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被催婚 在婚戀這件事上做自己的主人

2021-01-17 瀟湘晨報

再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過年了,這讓不少單身朋友感到焦慮,害怕又要被親朋好友各種「催婚」。在寧夏做了6年青年交友活動的活動策劃人張琰介紹說,每年一到過年前,前來諮詢找對象問題的青年就會比往常增多。如今,很多95後已逐漸成為被催婚的對象,這讓這些年輕人十分苦惱。對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魏軍萍以近期接到的個案諮詢為例,做出了分析。

先弄清自己真實的心理狀態

魏軍萍說,不久前,銀川女孩小李來找她諮詢。小李今年26歲,很漂亮,因為被父母催婚催得急了,便以相親的方式找了一個男朋友。對方外在條件都可以,但相處半年後,小李發現對方和自己很多方面不合適,想分手。可父母不同意,說小李都快三十了,還挑三撿四的。這讓小李陷入自我矛盾中,非常痛苦。「今年元旦剛過,父母又開始催婚,還說希望過年的時候就能聽到好消息。」

」其實像小李這樣的情況現在是很普遍的,父母的期待和年輕人自己的現實狀況,產生了很大的矛盾,這樣的矛盾感,讓不少年輕人感到非常難受。」魏軍萍說,對於父母的催促,很多年輕人只是被動應對,順從父母的會去相親,不順從的就對抗。去相親的心理上十之八九不情願;而不去相親的,就無法和父母和諧相處。

「這是因為很多年輕人還並不清楚自己真實的狀態,如果能認清自己,同時了解父母的觀念形成與自己觀念形成的差異點,就可以消除自己的一些焦慮,從容面對找對象的事情了。」

對此,魏軍萍說,在眾多類似案例中可以看到,長期單身的群體,一類是自願單身,一類是被迫單身。自願單身的人通常更享受單身狀態,更有可能體驗到滿足感。不過,自願單身和被迫單身有時界限並不分明,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不安全的依戀,讓親密關係變困難

「對一些人而言,保持單身是一種個人選擇,而對於另一些人,則是反映了建立親密關係的困難。」魏軍萍說,很多案例都體現出了這一特點。對此,寧夏婚戀網婚戀服務策劃人張琰說,在組織單身青年們參與交友活動的過程中,的確有很多人既想認識新的朋友,但同時又害怕開始一段新的關係。

「尤其是一些經常來參加交友活動的人,反而更多的是這樣的矛盾體。」張琰說,其中有一些年輕人,他們一方面對愛情抱有過於完美的幻想,如果對方不能滿足條件,就不願意接觸;另一方面自己卻不願在戀愛中做出任何努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對此,魏軍萍解釋說,這多半是和個人經歷有關。比如有女孩在前一段戀愛中可能受到傷害,不敢開始新的戀情。「一個人想要脫單,首先要認識到自己長期單身背後的原因是否起源於無意識因素。因為無法脫單在行為上也許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害怕承諾、要求太高、工作太忙、遇不到合適的……但歸根結底,是因為性格裡存在不安全的依戀類型所導致的。」

安全型依戀的人更易與人交往

什麼是安全型依戀?魏軍萍解釋說,比如嬰幼兒,撫養者在場時,嬰兒自在探索;撫養者離開時嬰兒會不安,撫養者再次回來時,嬰兒會主動表達親密需求。安全型依戀的人,更容易建立並享受親密關係,也更容易選擇自願單身。他們的依戀需求,也能在伴侶之外的關係裡獲得滿足,也可以適應獨處,不會患得患失。

不安全型依戀的人,如何改變?

魏軍萍說,首先,多花時間去深入了解自己情緒、感受和行為背後的原因。比如為什麼我總是忘不掉前任,為什麼我總是無法信任新的人……當了解發生的原因,那些存在於無意識中的障礙,也能被覺知。

在此基礎上,再試著去接納自己的弱點,接納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接納在感情中犯的錯誤……不再因此自我怪責、內疚。「接納,能夠讓我們擺脫曾經的模式,創造新的可能。」魏軍萍說,青年人還需要有嘗試新選擇的勇氣,要相信不安全型依戀也可以轉變為安全型。尤其是當遇到一個有足夠安全感的伴侶,那麼這段關係會更容易帶動自己去轉變。「不管父母是不是催婚,在婚姻問題上,一定遵從自己的心,做自己的主人。」(記者 王敏)

