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相買賣外匯8億元,22人團夥被判非法經營罪

2020-12-23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巍)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林某燕團夥等22人,利用境內境外銀行帳戶,採用「對敲」方式,在境外出售美元等外幣,在境內收取人民幣對價,變相實施買賣外匯業務。新京報記者4月9日從廈門思明區法院了解到,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該團夥22人5年9個月到緩行不等的刑罰。

根據法院查明,林某燕、賴某明分別是不同團夥的主要成員。2018年上半年,林某燕團夥與賴某明合作承接了某銀行「內保外貸」客戶境外歸還到期外幣貸款業務。

林某燕團夥向多個團夥及其他途徑購買外匯,出售給賴某明團夥介紹的「內保外貸」客戶,用於歸還其在某銀行的美元、港元等貸款。賴某明團夥從中賺取利率差價,並提供人民幣匯入林某燕團夥控制的境內公司、個人銀行帳戶,賺取「內保外貸」客戶的利息。

法院審理查明,林某燕團夥、賴某明團夥合作向六家公司出售外匯總金額共計港元5.8億元、美元6300萬元,折合人民幣共計85903.83萬元。此外,林某燕團夥還參與了為犯罪分子洗錢的活動。經查,通過以上方式,林某燕至少獲利601500元,成為此案獲利最高人。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林某燕等22人違反國家規定,實施或者參與實施變相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經營罪。其中,林某燕等系主犯,全案被告人均自願認罪認罰。

法院最終一審判決林某燕等22人犯非法經營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5年9個月至有期徒刑9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至5萬元不等,部分從犯宣告緩刑。

宣判後,法官介紹說,案件涉及的變相買賣外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民幣和外匯之間的直接買賣,而是採取以外匯償還人民幣或以人民幣償還外匯、以外匯和人民幣互換實現貨幣價值轉換的行為。

