣丫頭們每天的分例菜之外,她們還有各種非常精緻的零食。第八回,賈寶玉到寧國府吃飯,看到有一碟子豆腐皮包子,想起晴雯愛吃這個,便和尤氏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晴雯一看,也知道這是賈寶玉給自己的,可惜還沒等晴雯吃,這碟豆腐皮包子,就被李嬤嬤拿回家,給她孫子吃了。
  • 晴雯:這豪門假醜惡,我自有真善美
    主子發火,自己也確實跌壞了扇子,按常理說丫環一般的反應是大氣不敢出偷偷看臉色,可晴雯因著前日襲人被寶玉無意踢錯一事連帶著向寶玉理論,引得二人大為光火,情緒達到極點,後襲人勸解及黛玉來訪才得以兩人各自平復。其實這就已經是晴雯不同於其他丫環的地方了,卻不想而後曹公還別出心裁地描寫了讓人拍案叫絕的情節——晚間的晴雯撕扇。
  • 晴雯的悲劇真的是因為錯誤的團隊嗎?不,她的悲劇源於此
    根據小白,當王夫人和賈母互相爭鬥時,晴雯沒有加入錯誤的團隊,因為她根本沒有選擇任何團隊。為什麼?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晴雯在一虹醫院的情況。晴雯是賈母親調教的八個女傭之一,由於她出眾的美貌和高超的縫紉技巧,賈母特意把她安排在寶玉房間,根據賈母聊天和王夫人,賈母似乎有讓晴雯做寶玉小妾的計劃。然而在晴雯最終沒有等到賈母顯式之前,他讓王夫人擺脫了賈府並在幾天內死去。
  • 晴雯是什麼人?為何受人同情和喜愛?
    晴雯,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第一人,作為「黛影」的晴雯,她具有漂亮的外貌和一手好的針線活;但從身份上來說,她亦是賈府裡眾多奴才中的一個。晴雯,是一個被拋棄的孤兒,最先被賴大買到賴大家做丫鬟;後由賴嬤嬤將她帶進了賈府;賈母見她言談爽快、漂亮,因此,將其留在了身邊。
  • 黛玉和晴雯的真性情
    晴雯先接出來,笑說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興,只寫了三個字,丟下筆就走了,哄的我們等了一日。快來與我寫完這些墨才罷。」寶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來,因笑道:「我寫的那三個字在那裡呢?」晴雯笑道:「這個人可醉了!
  • 晴雯的愛情,終究是一場虐心的單戀
    文丨子魚早已過了單純地喜歡一個人或不喜歡一個人的年紀了,世事浮沉總會讓人學會看人看事逐漸客觀。看她們都是怎麼說的:「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三年前我也就留心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這就像一個沒有一點籌碼的人,突然抓到了一把好牌,如果把這牌打好了,順理成章就能從一個小丫頭成為賈府未來掌舵者的小妾。別小看這一小妾,在那個社會,這幾乎是她這種出身的最好命運了。
  • 晴雯、鴛鴦為何慘死?只因她們忘了身份:想當賈府地位最高女主人
    而晴雯這幫丫鬟,帶頭壞了這些規矩。芳官和襲人、麝月聯合起來搶白她的乾娘何婆子,這個事被王夫人記在心裡,說芳官欺了乾娘,雖然當時沒有發作,但埋下了日後清理大觀園的伏筆。晴雯喜歡吃豆腐皮包子,被寶玉的奶媽拿去了,為此寶玉撒了一通酒瘋,甚至揚言要把奶媽趕出去。
  • 紅樓夢:襲人是老好人,晴雯是炮筒子,為何李嬤嬤罵襲人不罵晴雯?
    《紅樓夢》怡紅院裡的晴雯是炮仗脾氣,愛得罪人。襲人是老好人,人人稱讚。可是為什麼李嬤嬤罵襲人不罵晴雯呢? 李嬤嬤是賈寶玉的奶娘。在少爺和姑娘的房裡,奶娘的地位很高,比有臉面、得寵的大丫頭還有實權。因為這些丫頭都得服從奶娘的管理,少爺的月利錢也由奶娘掌管。
  • 《紅樓夢》:晴雯的孩子氣
    文/南糯晴雯是個孩子氣很重的人物,她的閃光點在於「純粹」,但也如同蒙昧的孩童一般,晴雯的孩子氣天然自帶好壞兩方面。好的一面,自然是敢愛敢恨,坦蕩自然。她不會拘泥於世俗禮法,更不會考慮未來後果。晴雯卻完全意識不到這一點,甚至她潛意識裡,都感覺不到自己和寶玉的區別……她沒有明確階級的意識,沒有太多尊卑的理念,更沒有「千裡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這種居安思危的警惕。從小因為樣貌太好,技術也高,備受寵愛仿佛小玩意一樣養大的晴雯,被嬌縱慣了,實際心理年齡遠遠小於不比她大多少的襲人,也因此才吃了大虧。
  • 有勇無謀俏晴雯
    晴雯最先是賴大買來的小丫頭,因常跟賴嬤嬤進賈府,賈母喜歡她,賴嬤嬤便將她孝敬給了賈母,那時晴雯十歲。後來去服侍寶玉,成為寶玉最寵愛的大丫環。她是賈母預留給寶玉做妾的,因王夫人看不慣她「恃靚行兇」的張揚做派,把她趕出了大觀園,晴雯悲憤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