【來源:塞上清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每逢佳節被催婚,聽完這首歌,再也想不起原版《野子》的歌詞了…
    圖片來源:@阿貴時評可以說,父母為了催婚,也是操碎了心!這不,前兩天湖南一位母親為女兒手繪的脫單表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網友@小喬-Jolene 國慶期間被老媽排滿了相親局。雖說父母催婚是他們對子女的一份心,子女應懷感恩之心,但有時候往往會事與願違。比如這位家住重慶的黃女士,今年30出頭,父母不斷催婚,讓她決定去婚戀網站試試運氣。結果沒想到被婚戀網上的男子騙了40多萬!
  • 聽完這首《催婚》,已經想不起原版《野子》的歌詞了…
    如今,這首歌被改編成了這首《催婚》,不知唱出了被催婚青年的心聲。☟越是催我結婚,我心越浪自己過得挺好,幹嘛非得找個領導我比任何人都堅定,不做繁衍的機器你們喜歡孩子可以給我生個弟弟☟再有人催婚,就讓他們聽聽這首神曲吧……可以說,父母為了催婚,也是操碎了心!這不,前兩天湖南一位母親為女兒手繪的脫單表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網友@小喬-Jolene 國慶期間被老媽排滿了相親局。
  • 親戚魔鬼式催婚什麼梗?女子被催婚後做了這件事網友怒贊
    面對長輩的各種魔鬼式催婚,杭州一位姑娘終於忍不住了……昨天,有位姑娘在網上發帖:到了二十七八,總有那麼一群先吃蘿蔔淡操心的親戚!別惹我,不然我不客氣!姑娘表示,家人親戚三天兩頭施壓你,已經搞得自己沒法快樂的生活了。
  • 中國節目的「惡意」——進擊的催婚綜藝
    再到後來,婚戀元素開始與其他元素進一步結合,在節目內容的構成上,婚戀元素也不再佔據大量篇幅,如主打親情的《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社交真人推理秀《心動的信號》等,前者通過父母與兒女間的親情碰撞引發的情感話題,使都市中不少因為催婚等事而意見不合甚至吵架冷戰的父母與兒女,藉助節目相互認知和理解彼此年齡層的想法與看法。
  • 秦嵐被催婚催生,霸氣回懟: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秦嵐被催婚催生,霸氣回懟: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很多年輕人現在過年不願意回家,平時不願意見三姑六婆,不是他們混得不夠好,而是因為他們單身。單身有什麼不好的?除了你自己,你的周圍人都覺得不好。於是大家開始苦口婆心地催婚,勸你早結婚早生孩子以後能防老,再不生孩子就不好生了,你怎麼都快奔三了還不著急結婚生孩子呢?朋友圈裡一堆曬結婚照曬孩子的照片,似乎滿世界都在催著你結婚,催著你生孩子。
  • 為什麼每逢佳節被催婚?
    實際上,小品本身比較老套,梗也濫,但聯想到春節被父母催婚,本來就是單身人士回家過年最頭疼的一件事,現在被拿來二刷;本來單身狗被嘲笑,不結婚被人說閒話,長得醜被不當人看,長得胖做舔狗、丑角……其實類似的戲碼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發生,倒也是稀鬆平常,原本是可以習慣了,但如此樸實無華的現象,當它被編成小品,我們難免會感覺到有點冒犯。
  • 被催婚的女人:連自己都活不明白,就別逢年過節催別人結婚生子了
    01、小美今年才24歲,但她很煩,自己逢年過節就要被催婚。媒婆、親戚朋友、甚至有人自家上門來談對象的,她很是疑惑,難道自己不嫁就不行了嗎?她經常對我說:「我覺得我沒嫁出去,跟很大事似的。我看了下這個穿衣簡樸的女人,突然忍不住就問到:「那你怎麼穿成這樣子呢?」那女人很是尷尬說:「這不是省一點嗎?自家老公再賺錢也不容易。」我反問一句:「那就是不幸福了,那你還幹嘛催我結婚呢?」自此,那個女人從未催婚過。想想也是,自己都活成那樣子,竟然還會來催婚,讓被催婚的人怎麼看?怎麼想呢?難道需要來覺得是好的嗎?
  • 秦嵐被催婚,俞飛鴻被催婚,吳昕被催婚,被催婚不缺你一個
    面對被催婚時,秦嵐就如莫向晚一樣霸氣:「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如此優秀的高分值女性秦嵐,依然面臨著被催婚的事兒,無非就是傳統的觀念中認為:年齡大了,該結婚了,不結婚就是不正常。被催婚你有許多戰友,被催婚絕對不少你一個的。47歲的俞飛鴻在一次節目中甚至被問生理問題如何解決:主持人問:單身和生理需求,兩者是否矛盾?其實能聽出來,這是問俞飛鴻,你單身那你怎麼解決生理需求的。她大大方方的回答道「男人將需求和愛情分開,但是女人不行」!
  • 鄉「愁」:獨在異鄉是單身 每逢春節被催婚
    每逢佳節被催婚——不知何時,這句順口溜開始在年輕人中流傳。春節將至,「相親」這件事又將牽動單身男女和他們家庭的心弦。  現象之一 趕場相親,速食戀愛  「春節7天假期,要趕8場相親,連快餐都沒耐心陪對方吃一頓……」  解讀:報告顯示,超7成的單身男女有被催婚的經歷,其中,近20%的人表示一年內被父母催婚次數超過12次,近半單身男女表示逢年過節必遭遇催婚。