不法分子與境外人員、企業、機構相勾結,或利用開立在境外的銀行帳戶,協助他人進行跨境匯款、轉移資金,資金在境內外實行單向循環,沒有發生物理流動,通常以對帳的形式來實現「兩地平衡」。這類活動導致巨額資本外流。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倒買倒賣外匯和場外買賣外匯,都構成非法經營罪嗎?
    ,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這種對行為模式的調整式表述,實際上就將非法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罪的打擊範圍進行了進一步的具體和限定,並不是所有在指定交易場所之外進行買賣外匯的行為都屬於非法經營罪,而是將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的行為確定為刑法中的非法經營罪行為。
  • 這名阿里的員工,介紹同事賣外匯,為何被判非法經營罪?
    最後,杭州當地法院判定周某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周某為什麼會被定罪?這個案件,是2019年2月1日最新司法解釋《兩高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頒布施行後判決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 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案中,違法所得和犯罪金額,如何計算?
    而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外經濟交流愈加頻繁,地下錢莊的「主要業務」領域,集中在倒買倒賣外匯和支付結算領域。在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中,為什麼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罪的行為模式,從1998年司法解釋規定的「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到2019年,最新的司法解釋則變更為「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
  • 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地下錢莊是否有可能不起訴?
    >在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中,從事外匯兌換的地下錢莊是首當其衝被指控作為非法經營罪主體的當事主體,原因無他,其對外開展的兌換外匯-人民幣轉換業務,從中賺取佣金差價的行為,就屬於典型的以營利為目的,沒有合法資質開展外匯兌換業務的行為。
  • 金華警方破獲國內最大非法買賣外匯案
    調查趙某同時,民警也順利打進趙某圈子,除趙某團夥外,還有7個團夥依附於趙某,或者幹類似的非法買賣外匯勾當。  去年12月15日,在公安部統一部署下,金華公安出動343名警力,趕赴廣東、廣西、新疆等地,對非法買賣外匯錢莊的犯罪團夥統一收網行動。  這次行動搗毀犯罪窩點26個,查封、扣押一大批涉案財物,凍結銀行帳戶3000多個,凍結金額數億元。
  • 非法經營罪最新(立案)定罪量刑全標準(附最新72種涉非法經營罪情形)
    非法經營罪定罪量刑全標準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11月18日發布,第二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經營興奮劑目錄所列物質,涉案物質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限制買賣的物品,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 北京刑事律師:未取得人力資源許可證而經營,構成非法經營罪嗎
    一、非法經營罪的定罪及量刑《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 廣州菲詩貿易有限公司違法遭罰 非法進行買賣外匯交易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8日訊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近日發布行政處罰郴匯檢罰字[2021]第1號,廣州菲詩貿易有限公司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其在2019年期間,通過員工的銀行帳戶與非法經營案主要嫌疑人的帳戶進行買賣外匯交易,國家外匯管理局郴州市中心支局對其給予警告,並處以人民幣4.82萬元罰款,處罰依據為
  • 法律雜議——高利貸入刑「非法經營罪」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印發《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經常向社會發高利貸的(2年內向不特定多人以借款或其他名義出藉資金
  • 買賣外匯正規嗎?買賣外匯容易賺錢嗎?
    近幾年外匯投資比較火爆,但尚未入行的新手仍然還存有很多疑問,比如說他們會擔心買賣外匯是否合法,另外就是買賣外匯真否真的能賺錢。這可以說是新手投資者慣有的疑問,那麼買賣外匯正規嗎?
  • 全國首例跨境非法經營網絡地下錢莊案告破!交易額達上億美元
    截至11月底,廣州警方已偵破經濟犯罪案件3292宗,依法逮捕2264人,抓獲在逃人員257人。接連開展涉疫虛開發票騙稅案件打擊收網行動據了解,今年以來,廣州涉疫虛開發票騙稅犯罪突出,作案團夥多以財稅公司為掩護,大量搜集並控制空殼公司企業資源,利用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疫情防控稅費政策和服務措施進行虛開違法活動,並在疫情期間代理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 [獨家]「雲付」APP案宣判:周某榮等16名被告因非法經營罪被判……
    此外,據福建省廈門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官網在去年7月份的公告稱,廈門市集美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經營罪,依法批准逮捕周師榮等11名犯罪嫌疑人。截至案發,僅通過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提供的業務通道非法經營數額達179億元,獲得利潤1900餘萬元。通過上述方式,雲付平臺以虛構交易的方式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發展註冊商戶5395661家,非法經營數額1005.20億餘元。
  • 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外匯局通報10起典型案例:北京趙某買賣...
    案例4:海南籍張某非法買賣外匯案2017年2月,張某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6筆,金額合計433.6萬美元。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269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 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這下栽了!看看怎麼處罰!
    7月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在其官網通報一批共10個違規典型案例。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案例通報不同,此次通報的主要是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的典型案件。通報案例共涉及2家企業、8名個人,違規金額3600餘萬美元,共處罰款2400餘萬元。
  • 外匯局通報10起非法買賣外匯用於跨境賭博的案例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25日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國家外匯管理局加強外匯市場監管,嚴厲打擊跨境賭博所涉資金非法買賣行為,維護外匯市場健康良性秩序。  此次外匯局共公布10起案例,處罰信息均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 外匯局通報10例違規典型案例: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
    案例4:海南籍張某非法買賣外匯案2017年2月,張某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6筆,金額合計433.6萬美元。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269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 一團夥仿冒「信管家」交易期貨業務被判非法經營,智付、摩寶支付為...
    7月14日,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法院發布一則刑事判決書,其中披露第三方支付機構摩寶支付與智付為非法經營期貨平臺提供支付通道的具體情況。經偵查機關通過摩寶支付與智付查詢,獲得被害人名單60餘人,涉案總金額700餘萬元。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劉沛宇等13人違反國家規定,未經國務院主管機構批准非法經營期貨業務,經營數額達350餘萬元,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經營罪。值得關注的是,智付並不是第一次被捲入此類事件,其在2018年曾被央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合計處罰超過4000萬元。
  • 上海警方搗毀「逸富國際」期貨交易平臺,涉及非法入金700餘億元
    2020年12月10日,上海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披露了這起特大非法經營境外期貨案,涉案「逸富國際」的平臺已被警方搗毀,涉及全國非法入金總額700餘億元。警方表示,此案系全國首起以交易軟體為突破口,對全部非法經營團夥進行全面打擊的案例。
  • 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超3685萬美元!外管局通報十大違規案例
    7月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通報10例違規典型案例,均是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經南都記者統計,10大案例所涉及的非法買賣外匯總額達3685.5萬美元,相關人員或機構被處罰人民幣2554.6萬元。案例4:海南籍張某非法買賣外匯案2017年2月,張某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6筆,金額合計433.6萬美元。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269萬元人民幣。處罰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 ...倒了230車,邢22人汙染環境犯罪團夥被打掉 該團夥非法傾倒廢酸...
    △廢酸液傾倒現場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丁寶軍)5 月 14 日,記者在邢臺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邢臺警方破獲特大系列汙染環境案 ,成功打掉涉案人員達 22 人的汙染環境犯罪團夥。R 科技實際控制人李某承(男,43 歲)指使總經理劉某(男,38 歲),將生產農藥溴蟲腈(未經許可)過程中產生的廢酸液進行非法處置,以每噸 230 元的價格交由呂某飛進行處理,最終導致 "3.21"、"3.29" 案發。