  • 「不婚時代」的「催婚綜藝」,發展成什麼樣了?
    日本有催婚劇,跟你聊約會和戀愛到底是什麼。韓國有催婚綜藝,讓戀愛捕手自由放送心臟信號。目前國內的婚戀類綜藝,也剛進入一個新階段。不妨聊聊國產婚戀綜藝發展史,興許也能看出來,這些年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兒。2018年8月26日,男女戀愛社交類節目《心動的信號》正式在騰訊視頻上線。
  • 每逢佳節被催婚 !「三年以上」單身者比例居首的地方居然是...
    這一現象在男性更為突出,單身孤獨感高出女性11.22%。受訪者張先生表示:「以前戀愛的時候,衣物有女朋友幫忙挑選,三餐有女朋友監管,碰上不開心時候還有女朋友噓寒問暖。現在單身,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是一個人,有時想找個人依賴一下都沒有,感覺特別的孤獨空虛。」
  • 新春催婚節目片單!看個電視也要被催婚,好嗨喲!
    在上上期,大美昕只是和人氣主廚黃研老師學做菜,竟然也會有CP感,上期節目中,吳昕更是大方談到了自己校園時期的戀愛,難怪吳昕的工作人員年終不禁吐槽,真的是「鐵打的吳昕,流水的CP」。 在這檔真人秀節目中,向佐直接稱呼郭碧婷為「老婆」,為郭碧婷夾娃娃,為郭碧婷做專屬菜。
  • 催婚已成家常便飯,就連王鷗周冬雨林更新彭于晏也不能倖免
    ,參加節目的明星們時不時就被父母、被嘉賓催婚,話題特別容易就轉到婚戀上面。還有一些明星也會自曝自己被家裡人催婚。比如林更新,他就在真人秀節目中透露自家爺爺為自己安排了相親,暗示他、催促他趕快結婚;比如周冬雨在某個採訪被問到"父母會不會催婚"時,她帶著無奈的笑容回答"能沒有嗎"。
  • 秦嵐回應被催婚催生:我生不生孩子,關你什麼事?
    面對催婚你是怎麼想的呢?近日,秦嵐關於催婚的一段話火了。秦嵐你們知道吧?她在一次採訪中談到關於婚戀的看法時說:「前幾年也有催婚的,說人不結婚就是不想負責任,我覺得很奇怪,為了結婚而結婚才是不負責任吧還有人說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我想說,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 30歲該不該被催婚?父母催婚的背後,往往是一種過度關心
    對於潘曉婷,其實她的父母也為她的婚姻擔心,畢竟,女兒都快40了,說不擔心怎麼可能,但潘曉婷自己卻對結婚這件事看得很開,並告訴那些吃瓜群眾,自己很忙,有很多事要忙碌,大家就自己過好自己的,別操心幹涉不了的事情了,在此,我們也希望,潘曉婷能早遇良人,此生幸福。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
    春節每臨近一天,被催婚的年輕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和焦慮。「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多地因疫情倡導就地過年,也了給大齡單身青年一個避風港。適度的迴避、妥協之外,他們更多選擇與「花式催婚」頑抗到底,期望自己的婚戀觀能得到父母輩的認同和理解——儘管這很難。
  • 相親算什麼,親戚魔鬼式催婚才最恐怖,那些被催婚的人有你嗎?
    我身邊的朋友現在每天都會給我說自己又要被安排相親了,開始我是很同情他的,但是今天突然覺得他該慶幸了,至少有人在這件事上面比他更憂傷。今天網上突然有一條熱搜引起了我的注意,話題叫做親戚魔鬼式催婚。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我也是很好奇的,於是就進到網頁裡面了解了一下事情的始末,原來是有一位網友因為不堪忍受親戚的催婚壓迫,然後在網上發言論怒懟親戚多管閒事。
  • 中國催婚暴擊大賞
    疫情期間和母親大人在家看《藍色星球》,她說小動物都知道要談戀愛了,怎麼你不知道?
  • 乘風破浪的女明星們也逃不了催婚的這關
    ,女生表示自己今年31歲,經常被催婚,不知道該怎麼辦。選擇妥協的人沒有錯,不過能始終堅持自我的卻更令人欽佩及羨慕,因為這是很多人都嚮往但又做不到的,堅持很難,堅持自我更難。其實在被催婚這件事上,女明星也不例外。《我家那閨女》這個綜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
  • 面對催婚我很苦惱 珍愛網紅娘助力姻緣水到渠成
    婚戀講求水到渠成,緣分有時候總是事與願違,越心焦,越容易陷入婚戀焦慮,不易邂逅甜蜜愛情。面對一味備受催婚壓力的男會員,珍愛網紅娘通過耐心疏解與精準匹配交友的雙管齊下,為他鋪就通向幸福的陽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